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多等5分鐘」作用大嗎
外賣平臺回應增加彈性時間引發輿論爭議,專家稱外賣經濟需法律支持
9月10日,外賣騎手方成的派單地圖。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報導,引發了網友熱議,也將「外賣消費者多等5分鐘」的話題推上熱搜。
有網友表示,真正的問題出在平臺和機器算法上,不應該將問題轉嫁到消費者,讓消費者承擔外賣延遲的後果。也有不少網友表示:「願意多給騎手一些時間,畢竟安全第一。」
當外賣騎手遇到精準的配送時間與實際情況的矛盾時,「多等5分鐘」是否能成為問題的解決之道呢?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長沙報導
外賣平臺餓了麼日前宣布,會儘快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新功能,供消費者選擇,但卻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議。
對此,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表示:堅決反對用「多等5分鐘」解決問題,這樣可能讓越寬容的人越吃虧。
9月10日,多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理解,願從人性化方面去關懷這一群體,但強調服務上應該更到位。此次熱議的主角——外賣騎手則認為,多等5分鐘確實能提供安全上的思想安慰。但「治標不治本,送餐距離都是按直線算的,平臺真正要解決的是派單和時間的算法問題。」
熱議
「多等5分鐘」方向對嗎?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報導,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外賣平臺餓了麼迅速回應,讓用戶做選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但卻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議。
對此,白巖松發表評論並分析:解決這個問題,要靠平臺和監管,不能「甩鍋」消費者。
當消費者選擇可以多等5到10分鐘,外賣小哥先送不選這個選項的客戶,然後再送選了這個選項的客戶,最後出現越寬容的人越吃虧的現象。
儘管如此,不少長沙市民對於「多等5分鐘」這一功能,還是表示了理解。
長沙的蘇女士經常點外賣,當被問及多等5分鐘這一問題時,她說:「願意多給騎手一些時間,主要還是先保障安全,希望能減速慢行。因為發生事故的話,不僅影響一個人,還涉及到一個家庭。」同時,她認為應該有個時間限度,不能進行道德綁架。比如外賣騎手延遲時間較長,應該儘可能電話通知客戶,告知原因,求得諒解,「畢竟服務上還是要到位的」。
在長沙工作多年的常德市民胡先生說,他非常能理解外賣騎手的困境。胡先生是一名平臺派車司機,他認為自己和外賣騎手有很多相似之處,「平臺在算法上應該多嘗試優化,人工智慧應建立在解決實際矛盾上。」
10日下午,餓了麼平臺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餓了麼的新功能確實引發了網友諸多討論。
有人認為給顧客「諒解按鈕」不如平臺方直接多為騎手預留一段時間。餓了麼表示,關注到這些討論後,將於近期發布新功能。
同時,美團外賣也發聲:美團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關於美團「打算在算法上如何改進」等內容,截至發稿前記者未收到回應。
騎手
9個訂單至少3至4次折返
「多等5分鐘,我們就沒那麼趕了。不過治標不治本,具體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派單合理,時間上合理才能解決本質問題。」方成(化名)是長沙的一名外賣專送騎手。他說,騎手接到送餐訂單後,系統把每個訂單的時間計算得特別精確,不允許你有任何延誤。
方成介紹,平臺專送是統一管理的。消費者在平臺上點單,會有一個騎手專送的標誌,專送騎手一個差評要扣幾十元,一個投訴扣200元。
方成提供的一份派單地圖上顯示,9個訂單,至少有3至4次折返。而最遠的折返距離,從凱德廣場到韶山南路再回凱德廣場,這段距離近3公裡。方成解釋,騎手派單距離是按直線距離來算,有時繞一個大圈,系統是不管的。「有時候很近,有時候很遠,這要看有沒有人接單,下雨天沒人接單,系統就亂派。」
「超時12分鐘以內配送費扣一半,超過12分鐘全部扣完還罰10塊(從工資裡面扣),我們專送是固定的5元一單。而系統在派單的那一刻,天氣預報顯示是暴雨時,才有補貼,補貼金額一般是一單1元到2元。」
方成提到,騎手也不想違反交通規則,「但要在系統規定的時間內送達,這個時間定下來是不會改變的。」方成認為,增加5—10分鐘,有一定的幫助。下雨天派單時間延長,騎手就沒那麼趕了。
交警
一個月有30起外賣員相關事故
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芙蓉大隊三中隊隊長鄧嘉暉提到一個數據,五一商圈(芙蓉區)每天平均備案一到兩起外賣騎手相關事故,一個月大概有30起。
他舉例,近段時間,一輛外賣電動車和網約車發生了事故。外賣騎手由於搶時間,沒有靠著馬路右側行走,撞上了網約車,隨後便向網約車主協商賠償事宜。當時,騎手受傷不算嚴重,癱倒在地上,身上有擦傷,加上外賣灑落一地,耽誤了配送時間,他便索賠幾百元。另一方面,網約車這一單也不容易,但最後還是由網約車主承擔了責任。
對此,鄧嘉暉提醒,外賣群體比較大,安全方面應值得關注。作為交警,所有工作開展的前提,都是保證安全。不管是消費者還是駕駛員,或者是企業,都應該以人的安全為第一要務,片面追求時間,並不能真正提高效率。
「外賣騎手應主動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同時也希望消費者對外賣騎手能夠多一份支持與理解。」鄧嘉暉表示。
專家
平臺與騎手應為正式僱傭關係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機器算法讓外賣騎手更危險。
他指出,多等5分鐘只是把責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除此之外,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共享經濟下的平臺和「員工」不應該只是一種合作關係,而應該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正式僱傭關係。唯有如此,外賣員等群體的合法權益才能夠得到保證。比較完美的模式就是將合作關係「員工」納入僱主的正式受僱員工,但這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黃東軍分析,外賣平臺的算法,本質上是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軟體程序。但算法是人編寫的,規則也是人制定的。隨著外賣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以派送時間為核心指標的平臺,自然會在算法中不斷壓榨派送時間。例如,當系統根據數據計算出某派送路徑需要35分鐘時,可以要求騎手在30分鐘內完成派送,只要騎手把速度再提高一點即可。所以,與其說是「機器算法讓外賣騎手更危險嗎」,不如說是人造成的危險。當然,算法不合理不科學,也是導致問題的原因,例如計算最短路徑時,採用直線距離,而忽視街道的曲折複雜性,必然導致派送時間不夠用。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長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