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記憶!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

2020-12-26 澎湃新聞

老記憶!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

2020-12-24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益海報)

我是上世紀40年代初出生的人,真正接觸飯店是上初中時的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掖城當時有「向陽飯店」、「東萊飯店」、「車站飯店」、「城關旅社飯店」,農村28個公社26處有供銷社飯店,沙河還有車站飯店。當時不管是縣城飯店旅社還是各公社的供銷飯店都極簡陋,沒有專職服務員和「雅間」。

(「原大原供銷社」 學習/攝)

飯店經營炒菜和「麵食」,麵食以饅頭、油條、火燒、麵條為主。

當時鄉親百姓沒有大事一般很少外出,主要是怕耽誤掙工分,怕外出破費錢。而有事必須外出時,總是計算著避免在外面吃飯,實在要在外面吃飯,多數人也不輕易下飯店,因為當時下飯店不但要花錢,而且還要花糧票,所以大多數人都自帶乾糧。乾糧一般都是玉米餅子(或窩窩頭),家庭條件好的帶餑餑,外加鹹菜或幾根大蔥。

▲查看工分

▲糧票

以前開會都是通知「騎自行車帶臉盆、碗筷、糧票、行李,在掖縣機關招待所(就是雲峰賓館,後來拆除)報到。」

▲掙工分

當年下飯店主要三種飯食:燴餅子、雜燴、炒肉烹湯。這些是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飯店的「拿手飯菜」,也是百姓外出自帶乾糧下飯店的標誌。

這些菜的價格從一角到五角不等。

如今的新農村,人們下飯店,進酒樓已經是尋常之事,和過去根本無法相比,我和一些老年朋友經常談過去年輕時的貧困和辛酸,但我們並不遺憾,因為人生最難得是親身經歷。(文/牟振善 部分照片由市檔案館、文化館提供)

(公益海報)

原標題:《老記憶!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萊州本土小吃大盤點,老萊州人也不一定全部吃過!
    手心捧著一個熱乎乎、香噴噴的地瓜,這種兒時的記憶夾雜著地瓜的香甜著實讓人少了許多寒意,暖徹心扉的感覺直上心頭。這裡面承載了很多童年的印象,那些年寒冷的季節裡,和小小的夥伴們在一起捧著剛出鍋的烤地瓜,快步流星般你追我趕,好不痛快!
  • 小編探店丨地點偏僻、裝修奇葩、一代人的記憶,這是一家不一樣的大食堂!
    彷如時光倒流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人民公社,一個50、60後熟悉而又平常的詞彙,一種在我國農村延續了多年的最基層的社會形式。儘管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但它留下的熱情,關於那個時代的記憶,最重要的是對於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仍無法磨滅。那個時代的記憶,那時生活的特殊,記憶深刻的老一輩,定能觸景生情。
  • 萊州味道(傳統大鮮!)
    蘿蔔絲汆大竹蟶原料:大竹蟶、青蘿蔔做法:將蘿蔔絲、大竹蟶放入清湯中汆熟即可功效:潤肺、平咳、通氣「蘿蔔絲汆大竹蟶」只烹不調、突出本味,讓人完美領略萊州老牌四大鮮-竹蟶的鮮美!為滿足到萊州的遊客對於地方美食的需求,喚起廣大市民對萊州傳統美食的記憶與懷念,進一步挖掘、傳承和弘揚萊州特色美食,培育推出萊州地方美食品牌,萊州市旅遊局牽手市內新興媒體
  • 萊州記憶,姥姥的青鱗魚...
    一抹抹陽光透過棗樹葉子直射下來,灑下斑駁的影;大花貓搖著尾巴在篩子周圍逡巡著,總也得不逞。青鱗魚燒(烤)工藝要求也很高,火候小了不熟,火候大了易糊。姥姥在做飯的時候,通常是一邊往鍋底填草燒火,一邊把用紙包好的魚放進鍋底兩邊燒(烤),鍋裡的飯熟了,鍋底的魚也熟了。
  • 鄒城飯店大房間和電話大全!吃貨收了!
    鄒城最全飯店訂餐電話, 過年要聚會, 抓緊收藏了先~ 小胡美食城: 菜根香餃子城 5217877 烙饃村酒店 5180111 5261533
  • 「老南苑」,阿拉寧波的獨家記憶
    海曙區靈橋路2號,位於這裡的南苑飯店,2000年成為浙江省第一家五星級酒店,「老南苑」,是很多寧波人對南苑飯店的親切稱呼。寧波人喜歡給衣、食、住、行裡與自己密切相關的部分,取個暱稱,「老南苑」,便是這樣來的。一個「老」字背後,既是寧波城市歷史的沉澱,更是老百姓對嚮往生活方式的一種美好寄託。
  • 金陵飯店,南京人的獨家記憶
    1983年5月,在新街口廣場西北角興建的金陵飯店落成。金陵飯店總高110.4米,共37層,這可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建築,也是南京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對大部分人來說,金陵飯店就是個景點,大家都只能做仰望高樓的人。
  • 亨得利、上海飯店、華泰厚……鐘樓街老建築即將驚豔歸來!
    亨得利、上海飯店、華泰厚……鐘樓街老建築即將驚豔歸來!對面的一處老院落已經大變模樣,雖然還在忙碌施工中,但從前飄搖的門臉和後院已經煥然一新,讓人忍不住想要邁步一睹其二進、三進院裡的「芳容」。繼續向東,一處灰色的老式建築造型別致,讓人疑惑「這是什麼地方?」通過外立面的窗戶向裡望去,可以看到原來的印記,是鐘樓街老郵局。不久的將來,穿上「新衣」的老郵局會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一座牌樓,雛形已現。
  • 【海上記憶】毛主席來上海,住過茂名路上的這家飯店
    如果不是這條消息,很多人或許沒有意識到,坐落於茂名南路58號的花園飯店,是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與野村中國投資株式會社即野村土地建築物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和株式會社大倉飯店於1984年開始的中外合資項目。根據當初協議,合同期滿後,花園飯店會進入一個新階段。而這個時間點,就是今年。30年過去了。對一座城市來說,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親歷者來說,幾乎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 人民公社萬歲 1959年《人民日報》上的宣傳畫
    人民公社好,徐世鐸 謝振鐸 作。人民公社萬歲,哈瓊文 作。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中國最大的大理石及花崗巖產地——萊州(圖)
    萊州花崗巖向因結構緊密、強度大、韌性好、耐酸鹼、抗風化而聞名,大理石素以質地純正、色澤鮮豔、玲瓏剔透而著稱。據地質部門探測,萊州境內僅易於開採的花崗巖、大理石總儲量就達30多億立方米,擁有櫻花紅、芝麻白、黑白花、萊州青、萊州紅、雪花白、雲灰等20多個品種,其中萊州櫻花紅、芝麻白花崗巖和雪花白大理石是「中國名特石材品種」,「萊州牌」系列雪花白大理石板材早在1989年就獲得了中國石材行業唯一的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以優良、華貴的品質贏得了廣闊的市場。    萊州是中國開採加工石材最早的地區。
  • 萊州喜歡挖婆婆丁吃的都看看!別吃錯了!
    3、提高記憶:枸杞子被稱為「智慧果」,配上蒲公英不僅能改善大腦記憶力,還能提高學習能力,適合學生及上班族常喝。2、去皺抗衰:臉上有皺紋格外顯老,蒲公英泡甘草喝。3、消除灰甲:蒲公英泡甘草喝對真菌引起的灰甲腳氣有很好的作用。
  • 由川沙人始創的「上海老飯店」
    日復一日,榮順館名氣越做越大,到清光緒六年(1880年)以後,隨著生意做大,張煥英遂擴大了門面,桌子增加到六隻,增僱了三個人手。1965年,老榮順館遷至城隍廟西側的福佑路242號,三開間門面,上下兩層,並正式更名為「上海老飯店」,專門烹製江南的魚、蝦、蟹、鱔等河鮮和上海四季時令菜餚以及原有的本幫特色菜。
  • 「萊州大粒鹽」進入收穫季
    水母網6月5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唐壽銳 通訊員 徐嘉藝 姜建彬 攝影報導)萊州是我國生產原鹽最早的地區之一,有「齊魯漁鹽之富」的美譽,據史料記載,早在虞夏時期,萊州地區就已經可以通過煮海水製鹽,其後發展為淋滷煎鹽;唐朝時
  • 說完了酒店,再來說說禹城的飯店都開業了嗎?
    今天小編就走遍禹城的大街小巷,看看咱們禹城哪些飯店已經開門營業,供各位小主們自由選擇。註:以下都是比較常見的飯店。已開業飯店開拓路已開業:翠峰苑火鍋、久龍焱音樂火鍋、潘佳 驢肉、郭記燒烤、爛豆花。傻吃一條街已開業:食府記、太熟悉私房菜、人民公社、三順龍蝦館(已從縣醫院後面搬至傻吃街)、彤德萊火鍋、重慶老太婆攤攤面、家和餡餅、老碗面、楊國福麻辣燙、糧潤、美中鍋(原阿香婆)、三明子、郭記燒烤、樹枝子。
  • 老店煥發新風貌,實現上海老字號飯店年輕化、創新化 ——上海老...
    在上海,有一家名為上海老飯店的本幫菜飯店,原名「榮順館」,由上海川沙人張煥英創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地處「海上明園」豫園旅遊區內。以經營上海本地風味菜為特色。有「品味源頭上海菜,駐足百年老飯店」之美譽。飯店外觀為飛簷翹角仿明清風格,緊鄰外灘、南京路步行街及新天地等景點。上海老飯店作為上海菜的發源地,由國家級大師主理,以選料精細、風味醇正著稱。著名菜餚有油爆河蝦、蝦子大烏參等。
  • 中國十大犬種之萊州紅犬
    萊州紅犬是中國的原生犬種,是一種伴侶犬、工作犬、守衛犬。隨著19世紀德國進入山東省,很多德國殖民者再次定居,那個時候養狗用於狩獵和守衛是必要的,最終他們用大丹犬、德國牧羊犬、羅威納犬、山東細犬和一些原生犬種改良得到了萊州紅犬。萊州紅犬因身體多個位置被毛呈紅色特徵(至少有六個位置有紅色被毛),產於萊州而得名。
  • 年輕時在萊州沾花惹草
    分別回複數字「25、26、27」,有《萊州舌尖上的童年》等往期的童年系列。感覺還不錯點擊右上角按鈕~然後分享朋友圈哦~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可以留言參與交流哦~掌上萊州早版微信號:zslz888掌上萊州QQ交流群:180494202掌上萊州交流論壇:www.laizhou.com
  • 新店老味道,上海老飯店新店入駐南翔印象城
    老字號要如何抓住以年輕人為主的主流消費客群,消除與新生代之間的「代溝」,重拾老字號的品牌自信……面對這些難解的問題,上海老飯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新店新品  始創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的上海老飯店,以本幫菜烹飪技藝見長,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的保護單位。
  • 上海老飯店,本幫菜源頭
    坐落於福佑路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被譽為「本幫菜的源頭」,但誰也不曾想到,當初,它竟是靠著寒酸的「兩張半臺子」立足生根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始創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屈指算來已有130年歷史了。老飯店的創始人是浦東川沙人張煥英,原是個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