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發作後的第一要事,知道它,比吃救心丸還要管用

2020-12-21 騰訊網

當心梗發作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吃藥?打120?其實都不是,心梗發作,你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讓自己停下來,坐下或半躺。這樣一個動作,你可能覺得簡單且沒有技術含量,但很多人卻因為沒做到這簡單的一步,而丟了自己的性命。

心梗發作時,保持靜息比吃救心丸更重要

我們都知道心梗是由於冠狀動脈血流量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最終導致壞死。心梗時任何活動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產生不良後果,這時最重要就是立刻停止一切活動,原地坐下、半躺或平躺,同時要保持鎮定,去除一切可能加重心臟負擔的不良因素,如行走、排便、情緒激動等。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治療心絞痛的藥物,但對於急性心梗的人來說,當冠脈血管已大部分或完全堵塞,這時使用效果不明顯。如果血壓低,使用這些藥反而成為一大禁忌,它會導致血壓進一步降低,所以心梗患者要慎用。

對於有意識冠心病患者,當出現胸前區疼痛,但不明確是否有心梗時,可以考慮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但是服用過後如果胸痛沒有緩解,或者效果不如之前服用,那就不要加大劑量或者頻次服用了,只會增加不良反應,儘快撥打120。

因此,當心梗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不要增加心臟任何負擔,原地休息,保持靜息,這比服用任何藥物都要重要。

心梗時,做這些事同樣是在玩兒命

1、自己去醫院

有人說急性心梗時要儘快去醫院,這句話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卻不是你自行走過去或者開車去醫院。對於疑似心梗者,輕微活動都會增加心臟活動,。一旦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很可能錯失最好的救治時機。

2、大量喝水

微信朋友圈曾有這樣的傳言:發生急性心梗時,原地不要動,扶起來喝點水,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度,從而緩解症狀。而且中國人有個習慣就是人在不舒服時,就是—請多喝熱水!

且不說喝點水是否能使血液稀釋,如果真的喝太多水,使血液稀釋,那麼這時血容量也會增加,這會給本就不堪負荷的心臟增加難以承受的額外負擔。同時對於意識不清的患者,餵水更會增加誤吸的可能。對於疑似急性心梗的患者,不能通過飲水來緩解症狀。

3、拍胸、按揉 、胸外按壓

我們在電視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發生胸痛症狀時,家屬一般都讓患者坐下休息、吃救心丸,拍胸或拍背安撫情緒,這樣做可以嗎?讓患者休息、吃救心丸、安撫情緒這些都沒錯,但是卻不能去拍胸、按揉,更不能胸外按壓,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導致粥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使冠脈管腔閉塞,加重心梗。對於沒有發生呼吸心跳驟停的人來說,胸外按壓還會增加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可能。當然一切要視情況而定,若患者出現了呼吸心跳驟停,則需要立刻行胸外按壓。

發生心梗,無論對於患者本人,還是患者家屬而言,驚恐慌張是人之常情,但還是要第一時間保持冷靜,原地保持靜息,配合120急救人員相關指示,減少不必要活動。當發生呼吸心跳驟停時,立刻予以心肺復甦,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相關焦點

  • 心梗容易二次發作,想要預防二次心梗,做好7件事,事半功倍
    心梗是一種嚴重的心臟疾病,發病後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引起嚴重的危害,如造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嚴重時可造成死亡。因此,心梗發生之後一定要及時治療,避免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要注意的是,心梗有較大的機率二次發作,而且二次心梗的治療難度更大,死亡率也更高。因此,心梗患者在平時一定要加強護理,避免二次心梗的發生。生活中如果可以做到以下幾件事,相信可以降低二次心梗的發生機率,來看看吧!
  • 記住8種心梗發作預兆 學學國醫大師預防心梗保健操
    腳底疼痛一位山東老人因急性心梗發作入院,放入支架後,老人告訴醫生,他過去走一會兒路就腳底生疼的問題,居然沒有了。另一位患者在開通血管後也反映:「以前走路就像走在蒺藜上,走一步挪一步,疼得滿頭冒汗。做完手術,馬上沒事了。」這種症狀雖然不多見,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心臟報警的途徑有時也是千變萬化的。2.
  • 心梗急救,用丹參滴丸能起作用嗎?重申:2種藥物才是心梗適用藥
    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後,李先生向家人保證,以後再也不抽菸了。李先生今年41歲,有20年的吸菸史,每天至少一包煙。9月底,他的肩膀開始出現陣發性疼痛,沒當回事。接著,他又感覺喉嚨疼痛不舒服,以為只是普通的咽喉炎發作。
  • 奮豆的作業,即使古老師吃救心丸貼平安符也沒用,真的服了
    導語:本次的文章主要想講述的故事內容是在冬瓜小學裡,已經是深夜時分了,古老師還在辦公桌上面更改學生的作業呢,可到了要批改奮豆的作業時,即使古老師吃了救心丸貼了平安符也沒用呢。只見古老師又是吃速效救心丸,又是拿平安符,還要拿鉗子和望眼鏡,這架勢可真是太誇張了吧。不過這也看得出來奮豆的作業真的是做得亂七八糟啊,古老師批改起來肯定很頭痛呢。
  • 心梗或許不是胸痛,90後突發心梗,心梗為何年輕化?該如何預防呢
    導語:有一種疾病來勢兇猛,死亡率極高,發病非常突然讓人措手不及,它就是心梗。據不完全統計調查,目前全國每年有近70萬心梗病例,但是獲得治癒的人僅在34萬左右,而約50%的心梗患者,在發病送進醫院後1小時就猝死了。
  • 心梗發作前,身體這5個部位可能會出現疼痛,要及時檢查
    因此,心前區莫名疼痛的時候,一定要警惕該病,及時進行相關的檢查。2、左肩該病發作的時候,患者左肩部位也會出現鈍痛的症狀。這些症狀會伴隨心臟處的疼痛發生或者是在心臟疼痛後發生。另外,患者可能會有後背放射疼痛的症狀,出現這種症狀的同時,患者還可能伴有強烈的噁心感。
  • 心梗救治日:您必須知道的心梗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1.有長期吸菸史,或者長期被動吸入二手菸的人;2.暴飲暴食,飲食不合理,攝入油、鹽、糖過多的人;3.過度勞累,工作壓力大,經常性熬夜的人;4.長期緊張、人際關係不良的人;5.四十歲以上男性或絕經後的女性;6.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 《巴啦啦小魔仙》25歲美琪扮演者心梗去世,年輕人為什麼要提防心梗?
    孫母在微博中透露「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這些年,我看著你經歷了各種事,面對網上無中生有的中傷總是一笑而過。可後來才知道,那是為了不讓我擔心,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媽媽好後悔,為什麼沒有陪你走過這段路。」
  • 「1120心梗救治日」,上海中山醫院專家在日照開講
    、「光聽別人說這個藥管用,為什麼你吃不管用?」霍教授現場用詼諧幽默的話語不僅將醫學小知識科普的淋漓盡致,而且將患者常遇到的就醫誤區也給盤點到位。在座的聽眾時而埋頭記錄筆記,時而點頭表示認同。霍教授在與聽眾互動時,發現約有1/3的聽眾了解突發心梗時需要進行支架治療,而了解溶栓治療的聽眾寥寥無幾,隨後簡要科普了心梗的治療方式。
  • 翼貓科技:冬季心梗發作高峰季,千萬注意這件事
    為什麼年紀輕輕,心梗也易「找上門」? 很多年輕人生活作息極不規律,出現小毛病也總要「挺一挺」,當出現胸痛、胸悶等症狀,也總不當回事兒,從而錯過疾病早期的「提醒」。
  • 38歲趙本山徒弟心梗離世,年輕人心梗為何比老人更兇險
    基於這樣的現狀,豹耳健康邀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內科主任劉梅林教授,就年輕人心肌梗死的發病趨勢、預防方法和自救方法等問題給大家做出講解和說明。問:為什麼心梗越來越年輕化了?對年輕人而言,急性心肌梗死的打擊往往比老年人還要劇烈,因為老年人有可能是在反覆心肌缺血發作的背景之下,心肌經受過更多的打擊。所以它有一個缺血預處理。但在年輕人身上,往往它缺血更嚴重,而缺血產生的相應的症狀也更重,對整個身體的影響也更大。這裡面就應該大家考慮到它可能帶來的危害,選擇及時到醫院就診,而不是等待。
  • 25歲女演員心梗猝死,心梗,已經盯上年輕人!
    每18-20秒就有心梗事件發生,其中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過30%,且逐漸趨於年輕化。 心梗來勢兇猛,死亡率高,一旦發病很容易導致心肌大量缺血死亡。 因此,識別心梗發作前兆,做好預防救治,非常關鍵。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急性心梗|心肌梗塞|今晚80後...
    眾多媒體同行大V的朋友圈證實江波是因突發「心梗」去世心梗來勢兇猛,死亡率高,一旦發病易導致心肌大量缺血死亡,且不可恢復。第一時間識別心梗症狀,並撥打120,是心梗救治的關鍵一環。之後發現是心肌缺血引起,只要牙痛一發作,含服消心痛,一兩分鐘就緩解。後來做了手術打通了血管,從此牙痛消失。牙痛,尤其是牙痛部位確實存在牙病時,特別容易誤診漏診,帶來更大危害。因為出現牙病後,牙醫多會建議拔除,而拔牙所使用的麻藥有收縮血管作用,會令心肌缺血狀態雪上加霜,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 上腹痛、嘔吐、下牙槽酸軟、脖子緊縮感……竟都是心梗發作前信號!
    季節更替,天氣變化較明顯,心梗也進入高發期。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譚文亮表示,秋冬季節心梗高發,首先是因為季節交替,溫度、溼度等外界環境劇烈變化,人體受到刺激,出現血壓大幅度波動等反應,就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
  • 43歲男子,凌晨心梗離世,醫生提醒:2件事做太多,心臟不堪重負
    心梗,是心血管出嚴重堵塞,致使心肌缺血、缺氧誘發的心血管疾病。臨床研究發現,心梗發作後,兩小時內是最佳救治時間,然而,不少心梗人群由於缺乏認識,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昨天凌晨,小區內救護車警笛響起,很快醫護人員把隔壁住戶楊先生抬上救護車拉走了。
  • 心梗急救的「黃金120分鐘」
    肩膀疼痛竟是因為心梗 12月4日一早,家住西寧市城西區興海路的王女士起床後,輕輕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肩膀,「我現在每天都要這樣檢查好幾遍,就怕又犯病,誰能知道肩膀還跟心臟有關啊!」三天前,王女士剛從醫院出院回家,王女士住院是因為出現了心梗。上個月中旬,王女士的肩膀時常疼痛,最開始她以為是因為天氣寒冷,犯了肩周炎,但是吃了止疼藥也不見好。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這些年,我看著你經歷了各種事,面對網上無中生有的中傷總是一笑而過。可後來才知道,那是為了不讓我擔心,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媽媽好後悔,為什麼沒有陪你走過這段路。」2、疲乏特別是女性,在心肌梗死發生時或發作前數日或數周可能出現疲乏。疲乏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現,經常疲乏和熬夜、連續加班的人要注意定期到醫院檢查。
  • 心梗發作毫無徵兆?急救科醫生:這些部位疼痛,警惕心梗「上門」
    導語: 心肌梗死又被稱為心梗,心臟冠狀動脈由於堵塞導致血液迅速減少甚至中斷,以致於心肌出現缺血性壞死,即為心梗。 經衛生部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心梗患者認為心梗來臨「無跡可尋」,是突然發生的。
  • 心梗是拖出來的,醫生:身體一種痛,提示心肌缺血,越早治療越好
    中老年朋友應該對各種心腦血管病都不陌生,特別是在出現高血壓、高血脂一類疾病後,醫生都會給自己普及不控制的後果。長期患此類疾病,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誘發各種為心腦血管病,這包括了腦梗、心梗一類,而心梗發作,更是成了我國人猝死的最大原因!
  • 提醒:心梗來臨前,曾給了3次機會,若是一次沒有抓住,要注意了
    雖說心梗總是「來勢洶洶」,但實際上它到來時,也給了患者3次機會,若能抓住的話,或能挽回一條命。部分患者心梗發作之前,會有心慌、胸悶、氣短等感覺,如果身體出現了這些症狀,就需要進行相應的檢查。第二次機會,頻繁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