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做了啥?匈奴人用24個字感嘆,字字痛心,從此衰落下去

2020-12-15 騰訊網

大漢王朝走到漢武帝劉徹的時候,不僅綜合國力在「文景之治」後蒸蒸日上,而且還湧現了兩名不世名將的輔助,一個是衛青,另一個是霍去病。匈奴的剋星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霍去病出身世家大族,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以及名叫衛青的外甥,權臣霍光同父異母的兄弟。雖然是貴族階層出身,但霍去病卻是憑藉著真本事而被漢武帝所倚重的。

他的成名之戰是河西戰役,在兩次河西戰役中,一舉殲滅十萬匈奴大軍,兵峰直達祁連山腳下,這一戰,使得大漢王朝的勢力範圍第一次延伸到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被漢朝控制之後,大大壓縮了匈奴的戰略移動空間。

為漢王朝壓制和瓦解匈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漢王朝控制了祁連山之後,也使得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得以順利開通。而漠北之戰,又進一步殲滅了匈奴七萬大軍,實現了後世名將「封狼居胥」的人生巔峰。

雖然敘述霍去病的豐功偉績,他打擊匈奴輕鬆自如,其實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匈奴是中原王朝遇到過的強勁對手中,也是軍事能力絕對不下於前三名的可怕存在。要不然也不會逼得秦始皇修築萬裡長城,漢高祖劉邦差點在白登山被圍困;同時為了對付匈奴,漢王朝也幾乎是傾舉國之力才得以完成。

因此說霍去病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除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外,他在對敵中抓住了匈奴的一個致命弱點,這才在短時間內收到了最大的效果,那麼敵軍的致命之處又是什麼呢?答案就隱藏在《漢書》中。

《漢書•霍去病傳》載:

「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瀚海,執虜獲醜七萬四百四十三,取食於敵,卓行殊遠而糧不絕,加大司馬。」

從這段記載中,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也就是霍去病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即可以解決自己的軍糧,又能夠沉重打擊對手的良方。我們來看文中的這句話:

「取食於敵,卓行殊遠而糧不絕。」

話語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從敵人那裡得到軍糧的供應。眾所周知,打仗打的是後勤,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後勤保障,虎狼之師也不行。而漢王朝所處的年代,糧食運輸是大問題,常常是「十去其三」。

也就是每運送一斤糧食,就會損失三成左右,也就是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問題。而這,還是一般情況下的計算方式,向遠處千裡追擊匈奴,損耗量會非常大,能夠保住三分之一就不錯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霍去病突然想到,為何不從敵人手中得到糧食供應呢?

對於匈奴來說,他們不同於漢民族,遊牧部落的牛羊就是他們主要的食糧。因此霍去病直接從對方的牛羊入手,或是在擊潰中繳獲,或是派騎兵襲擊,前前後後一共繳獲對方牛羊上千萬頭。

這下匈奴徹底歇菜了,丟失了富饒肥美的河西走廊,又被大漢驅趕到苦寒的漠北之地,再加上牛羊的大量被劫,價值是生不如死。

以至於他們在《匈奴民歌》這首詩中感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衰落一開始,就很難停下來,匈奴退出歷史舞臺的日期,也開始倒數了。

參考資料:

【《清史稿》《中國名人大辭典》《漢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戰神霍去病到底有多可怕?當時匈奴的一首詩道盡血淚
    這時候的霍去病才剛一歲,對天下所發生的事全然不知,他們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陽公主的府中,姨媽衛子夫是府中歌女,舅舅衛青是騎奴,霍去病和舅舅衛青的出身經歷何其的相似。正常來說,小霍去病長大後也會在公主家裡做個奴隸,安穩度過此生。然而,建元二年,武帝偶然到訪平陽公主,看上了他的姨媽衛子夫並將其帶到了宮裡,後封為皇后,自此,衛家一時顯赫起來。
  • 因霍去病北擊匈奴而得名四座城市,至今沿用,現在都很有名
    公元123年,以便鍛練這名將來很有可能變成王國將星的青少年,漢武帝讓衛青帶著十七歲的霍去病一起報名參加對匈奴人的戰事。這一次無論是漢武帝還是衛青全是懷著帶他去見長見識的目地去的,殊不知十七歲的霍去病一出場便是大陣仗:他帶著八百人深層次敵境,奪得對手2028人,在其中包含很多匈奴人的皇室,例如伊智斜的堂叔、爺爺,勇冠三軍!
  • 古時候的匈奴是現在的什麼地方人呢?
    自此林胡、樓煩向北遷徙,進入匈奴的領地,逐漸融入匈奴,匈奴也就成為了緊挨著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曾經隔著兩個大部族,看不清中原的花花世界,如今都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匈奴人終於嘗到了和中原接觸的甜頭了,缺啥去中原搶一波就完事啦,自己啥都有了。
  • 霍去病一定是個帥哥吧,少年將軍英姿勃發,長安城最耀眼的少年
    如果說他們有一個偶像,那大概率就是霍去病了。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已經成了歷代武將的最高追求。霍去病於公元前140年出生於河東平陽,系平陽侯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因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後來被漢武帝看中,當上了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攻打匈奴立下汗馬功勞,衛家從此平步青雲。
  • 衛青仁穩 霍去病冷狠 安漢滅匈 為什麼勇將都願意跟著霍去病?還是...
    那個漢武帝時期第一倔巴頭汲黯,一開始對衛青也很不客氣,而衛青是「你越不客氣我越客氣」,最後第一倔強服了第一名將,倆人成了好朋友——為避免結黨之嫌,衛青很少有朋友,因為太過剛直,汲黯幾乎沒朋友,不知這對朋友坐到一起,除了大眼瞪小眼,還能幹點啥……驃騎將軍果然剽悍 匈奴不滅不成家其實在整個漢朝,能跟衛青齊名的,也就霍去病一個,而且這個霍去病還是衛青的親外甥。
  • 霍去病北擊匈奴後,曾為漢朝四座城市起名,名字沿用至今未改
    漢武帝下令讓大將軍衛青帶領騎兵部隊攻擊匈奴部落,此時霍去病還是衛青的麾下將士。 於是他派遣霍去病和衛青各帶領五萬士兵進攻漠北的匈奴,這場大戰十分順利並殲滅了敵人七萬餘人,還捕獲了匈奴貴族。他們率領部隊在狼居胥山進行了祭天大典,算是慶祝戰鬥的勝利。 霍去病年紀輕輕,本來會有大好的前途,但是天妒英才在33歲的時候便死了。據說他是在軍中病死的,真實情況尚沒有說法。霍去病年紀輕輕就去世,實在是漢朝是漢武帝的一個遺憾。
  • 「匈奴未破,何以家為」:「匈奴」究竟是什麼民族,如今在哪裡?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漢朝霍去病將軍的豪言:「匈奴未破,何以家為?」 作為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如雷貫耳的傳奇民族的匈奴,一度統治著現在中國的大規模疆域。
  •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別不信!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年僅十九歲的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奉命率領騎兵一萬餘人,出隴西,越過焉支山(今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千餘裡路程,轉戰六日。在此戰中,霍去病斬殺了匈奴的蘭王、盧侯王,以及匈奴軍士約一萬人。此外,霍去病還在此戰中俘獲了渾邪王王子及丞相等人,並奪得休屠王祭天所用到的金人。
  • 據聞秦漢時期騎兵沒有馬鐙,霍去病、衛青等如何打贏的匈奴?
    衛青霍去病對匈奴屢次大捷建立在漢朝強大的國力基礎上,沒有文景甚至呂后兩三代人的休養生息,累積國力,以致錢糧堆積如山,街頭巷陌良馬眾多的情景,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後期耗盡國力的武帝勞師無功可為佐證,但,二人在對敵上的戰術起了極大的作用,同時期的其他老將,在同樣的國力下,卻讓兩位名不見經傳的貴幸建功
  •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什麼關係?被漢武帝摁在地上摩擦,南北朝時散亂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匈牙利人,就是西漢時期,被漢武帝吊打的匈奴人。除了名字有點相似外,其實這是沒什麼根據的。之所以他們這麼認為,那是因為現在的匈牙利人,也喜歡吹嗩吶,也喜歡剪窗花,這跟我國陝北地區的習俗十分相似。
  • 霍去病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取了4個大氣名字,讓中國至今受益
    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能,衛青、東方朔和霍去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匈奴進犯時,劉徹曾派衛青、霍去病去抵禦匈奴,而霍去病在這個過程中,曾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親自為它們取了4個非常大氣名字,直到今天,這4個地方依然對中國有著重要作用。兩次河西之戰取得4大重鎮眾所周知,中國在古代的時候,經常受到匈奴的騷擾。
  • 經典文言文賞析|驃騎將軍霍去病
    天子為治第⑥,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⑦重愛之。注釋驃騎(piào qí)將軍:指西漢名將霍去病,官至驃騎將軍。不洩:不輕易抒發感情。天子:指漢武帝。譯文驃騎將軍霍去病為人少言寡語,不輕易抒發感情,有英雄氣概,敢於一往無前。漢武帝曾想教他孫武、吳起的兵法,霍去病回答說:「打仗看方針策略如何就夠了,不必學習古代兵法。」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分別取了4個霸氣名字,讓中國受益至今
    公元前123年,年僅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大將衛青出徵漠南匈奴。霍去病初戰便告捷,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戰爭藝術,以800人斬獲匈奴2028人,其中包括了相國、官員以及單于的祖父和叔父等人。戰功赫赫,勇冠三軍的少年英雄霍去病,在2年之後便指揮了漢朝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大戰——河西之戰。
  • 同為西漢戰神,「衛青」與「霍去病」,誰更勝一籌!
    身為是私生子,本就出身艱苦,又遭人鄙視。在父親家中被同父異母的兄弟虐待奴役,而後便回母親家中做起了平陽公主的騎奴。期間有此與人來到甘泉宮,一囚徒觀之為貴人面相,有官侯之氣。衛青因卑微,只說到:"只求免遭辱罵,已是萬幸"。而後出現轉折的是衛子夫,被在灞上掃墓後到平陽府做客的武帝看中,而後有幸身孕。從此衛青才被武帝發現,任命為太中大夫,這才獲得了被武帝發掘的機會。
  • 鮮衣怒馬霍去病,封狼居胥縱縱英才
    打仗是隨機應變的事兒,學死板教條有毛線用?」你看看,連皇帝都敢懟,可是漢武帝也不生氣。在《漢武大帝》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當時皇帝正躺著曬太陽,霍去病向漢武帝請罪,說他殺了一個人,漢武帝根本無所謂,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只是隨口就問了一句殺了誰?霍去病說是李廣的兒子李敢。
  • 霍去病才具天成又朝氣蓬勃,為熱血青年的楷模
    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奉命擔任驃騎將軍,率一萬騎兵攻打隴西,立下戰功:轉戰河西五國,並與匈奴單于之子交戰;越過焉支山,六天內急行軍一千多裡,在皋蘭山下重創匈奴,斬殺折蘭王、盧侯王,擒獲渾邪王子、相國和都尉,斬獲八千九百六十首級,並獲得匈奴人祭祀用的祭天金人。
  •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兩個人的傳奇一生,鑄就了大漢軍魂
    初次上戰場的霍去病,帶著手下的800人,不知道經歷了什麼驚心動魄的場面,不知道用了什麼絕妙的計謀,以探路為使命出發的他,最終斬獲敵軍2028人,如此準確的數字,絕對不可能是造假。更重要的是,他俘虜了匈奴單于的叔父和國相,並且還斬了包括單于祖父在內的不少單于的親戚。
  • 皇帝補給數十車好肉,霍去病卻放著不吃臭掉,26年後才知他用心
    在大家對於西漢的認知過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霍去病。他是一位抗擊匈奴的英雄,曾深入匈奴數百裡,把匈奴殺得四處逃散。他在十七歲時就帶領800驍騎深入匈奴境內,驚服匈奴。在之後的兩次河西大戰中,都大破匈奴。在整個西漢百姓中賦予了英雄的稱謂,而在匈奴人的眼中則是魔鬼一般的存在。漢武帝對於霍去病是十分喜愛的,在霍去病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被封為侍中。又是作為衛子夫的外甥,自幼在宮中生活,與皇家貴族接觸頗多。但是他有著一股強烈的豪氣與一種宏大的志向。漢武帝就曾經提出願意教授他古代兵法,可是他卻是拒絕。
  • 封狼居胥:十八歲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
    而這八百人到了霍去病手中,也一樣能折騰!得到這八百騎兵後,霍去病沒有選擇龜縮防守,而是選擇了脫離大軍,深入敵境。人家直接找匈奴單于決戰去了!在一番交戰後,霍去病大獲全勝,高興凱旋,他不僅帶回了2028個敵人的首級,而且還斬殺了一個匈奴單于的叔祖籍若侯產(籍若侯是封號),還生擒了一個匈奴單于的叔父羅姑比。
  • 匈奴人長啥樣兒?蒙古學者也犯糊塗
    前些天,有人突然問我:「匈奴人長什麼樣?」我一時難以回答,只好用羅馬歷史學家威格爾的話作這樣的描述:「他們的身材矮而粗壯,頭大而圓,闊臉,顴骨高,鼻翼寬,上唇鬍鬚濃密,而頷下僅有一小撮硬須。這可能是我們今天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匈奴人的形象。然而,一個民族的長相怎能是這樣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呢?在漢武帝茂陵旁邊,漢朝戰神霍去病墓前,有一尊「馬踏匈奴」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