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牌子貨」,現在都怎樣了?

2020-09-23 海門哈特虎


我念初二了。

我有了第一雙LINING的運動鞋。

我開始覺得佐丹奴和班尼路是名牌的衣服。那個時候還沒有美特斯邦威也沒有森馬。曾經用存了很久的零花錢,買了一件佐丹奴98塊的背心。

在同樣的這一年裡,我發表了一首很短很短的詩歌在雜誌上。

——節選自郭敬明

《你的一生如此漫長》


90年代,港派三巨頭班尼路、佐丹奴、真維斯進入大陸市場,一直到2006年港派三巨頭依然是叱吒風雲、響噹噹的大品牌。

那一年,黃渤在電影《瘋狂的石頭》裡用「牌子,班尼路!」5個字徵服了觀眾。



昔日「牌子貨」班尼路

以及那些風靡一時的品牌

森馬、美特斯邦威、以純、大東、達芙妮...

你有多久沒逛了?

今天哈妹特地去了解放路

還是十分感慨

曾經的解放路是海門當之無愧的繁華地

見證了多少海門人的青春年代

不過,隨著老市政府搬離解放路

大東方的黯然謝幕以及商圈南移

解放路逐漸沉寂了下來

再也沒了往日的繁鬧喧囂

而曾經「人氣爆棚」的「牌子貨」

如今白菜價都能買到

好多都悄無聲息的關門了

接下來跟著小哈一起

再來逛一逛解放路

找找曾經的「牌子貨」吧~



森 馬


別的不說,森馬的代言人可都名氣不小。

記得小時候,森馬的代言人是謝霆鋒!他的廣告語我至今還印象深刻:穿什麼就是什麼,與狼共舞休閒服飾……服飾,與狼共舞?

別逗了!與狼共舞是郭富城吧!沒關係,這都不重要!重點是謝霆鋒這代言人!

不僅如此,TWINS、羅志祥、韓庚還有一群韓國歐巴:崔始源、李敏鎬、金秀賢、李鍾碩、金宇彬都有代言過森馬。這幾年的代言人還有楊洋、白宇之類的小鮮肉。

他們家幾乎包攬了90後們整個學生時期的衣服。最火爆的當屬過年的時候,那真是人山人海,在人群中看見導購,你能清晰地看見她臉上的痛苦。

而現在,森馬的店鋪越來越少了,生意也越來越冷清。

哈妹進去看了一下,其實衣服的質量還是可以的,就是有些款式過時了。

雖然價格實惠,門口掛著買一送一、100元兩件,但偌大的店裡也只有一兩位顧客。

對了!在找這些資料的同時,我還發現了一件令我震驚不已的事情!巴拉巴拉竟然也是森馬家的!


以 純

一直記得解放路路南有一家以純,可是今天去找的時候卻怎麼也找不到。


以純這個牌子大家肯定也很熟悉了,畢竟是中學時代的少女夢啊。

印象很深,中學的時候來買過年的新衣服,媽媽給我挑了一件以純的條紋外套,那會可是開心了好久呢。

古天樂和張栢芝,應該是很多人的偶像了!他倆曾同時代言以純,真的是感動死個人!(看過《河東獅吼》的人都懂!)

而後,以純還請了全女神代言,跟全女神一起為以純代言的還有鄧紫棋、蔡依林和韓庚。在此之前,張栢芝、柯震東、古天樂、李準基、陸毅、快女都曾登上過以純的廣告, 而以純的第一位代言人竟是:範冰冰!(照片已刪光)

不是黑,這模特圖真的是全靠全女神的顏值在撐著啊!

至於以純的現狀...哈妹真的是好久沒看到他們家的店鋪了。


美特斯邦威

很遺憾,哈妹也沒找到美特斯邦威的店!

不知是不是也都關門了。

美邦在當時的我眼裡,幾乎可以等同於時尚的啟蒙。是一群年輕的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嚮往,與對大城市繁華的渴望。

2009年,《一起來看流星雨》裡端木磊帶楚雨蕁買衣服的地方就是美邦。那時的美邦是潮流的代表,也算得上中國服裝市場上的佼佼者。(這麼經典的橋段我不允許你沒看過!)

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美邦,以一句「不走尋常路」的魔性廣告詞,可是牢牢佔據了我們的心!

高大上的英文logo,加上周董的代言(代言了11年!!),我們都以為美邦是個了不起的洋牌呢~

還記得曾經班上有個同學穿上剛買的美邦,在我們面前可得瑟了!氣得我想著也要存錢買一件!

但時過境遷,如今的美特斯邦威深陷虧損泥潭...

阿依蓮


阿依蓮被網友笑稱為中國第一「村姑」品牌。

30、40歲的女性不管有多不想承認,自己小時候都為之瘋狂過。它在當時的定位非常高端,2000年初期,阿依蓮的大衣就賣到了300塊左右,一件針織衫的價格也高達一兩百塊,哈妹並沒有說反話,要知道在小二十年前,阿依蓮可是學生黨眼中「高攀不起」的牌子。

沒記錯的話,在播完《流星花園》後,大S的身價就不斷飆升,當時的阿依蓮就不惜請到了大S代言,隨後的衣服賣的更是火爆,價格也是只增不減。後來又順勢找了當時內地知名度不高的小S,姐妹兩人為其「粉色風暴」營銷,開啟了阿依蓮飛速撈錢的時代。

之前海門似乎也有過這個品牌,同樣,現在也是找不到這家店的蹤跡了。

據了解,目前它全國僅剩的門店主要集中在品牌起源地廣東省,還有南方地區,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對這話理解的不深刻,看看阿依蓮就能產生強烈的共鳴。


大 東

前段時間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令人唏噓不已,達芙妮是多少人的回憶啊。

而提到達芙妮,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大東了。解放路的這家門頭很小,哈妹差點錯過,宣告又沒找到。

進店就能看到大大的促銷廣告:50元/兩雙!是的你沒看錯,就是25塊錢一雙!

一分價錢一分貨,看的出來鞋子本身的款式不夠時尚,吸引不了顧客,只能打價格戰,希望低廉的價格能獲得一部分客源。

想當初,大東也是請了大S代言的,當時正是大S發紅之際。之後,大東又邀請楊穎做代言人,僅《奔跑吧》這一檔綜藝,就收穫了上億流量。明星效應+專賣店模式,雖然價格親民,卻營造出了高端的品牌形象,讓大東成為了不少女性的心頭好。

但...店裡也是相當冷清,哈妹去的時候甚至都沒看到店員。


意爾康

印象中意爾康的定位比大東高端一些,主打真皮皮鞋。

單從第一感覺來講,與大東的大字促銷給人的「低端」感受不同,意爾康整個店面更加明亮舒適,竟有一種商場櫃檯的錯覺。

哈妹看了下,款式中規中矩,不算新穎,價位在一兩百左右。店裡同樣只有櫃員一個人,沒有顧客。

在查找相關資訊的時候,哈妹發現,2001年意爾康推行專賣特許加盟的銷售模式,還請來了範冰冰作為代言人,真是萬萬沒想到呢~


解放路似乎早已不是曾經記憶中的解放路了

曾經火爆的「牌子貨」們

有些已經不見了蹤跡

甚至全國範圍都在大規模關店

有些還依然開著店

每天接待著零星的散客

而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也許是他們現在都不夠潮流。

聽樸樹的《NewBoy》,我們眼中的新衣服已經成了AJ、三葉草...

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阿迪達斯、匡威、耐克、Vans這些被全世界青年追逐的國際「潮牌」,就與嘻哈、街舞、搖滾、籃球、滑板等青年文化緊密共生,早已深深根植在青年文化的土壤之中。

不過,想一想人類的複讀機屬性,再看看時尚界每隔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就會上演的輪迴,這些老「牌子貨」也不是全然沒有機會。

你看看父母那一代人穿的回力,和以前身陷經營危機的李寧,都在這兩年憑藉特色鮮明的復古設計,重回主流陣營,成為不少潮人的選擇。

所以,還是祝願這些曾經風光過的「牌子貨」們,能夠明天更好。


最後

評論區一起聊聊

想當年,你都買過哪些「牌子貨」呀

現在還會光顧嗎?

相關焦點

  • 曾經風靡一時的服裝之王,已淪為三線品牌,現在甚至被年輕人嫌棄
    曾經風靡一時的服裝之王,已淪為三線品牌,現在甚至被年輕人嫌棄以前中國的經濟條件不好,老百姓們都是穿著粗布衣裳,只要能保暖就行了,也不追求其他的,而現在早已今非昔比,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對於衣服要求也更高了,不僅要舒適,同時還有時尚,加上中國人口多
  • 曾經風靡一時的鈀金首飾,為什麼現在金店都不賣了?
    鈀金首飾也曾經在市面上風靡一時,以前鈀金首飾工廠的訂單都需要排長隊,有些批發商的訂單要排隊三個月,可謂風光無限,但是現在很多金店都不賣鈀金首飾了,那麼為什麼現在金店都不賣鈀金首飾了呢?什麼是鈀金?無論是質樸厚實的耳環,還是吊飾頗多的項鍊,佩戴起來都感覺非常舒適。令飾品卸去了多餘的沉重,鈀為女性帶來的不只是閃耀的魅力,還有那份佩帶起來妙不可言的輕盈自在。
  • 海門本港海鮮知多少?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不問什麼事情,都跟吃有關係。比方說,謀生做工作,叫「餬口」;工作崗位叫「飯碗」;做什麼事情叫「混飯吃」,還有說的這個人做事情做得好叫「吃得開」;這個人受別人歡迎叫「吃得香」,即使是說的被別人欺了,都叫「吃虧」,所以不問什麼事情,都跟吃有關係。
  • 曾經風靡一時的新疆切糕,現在怎麼樣了?
    曾經風靡一時的新疆切糕,現在怎麼樣了?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其中不乏一些特色美食,尤其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更是有著一些獨特的地方美食,比如說在新疆地區就有不少的特色美食,新疆拌麵、新疆烤包子、新疆大盤雞,還有新疆切糕等等。在這幾種新疆美食中,相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新疆切糕了。
  • 80後的回憶:曾經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為何現在看不到了?
    這麼多年過來,影視劇作品無數,但是80年代時期,可謂是新加坡劇風靡一時。在那個年代,有著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讓觀眾百看不厭。對比於如今的爛片如潮,以商業為目的影視劇,算是鮮明的對比。而那些年曾經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你們都看過幾部呢?為何它如今卻消失在影視劇海浪中呢?
  • 曾經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何現在沒人喝了?看後令人深思
    曾經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何現在沒人喝了?看後令人深思!曾經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何現在沒人喝了?看後令人深思!一、銷售方案單一化,沒有明確的產品特色銳澳一出世就靠的是鋪天蓋地的廣告來轟炸,一開始大家對待新鮮事物有新鮮感,自然會積極地消費,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銳澳一直沒有突破這一銷售模式,慢慢的人就會審美疲勞,見怪不怪,從而減少消費或者是不消費。
  • 那些曾經瘋狂現在卻被遺棄的防水臺(上)
    時間太快了,十年前大家曾經花大手筆購入的那些視為珍愛的大高跟,現在已經無人問津!默默在鞋櫃裡安靜的當一個擺設現在我們就一起懷念一下那時候那麼瘋狂過的牌子大家自行想像上腳多麼華麗。圖1⃣️2⃣️3⃣️都是Charlotte Olympia(英國)真的不知道現在這個牌子還有人買嘛~
  • 曾經風靡一時,最終卻逐漸冷門的五大寵物,龍貓也在其中
    除了貓咪和狗狗以外,還有許多寵物可供大家選擇,它們有些曾經風靡一時,但現在卻變成了冷門的寵物。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寵物。龍貓《千與千尋》的橫空出世,讓人們知道了宮崎駿,而他的作品《龍貓》也隨之被人們熟知。
  • InStyle播客 | 那些曾經的非主流設計師,現在都怎樣了?
    今天我們聚焦的對象是那些曾經離經叛道的非主流設計師,他們現在的境遇如何呢?聽時尚播客,別錯過配圖哦!
  • 曾經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何現在沒人喝了?原因很現實
    但是當時因為錢都已經花出去了,一方面是心疼錢,另一方面是不想浪費,還是堅持喝完了。沒想到吹了會風,剛到家就哇哇吐了。 第一是因為銳澳雞尾酒的價格並不親民。
  • 那些年,風靡一時的廣告歌曲
    雖然現在大家很少看電視,可是幾十年前,不但大家圍坐在一起看電視,就連電視廣告都讓人津津樂道,不少廣告詞,至今仍讓人朗朗上口。而其中,廣告歌曲大其行道。廣告歌曲與廣告商品,相輔相成。廣告歌曲讓我們更熟悉產品,本身也帶動歌曲的銷量。今天就來和大夥說說,曾經有哪些風靡一時的廣告歌曲。
  • 曾經風靡一時的波西米亞風今年又殺回來了
  • 詩人的思鄉情懷,短短4句,淋漓盡致:舊國迷江樹,他鄉近海門
    固然說「樹挪死,人挪活」,可是沒有到了山窮水盡的那一步,又有誰願意離開熟悉的一切,離開曾經拼搏過的地方,去往另外一個充滿了陌生事物的異地他鄉,重新再來一次血腥廝殺。日子的和美與甜蜜,從來不在於擁有了財富的多寡,而是能夠用心體悟每天平易的生活,知道珍惜身邊每一個愛你或你愛的那些人。 《同諸公有懷絕句》 【唐】皇甫冉 舊國迷江樹,他鄉近海門。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 【微美食】舌尖上的海門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各地又再次掀起了曬家鄉美食的狂潮,各種舌尖系列蜂擁而至,今天,小編帶大家領略一下舌尖上的海門!百葉結竹筍燒肉!我好奇大熊貓為啥不在小海門。。紅印糕!海門的特產哦~ 平時吃不到,大飯店神馬的是不會見到這種點心的。很有嚼勁的哦~
  • 湛江那些曾經輝煌過的本土老品牌,你還記得幾個?
    是的,湛江這些都很出名不過可能你們忘記了湛江曾經的一些本土品牌不僅在本地家喻戶曉在全國都享有一定知名度今天,小微來一波【回憶大盤點】勾起那些埋藏在湛江人記憶深處的情懷三星汽車1990年,廣東湛江三星汽車集團公司成立,被稱為「粵西駿馬」。
  • 曾經風靡一時的服裝,現在房租交不起?創始人妻子還是著名影星
    我們經常說,在國內,娛樂圈和商圈都在「同一個圈」,而且現在有很多明星最後都嫁給了富豪。而這些富裕的有錢人對娛樂圈都很關注,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王思聰,不管怎樣他都算是商圈內的,但是他在網上還有另一個綽號,那就是「娛樂圈紀檢委」。
  • 曾經風靡一時的5款經典飲料,都喝過的人,想必家裡肯定有礦!
    曾經風靡一時的5款經典飲料,都喝過的人,想必家裡肯定有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特別是80後和90後的童年時光,那個時候生活水平還沒有現在那麼高,平時也很少有零花錢花,當時的要是有一塊錢,一整天都樂呵呵地,1塊錢就是當時的巨款了,小賣部的1毛錢零食比比皆是,讓我們挑可以挑花眼了。當時飲料的種類也很少,能喝上一瓶可以開心一個星期了。
  • 支付寶花費2億,曾經風靡一時的螞蟻森林,在沙漠中是什麼樣子呢
    支付寶花費2億,曾經風靡一時的螞蟻森林,在沙漠中是什麼樣子呢?現在網際網路在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也已經走進了家家戶戶。而很多人也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開始了一系列有關網際網路的工作。很多人就因為網際網路而發家致富,最終成為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大佬。馬雲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在網際網路發展,是他一手開創了阿里巴巴。
  • 曾經的以純、森馬、美特斯邦威,現在都怎麼樣了?
    記得小時候,大小城市的商業街上鱗次櫛比地開滿了達芙妮、森馬、以純、美特斯邦威(就是端木帶楚雨蕁去的那個)等品牌,當時都是90後們追捧的「名牌」。但是現在,感覺街上都甚少它們的影子,虧損的虧損,倒閉的倒閉,轉型的轉型...
  • 賭上5000萬身家,甘做賠本生意,這對海門夫妻說:我們很擔心,但不能...
    就在這時,一位海門商人「挺身而出」,包攬了所有滯銷產品。這就是本文故事主人公--張衝,現為陝西璽糧綠色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展銷會上好多都是勉縣的小農戶,產品賣不完,量又大,拉過來的貨又拉回去,成本太高了,看著他們不容易,就想著全部接手下來了。」張衝在電話裡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