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秋分。
秋分時節,陣陣秋風襲來,氣溫逐漸下降,寒氣也悄然地爬上了身。
一到秋天,很多重慶人都會出現發熱、流涕、咽癢咳嗽、頭痛的情況,除了堅持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外,還可以通過食療來進補,增強活力。
鹽焗雞
雞肉肉質鮮美細嫩,易消化,是秋季進補的好食材。
當你吃膩了香菇燒雞,喝煩了藥膳雞湯時,不如做一道鹽焗雞吧。少不了八角、桂皮、丁香、白蔻、孜然、陳皮、甘松、白芷、草果、陳皮、花椒、香葉等香料的鹽焗雞,口感鮮嫩,小心胃口大開,一人就吃掉了一隻。
黃耳核桃無花果燉瘦肉
這道湯的用料不少,黃耳、百合、腰果、蓮子、核桃仁、幹無花果、陳皮、豬瘦肉,但做法簡單,把各種食材處理乾淨後一起入鍋燉1-2個小時放鹽即可。煲出來後,小心鮮掉你的舌頭。
此湯溫養肺氣、平補脾腎,可強壯身體。
蓮子陳皮黃精粥
用蓮子、陳皮10克、黃精和大米熬成粥後,可加少許鹽調味。
可能你對黃精這味藥材不太熟悉,其性味甘平,平補而潤,《本草備要》載「補中益氣,安五臟,益脾胃,潤心肺,填精髓,助筋骨」。加上安神的蓮子、理氣的陳皮,所以,常服此粥有養心脾、潤肺胃的功效。
桂杞荸薺爽
現在正在桂花飄香的季節,用它來搭配枸杞、荸薺、銀耳,有預防秋燥所致咽幹、口乾、目澀、大便乾燥等功效。別忘了加點冰糖,它可是有止咳祛痰、潤喉去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蟲草花水鴨湯
蟲草花含有豐富的蟲草多糖(包含蟲草酸)、蛋白質、18種胺基酸、17種微量元素、12種維生素。用蟲草花和水鴨一起燉湯,不僅滋補潤肺,而且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秋季調理身體的佳餚。
蘿蔔杏仁煮牛肺
重慶人愛吃動物內臟,火鍋要燙毛肚、鴨腸、胗花、腰片、肥腸、牛肝。但肺這個部位鮮少接觸,尤其是牛肺。但用牛肺、蘿蔔和杏仁煮出來的湯,可補肺清肺、降氣除痰。你若嫌太清淡,打個蘸碟也是可以的。
蜜餞雙仁
堅果大家都愛吃,香香脆脆的,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所以,這道蜜餞雙仁,相信重慶的吃貨們也一定喜歡。不但美味,還有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的功效。
將炒甜杏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1個小時,再加入核桃仁,煮至收汁,再加入蜂蜜,拌勻至沸即可。
海米熗竹筍
此時的重慶已有鮮竹筍上市,快吃起來。
天生鮮美的食材,只需用上簡單的搭檔和調味,才能無損它的美。竹筍、海米、料酒、鹽、高湯、植物油,即可。
將竹筍洗淨切成條,焯水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幹。鍋內倒油,下竹筍、高湯、鹽略燒出鍋。鍋中再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加少許高湯,再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即可。
雙菇燴兔絲
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
沒辦法,好吃唄,而且營養價值高啊!
用蘑菇、冬菇搭配兔肉,鮮美嫩滑,常吃可健脾益胃。
杏仁雪梨山藥飲
杏仁、雪梨、山藥,潤肺的潤肺,健脾的健脾,秋季飲用再合適不過了。
香菇燒板慄
板慄就要上市了,用它來做菜,粉粉的口感沒有人能不喜歡。
板慄有補腎強筋、益氣健脾、緩解肉肌疲勞的功效,再搭配健脾開胃、化痰理氣的香菇,對人大有裨益。
秋日菌菇錦蔬飯
秋天除了瓜果,菌菇類和根莖類的蔬菜也是很鮮美,可菌菇、南瓜、紅薯、煙燻火腿、黃油、橄欖油、羅勒葉、黑胡椒和芝士粉燜一鍋秋日錦蔬飯以應景,還能養生。
雞頭米炒蝦仁
雞頭米即芡實,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之效,用來搭配高蛋白質的鮮蝦,真到嘴裡真是爽歪歪!
羊肉窩蛋粥
好的羊肉沒有羶腥氣味,最是養胃補氣。羊肉的暖+白粥的綿軟,最為暖中補虛、補氣滋陰、開胃健力,適合秋天。
雪梨無花果燉鵪鶉
雪梨果肉脆嫩而多汁、氣味清甜而潤肺,中醫認為它有生津潤燥、清化熱痰、解酒除煩的功效。食藥兼之的無花果性平味甘,中醫認為它能潤腸止咳、清熱潤腸、解毒。鵪鶉肉營養價值比雞肉還高,在民間有「動物人參」之稱。合而為湯,氣味清潤可口,有滋陰益肺、潤燥生津的功效,為男女老少皆宜。
五色紫菜湯
紫菜、熟豬肉、水發玉蘭片、水發冬菇、胡蘿蔔、青豆,一看食材,就知道此湯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了。
這款湯具有滋陰潤燥、養血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脾胃陰虛、大腸津虧所致的食少、腹脹、口乾不欲飲、大便秘結,也可用於缺鐵性貧血、頭暈乏力、心悸氣短等症。
沙參心肺湯
此湯做法簡單,將沙參、玉竹用紗布包好,豬心、豬肺洗淨切片,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燉至熟爛,加大蔥煮沸後再加鹽、味精即可。
這道湯有養陰清肺、益氣潤燥之功效,可治口乾舌燥、乾咳音啞、心煩口渴等症。
醬爆牛肉丁
這道菜食材和做法都很簡單,牛肉、筍、青椒,配上甜麵醬、料酒、醬油、鹽、蒜等調料爆炒,很快就出鍋了。
此菜葷素搭配合理,牛肉性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可補氣血、健脾胃。
來源:寶能生鮮微信公眾號、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微信公眾號、聲音的眼睛微信公眾號、東方藥膳微信公眾號、素食營養師微信公眾號、珠海吃貨微信公眾號、小院有點甜微信公眾號、星STARS微信公眾號、食品與健康微信公眾號、迦持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