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一首詞,並竹尋泉,和雲種樹,最後10字更顯恬靜閒適

2020-12-23 品詩賞詞

辛棄疾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稼軒性格直爽,為人磊落,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奔騰姿肆、慷慨悲歌。但辛棄疾在創作過程也非常注意意境的設計、色彩的渲染,以及感情的變換,從而使其作品可以收放自如。

稼軒一生作品眾多,題材多樣,風格也絕不限於豪放。比如他的《清平樂》中的名句,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西江月》裡也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更描繪了優美的田園風景。下面介紹辛棄疾的一首詞,並竹尋泉,和雲種樹,最後10字更顯恬靜閒適。

念奴嬌·賦雨巖

南宋:辛棄疾

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一點悽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郭。並竹尋泉,和雲種樹,喚做真閒客,此心閒處,不應長藉邱壑。

休說往事皆非,而今雲是,且把清尊酌。醉裡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露冷風高,松梢桂子,醉了還醒卻。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著。

這首詞創作於辛棄疾罷官期間,當時詞人隱居於其帶湖莊園,閒暇時經常與朋友往來。他有一次與著名詞人朱敦儒一起外出賞遊,他們來到江西永豐一處叫博山的地方,這裡不僅青山巍峨、溪水潺潺,山中還有一座古寺,周圍環繞著蒼松古柏。

朱敦儒心情舒暢,率先賦詞,辛棄疾隨後也用其韻和了一首。雨巖就在博山中,這首詞抒發了詞人在投閒置散的生活中的寂寞和痛苦心情。

上片就直抒胸臆,詞人雖然閒居在家,卻一直牽掛著時局。動蕩的年代,哪裡會有安居樂業的生活,即使隱居山林,也無法心安。

詞人心緒滿懷,經常面帶愁容,即使偶爾露出笑臉,也是內心苦悶。他懷著一點永恆的悽涼況味,於秋風蕭索之時,在這廣闊無垠的空間中悄然獨立。

詞人心中似乎有千言萬語,卻感到無人可訴,一種孤獨感總是縈繞心頭,所以詞人說自己已經變得既失去了憂愁,又失去了歡樂。

稼軒只好強打精神,在竹林中尋覓泉水,在雲霧裡種植樹木,這樣的生活可以說是真正的閒人了。可是詞人又感到,這顆閒適之心,不該長久地呆在峰谷之中,他多麼渴望可以再次身披戎裝、金戈鐵馬地衝殺在敵陣之中。

可是世間很多事情總是無法挽回,也不能一直如人所願。稼軒見多識廣,自然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下片便開始抒寫內心情感,詞人好像是自言自語,又似在告誡後人,別去拿今是昨非的話語來自我安慰,還是舉起酒杯,盡情痛飲吧!

醉了就不知道我是誰、誰是我了,不是明月、也不是白雲、更不是飛鶴。這是一種自我麻醉,也是一種極其無奈的惆悵之情。

詞人沉思良久,忽然感到松樹梢頭滴下了冰涼的露水,桂樹也被山風吹得呼呼作響,稼軒又從醉鄉中清醒過來。

不過辛棄疾似乎還是有點不勝酒力,他踉踉蹌蹌地站立不穩,於是乾脆回到北窗下的床上,重新蒙頭大睡,還不忘了囑咐家人,別讓清晨鳥兒的啼叫聲,將我從溫柔的夢鄉中驚醒。

太古時代,百姓們皆恬靜閒適,故隱逸之士自稱羲皇上人。晉代的陶淵明經常在仲夏時,於北窗下靜臥,遇涼風暫至,還自謂是羲皇上人。詞人化用這個典故,以此比喻自己的生活無憂無慮、閒適恬淡。

辛棄疾的這首念奴嬌樸實易懂,情感真摯。作者先闡述自己對閒居生活的理解,然後抒發心中的無限感慨,最後10個字,更顯恬靜閒適。稼軒性格率直,但言語之間卻絲毫不顯淺露,反而非常值得回味。

作為曾經叱吒風雲的風流人物,辛棄疾更願意戰死沙場,而不是苟且地享受生活。詞人不甘心並竹尋泉、和雲種樹的悠閒生活,又不得已以酒澆愁,甚至希望大醉不醒,其實正反映出其內心的極度苦悶。

相關焦點

  • 辛棄疾不多見的一首詞,一波三折,最後12字更顯惆悵情懷
    下面介紹辛棄疾不多見的一首詞,一波三折,最後12字更顯惆悵情懷。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南宋:辛棄疾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 蘇軾最飄逸的一首詞,短短26字滿是悠然閒適,現代人讀了身心放鬆
    蘇軾最飄逸的一首詞,短短26字滿是悠然閒適,現代人讀了身心放鬆我們今天所分享的是蘇軾一首簡短的宋詞,全文只有26個字,卻寫出了宋詞的那份飄逸。26字之中滿是悠然閒適,其中所勾勒的精神境界,然不過我們現代人讀了身心放鬆。
  • 辛棄疾關於酒的兩首趣詞:一首醉酒和樹較勁,一首戒酒與杯發怒
    但是,除了一些寫愛國主義的名作之外,辛棄疾還有其他一些有趣的作品,比如描寫農村田園風光、描寫日常生活的詞,都非常生動有趣,一點也不亞於他的一些千古名作。今天,便來介紹兩首辛棄疾關於「酒」的趣詞,這兩首詞,一首寫醉酒,一首寫戒酒,充滿著戲劇化的場景和生活趣味,讀罷不禁令人莞爾。
  • 辛棄疾很「戲謔」的一首詞,向兒孫交代後事,最後13字卻痛到刻骨
    【臨其詩境】宋代的逆行者,有三位大名鼎鼎,是嶽飛、辛棄疾和陸遊,今天要講的是辛棄疾。辛棄疾也是經典的「馬背上寫詩」,不同於那些文人寫軍旅題材,辛棄疾所寫的軍旅詞乃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也是自己的熱望所在。然而中年以後漸漸被主和的朝廷棄置,想起來了就用一下,沒用了就一腳踢開,繼續賦閒在家,一直到晚年,也沒有實現一統河山的夢想,鬱鬱而終。今天要講的,就是辛棄疾向兒子們「託付後事」的一首詞,寫作於江西鉛山,它向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辛棄疾,詞中的辛棄疾,勤儉持家,寬廣豁達。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起句就驚豔了世人,最後1句是點睛之筆
    說起唐詩,我們會想起「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而說起宋詞,我們則會想到蘇軾和辛棄疾,這兩個人並稱「蘇辛」,是詞壇中的領袖。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辛棄疾的一首經典詞篇。說到辛棄疾膾炙人口的詞,當然不得不提他的《青玉案·元夕》,這可以說是他最為經典和知名的作品,這首詞也收錄在了小學的課本裡,連小學生都能夠脫口而出。下面讓我們在重溫一遍經典。
  • 辛棄疾很悲傷的一首詞,卻令人百讀不厭,最後兩句過於真實
    二年遍歷楚山川"……今天,介紹辛棄疾一首很悲傷的《鷓鴣天》,可以說是令人百讀不厭。最後2句更是過於真實,直擊人心,充滿哲理趣味,令人回味無窮。鷓鴣天·送人宋代:辛棄疾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辛棄疾很不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成為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一個「夜」字,更是點出了時間是在晚上,再聯繫到整首詩的主題,不難猜出這是一首寫元宵之夜的詞了。上一句寫的正是這天上煙火綻放的景象,而詩中間的那句「寶馬雕車香滿路」寫的則是這地上熱鬧繁華的境況。不難看出「寶馬雕車」細緻的就是當時華麗的馬車,在者有馬車當然也會有人,再加上後面的一個「滿」字,就湊齊了整首詩的意境,說明了元夕之夜,是人流如織,更是熱鬧非凡呀。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詞,慷慨激昂,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個不得了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論是武將還是文官,辛棄疾都幹得非常出色。辛棄疾有一首詞,備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一首詞中,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人了不得。
  • 辛棄疾的愛情詞同樣很感人!一首經典的《鷓鴣天》,描寫得很深情
    辛棄疾,字坦夫,別號稼軒,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雖然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描寫內心的悲痛之苦,極少描寫愛情詞,不過他卻是代別人寫過一首經典的愛情詞,也就是這首《鷓鴣天·代人賦》,雖然這是一首幫別人所作的詞。
  • 辛棄疾冷門一首詞,開頭妙不可言,結尾神來之筆,讓人讚不絕口
    這個人就是辛棄疾,康熙閱讀辛棄疾的詩詞,高聲稱讚他的詩詞是「詞中之龍」。可見辛棄疾的詩詞著作多麼深得人心。追憶辛棄疾的詩詞著作,我看到了他「夢回吹角連營」的意氣風發,也看到了他「可憐白髮生」的無奈,更看到了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柔情。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卻一開頭就出神入化,讀後大呼過癮
    他便是南宋時期的辛棄疾,現存宋詞629首。而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的蘇軾僅有362首。當然本文不是要比較他們現存宋詞的數量多少,而是以此來說明我們從課本上所熟知的宋詞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說辛棄疾、蘇軾等詞人還有很多冷門的詞作,值得我們去品讀。本文就讓我們先從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滿江紅·點火櫻桃》,來共同品讀它的藝術魅力。首先,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一首政治抒情詞。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那就是這首詞最大的亮點,他寫這一首詞,用短短94個字在表達愛意的同時,又囊括了25種中藥材的名字,你能找出幾種? 它們分別為雲母、珍珠、防風、沉香、鬱金、流(硫)黃、黃柏、桂枝、水銀、連翹、半夏、薄荷、鉤藤、常山、縮砂、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地黃還有菊花。
  • 頑童偷梨偷棗,辛棄疾暗中觀察,寫下一首詞,盡顯人生好境界
    要暢往理想光芒與詩和遠方,也要撥開迷霧看清本質,亦要看淡世事紛擾,從容而為。歷史上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人生好境界,陶潛的南山菊花,李白的醉酒當歌,蘇軾的風雨疏晴,皆是自少年風月、少年歌舞中凝結而出的灑脫,能拿起能放下,又帶著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豪氣。不過,此種作風,南宋辛棄疾尤甚。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辛棄疾作為南宋時期為數不多的豪放派詞人,在兩宋詞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同一時期的詞壇豪放派詞人還有陸遊、陳亮、李綱等人,但是和辛棄疾相比則還是要稍遜三分。可以說兩宋詞壇中,豪放詞作首推蘇軾,其次便是辛棄疾,這二人一北宋,一南宋,可謂熠熠生輝。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辛棄疾繼戒酒、破戒之後又寫了一首詞,這次把酒杯給玩壞了
    而最好玩的莫過於其幽默,辛棄疾嗜酒如命,但晚年多病於是寫了一首《沁園春》立誓戒酒,哪知不久就跟朋友相聚破戒,於是又寫了一首《沁園春》敘述破戒之由。(詳見歷史文章:兩首好玩的《沁園春》,見證了大宋古惑仔辛棄疾的「真香」時刻)這兩首《沁園春》都是通過與酒杯的對話寫就,很是幽默風有趣。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對話,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捧腹
    而且還以此寫下了詞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而詞的下片,回憶起了自己前一天晚上的事,喝醉酒了之後,倒在一棵松樹旁。但一開口說的卻是,問松樹自己醉得如何,還懷疑松樹要前來扶自己起身,便立馬一推,大聲嚷嚷一句:「去你的」。在這其中,辛棄疾想要表達的又是什麼?
  • 辛棄疾又一首有趣的詞,開頭一句很突兀,第二句就讓人開懷大笑
    若說哪位詞人作詞有趣,北宋詞壇當屬蘇東坡莫屬。蘇東坡改善填詞的語言,提倡以詩為詞,同時又大力拓展詞境,提倡無事無物不可如此。所以在蘇東坡的筆下,多有嬉笑怒罵詼諧幽默的詞作。而南宋詞壇最有趣的詞人非辛棄疾莫屬了,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的作詞理念,甚至更進一步以文為詞。
  • 辛棄疾在中秋之後賞月,即興寫下了一首好詞:問他有甚堪悲處?
    庚戌年是公元1190年,為南宋光宗紹熙元年,當時辛棄疾已經被彈劾免官,在上饒地區賦閒,這一年中秋過後兩天,辛棄疾在自己的帶湖別墅附近飲酒賞月,在宴會上,即興寫下了一首佳作,便是下面這首《踏莎行》。題目中的「帶湖篆[zhuàn]岡」,是代湖附近的一處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