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餘芒
近期,蔚來汽車風波不斷。今日,蔚來同時陷入經營異常與破產清算兩條傳言與謠言,官微先後發布兩條微博進行澄清。
「我覺得蔚來的邏輯是只要有錢就能搞定任何事情,結果發現在科技領域行不通。」業內人士告訴鞭牛士。
被傳經營異常、破產清算的蔚來
今日,有消息曝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蔚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列入經營異常目錄。
不過,蔚來對此在官微回應稱,該公司為蔚來子公司,尚未正式運營。蔚來目前一切經營正常。
緊接著,又有消息稱,10月份開始,蔚來法務部已電話聯繫多家大型律師事務所詢價並諮詢蔚來破產清算相關事宜。因擔心蔚來無錢付款,目前多家律所私下表示不敢接單。
隨後,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評論稱「純屬謠言,請勿輕信」。今日15:37,蔚來官博再次發文,稱微信自媒體劉越「軾界車真探」發布標題為「蔚來正與多家律所洽談破產清算」的文章,該文章內容純屬造謠,誤導公眾。
瘋狂燒錢,股價過山車
2015年成立至今,蔚來先後吸引了包括馬化騰、劉強東、雷軍等網際網路第一梯隊大佬在內的56名投資人和紅杉資本中國、騰訊資本等明星投資機構以及特斯拉大股東Baillie Gifford注資。
從2015年6月第一輪融資至今,蔚來公開披露的融資金額已達366億人民幣左右。
巨額融資之外,是巨額虧損。9月24日,蔚來汽車發布二季度財報,第二季度營收15.08億元,市場預期13.09億元,去年同期4600萬元;第二季度歸屬於股東淨虧損32.85億元,市場預期虧損29.4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61.1億元。9月25日,未來稱,4年來蔚來汽車虧損人民幣220億左右,其中約100億用於研發。二季報一出,蔚來股價暴跌,當天跌幅逾20%。
今年10月28日,蔚來汽車公告稱其CFO謝東螢因個人原因將於10月30日辭職。當天,蔚來股價下跌1.99%。而蔚來最新一輪融資——亦莊國投的百億戰略融資也尚未到帳。
11月5日,蔚來與ADAS巨頭Mobileye合作的消息傳出。據報導,雙方將基於蔚來第二代整車平臺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產品將於2020年面世。消息一出,蔚來股價漲幅超過30%。
11月6日,蔚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文件,宣布汪東寧辭去財務副總裁一職,將由Stanley Qu接任。消息一出,蔚來股價再次下跌,跌逾13%。
據彭博社報導,蔚來汽車聘請中金公司的分析師為下任CFO。今日,蔚來股價收盤價為1.94美元,與開盤價1.90美元相比輕微上漲。
不過,截至發稿前,蔚來市值僅20.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3.14億,與其當日市值69.37億美元相比,跌幅約81.13%。而與其上市第二日暴漲後119.02億美元的市值相比,跌幅達82.87%。
缺乏核心技術
「設計不行,沒有核心技術,走不遠。」上述業內人士如此評價蔚來。事實上,與今年的裁員、融資受挫相比,核心技術的缺失一直是蔚來一大痛點。
據艾問資本分析,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三電技術」為電池、電機和電控。其中,成本最高的電池,蔚來是從寧德時代採購電芯,再自己完成電池包組裝。而其一直大力宣傳的換電技術和三合一電驅橋技術雖然有所創新,但難以構成核心優勢。
或許是意識到技術不過硬,11月5日,蔚來與Mobileye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傳出。Mobileye為Intell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消息稱,二者將合力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
「無人駕駛技術是未來的方向,但現在技術還不成熟,救不了蔚來。」一名無人駕駛行業觀察者認為,Mobileye的無人駕駛技術需要與汽車深度結合,會提高各種成本,「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
業內人士也對蔚來汽車態度悲觀。他認為,在新能源方面,政府已經開始支持。但是蔚來不斷下滑的口碑,很難讓它在將來獲得這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