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科技賦能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新徵程

2020-12-21 新華網客戶端

  外資機構接連落戶、「上海價格」逐漸走出去、金融科技創新如火如荼……儘管全球市場面臨著種種不確定性,上海金融業的種種動向卻在彰顯著上海金融「引力」十足。

  25日,第十屆「滬上金融家」評選將揭曉。十年來,一大批金融人才入選了這一被譽為滬上金融「奧斯卡」的榜單,成為「才因城聚、城以才興」的最好詮釋。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站在新起點上,推動雙向開放、海納百川、科技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正有力邁向新的徵程。

  十年翻番:人才集聚彰顯上海金融「引力」

  從紐約回到上海前,唐一軍一直在美國市場交易期權。「兩年前回來後,隨著國內市場更多新產品上市,參與的同行越來越多,投資策略日趨豐富,加上市場越來越開放,就再沒想過要回到以前的環境。」唐一軍坦言。

  類似唐一軍因金融而來到上海的海歸金融人才不在少數。數據顯示,目前上海金融從業人員已達47萬,相比十年前翻番。在唐一軍看來,「上海吸引金融人才的除了市場環境,更多的也是創新及機會。」

  一家知名網際網路招聘平臺發布的相關研究顯示,發達的金融體系和完善的金融生態已使上海成為中國對金融人才吸引力最強的城市,同時在對海歸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上,上海也位居中國首位。

  目前,上海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包括股票、債券、期貨、貨幣、票據、外匯、黃金、保險、信託等各類全國性金融要素市場在這裡齊聚,直接融資額超過12萬億元。

  「就要素市場來看,上海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金融城市。」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李峰表示,相比美國,芝加哥和紐約兩大金融城市各有側重,其中衍生品相關的交易更多集中在芝加哥,而傳統的金融交易則集中於紐約。

  同時,上海也是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原油期貨交易平臺、上海清算所、上海保交所、上海票交所、科創板等一大批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相繼設立,為金融產品安全、高效的交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上海已成為我國金融產品最豐富的城市之一。除了「滬港通」「債券通」「滬倫通」等耳熟能詳的金融產品,黃金國際板、國債期貨等重大金融工具,以及跨境人民幣業務、投貸聯動、跨境ETF等業務創新也都齊聚上海,從而為跨境資金的互聯互通提供了重要產品和渠道。

  引進來還要走出去:雙向開放提升資源配置力

  上海和挪威康斯文格,兩地相距上萬裡,但因紙漿這一造紙業原料,未來或將更緊密聯繫在一起。

  9月17日,挪威紙及紙漿交易所宣布將推出基於上海紙漿期貨結算價的紙漿交易合約,這不僅是國內期貨價格首次在海外市場得到直接應用,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北歐是全球紙漿重要生產和出口地,「上海價格」未來也將在全球紙漿貿易中發揮作用。

  除了紙漿,在黃金現貨市場,此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和上海黃金交易所已互相推出基於對方金價基準的交易合約,「上海金」的影響力隨之擴展到海外。

  優化資源配置是金融市場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業內專家認為,隨著上海金融市場進一步走向國際,其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無疑將進一步提升。

  此前上海已加大「引進來」的力度,吸引境外機構和投資者,尤其是隨著金融繼續開放,以及國內在抗擊疫情中展現出巨大的中國速度和力量,外資機構進一步集聚上海。

  今年一季度,包括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等外資機構就舉行特殊的「雲開業」儀式。到目前,包括友邦人壽、貝萊德、路博邁等一批知名外資金融機構都已在上海布局落子。

  目前上海已成為中外金融機構最重要的集聚地之一。數據顯示,在上海1600餘家各類持牌金融機構中,外資金融機構佔比超過30%。

  「我們對中國保險業的未來滿懷信心。」在上海設立外資獨資保險公司的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張曉宇表示,雖然疫情等因素會帶來波動加劇的市場環境,行業面臨短期的壓力,但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發力數位化:金融科技成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引擎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各個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步伐,科技賦能金融業正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頭戲」。

  金融史學家威廉·戈茲曼在《千年金融史》裡表示,金融的故事其實是一部技術的故事,金融創新很大程度正是金融業不斷採用人類科技進步最新成果的歷史。如今,金融科技正在以迅猛的勢頭重塑金融的整個產業生態,金融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類型也將發生深刻的變革。

  在24日開幕的金融科技盛會「外灘大會」上,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10分鐘演講16次提及「新金融」。在他看來,過去的技術架構是資訊時代的中心化思想,新金融的架構則是數字時代的分布式思想,未來以雲計算、分布式資料庫和區塊鏈為代表的「雲庫鏈」會成為支撐新金融的核心。

  著眼於未來,上海已加快布局。此前,包括建行、中行等多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落戶上海,成為其推進傳統金融數位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支點。

  除了傳統金融機構,新興金融機構也在「快馬加鞭」。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執行長姜興表示,目前全國平均每6張保單中就有1張來自眾安。

  今年初,上海也出臺了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力爭5年時間將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根據實施方案,上海將加強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5G、量子計算等領域技術研發攻關。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12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同時包含「金融」「科技」,其中在地域分布上,位於上海的金融科技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6.8萬家,佔全國總數的57.7%。

  井賢棟表示,此前支付寶的很多第一次創新都在上海誕生,上海是國內最有實力建成金融科技中心的城市。他總結了上海具備建成金融科技中心的三個基因,即技術基因、開放基因和未來基因。「科技中心一定是立足於新技術,和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上海是新技術、新應用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表示,面向未來,上海將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契機,立足自身優勢,大膽開拓、不斷創新,在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和三角互動方面積極探索,加快推動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記者陳雲富、桑彤)

相關焦點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上海加快金融科技中心建設 氪信科技等AI新生代大有可為
    12月9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制訂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決定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動發展,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技術,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2019年年初,《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舉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2020年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際金融家論壇協辦。
  • 砥礪奮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紀實
    一、精心布局、運籌帷幄1992年,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標誌著上海正式開啟了新時期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偉大徵程。這一年,黨的十四大把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正式確立為國家戰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此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非常重要,要加快推進建設進程
    論壇以「中國經濟新徵程」與「乘風破浪啟未來」為上下篇章,聚焦2021經濟趨勢,探討新發展格局、新消費與大健康等熱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提到, 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新雙循環,新雙循環的核心則是要素的暢通。作為經濟的五大要素之一,金融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整個金融體系裡面扮演著重要的樞紐作用,所以在暢通循環當中極為重要。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經過持續努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面臨新的要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在對過去建設推進過程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球一流國際金融中心為目標,通過系統分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新發展格局中面臨的新任務,本報告提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遠目標、支撐體系和十四五期間發展重點的相關建議。
  • 謀自貿試驗區擴區新發展 浙江:做好金融賦能三大文章
    當下,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如何擁抱新發展?  「金融賦能」被視為解題之法。浙江10日舉行金融賦能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新發展研討會,探討金融服務浙江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融合與創新,共謀與共贏。
  •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 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正式發布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鏈體系,助力我市金融業加快發展,助推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2019年9月,我市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提出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金融局、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思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鑫證券、嘉晟集團聯合打造「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構建金融科技聚集高地,布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 乾貨|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重磅發布
    這份課題報告提出:新發展格局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應進一步明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引領亞洲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報告認為,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新的發展任務。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如何建設?看看這份報告怎麼說
    來源:一財網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下稱「報告」)在2020上海金融論壇上發布。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摘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新的發展任務。四是依託臨港新片區功能,建成全球最高水平的金融開放先行區:試點本外幣合一離岸帳戶體系;加快推進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建設;推動金融管理制度和稅收制度與國際高水平接軌。五是強化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金融科技高地:完善國際化支付清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國家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建立全國統一的金融信息資料庫。
  •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當下,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和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示範區扇面」和「新片區扇面」為平臺,充分利用新片區集交行「主場」、國際金融中心、境內關外、特殊綜保區等區位優勢,推動業務全方位聯動,加快形成「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協同發展態勢。
  • 專訪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發揮上海優勢,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由上海國際集團倡議發起成立的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將如何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帶著這些問題,在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期間,第一財經獨家專訪了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理事長、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賽道上的上海優勢第一財經: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首次躋身全球前三。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喜提大禮包 險資有新投資領域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喜提「30條」大禮包!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又迎政策高光!最全解讀戳這裡,險資有新投資領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又迎來政策高光時刻。2月1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在金融領域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意見》從積極推進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方面提出30條具體措施。
  • 葆蒂蘭國際新女性賦能成長營核心力量:新徵程,再出發!
    2020年12月31日,葆蒂蘭國際新女性賦能成長營在總部舉行。葆蒂蘭國際新女性核心力量齊聚,跨越2020,迎接2021,新徵程,再出發!2020年馬上就結束了,在最後的倒計時裡,葆蒂蘭國際新女性核心力量共同賦能,開啟新的一年。回望2020,每個人心中都充滿無限感動,回望這不平凡的一年,我們一起見證過,戰鬥過,用新的勇氣擁抱2021!
  • 共謀科技金融創新 青島新金融中心正式啟動
    人民網青島11月28日電 (劉穎婕)2020年11月28日,在青島新金融產業園6號樓金谷國際報告廳,舉辦了」青島新金融中心啟動儀式暨2020青島新金融產業高峰論壇」,200餘位市區領導及金融行業專家齊聚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共謀科技金融創新。
  • 市場要聞 | 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推動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其中提到的部分要點如下: 聚焦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以深化科創板和註冊制改革為帶動,推動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聯動發展,引導資本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建設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做強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
  • 科技賦能主流金融 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華師大賽區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上海市黃浦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上海亞商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大亞浦金融科技應用研究院共同承辦,上海金融業聯合會、華東師範大學提供全程指導。本次論壇以「科技賦能主流金融」為主題,匯集了全球多地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共同助力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推動技術挖掘與金科項目啟航。
  • 大江東︱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如何細化?國內外專家支招
    論壇就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高金兼職教授李揚共同發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提出新發展格局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應進一步明確: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引領亞洲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
  • 專訪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如何比肩倫敦、紐約?
    2020年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而言,又是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之年。在這個歷史新起點上,10月23日-25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將在上海召開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峰會主題為「危與機:新格局下的新金融與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