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部門的經理,手下有十幾個或二十幾個下屬,每天的工作很多,每天忙得累成狗。可是往往老闆還不滿意,甚至下屬還有私下的埋怨。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啊?
累得真得像一條狗
「做事要有效率」,你也聽說了,所以每天拼命地做事,不停地做事。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當初從蛇口傳遍全國。
不過現在看來,這個口號的前半句「時間就是金錢」是正確的,而後半句「效率就是生命」在今天看來並不十分正確。
為什麼呢?
簡單地說,效率通常是指做事的速度,做事快就是效率高。
低效率肯定是不好的,那做事效率越高是不是就越好呢?
這不一定正確。
因為做事快,並不一定能產生所期望的結果。
有可能效率高,但做事方向錯了,沒有效果,那就是白做工,瞎忙乎。
比如,你要從深圳開車到廣州,應該是從東往西走,因為廣州在深圳的西邊。但你卻從西往東一直開,而且開得很快,正所謂「南轅北轍」。
從深圳到廣州
效率是指做事的速度,高效率,就是高速度。
效果就是結果。有效果,就是有結果。
因此,做事需要重視正確性。有了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再強調高效率,這就是高效能。
通俗而言,效能是做事的正確性,是正確地做事,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達到做好的結果。
作為一個部門的經理,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注重效率、效果,更需要注重效能。
經理低效能的現象十分普遍,最常見的就是忙而無頭緒型:
這種類型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似乎事情多得不得了,還經常需要加班。
但工作業績卻平平,沒有什麼顯著的成績。
主要原因是工作缺少計劃、沒有重點,卻工作方法沒有效率。
在觀念上,沒有結果導向的意識,不注重工作的結果。
如果你在工作管理上,有類似的問題,感覺整天很忙,但是效果卻不好,實施OKR的管理方法。
OKR就是確定目標,聚焦工作的重點,能大幅提升工作的效能。
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在應用OKR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聯繫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