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河日出,美輪美奐,驚豔了我所有關於日出的記憶

2020-12-12 跟著輝哥去流浪

高原上的天氣變幻無常,從茶卡鹽湖出來的時候還是藍天白雲,車行至橡皮山腹地,忽然就一大片烏雲向頭頂壓過來,登時就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車窗外一片迷茫,雨刮器也徒勞無功的搖擺著,山路也已是水流成河,三輛車前後呼應,在大雨中蝸牛樣慢慢挪動。

下個目的地就是黑馬河,黑馬河是一個小鎮子,位於青海湖西南岸,屬共和縣轄區,傳說中觀賞青海湖日出的最佳地點,也是環湖遊一個著名節點,很多遊客都會下榻黑馬河,旅遊季節幾乎是一房難求。

車子駛上環湖路的時候,雨已經全停了,夕陽斜斜地灑在草原上,將大地染成一片金黃。

″快看,彩虹″一車人都驚呼起來,放眼望時,但見一輪五光十色的彩虹,一頭扎在雲朵裡,一頭匹練一般在草原上延展,清晰而瑰麗,象從天上搭下來的一溜彩色畫布。在彩弧的內側,隱隱另有一條淡淡的彩虹與之平行,光影裡,幾匹馬在草原上悠閒的低頭覓食……實在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大家紛紛停下車子,手機相機齊上陣,咔嚓咔嚓留下這眷美的一瞬。

到黑馬河的時候天己將黑,找到網上預訂好的帳篷旅館,從路邊一棟酒店的的大廳進去,是一塊平整的場地,旁邊一排彩鋼瓦搭建的餐廳,後院便是一溜一溜的圓形尖頂帆布帳篷,大概二十來個矩陣式排開。

老闆領我們找到各自編號的帳逢,叮囑好晚飯和篝火晚會的時間就忙自己的去了。

大家都很興奮,畢竟是平生第一次住這種"蒙古包",到處都充滿了新奇,孩子們更是亢奮,急不可耐地鑽進帳篷,東瞅瞅西摸摸,又從這家跑到那家,玩的不亦樂乎。

帳篷裡的條件其實十分簡陋,地面居然還是踩平的青草,布幔也就圍了五六個平方大的一塊圓地,兩張不足一米寬的小床夾著一個小柜子,柜子上一個綠皮熱水壺,室內別無他物,門也是一塊帆布簾,下面帶個勾子,朝鐵撐上一掛即可,連鎖也沒有。

沒辦法,出門在外,就這樣將就一晚吧,都怪我們下手晚了,沒有訂上賓館,就當是體驗生活,領略民族風情來的吧。

晚飯就在前面餐廳裡解決,我們收拾好趕到餐廳的時候,外面院子裡已經升起了篝火,喇叭裡放著輕快的藏族舞曲。匆匆扒拉了幾口飯出來,院子裡已經擠滿了遊客,大家認識的不認識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無所顧忌,手拉著手圍著火堆,跳起了歡快的鍋莊舞。

歡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十點多了,老闆催促大家都早點休息,明早看日出得五點起來出發,這兒離湖邊要好幾裡路,步行得二十分鐘,當然可以提前預約騎馬過去。

關於看日出,我到過很多地方,看到過各種各樣的日出,華山山頂的日出,太陽會在雲海裡翻滾,醞釀,升騰,山頂到處都是看日出的腦袋;在篷萊大海邊看日出,太陽是被柔軟的波浪連接起來,在水面侵染,蕩漾,那時候覺得自己和太陽最親近;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日出我也看過,那羞澀、孤冷的感覺讓我在十月的清晨凍的只剩下眼睛。

既然到了黑馬河,就衝這響噹噹的口碑,日出便不得不看。

一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四周帳篷裡清晰的呼嚕聲和夏夜的蟲鳴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首平緩單調的小夜曲,讓我在這草原遼遠的星空下浮想聯翩。

凌晨四點多的時候,周圍邊窸窸窣窣的有人起床洗漱,一會兒便人聲鼎沸了,互相招呼著起床收拾,趕五點未到,一撥一撥的人流便湧上街頭,然後都順著一條石矷大路朝湖邊進發了。

我們一行十餘人,擠在浩浩蕩蕩的人流中,害怕走散,彼此手牽著手,在昏暗的夜裡深一腳淺一腳地跟著大部隊走,但最終還是走散了,剩下我牽著兒子的手不敢鬆開。

約摸走了十來分鐘,人流便朝四周分散開來,已經到了湖邊灘涂,影影綽綽的人群在坑坑凹凹的草地上各自選擇有利地形,我們順著一片土塄往前走,周圍開始有了水草,再向裡走,土塄就被水面包圍了,象直插進水裡的一把劍。

我們找一處人稀處坐下,四周一片黑暗,弱弱的幾顆星辰在頭頂閃爍,辨不清正東方在哪邊,順著人們張望的方向朝前面看,卻什麼也沒有。

兒子似乎還未清醒,迷迷糊糊地趴在我腿上。

青海湖六月的凌晨依然寒氣襲人,我把孩子摟在懷裡,用我的衝鋒衣裹緊,靜靜地等待著。

河灘上已經架滿了長槍短炮,中國攝影愛好者大軍幾乎無處不在。

人群突然就騷動起來,我也忙向前看,但見原本漆黑一片的天際線,開始隱隱地泛起一片白光,越來越大,慢慢地向四周擴散。

我搖醒朦朧中的兒子,指著那一片亮光給他看,兒子似乎並不感冒,瞥了一眼,又倚著我沉沉地睡去了。

天空越來越亮,在水天交接的地方是一抺黑色,象是隱沒在地平線上一溜低矮的山巒。

待到看清楚是一片黑雲融接著天與湖的時候,不禁擔心起會不會遮擋觀看日出的效果來。

就見那一片黑雲慢慢地變成黛青色,不停地在天邊舒展漫捲,一會兒盤成幾堆棉團,一會兒抺成一幅長卷,競然漸漸地同地平線分離開來,騰出一溜狹長的魚肚白來,仿佛特意為旭日東升騰出一片空間。

"快看快看",有人便歡呼起來,散坐的人群趕緊站立起來朝前擠,卻被前面的人牆堵得死死的,只好踮起腳尖,伸長脖子,小孩子就攀上大人的肩膀,大家屏息靜氣,一齊向前方眺望。

但見那水天交接處的一片淺白,正慢慢地滲出一絲絲淡紅,水墨畫一般慢慢渲染。突然就跳出一個小小的閃亮的紅點,象浮動在海面上的燈火飄飄搖搖。

人們都瞪大眼晴,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這神奇的一幕,生怕錯過哪一個眷美的瞬間。兒子也不知什麼時候醒來,坐在我臂彎裡一動不動地觀望著。

小紅點一點點變大,先弧形,再半圓,再扁圓,象是在努力掙脫暗夜的挽留,一點點地從水裡往上爬。

突然就像攢足了勁似的,一下子躍出了海面,霎時間,那遼闊無垠的天空和湖面,立刻就布滿了血紅的亮光,雲霞被染紅了,水面被染紅了,遊客的臉也被染紅了,世界紅彤彤一片。

剛看到一個囫圇紅瑪瑙圓盤樣的太陽,人們還沒來得及品味,她卻一頭扎進上方的雲層裡,象一位害羞的少女,廣舒彩袖擋住面頰,從雲縫裡探出嫵媚的眼神偷窺這世間萬象。

遠處,幾隻早起的水鳥在霞光裡翩翩起舞,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裡衝向雲霄。在鳥兒清亮的鳴叫聲裡,人們聽出了勤奮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當那絲些縷褸的雲層再也束縛不住噴勃而起的朝陽的時候,晨曦已經瀰漫四周,世界籠罩在一片金色的陽光裡,遠處馬背上的牧民在朝陽的沐浴中刻畫出一幅寧靜祥和的剪影。

人們被這壯美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紛紛在慶幸這天時地利的際遇,感嘆這噴薄而出的壯美,久久不願離去,直到日上三竿,才三三兩兩依依不捨的離去了。

黑馬河日出,必定會在我渾渾噩噩的生命旅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只是因為這難得一見的絕美自然景觀,更因為它蓬勃而起的氣勢和氣貫長虹的精神動力!

(原創圖文遊記,精彩持續奉上,感謝閱讀,喜歡敬請關注@跟著輝哥去流浪)

相關焦點

  • 為何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有了這些經驗,莫奈在巴黎蓋爾波瓦咖啡館關於陰影問題的爭論中,就顯出說服力。風景畫家紛紛反對用單一的瀝青色來畫陰影,主張用與固有色相關的補色就能使陰影有顏色。1869年,莫奈與雷諾瓦結伴在青蛙塘,研究怎麼畫水。他們發現,表現水的生動團塊必須依靠色彩的細微差別,不要用線,而是用活潑的筆觸,通過不同調子的顏色小片來構成各個面,就能保留住光與水的顫動,這種畫法切實可行。
  • 凌晨5點,在9月寒風中看青海湖日出,真的值得嗎?
    環線第二天今天的頭等大事是【黑馬河日出】因為在高原上,日出晚,日落早,黑馬河的日出是上午6點50,但即使日出晚,我們也依然看了個很艱難日出。一大早黑馬河的溫差讓人差點起床失敗,我哆哆嗦嗦地拿出了壓箱底羽絨服,但是因為過於輕敵,褲子沒帶厚的,甚至穿的是透風的闊腿褲,非常後悔。
  • 顏榴:為何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有了這些經驗,莫奈在巴黎蓋爾波瓦咖啡館關於陰影問題的爭論中,就顯出說服力。風景畫家紛紛反對用單一的瀝青色來畫陰影,主張用與固有色相關的補色就能使陰影有顏色。1869年,莫奈與雷諾瓦結伴在青蛙塘,研究怎麼畫水。他們發現,表現水的生動團塊必須依靠色彩的細微差別,不要用線,而是用活潑的筆觸,通過不同調子的顏色小片來構成各個面,就能保留住光與水的顫動,這種畫法切實可行。
  • 千璽寫看日出願望不久,王源就曬日出照片,TFBOYS偷偷聚會?
    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個日出照可不單單是日出那麼簡單了,這裡面或許藏著TFBOYS的團糖呢。易烊千璽前不久剛在雜誌上分享了自己想要與好朋友一起看日出的願望,王源就馬上曬出了日出照,這不禁讓粉絲猜想,難道TFBOYS私下偷偷聚會了?
  • 莫奈:為何是《日出·印象》
    有了這些經驗,莫奈在巴黎蓋爾波瓦咖啡館關於陰影問題的爭論中,就顯出說服力。風景畫家紛紛反對用單一的瀝青色來畫陰影,主張用與固有色相關的補色就能使陰影有顏色。1869年,莫奈與雷諾瓦結伴在青蛙塘,研究怎麼畫水。
  •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
    正如莫奈對湖光水景的迷戀,睡眠光影是克隆貝特永不厭倦的藝術主題,《日出》、《水與光》、《暮光》與大師名畫相呼應,而《日落》則標誌著完成一次晝夜更替。作為敘事具象流派的一員,他最初的畫作便是關於此地的風景。然而,拋開他與莫奈的共同之處,弗朗哥採用與印象派背道而馳的繪畫方法。莫奈捕捉的是短暫的瞬時景象,弗朗哥則著眼於永恆和象徵主義。他的《破碎的風景畫系列》就說明了這一點。‌這是《破碎的風景畫系列》的一個浮雕版本,這不是畫在油畫布上的,是用其他材料作為基板,然後做出一個陰線的浮雕。
  • 日出
    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日,由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上海開幕。特展總共有47件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奧斯卡-克洛德·莫奈的《日出·印象》真跡,這是該作品創作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展方希望此次特展能夠搭建中法文化溝通的橋梁,通過聚焦「日出」這一主題,表達積極向上的願景。
  • 《日出》——劉白羽
    但很長很長時間,我卻沒有機緣看日出,而只能從書本上去欣賞。海涅在《哈爾次山遊記》中曾記敘從布羅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們一言不語地觀看,那緋紅的小球在天邊升起,一片冬意朦朧的光照擴展開了,群山象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濫的平原中間,只是這裡或那裡露出來一塊塊幹的土壤。
  • 龍舌蘭日出 Tequila Sunrise
    龍舌蘭日出 Tequila Sunrise      初遇「龍舌蘭日出」(Tequila Sunrise),是在調酒課上,沒有料到,竟然是一款雞尾酒的名字。第一感覺是很有詩意,仿佛眼前真的出現日出的情景,很唯美,很有意境,似乎代表著生命的希望,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 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哪一天的日出 ?
    印象派得名於克洛德·莫奈的《日出印象》。
  • 瑪麗安娜談莫奈《日出·印象》:六年前還不確定日出還是日落
    瑪麗安娜:我們博物館特別針對《日出·印象》進行了重要的研究。1874年以前,大家稱這幅畫為《日出》,1878年後,有人稱這幅作品為《日落》。後來,關於這幅作品的名稱,既有人說《日出》,也有人稱《日落》的。直到1960年前,也有不少人稱其為《日落》。(其實在當時(創作這幅作品的1872年),對於很多人來說作品名稱並不重要。)
  • 印象日出
    我很喜歡印象派的風格,在影像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更加覺得繪畫應該成為一種表達工具而非一個拷貝影像的工具,只有源自於思想和人性的線條才可以產生更多的共鳴
  • 城山日出峰:欣賞美麗的日出,俯瞰田園風光
    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554,閱讀約2分鐘城山日出峰是10萬年前,濟州境內眾多火山口中一座比較罕見的從海中噴發而出的火山體,日出峰海拔182米,峰頂有一個直徑600米、深90米的碗狀火山口。
  • 活著太貴,還好日出免費
    要知道,在遙遠的天王星,等待一次日出的時間要42年;在海王星,太陽與日出微不足道;在木星,日出永遠伴隨風暴雷電;在金星,雲霧遮擋天空,日出不再絢爛。  攝影師 Lukas Furlan在「全世界追逐日出」的事情,已經火了一陣子了。從義大利北部的家鄉出發,到冰島、猶他州沙漠、越南北部等等,他捕捉到的日出畫面,美的讓人窒息,奇幻無比,就好像在告訴全世界,去看日出吧!
  • 《印象:日出》背後的故事
    1870年、1872年和隨後幾年,莫奈又多次來到勒阿弗爾,創作出了一系列作品,其中有六幅油畫描繪勒阿弗爾港:《進入勒阿弗爾港》《印象:日出》《日出(海上)》《勒阿弗爾的商務船塢》《勒阿弗爾,離開港口的漁船》和《勒阿弗爾港口》。這些畫從水面或俯瞰港口的酒店窗口的視角,描繪了港口的黎明、白天、黃昏和黑夜。其中《印象:日出》是最著名的。
  • 城山日出峰:欣賞日出美景,眺望田園風光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535字,閱讀約2分鐘成山日出峰是10萬年前濟州島眾多火山口中罕見的從海上噴發的火山。日出峰海拔182米。山頂上有一個直徑600米,深90米的沙碗狀火山口。成山日出峰山頂的日出風光,自古被視為「潁州十景」之首。海上日出的壯觀,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感嘆。如果周末來這裡,可以看到很多韓國人,男女老少都會嘗試爬到山頂,因為爬到山頂的次數越多,風景就越迷人。只有到了山頂,才能看到海岸線上遼闊的大海,草原上壯美的田園風光。所以,既然來了,就要堅持爬到山頂!
  • 湖北最美日出觀賞地,等你來!
    Tips: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蔡店街道電話:400-104-6188南漳春秋寨旅遊區(AAAA)每年的12月至來年2月,是南漳春秋寨旅遊區冬季最佳觀賞期,而觀日出則最受遊客追捧。在春秋寨上看日出,會對這片山水有更驚豔的印象。
  • 昨天用一場琥珀色的落日說再見,今天用一場日出的驚豔說你好!
    歲月的每一場告別都應該熱烈又體面,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想更需要一場有儀式的告別。從錫林浩特市出發沿著一路茫茫千裡的銀色雪原在207國道前行36公裡,到達平頂山觀景臺,用一場琥珀色的落日說再見!在這裡人們興高採烈,爭相拍照,生怕錯過這2020的最後一輪落日。人們用相機定格落日的美好瞬間,將落日的美好化作對來年的祝福。
  • 2018江之島推薦日出地點
    第一次出現日出的時間大約是潮水開始從漲潮高峰期開始的時候。雖然沙灘雖小,因為它是沒有時間去擔心浪潮將充分溼潤的,而你是等了,請欣賞自己喜歡的地方日出。關於訪問新年的鎌倉非常擁擠,交通管制也完成了。在鎌倉車站的中心有一部分交通關閉,沿著國道134號線也從通過日出時變得非常擁擠。建議乘坐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
  •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開幕
    圖:「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開幕    9月16日,這幅作品呈現在了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聯合主辦,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