最近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將外賣行業的問題擺在了大眾面前。文章指出,外賣騎手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疲於奔命,為避免差評,維持收入,外賣騎手會在現實中選擇逆行、闖紅燈等做法,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健康,也對交通安全構成隱患。
為此,餓了麼平臺發布消息稱,將推出新功能,消費者可在下單時自主選擇是否願意多等5分鐘,美團方面表示將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對於這多增加的時間,是否能夠有效改善騎手的工作狀況呢?
一直以來,外賣騎手在送單的過程中,給我們的印象就是趕時間,之前網上還爆出了一段視頻,一個外賣小哥怕送餐遲到遭投訴而在電梯裡急哭了,而這段視頻也讓很多人記憶猶新。
臨近中午用餐時間,記者看到,外賣騎手一邊拿著手機,一邊和消費者聯繫,儘快把訂單送到顧客手中,同時又趕著接下一單。
美團騎手小鄧說,他從事送外賣已經有三年多了,平時最擔心的就是下雨天,最容易出現遲到送餐的情況,因為送餐要注意安全,開車也不敢開太快,有時候遲到送餐就相當於白幹了。
剛入行一個月的小陸說,他一開始以為送外賣很簡單,門檻低,就嘗試加入這個隊伍做兼職,沒有想到因為平臺的規則,加上他又是新手,每單限定的最高時間30分鐘,讓他有時候趕不及,由此被平臺扣罰。
此外,文章還指出,目前外賣騎手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算法過分追求速度,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第二個是發生交通安全事故得不到相應的保障。針對這兩個問題,兩家平臺表示將推出增加時間來改善外賣騎手的送餐條件。對此,一些市民表示理解。有網友說:彈性8分鐘,是系統之外的溫度;還有網友說:從來不會因為外賣小哥遲到而差評,每一份晚送都是一份理解。
網友紛紛發表觀點▼
對於兩家平臺的新功能,也有市民表示,其實新增加的時間也不夠用,因為取餐的過程也會耽誤時間,加上送餐的路上也會有其它的狀況,新增的時間對騎手們來說,似乎也沒有起到多少效果。
不過,兩大平臺的新功能也很快引起了眾多質疑。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包括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就在新聞節目中表態:堅決反對餓了麼新增多等5到10分鐘的功能,他認為解決相關問題,要靠平臺和監管,不能「甩鍋」消費者;另外他認為從人性角度來說,一旦消費者很溫暖,選擇可以多等5到10分鐘,外賣小哥先送不選這個選項的客戶,然後再送給選了這個選項的客戶,最後再次出現越寬容、越溫暖的人越吃虧的現象,這不合適。
對於兩個外賣平臺的這項新功能,現在網友們也是吵翻了。有網友說,這項新功能很人性化,因為有時候突發事件多,不給外賣騎手一點餘地的話,他就會鋌而走險闖紅燈,會煩躁,這樣服務起來反而不好。但也有網友說,這是外賣平臺的強盜邏輯,似乎是在暗示消費者,外賣騎手的辛苦都是消費者逼出來的,而且治標不治本。
【來源:江西都市現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