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演化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海洋生物會選擇來到陸地生活,陸地生物會選擇下海生活。不管做出了什麼選擇,都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能迫使生物去一種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生存,不出意外的話,它們原來的生存環境都發生了巨變。那什麼樣的巨變才能讓這麼多的生物「背井離鄉」,選擇去陸地或者海洋生活?
答案是生物大滅絕,每次生物大滅絕,地球生物界都要經歷一次洗牌。恐龍稱霸地球數億年,不也滅絕了嗎?小行星撞擊地球最先倒黴的就是它。那些相對弱小的動物,卻幸運地活了下來。每次生物大滅絕,那些默默無聞,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生物,偏偏就能活下來。三眼恐龍蝦就是個例子,它於石炭紀末期出現。
生物大滅絕總共發生了五次,除了奧陶紀大滅絕和泥盆紀大滅絕,剩下了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三眼恐龍蝦全都經歷了。每一次都是安然無恙,一直活到了今天,不得不佩服它的生命力!可惜,現在是人類主宰了地球,三眼恐龍蝦淪為了飼料,人們選擇用它來餵雞。
三眼恐龍蝦的真正學名是佳朋鱟蟲,俗稱屎殼郎崽和馬蹄管子,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見過它。一隻小小的鱟蟲,為何要叫三眼恐龍蝦?它確實有三隻眼睛,頭部兩側有一對複眼,前面還有一隻淺白色的眼睛,主要作用是感光。三眼恐龍蝦生活在潮溼陰暗的水底,所以它的視力退化嚴重,長了三隻眼睛,視力也不怎麼樣。
名字裡帶上「恐龍」兩個字,是因為它曾經和恐龍共處,恐龍的歷史約為1.6億年,三眼恐龍蝦把它的興衰都看在眼裡,體型小的手盜龍可能會把它當食物。這麼弱小的動物,它是怎麼度過三次生物大滅絕的?每種生物都有獨特的能力,我們人類擁有高智商,獵豹擁有速度,三眼恐龍蝦也不例外。它就是靠著它的看家本領度過災難的,這種生物在產卵之後,並不會直接孵化。
而是找到一個有充足水源的地方,才能孵化。沒有找到水源,三眼恐龍蝦的卵便會進入滯育期。處於滯育期的卵,幼體會暫停發育,有點類似於「龜息」。具體時間要視情況而定,但是不會少於25年。不管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三眼恐龍蝦的卵還是待在水底的淤泥中。
母體在決定讓卵進入滯育期時,會釋放出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進入到卵的內部,生物大滅絕對它來說就跟沒發生一樣。等到時機成熟,水源再次接觸到卵,便會自動開始孵化。孵化時間一般不會超過3天,幼體破卵而出後,每天都會蛻皮。30天後,歷經了30次蛻皮的三眼恐龍蝦會進入成熟期。
值得一提的是,三眼恐龍蝦在我國被用來餵雞,在日本卻成了寶貝。這傢伙擁有清除雜草的本事,日本人在種植水稻的時候,會放一些三眼恐龍蝦去除草,給稻子營造良好的生長的環境。
三眼恐龍蝦的經歷,不過是眾多生物的縮影,像水熊蟲這樣的生物也是能度過生物大滅絕的。當科學家第一次了解水熊蟲的特性時,他們都說這是一個妖怪!它幾乎是殺不死的,就是把它扔到馬裡亞納海溝裡,它都沒事。如果未來人類進行太空移民,水熊蟲將會成為首個試驗品,不知道它在外太空中能支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