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多等5分鐘」作用大嗎 外賣平臺回應增加彈性時間引發輿論...

2020-12-15 湖南在線

點外賣「多等5分鐘」作用大嗎

外賣平臺回應增加彈性時間引發輿論爭議,專家稱外賣經濟需法律支持

9月10日,外賣騎手方成的派單地圖。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報導,引發了網友熱議,也將「外賣消費者多等5分鐘」的話題推上熱搜。

有網友表示,真正的問題出在平臺和機器算法上,不應該將問題轉嫁到消費者,讓消費者承擔外賣延遲的後果。也有不少網友表示:「願意多給騎手一些時間,畢竟安全第一。」

當外賣騎手遇到精準的配送時間與實際情況的矛盾時,「多等5分鐘」是否能成為問題的解決之道呢?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長沙報導

外賣平臺餓了麼日前宣布,會儘快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新功能,供消費者選擇,但卻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議。

對此,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表示:堅決反對用「多等5分鐘」解決問題,這樣可能讓越寬容的人越吃虧。

9月10日,多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理解,願從人性化方面去關懷這一群體,但強調服務上應該更到位。此次熱議的主角——外賣騎手則認為,多等5分鐘確實能提供安全上的思想安慰。但「治標不治本,送餐距離都是按直線算的,平臺真正要解決的是派單和時間的算法問題。」

熱議

「多等5分鐘」方向對嗎?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報導,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外賣平臺餓了麼迅速回應,讓用戶做選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但卻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議。

對此,白巖松發表評論並分析:解決這個問題,要靠平臺和監管,不能「甩鍋」消費者。

當消費者選擇可以多等5到10分鐘,外賣小哥先送不選這個選項的客戶,然後再送選了這個選項的客戶,最後出現越寬容的人越吃虧的現象。

儘管如此,不少長沙市民對於「多等5分鐘」這一功能,還是表示了理解。

長沙的蘇女士經常點外賣,當被問及多等5分鐘這一問題時,她說:「願意多給騎手一些時間,主要還是先保障安全,希望能減速慢行。因為發生事故的話,不僅影響一個人,還涉及到一個家庭。」同時,她認為應該有個時間限度,不能進行道德綁架。比如外賣騎手延遲時間較長,應該儘可能電話通知客戶,告知原因,求得諒解,「畢竟服務上還是要到位的」。

在長沙工作多年的常德市民胡先生說,他非常能理解外賣騎手的困境。胡先生是一名平臺派車司機,他認為自己和外賣騎手有很多相似之處,「平臺在算法上應該多嘗試優化,人工智慧應建立在解決實際矛盾上。」

10日下午,餓了麼平臺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餓了麼的新功能確實引發了網友諸多討論。

有人認為給顧客「諒解按鈕」不如平臺方直接多為騎手預留一段時間。餓了麼表示,關注到這些討論後,將於近期發布新功能。

同時,美團外賣也發聲:美團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關於美團「打算在算法上如何改進」等內容,截至發稿前記者未收到回應。

騎手

9個訂單至少3至4次折返

「多等5分鐘,我們就沒那麼趕了。不過治標不治本,具體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派單合理,時間上合理才能解決本質問題。」方成(化名)是長沙的一名外賣專送騎手。他說,騎手接到送餐訂單後,系統把每個訂單的時間計算得特別精確,不允許你有任何延誤。

方成介紹,平臺專送是統一管理的。消費者在平臺上點單,會有一個騎手專送的標誌,專送騎手一個差評要扣幾十元,一個投訴扣200元。

方成提供的一份派單地圖上顯示,9個訂單,至少有3至4次折返。而最遠的折返距離,從凱德廣場到韶山南路再回凱德廣場,這段距離近3公裡。方成解釋,騎手派單距離是按直線距離來算,有時繞一個大圈,系統是不管的。「有時候很近,有時候很遠,這要看有沒有人接單,下雨天沒人接單,系統就亂派。」

「超時12分鐘以內配送費扣一半,超過12分鐘全部扣完還罰10塊(從工資裡面扣),我們專送是固定的5元一單。而系統在派單的那一刻,天氣預報顯示是暴雨時,才有補貼,補貼金額一般是一單1元到2元。」

方成提到,騎手也不想違反交通規則,「但要在系統規定的時間內送達,這個時間定下來是不會改變的。」方成認為,增加5—10分鐘,有一定的幫助。下雨天派單時間延長,騎手就沒那麼趕了。

交警

一個月有30起外賣員相關事故

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芙蓉大隊三中隊隊長鄧嘉暉提到一個數據,五一商圈(芙蓉區)每天平均備案一到兩起外賣騎手相關事故,一個月大概有30起。

他舉例,近段時間,一輛外賣電動車和網約車發生了事故。外賣騎手由於搶時間,沒有靠著馬路右側行走,撞上了網約車,隨後便向網約車主協商賠償事宜。當時,騎手受傷不算嚴重,癱倒在地上,身上有擦傷,加上外賣灑落一地,耽誤了配送時間,他便索賠幾百元。另一方面,網約車這一單也不容易,但最後還是由網約車主承擔了責任。

對此,鄧嘉暉提醒,外賣群體比較大,安全方面應值得關注。作為交警,所有工作開展的前提,都是保證安全。不管是消費者還是駕駛員,或者是企業,都應該以人的安全為第一要務,片面追求時間,並不能真正提高效率。

「外賣騎手應主動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同時也希望消費者對外賣騎手能夠多一份支持與理解。」鄧嘉暉表示。

專家

平臺與騎手應為正式僱傭關係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機器算法讓外賣騎手更危險。

他指出,多等5分鐘只是把責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除此之外,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共享經濟下的平臺和「員工」不應該只是一種合作關係,而應該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正式僱傭關係。唯有如此,外賣員等群體的合法權益才能夠得到保證。比較完美的模式就是將合作關係「員工」納入僱主的正式受僱員工,但這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黃東軍分析,外賣平臺的算法,本質上是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軟體程序。但算法是人編寫的,規則也是人制定的。隨著外賣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以派送時間為核心指標的平臺,自然會在算法中不斷壓榨派送時間。例如,當系統根據數據計算出某派送路徑需要35分鐘時,可以要求騎手在30分鐘內完成派送,只要騎手把速度再提高一點即可。所以,與其說是「機器算法讓外賣騎手更危險嗎」,不如說是人造成的危險。當然,算法不合理不科學,也是導致問題的原因,例如計算最短路徑時,採用直線距離,而忽視街道的曲折複雜性,必然導致派送時間不夠用。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點外賣,多等5分鐘、彈性8分鐘!作用真的大嗎?
    為此,餓了麼平臺發布消息稱,將推出新功能,消費者可在下單時自主選擇是否願意多等5分鐘,美團方面表示將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對於這多增加的時間,是否能夠有效改善騎手的工作狀況呢?剛入行一個月的小陸說,他一開始以為送外賣很簡單,門檻低,就嘗試加入這個隊伍做兼職,沒有想到因為平臺的規則,加上他又是新手,每單限定的最高時間30分鐘,讓他有時候趕不及,由此被平臺扣罰。
  • 外賣騎手被系統算法「逼」成高危群體 外賣平臺應對引熱議
    外賣小哥再次成為輿論焦點。9月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媒體刷屏。文章作者通過半年調查,細緻描述了數百萬外賣騎手在系統算法的驅使下,為了完成訂單而奔走搏命的現狀。9月9日,餓了麼和美團先後發布聲明,稱將儘快發布「多等5/10分鐘」新功能、對部分優秀騎手超時免責等措施,以改變外賣騎手「疲於奔命」的職業狀態。沒想到卻引發新一輪爭議。
  • 美團回應外賣算法問題:將優化系統給騎手8分鐘彈性時間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9月9日,針對輿論對外賣系統算法和外賣配送人員權益的關注,美團晚間發布聲明稱,將更好地優化系統,在為用戶提供準時配送服務的同時,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同時改進騎手獎勵模式,讓騎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實際的回報
  • 白巖松談外賣小哥為搶時間拼命:我堅決反對「多等5分鐘」
    9月9日,央視新聞微博發起「外賣平臺設置多等5分鐘功能有用嗎」調查。18時43分,有75%的網友投票給「不能,平臺該優化算法,不是』甩鍋』消費者」。但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短時間內,支持平臺設置「多等5分鐘功能」的人數快速增長,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 困在系統的外賣騎手刷屏背後:平臺商家顧客小哥的「四角」難題怎麼破
    對此,外賣平臺餓了麼、美團接連做了回應。「多等5分鐘」回應再度引發熱議這篇文章裡,通過多個真實案例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和死神賽跑。此因為外賣平臺數據系統的算法驅動,外賣騎手在不斷被「吞掉」的送達時間下,在大街小巷爭分奪秒地飛奔,有時候甚至冒著交通事故的風險。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引發了網友對外賣平臺派單不合理的聲討。首當其衝的,是佔據國內外賣市場第一和第二大份額的企業:美團和餓了麼。「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
  • 我們憑什麼要多給外賣小哥5分鐘?
    一方面,人們對外賣小哥的職業有著自然的同理心,另一方面外賣平臺對外賣小哥又是毫不吝惜的禁錮和剝削。由於用戶對於外賣送達的時間要求較高,從而導致外賣平臺不得不一再壓短外賣小哥派送的時間。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人們在每一個角落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隨時在網上發酵。
  • 外賣騎手送餐時間被平臺逐漸壓縮 如何在冰冷的算法中尋找溫度?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稱在外賣平臺智能算法的深度學習下,外賣騎手送餐的時間被平臺逐漸壓縮。人們一邊因「共情」而轉發分享,一邊又不禁思考:外賣平臺運用的「算法」是什麼操作?外賣騎手的安全如何保障?
  • 外賣小哥不只需要消費者「溫柔以待」
    昨日央視新聞微博發起「外賣平臺設置多等5分鐘功能有用嗎」的調查,傍晚六點多的時候還有75%的網友投票給沒用,可神奇的是,在短時間內支持平臺設置「多等5分鐘功能」的人數快速增長,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白巖松說道:「這『神秘的力量』難道姓『水』嗎?
  • 外賣平臺被曝「殺熟」,官方這樣回應
    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導讀:相信很多人都點過外賣,有時候沒時間做飯,點一頓外賣也是非常方便的。提到點外賣很多人都會想到經常點外賣的平臺,美團外賣一直以來也是做得比較好的外賣平臺,最近,美團外賣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 白巖松提醒外賣平臺別把騎手當機器 解決問題不能甩鍋消費者
    前天(9月8日),有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迅速刷屏,主要寫的是:外賣平臺用越來越先進的算法催逼著外賣小哥越發瘋狂的奔波在送外賣的路上,險象環生。那麼,這篇文章所引發的壓力和未來的解決方向如何?《新聞1 1》白巖松連線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就此事件進行探討。
  • 外賣小哥為搶時間拼命上熱搜騎手「與時間賽跑」困境怎麼破?
    對此餓了麼、美團兩大外賣平臺先後發聲。餓了麼給出的解決辦法是讓消費者選擇給騎手5分鐘,而美團表示會給騎手8分鐘的彈性時間。這一解決辦法可行嗎?外賣騎手和消費者是否認可?記者進行了探訪。外賣騎手為搶時間逆行、闖紅燈中午11時剛過,在事業單位工作的楊女士掏出手機為自己點了一份外賣套餐。
  • 美團VS餓了麼 多給外賣騎手一點時間 需要刀刃向內
    9日凌晨,餓了麼官宣會儘快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如果你不是很著急,可以點一下,多給騎手一點點時間。餓了麼會為用戶一些回饋,可能是一個小紅包或者吃貨豆。
  • Q論|87%的網友願意多等外賣10分鐘,騎手:投訴最多的並不是超時
    共有4萬網友參與,87%的網友表示,願意多給外賣騎手5-10分鐘,13%網友表示「不願意」。 外賣平臺餓了麼迅速回應,讓用戶做選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但卻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議。 在騰訊新聞發起的調查中,截至9月9日19時,共有4萬網友參與,87%的網友表示,願意多給外賣騎手5-10分鐘,13%網友表示「不願意」。
  • 外賣帝國的一些潛規則:平臺掌握解釋權 商家無處申訴
    可以預測,現有規則下,外賣平臺上的商家將出現兩極分化。能存活下來的,要麼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連鎖品牌商,要麼是極低租金成本、極低物料成本的小型餐飲店。  前者因為資金實力強、訂單量大,而得以享受規模效應;後者依靠優惠、補貼活動,價格上富有競爭力,也能在外賣紅利未消去之時暫時存活。  但對於後者,平臺的前置排位、極低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是續命的關鍵。
  • 外賣小哥被算法奴役,餓了麼和美團要想改變現狀,有必要加強外部監管
    9日凌晨1 點,餓了麼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將儘快推出一項新功能「多等5分鐘/10分鐘」按鈕,會為按下按鈕的消費者提供紅包或吃貨豆等權益;9日晚間,美團公開發表聲明稱,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同時升級騎手申訴功能,對於因惡劣天氣、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下的超時、投訴,核實後,將不會影響騎手考核及收入。
  • 與多等外賣小哥5分鐘相比,你願意少投訴一次快遞員嗎?
    與多等外賣小哥5分鐘相比,你願意少投訴一次快遞員嗎?9月9日,餓了麼推出多等5分鐘功能,呼籲消費者能多給5分鐘時間而不再催單,平臺會對信用好的騎士哪怕超時也不再罰款。這一切緣由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刷屏和廣泛討論。文章點明由於外賣平臺騎手系統對於配送時間的要求越來越短,導致了部分騎手採用超時、逆行、闖紅燈等措施以達到系統要求,避免被罰款和被差評,最終致使外賣騎手交通事故數量急劇上升。
  • 餓了麼上線多等5分鐘功能,體量外賣小哥還是對消費者道德綁架?
    一日三餐任何人均無法避免,方便快捷的外賣點餐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拿起手機,外賣平臺上點購自己想要的美食,不就之後外賣小哥就會將熱氣騰騰的食物送到我們手上。外賣小哥是外賣平臺較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環,圍繞著外賣小哥身上也就有了較多的話題,什麼外賣小哥風雨無阻準時送貨、外賣小哥為客戶倒垃圾、外賣小哥為客戶表演才藝等等,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許只有外賣小哥才能夠體會。作為全國兩大外賣平臺的餓了麼,為了體量外賣小哥,客戶端平臺悄悄上線了一個多等5分鐘的功能。究竟這是一個什麼功能,又該如何看待呢?
  • 每天都在吃外賣,可你知道「外賣」用英文怎麼說嗎?
    作為文章中重點提及的外賣平臺,餓了麼也迅速做出了回應,萬萬沒想到一時激起千層浪,事件繼續發酵。最後連央視名嘴白巖松都在《新聞1+1》中持負面意見。9月8日上午10點,《人物》雜誌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深度調查報導。全文2萬字,從平臺評價、績效體系等系統層面深度探討外賣騎車的生存困境,隨即文章被紛紛轉發,閱讀突破10萬+,點讚超過10萬+。
  • 美團回應來了!給騎手 8 分鐘彈性時間,惡劣天氣可停止接單
    近日,餓了麼「多等5分鐘」的功能一時間引起眾人熱議,顧客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把時間延長5分鐘。但是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本來是平臺和騎手的矛盾,憑什麼轉移給用戶和騎手?這本該是平臺應該給予外賣員的寬容政策,而不是把矛盾轉移到顧客身上。
  • 巖松:堅決反對外賣平臺「甩鍋」消費者,政府也不該將監管的寬容變...
    「給外賣騎手的時間為何越來越短?」、「外賣行業如何成為高危職業」,儘管每天都可以在街上遇到他們,儘管有關他們生存境遇的話題也一直被討論,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報導,還是引發了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