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其中皇帝共有1000多位。而在這漫長而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細數那些驚豔的帝王,漢武帝劉徹必佔一位。
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漢景帝劉啟的兒子,也是最值得後人稱頌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能,衛青、東方朔和霍去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匈奴進犯時,劉徹曾派衛青、霍去病去抵禦匈奴,而霍去病在這個過程中,曾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親自為它們取了4個非常大氣名字,直到今天,這4個地方依然對中國有著重要作用。
兩次河西之戰取得4大重鎮
眾所周知,中國在古代的時候,經常受到匈奴的騷擾。公元前126年,在匈奴查探了13年的探險家張騫終於回到了漢朝,而且還帶回了一個重大消息,那就是在河西走廊以西,存在著大量國家。只要控制了西域,就能使匈奴孤立無援,最終在漢匈戰爭中取得優勢。
得到這一消息的漢武帝大喜,馬上召集大臣商議,最終決定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去討伐匈奴,第一次河西之戰就此爆發。這一次的戰爭因為事發突然,讓匈奴措手不及,所以,基本上算是大獲全勝。
在霍去病班師回朝不久,第二次河西之戰緊隨而來,領兵的依然是霍去病。這一次,霍去病直接重創匈奴,匈奴單于單桓、酋塗王及相國、都尉以眾降下者2500 人。最重要的是,從此漢王朝徹底拿下了河西大部分地區,漢武帝為了將河西完全掌握在手中,在沿途設下4大重鎮,分別取名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武威,是為紀念漢軍的勇猛和軍威:張掖,意為「斷匈奴之右臂,張中國之掖」;酒泉則是因為當地的一個傳說,說的是霍去病在攻打到酒泉時,糧草用盡,為了振奮士氣就將御賜美酒倒入泉中,最後大獲全勝;敦煌,則是說漢王朝的輝煌盛大。
這4個名字是不是非常熟悉,而且寓意也非常美好,知道今天這4個地方依然是河西重鎮,對現在的中國也產生著重大影響。
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他們的貢獻終會被歷史所銘記。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河西走廊也在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劉徹十六歲登基,開創了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的偉績,對西漢王朝的發展乃至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深遠。(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當然,我們不能只看到他成功的一面,漢武帝不是聖人,他也有不好的一面。想要更加了解中國歷史上優秀帝王的,可以看看這套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皇帝5冊,包括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千古一帝秦始皇、漢武大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清聖祖康熙。
以史為鑑,可以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