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派兵打下南越,取了一個仁德的名字,奠定廣東、廣西的省名

2020-12-26 騰訊網

廣東簡稱粵,位於我國秦嶺以南的沿海省份,南與香港澳門接壤,也是我國當今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廣州、深圳等全國特大城市均位於廣東。

廣西簡稱桂,和廣東相鄰,是我國西南地區的邊境省份之一,與越南、寮國等國接壤。

人們普遍將廣東和廣西並稱為兩廣,這兩個省如同兄弟一樣,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乃至生活習俗都非常相似。

那麼,廣東和廣西在歷史上有著什麼樣的淵源呢?

他們的「廣」字,究竟是誰命名的?

兩廣的淵源

廣東和廣西之所以有很多相似之處,一來是因為地理位置緊緊相鄰,同屬嶺南地區,又在同樣的緯度下,氣候和地理環境自然相差不多。另一方面,在古代,這兩個省份有數千年都是同屬於一地管轄的,其親密程度甚至要高於四川和重慶的關係,與東北三省相類似。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野心也在不斷膨脹,目光開始向此前周朝沒有涉及的地區發展,於是將攻打楚國的六十萬大軍用來繼續開疆拓土,抽調了其中的五十萬軍隊兵分五路向東南和正南兩個方向同時進攻,兵鋒直指閩越和華南地區。

秦始皇曆經三次,終於打下了中國東南、華南各地以及現在的越南部分地區,將其納為秦朝統治範圍。

而在秦末天下大亂時,參與攻打百越的秦朝將領趙佗則是趁著亂世局面割據了嶺南地區,建立了南越國,也就是現在的廣東和廣西。

趙佗雖然是秦朝將領,但是在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對漢朝並無敵意,並且還主動示好,有心歸附大漢。可在他死後,他的兒子卻對大漢充滿敵意,並斷絕與漢朝的來往。

直到武帝時期,漢武帝劉徹抽調了十萬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分五路進攻南越。

歷時一年激戰,最終攻下南越,並將其劃分為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個郡,直接歸大漢管轄。

而兩廣的廣字,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由漢武帝命名的。

公元前111年,漢軍統一嶺南後,漢武帝下聖旨,稱「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於是,取「廣信」兩字在此地建立了廣信縣,因為當時的嶺南地區並沒有什麼像樣的大縣城,廣信縣在當時的嶺南已經是政治、經濟中心了,所以後來的廣東、廣西兩省中的廣字也就是從這裡來的。

到了宋代,廣東、廣西都屬於廣南路,但為了方便管理,宋朝便以廣信縣為界,以東為廣南東路,以西為廣南西路,基本奠定了後來廣東、廣西兩省的邊界,兩省的名字也就是那時候開始定下來的。

兩廣相似之處的來源

那麼,為什麼說兩廣有那麼多相像之處,看上去仿佛就是一個地方一樣呢?

前面說過,因為兩省在歷史上大多都是歸屬於一個州或一個路管轄,所以地緣方面非常親近。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兩廣地區的人大體上都是同根同源的。

因為在秦朝以前,嶺南地區基本都是各個部落在分別治理,隨著秦軍先後多達五十萬大軍的攻入,嶺南地區各部族死傷慘重,而秦軍的五十萬人在佔領嶺南地區後,也沒有北上還朝,而是作為駐防軍留了下來。

第二年,秦朝又向嶺南地區遷徙了三十萬人,與之前攻打嶺南的五十萬秦軍共同在此地扎了根。所以,在漢代以前,嶺南地區的原住民應該只有本來的各部族土著和後進的這八十萬秦人,而這八十萬秦人就是第一批進駐嶺南的漢族。

所以打根上講,兩廣地區的原住民就都是由這兩部分人組成的。

後來在漢代和後漢三國年間,因為戰爭原因,又有一批批將士留在了這裡,並且構築城池,逐漸形成了早期的嶺南地區郡縣規模。

直到1500年後的南宋時期,因為蒙古人攻佔了宋朝首都臨安,大宋的難民隨著南移的朝廷大批湧入兩廣境內。因為在秦漢時期進入兩廣的大多為軍人和農民,所以這裡在之前一直文化氣息不濃。而南宋時期的二次遷徙則有很多都是宋朝各地不願屈膝投降的官僚和讀書人,這些人紮根兩廣後,教當地人讀書寫字、學習文化,將漢族的文化精髓帶到了這裡。

所以,兩廣地區歷史上的文化名人和有名的知識分子都是從南宋以後才逐漸湧現的。也正因為這兩次移民和本來原有的土著民基本都是一致的,外加兩廣地區歷史上大多都是同屬於一個州或一個路管轄,所以才造就了兩省如同一家的地緣結構。

如果說,兩省還有些許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廣東省並非邊疆省份,而且海岸線較長,地理位置突出,所以經濟和文化上都較為開放。而廣西因為與越南、寮國等民族接壤,自古以來交往較為頻繁,所以境內少數民族很多,文化上也較為複雜。

但不管怎麼說,兩省同屬嶺南文化圈,又同根同源,自然是同氣連枝了。

相關焦點

  • 取名字的學問,安南:我想叫南越,清朝:你還是叫越南吧
    越南在古代時因為並未完成統一,加上王朝更替頻繁,其國名稱呼也同樣跟隨變化頻繁,但安南一詞則是在越南歷史上時間較為長,中國自宋朝之後認可度最高,且外界知曉度較高的一個國名。清朝嘉慶七年,軍機處就安南阮氏王朝請求更換國名為「南越」一事進行討論,清朝大學士保寧等人認為,安南一名自宋朝開始便已經立定,歷經數朝數代從未更改,現在安南欲改國名,可能不在名稱一事,而是另有所圖,因此不同意其更改國名為「南越」。
  • 南方三越獨立太久,漢武帝:不要再鬧了,你們本來就該回中華
    秦皇漢武,偉大功績彪炳史冊漢武帝平定百越,將秦末丟失的數十萬平方公裡的故土重新收復,將南越國所在的廣東、廣西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部分地區和越南的北部;以及閩越國所在的福建和東甌國所在的浙江南部再次納入中華大家庭,結束了近百年的「三國」割據局面,加速了民族融合和交流。
  • 古時南越是一個什麼國家?與今天的越南名字顛倒,兩者什麼關係?
    越南是我國南部的鄰國,位處廣西南部,不論是現在作為我國果蔬稻米重要的進口產地,還是歷史上和中國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密切,這種關係,既有藩屬國與宗主國的從屬,也有戰爭對抗和文化對抗,其中關於版圖與民族一說更是耐人尋味。
  • 廣東和廣西的「廣」是什麼意思?
    但我們看廣東和廣西這兩個省卻是都帶一個「廣」字,很顯然,它並非是什麼山川湖泊,那麼,它又是什麼意思呢?廣東和廣西的地理區域又是怎麼劃分的呢?我們單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廣東和廣西之間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天然的分界線,即沒有什麼山川湖泊將這兩個省隔開,即便如此,廣東和廣西之間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雖然歷史上一直以兩廣來提到這兩個省,但兩省之間差別太大,很難真正相提並論。
  • 湖南湖北的湖指洞庭湖,廣東廣西的廣指的什麼?很多當地人也迷惑
    「兩湖兩廣兩河山」,很多人都知道兩湖為湖南湖北,中間隔著一個波瀾壯闊氣吞萬裡的洞庭湖。也有人知道兩廣為廣東廣西,卻不知道廣究竟是什麼含義,這一點甚至連當地讓人都很疑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講述廣東關係的歷史,了解一下廣東廣西的廣究竟指的是什麼。
  • 以南越為國號,越南對中國皇帝的要求,到底有多大計劃?
    越南是我國西南方的鄰國之一,與我國的廣西、雲南接壤。越南這個國號很有特點,因為越南歷史上的好幾個國號,都與我國有很大的關係。例如越南這個正在使用的國號,是清朝嘉慶皇帝在1804年冊封的。其實,越南當時要求的國號是「南越,」對於這個咄咄逼人的國號,清朝當然沒有同意。最終,冊封為「越南,」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中國「最會取名字的省」,一聽名字就「酥」了,豔遇之都充滿魅力
    中國「最會取名字的省」,一聽名字就「酥」了,豔遇之都充滿魅力,你好, 請看新的一期的內容, 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 每個省市的名字都有一定的來源,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交替的變遷中,中國各省的名字基本定型, 小夥伴們,你們有興趣自己省的省名怎麼來嗎?
  • 看一看中國各省的名字和簡稱,都是怎麼來的?
    那麼,我國諸多省份的名字是如何取的呢?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國各省名字的由來。天津: 源於明成祖朱棣,據說朱棣起兵靖難時,曾從這裡乘船南下,最終打敗了自己的侄兒建文帝,奪得皇位。朱棣稱帝後,為了紀念自己曾從此處渡海南下,就將此地命名為天津,意思是「天子渡口」。天津也簡稱為津,這個津字本身就是渡口的意思。
  • 中國城市名字最好聽的省份,難以再找出第二個,因為其名意義深遠
    現行省份中,有一個省城市的名字非常好聽!而且幾乎不存在尷尬的名字?在中國34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中,你很難再找到一個像甘肅省的城市名字那樣優美的省份了。甘肅省的地理面積實在不大,經濟發展水平也算不上太高,但是它的城市命名水準絕對可以在全國排上名號。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分別取了4個霸氣名字,讓中國受益至今
    漢武帝派衛青出徵,或許試探的因素更多,霍去病前去攻打河西地區,也並非是漢武帝下定決心的生死局。然而,霍去病可謂是給了漢朝人一個大大的驚喜,在短短的1年之內,這個少年英雄就拿出了令人驚嘆的成績。漢武帝在此戰結束之後,不僅重重地獎賞了霍去病等人,還在河西地區建立起了完整的建制——河西四鎮。河西四鎮,也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這四個名字從漢武帝時期便存在了,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其背後是有著深刻的意義的,解讀起來著實令人心曠神怡。
  • 霍去病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取了4個大氣名字,讓中國至今受益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其中皇帝共有1000多位。而在這漫長而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細數那些驚豔的帝王,漢武帝劉徹必佔一位。
  • 中國第三艘航母會取什麼名字?
    從前兩艘航母的命名情況來看,航母命名一是以省級單位命名,二是取沿海省份的名字命名,所以不出意外第三艘航空母艦的名字大概率依然會在沿海的幾個省份裡誕生。我國目前共有14個沿海省級行政區域,分別為: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臺灣省、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 解析:中國廣東廣西的廣是何含義?越南以廣為名的各省有何關聯?
    本文要探討的問題是,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的「廣」是何含義?臨近中國兩廣的越南有眾多以「廣」為名的各省又有什麼關係?一般認為,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以廣信為界,由於分別位於廣信的東西兩側,因此有了這個省名。
  • 漢武帝的功與過
    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有「惜秦皇漢武」陳述,把漢武帝與秦始皇並列,可謂讚賞有嘉。二、漢武帝在位時期,開疆拓土,奠定版圖,使西漢成為最強盛的時期。他外事「四夷」,建立了空前遼闊的疆域,達到了漢帝國的極盛時期,擴展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奠定了中華的疆域版圖,促進和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像他取的名字如「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到現在仍在使用。三、漢武帝第一次設立央企,把鹽鐵統一歸官營,穩定了國內市場,增加了財政收入。
  • 廣西梧州,很廣東的一座城市,背後的故事原來很長
    廣西的梧州市,被習慣稱為「很廣東」的一座城市。梧州市區很廣東,是一個形象的比喻,無所謂貶褒。其中,梧州早茶就是「很廣東」的一個顯著特點。因為,一說起早茶,似乎歷來都是廣東的專屬。其實,自古以來,早茶文化共有兩個代表區域,一個自然是廣州。
  • 你知道家鄉名字的由來嗎?中國各個省份都是因為啥命名的?
    規劃變動而來古時朝代更迭,原本一些地區都是有自己的名字的。但因為新的朝廷規劃,往往名字也因此變動,比如廣東廣西。廣東廣西名字與山川湖泊關係不大。古代時候,兩廣隸屬於百越。百越就是越族散居的一大片區域,佔地很廣。
  • 中國名字最好聽的省,被譽為「塞上江南」,曾經被梁靜茹放進歌名
    省級行政區,是我國的第一級行政區,因為其所含行政區域的行政地位與省相同,所以統稱為「省級行政區」,主要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等。目前我國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以及2個特別行政區,全部都是中國大家庭裡永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廣東這個縣歷史悠久,且曾為州,是廣東最古老的四個縣之一
    廣東省唐代設立嶺南東道,二宋作為廣南東路而得名,正式在明朝設立,是我國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起點,在廣東歷史上建立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平嶺南後設立的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個郡,當時廣東省境內只有四個縣,其中的龍川縣就是其中之一。
  •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祖先從何而來?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廣西的全稱叫做廣西壯族自治區,受到這個全稱的影響,可能不少人曾經產生過壯族佔據了廣西人口總數的想法。 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根據2017年的數據,廣西的總人口足有4800萬人之多,在這4800萬人口中,真正佔據到了主體數據的是漢人,人口數量總共有2800多萬人,佔到了廣西總人口的50~60%,而壯族的總人口大概有1700萬人,佔到了廣西總人口30%左右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