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班族」:白居易閒得像貓 杜甫累得像狗

2020-12-21 騰訊網

上班,是現代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我們將一天中最寶貴的時光獻給工作,一來為了「安身」,使自己和家人的生計有所著落,二來為著「立命」,尋得精神的寄託。其實,上班這件事古已有之,那麼古代「上班族」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事少錢多離家近,每天睡到自然醒」,這樣的工作純屬幻想。上班族每天需要克服的頭一個難題便是起床。如果「朝九晚五」的你還在抱怨早起的話,那真應該去了解一下古人的作息。人家管上班叫「點卯」,「卯」時是早上五點到七點,這個點要趕到單位打卡,你算算得幾點起床。古人沒鬧鐘,morning call全靠雞叫,《詩經》裡有首《雞鳴》,描述了一位公務員的太太是如何催他起床的:「雞既鳴矣,朝既盈矣。」親,公雞已經哦哦叫嘍,大殿裡站滿了上朝的人,快起床吧。丈夫呢?緊閉眼睛嘟嚕:「匪雞則鳴,蒼蠅之聲。」不是雞叫,是蒼蠅嗡嗡鬧。看來,賴床是個歷史悠久的毛病啊!

早早起身後,就要披星戴月地往單位趕。天氣好路況佳也罷了,萬一遇上惡劣天氣就相當遭罪。據《舊唐書》記載,公元786年的夏天,長安城暴雨如注,吏部侍郎崔縱在上班途中掉進水裡,漂浮了數十步之遠,幸好被街旁商鋪裡的夥計給救了,「其日,溺死者甚眾」。不過唐朝的上班制度還是很人性化的,遇到嚴寒酷暑雨雪,會給官員們放假,叫「放朝」。放朝的消息是靠敲鼓通知大家的,問題是長安那麼大,住得遠的、耳朵不好的官員,難免聽不到。韓愈曾在一個暴雨突降的早晨趕去上班,半道上才知道放假的消息,一身狼狽地回到家後,便寫詩向朋友吐槽:「放朝還不報,半路踏泥歸。」相比之下,晚唐詩人鄭谷就幸運多了,在大雪紛飛的半夜聽到放假的鼓聲,想到第二天可以「日晏待高眠」,好好睡個懶覺,便「擁褐同休假,吟詩賀有年」,也不急著就寢,搞起文學創作來了。

在單位裡通常有兩種人,一種累得像狗,一種閒得像貓。白居易曾擔任中書舍人一職,負責起草皇家詔書。中書省又名紫微省,所以中書舍人還有一個美稱——紫微郎。有一天白居易在單位值班,沒有公務要處理,便提筆作詩:「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那時候不能上網購物QQ聊天,白居易只得聽聽鐘漏的滴水聲,看看盛放的紫薇花,消磨乏味的上班時光。相比之下,杜甫在華州擔任司功參軍時,班上得就太苦了。一來工作條件極差——「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天熱得讓人毫無食慾,還要受到蠍子、蒼蠅的騷擾。二來工作壓力極大——「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公務員上班必須穿一本正經的工作服,天天跟沒完沒了的紅頭文件打交道,逼得老杜幾近瘋狂,大叫道:「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踏層冰。」南面山溝的青松下要是結了厚冰,讓我赤腳踩踩該多好。

有人懷疑老杜的這首詩是偽作,命題太蠢,毫無風雅可言。要我說,這根本是空虛文人的無聊之見。對於世上大多數人而言,工作不是看花飲酒吟風弄月,老杜的「束帶發狂欲大叫」,喊出了每個上班族的艱辛和苦悶。

相關焦點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文化雜感文|褚延鋒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詩人,他們取得的詩歌成就是我國古代不可逾越的高峰。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崇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他的代表作作《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合稱「三吏」、「三別」,是千古傳送的名篇,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杜甫的詩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
  •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唐朝詩人的名和字有何來歷與含義?
    誠然,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王朝,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王維、白居易等。那麼,這些最有文化的文化人,他們的名字又分別有何來歷和含義呢?以下,筆者將一一為大家揭曉。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古人名、字、號的區別。
  • 買不起房,是從古至今的根源問題,詩人白居易和杜甫也不能免俗
    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並稱「李杜」,但你沒想到的是杜甫竟是李白的超級「愛豆」。電影裡演的總是那麼美好,但事實三位詩人地位真的平等嗎?白居易37歲結婚,他晚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長安的房價太貴了,沒有房子結什麼婚?
  • 寫冬至的唐詩:杜甫的七律感傷,杜牧深情,白居易的七絕最好!
    關於冬至的唐詩無論什麼日子都應該有詩歌的點綴,特別是在古代「冬至大如年」,很多詩人都非常看重這個日子,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篇:冬至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甫,是杜甫憶起往事時所寫:他常年一個人在外漂泊,到冬至時節尤其感到貧窮和孤苦帶給自己的傷感與迷茫。漂泊在江上,他自覺容顏漸老,人已憔悴,遠在異鄉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下雪了,雪後他拄著藜杖面向山溝而立,想起當初曾經身帶佩玉上朝和散朝時離開皇宮的情景,心中不由更覺感傷,愈加迷茫。
  • 李白拍馬屁,杜甫求職碰壁,白居易賺錢為買房:唐朝後浪「北漂」實錄
    因為時間久遠,古代名人在我們眼裡往往近乎「聖人」,不容易知其本真。其實,都是肉身凡胎,哪怕「詩仙」、「詩聖」,在他們那個年代,境遇恐怕也不比你我好多少。今天書單君和你分享的這本《長安客》,就是一本給聖人「卸妝」的好書。1000多年前的長安,就像現在的北上廣深,是一個有機會,有資源,有錢賺的大城市。
  • 為什麼貓在很久之後再見到主人不會像狗一樣激動?
    貓與狗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生物,它們之間的表現不可能相同。如果一隻貓見到主人就快速搖著尾巴,眼巴巴、熱情地望著主人,那還是貓嗎?如果一條狗像貓一樣見到主人後就視而不見地走開,那還是狗嗎?至於為什麼貓在很久之後再見到主人不會像狗一樣激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貓是一種對等型動物,而狗是一種依賴型動物。貓愛你,但貓不會像狗一樣愛你!在已知的研究中發現,狗被人類馴養超過1.4萬年,而貓只有9000年。
  • 貓為什麼像狗一樣張著嘴哈氣?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貓咪主要靠腳墊排汗和呼吸這兩種方法散熱,感覺到很熱的時候就會伸出舌頭增加呼吸的頻率和深度,像狗狗那樣。
  • 做經理每天累得像狗,老闆還批評,下屬也埋怨,問題出在哪裡?
    作為一個部門的經理,手下有十幾個或二十幾個下屬,每天的工作很多,每天忙得累成狗。可是往往老闆還不滿意,甚至下屬還有私下的埋怨。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啊?累得真得像一條狗「做事要有效率」,你也聽說了,所以每天拼命地做事,不停地做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當初從蛇口傳遍全國。
  • 白居易的「狂熱粉絲」,身上刺滿30首白居易詩作,光膀走在大街
    當我們談到詩人的時候,肯定首先會想到的是享有盛譽的李白和杜甫,隨之而來的就是白居易等人,他們三個一起被世人稱為唐朝三大詩人。追星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謂是非常普遍,相信不管是什麼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偶像,人們想不到的是,在唐朝時候,白居易也收穫了一名狂熱粉絲。
  • 從一首《長恨歌》,看白居易詩詞的兩大特點
    白居易被稱為「詩魔」,他的詩通俗直白,所謂老嫗能解,就是老奶奶都能聽得懂,他為什麼要追求這樣的詩風呢?白居易的新樂府白居易時代這一批詩人,包括韓愈、元稹等,掀起了一股「新樂府」詩風。這種詩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杜甫的影響,都是反映現實,但跟杜甫又有所不同——杜甫是用心寫作,經歷了某件事,然後有感而發,自然流露,是無意的,是有親身體驗的;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有刻意為之,他們可以找到一件值得描寫的事情,然後用自己的才華將其轉化成詩,不一定有親身體驗。
  • 【學生作品】兩貓相爭一狗得利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樓上寫作業,忽然聽見樓下傳來「嗷嗷嗷」的怪叫,仔細聽像貓的叫聲。我忙放下筆好奇地跑到窗前伸出腦袋向下看去。原來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隻黃色和一隻黑色的小貓,為爭奪食物發生了戰爭。我立刻被有趣的情景吸引了。         兩隻淘氣的小貓咪好像剛會走路的樣子,在它們面前放著一條一拃左右長的死魚。魚兒身上沾滿土,傷痕累累露出鮮紅的魚肉。
  • 忙得像狗,累得像牛,福州陪讀一族的連軸轉生活
    我所在的小區裡,曾有一個陪讀媽媽累得在家裡哭出了聲音,影響到了樓上樓下的鄰居,被鄰居投訴到物業處,物業處又找房東去開導陪讀媽媽。可見,陪讀真是一件苦差事。
  • 我看貓像朵花,貓看我像傻瓜
    小區裡有許多狗,但不會來這裡,因為狗大多有主,和主人形影不離。貓多,因為大多是野貓,就喜歡跳我後窗臺曬太陽。當然除了貓也有別的,比如來過只兔子,像卷筆刀啃鉛筆一樣吃了我遞給它的胡蘿蔔、白菜,留下一些圓圓的糞便後,逃走了。我在小區糧油店買米買油買花生,也買貓糧。每天拿個碗,盛一堆貓糧,在後窗臺放著,自有野貓來吃。偶爾還會發生搶地盤事件。
  • 白居易傍晚微信,酒友好生羨慕嫉妒恨
    特別是唐朝,詩詞玩到了至高境界,李白自駕遊,很忙有杜甫,大街上隨便劃拉個人沒準就能笠翁對韻出口成詩。 朋友圈互動最積極的是白居易,這人接地氣,平時不擺譜。他發說說玩微信通俗易懂,發之前喜歡串個門兒徵求意見,隔壁老王說老白你寫的不賴,俺能看懂,老白二話不說就發出去了。
  •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絕句
    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日本學生也會誦讀一二。「漢詩」可以說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杜甫的《絕句》,一起來欣賞吧。
  • 女人,願你活得像貓一樣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喜歡養寵物貓,在他們看來,貓比較溫順,而且乾淨,所以更好飼養。但是你知道嗎?根據男女健康專家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許多的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女人像貓咪一樣,這是為何呢?讓大家侃侃而談的調查報導就是:在面對感情另一半的選擇上,男人則希望女人像貓,女人希望男人像狗。女人認為,倘若男人能像自家的狗狗一樣那該多好啊,他們溫順,忠誠,不會出軌——當然,還很聽話。而男人呢?喜歡女人像貓咪,因為貓總是能帶給男人一些遐想。
  • 白居易的18歲
    他的身體不太好,走到哪裡,腰上都掛著一個保溫杯,他的咳嗽很刺耳,呼吸有些不順暢,頭髮早就花白,典型的未老先衰,醫務室裡常見他的身影,醫生們都知道他得了好幾種慢性病,可是他的生命力卻出奇旺盛,結結實實活了75歲,這個人,平生最愛寫詩,幾十年前,李白跟杜甫聯手,也只寫了2000餘首,他孤軍奮戰,一個人就寫了
  • 「大家的貓會像狗一樣,叼著玩具到處跑嗎?」哈哈哈……太可愛了
    話說,大家的貓會像狗一樣,叼著玩具到處跑嗎? 有時候一邊跑,還會發出跟發情似的「嗷嗚嗷嗚」…… ▼ 網友@趙小趙 家的靚仔趙小咪,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玩具狗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詩魔、詩鬼分別指的是誰?
    而與李白齊名的杜甫,雖然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但他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的思想,一生共留下1500多首詩,贏得了「詩聖」的稱號。除了李白和杜甫之外,還有一些很著名的詩人,他們也都有稱號,比如詩魔、詩鬼,你知道他們分別是誰嗎?白居易,有兩個稱號,其中一個是詩魔,另一個則是詩王,他的作品《長恨歌》、《琵琶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舌尖上的白居易
    個中,精通詩藝兼好飲食之道的白居易堪稱佼佼者。日本學者興膳宏說:「如果說唐代也有美食家,那麼白居易便可以說是其中最當之無愧的了,他詩歌的一大特色就是專注於去描寫飲與食。」在飲食方面,白居易有自己的喜好。他是典型的士大夫,雖未必大富貴,但維持體面優渥的生活不成問題,不必像李白那樣汲汲奔波於權貴之門、浪跡於江湖之遠,也不必像杜甫一樣飽經憂患、窮愁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