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非常重要,要加快推進建設進程

2021-01-11 騰訊稜鏡深網

12月18日,由騰訊·原子智庫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請回答2021——2020騰訊風雲演講年會」在北京舉行。論壇以「中國經濟新徵程」與「乘風破浪啟未來」為上下篇章,聚焦2021經濟趨勢,探討新發展格局、新消費與大健康等熱門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提到, 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新雙循環,新雙循環的核心則是要素的暢通。作為經濟的五大要素之一,金融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整個金融體系裡面扮演著重要的樞紐作用,所以在暢通循環當中極為重要。

早在2009年,國務院19號文件就將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國家戰略提出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一期間,正逢屠光紹從證監會副主席任上轉戰上海,出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一職,因此他也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

屠光紹提到,上述階段性目標已經基本完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下一步該怎麼走,成為需要回答的一個課題,「因為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間的節點。」

在他看來,在新雙循環這樣的發展格局面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面臨著新的任務。一是要以金融改革為動力,助力國內金融體系的完善和結構優化,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發展直接融資。

二是要以擴大金融開放為導向,打造全球的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三是國內金融資源與國際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和良性互動。通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發揮利用好國內、國際金融資源,同時促進兩種金融資源的有效互動,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地位,在服務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促進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的變革。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需要有一個長期目標。」屠光紹稱,他牽頭的課題組近期發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提到,到2035要基本建成領先亞太、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為標誌的全球一流的金融中心。這一目標是全球經濟金融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和全球定位的重要體現,更是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核心內容。

但他認為,這個長期目標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有持續的推進。就如建一個房子要四梁八柱,它必須要有基礎支撐。這些基礎支撐包括要建成充分開放的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機構體系、打造國際領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和金融科技體系、完善與國際對接的金融法治監管體系和現代化金融系統風險、同時形成高度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一流人才隊伍四個方面。

據屠光紹介紹,針對十四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內容,他們提出了30多條具體的建設建議。「我們希望這些建設建議,為政府和管理部門在制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十四五規劃的時候,能夠起到有益的參考作用。」

活動當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銀保監會副部長級幹部、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等二十餘位嘉賓出席活動,並分享精彩觀點。

相關焦點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進入到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
    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起草的背景在於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又開啟了新的階段。比如說中央提出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於整個中國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都做出了很多的安排。
  • 專訪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如何比肩倫敦、紐約?
    外灘金融峰會組委會執行主席、CF40常務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10月19日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在這個承上啟下之年,上海所承擔的全新使命就是要加快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需要形成合力,外灘金融峰會將成為這股合力中的一支積極的力量。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如何建設?看看這份報告怎麼說
    報告指出,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引領亞洲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這一目標的確定,是全球經濟金融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上海全球城市功能定位的核心內容。
  • 屠光紹:到2035年上海要成為與倫敦和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
    屠光紹(資源圖)在《報告》中,屠光紹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是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立足在亞太,同時要輻射全球的,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倫敦和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
  •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舉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吳清表示,「雙循環」在金融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當前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暢通「雙循環」,進一步推動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促進上海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從而更好地配置全球資源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些方面,金融力量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吳清說,當前機遇與挑戰並存。
  • 上海加快金融科技中心建設 氪信科技等AI新生代大有可為
    12月9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制訂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決定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動發展,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技術,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2019年年初,《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 大江東︱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如何細化?國內外專家支招
    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的發展格局,加快金融供給側改革,把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著力點,進一步促進需求側改革,加快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把暢通國內大循環文章做足,也把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文章做好。「十四五」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承上啟下重要時期。屠光紹介紹,「報告」起草背景是,中國金融改革和開放開啟了新階段。
  • 乾貨|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重磅發布
    這份課題報告提出:新發展格局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應進一步明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引領亞洲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報告認為,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新的發展任務。
  • 砥礪奮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紀實
    2004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上海視察時,強調要「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現代化大都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2006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上海代表團討論時,胡錦濤總書記又要求「上海在加快建設『四個中心』進程中,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經過持續努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面臨新的要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在對過去建設推進過程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球一流國際金融中心為目標,通過系統分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新發展格局中面臨的新任務,本報告提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遠目標、支撐體系和十四五期間發展重點的相關建議。
  • 上交所市值首次邁入前三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再出發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在日前舉行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上表示,今年不僅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再出發的一年。今年,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步伐加速前進。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金融的開放不光是金融服務業開放,也包括金融市場的開放,還有很多制度的開放。當前,全球經濟金融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以亞洲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增長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喜提大禮包 險資有新投資領域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喜提「30條」大禮包!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又迎政策高光!最全解讀戳這裡,險資有新投資領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又迎來政策高光時刻。2月1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在金融領域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意見》從積極推進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方面提出30條具體措施。
  • ...和外匯衍生品市場……18項政策「禮包」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月14日,在大部分國人「禁閉」家中、與家人共度情人節之際,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上海市政府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金融領域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
  •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如何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是唯一總部在滬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
  • ...報告發布:十四五上海要建成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頂級全球...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海納百川 科技賦能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新徵程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站在新起點上,推動雙向開放、海納百川、科技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正有力邁向新的徵程。  十年翻番:人才集聚彰顯上海金融「引力」  從紐約回到上海前,唐一軍一直在美國市場交易期權。
  • 首屆「揚子江金融」高峰論壇舉辦,南京江北新區「牽手」上海交大
    論壇以「金融科技的挑戰與未來」為主題,由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主辦,南京市江北新區財政局、南京市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建設管理辦公室、南京數字金融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排名如何躍升到了第三位?
    上海市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日前介紹,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浦東已經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豐富、金融機構最集聚、金融交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助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三位。目前浦東共有13家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集聚度全國第一,部分金融市場規模在全球位居前列。浦東這30年是怎樣打造國際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