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就知道吃,看完這個你就是壽司達人了 日本文化

2021-02-26 日本物語

壽司是日本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同中國的餃子一樣,有著千年的歷史,本是一個為了方便攜帶、食用、和保存食物的方法,發展成了今天的千姿百態。壽司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味美,更體現在創新和傳統的相結合,其中蘊涵著勤勞聰明的日本人對於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當細膩、柔和的觸感滋潤你的口腔和舌頭時,你是否想過關於壽司的深層文化呢?

1.日本壽司的由來

在公元200年即後漢年代,中國已開始流傳「壽司」這種食品,據考證,現今的壽司是由鹽醃製的魚類發展而來,原先只是以鹽醃製的鹹魚,後來改為以米飯醃魚,製成後將魚與米飯一起食用,這即是現今壽司料理的前身。壽司在古辭典中的解釋為以鹽、醋、米及魚腓制而成的食品,宋朝年間,中國戰亂不斷,壽司正好為逃難的充飢食品,品種很多,由菜蔬類,魚類,肉類,甚至貝殼類都有。

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出外經商的日本商派將壽司流傳入日本,當時的日本人,用一些醋醃製過的飯糰,加上一些海產或肉類,壓成一小塊,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木箱之內,作為沿途的食糧。

直到公元1700年,即江戶年間,壽司才於日本廣泛流傳,成為一種普通的食品。

在日本,壽司料理又名漢字「鮨及鮓」。這兩個在中文裡不常用到的字,都是指用鹽漬可以久藏的魚類。「鮨」這個字首先出現於公元前3至4世紀的中國辭典《爾雅.釋器》,其中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指肉醬叫羹(也叫醢,hǎi,ㄏㄞˇ),而攪碎的魚肉叫鮨(qí,ㄑ-ˊ)。

壽司的另一寫法「鮓」出現在五百多年後,公元2世紀中國漢朝的另一本辭典。劉熙的《釋名.卷二.釋飲食第十三》中記載「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加葅,熟而食之也。」意指鮓滓是種用鹽、米等醃製,讓魚肉發酵後剁碎,煮熟後進食。

一百年後,漢字傳到日本,鮨、鮓兩字已混為一談。中國也停止用米來釀製食品,到了明代,鮨、鮓更從中國菜中消失了。

"壽司"的日語發音是(su shi),來自日本古語表示酸味的形容詞"酸(su shi)"而現在之所以叫壽司是因為壽司吃起來有點酸酸的,因此當時日本人一邊吃一邊喊著好酸!好酸!就這樣喊著喊著就喊出了壽司的讀音,日語中壽司「SUSHI」、「酸」即是酸醃製的食物的意思。

2、日本壽司的種類

卷壽司(maki-zushi):在小竹簾上面鋪一層海苔(紫菜),再鋪一層米飯,中間放上青瓜、吞拿魚、蛋及醃蘿蔔等材料,捲起來成一長卷,然後切成小段。

太卷(futo-maki),用一整張紫菜包的壽司卷,直徑較長,通常有數種配料。

細卷(hoso-maki),只用半張紫菜包的壽司卷,比較幼細,通常只含一種配料。

手卷(te-maki),把壽司捲成圓錐體狀,比較難用筷子挾,所以通常用手吃。

裡卷(ura-maki),反過來用海苔裹著最中心的配料,再裹米飯。最外面灑一層或有芝麻、魚籽、蟹籽等。

軍艦卷(gunkan-maki),米飯用海苔裹成橢圓形狀,配料放上面。

握壽司(nigiri-zushi),(日本江戶時代興起)製作者用手把米飯握成一口塊,塗上一層山葵(日本芥末),最後鋪上配料。視配料種類之不同,有時會用一塊海苔把兩者縛在一起。在日本,若不加說明的話「壽司」一詞多是指握壽司。由於不使用任何模具,全靠壽司師傅手工握制而成,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米的顆粒圓潤,同時有效的保持米的醇香。

稻荷壽司(inari-zushi),用配料裝著米飯。常見配料是油炸豆腐皮、煎雞蛋、高麗菜(椰菜)等

散壽司(chirashi-zushi)與之前所描述的壽司稍有不同。

箱壽司(大阪的此類壽司最為有名)先將飯放入木盒中,鋪上各式配料加蓋力壓,然後把木盒壽司抽出切開一塊塊,由於狀若箱子,因而得名。

粥鮨:這是山形縣酒田地方的家鄉風味,以幹青魚子(最早的壽司所用的魚類餡料)和鹹大馬哈魚子為中心加上山菜,然後再加上大量的米飯和酒進行發酵。成粥狀的壽司不能拿著吃,只能用羹匙來吃。

下鮨:(和歌山縣)一般用青花魚,有時也用香魚等河魚。不用醋只把鹽和米飯放在一起進行自然發酵,可以說這就是鮨的原型。在米飯上撒鹽,用適當的力度捏到發粘為止,然後和用鹽醃過的魚放在一起,用柿葉等包起來,壓上很重的石塊發酵半個月左右。

酒鮨:(鹿兒島縣)在用少量水煮出的米飯上加上酒,然後把魚貝類、筍、胡蘿蔔、牛蒡和山菜等放在米飯上疊成五層,再用很重的石塊壓住

不同種類的壽司吃法也大相逕庭。比如,吃卷壽司時,因餡料中有生魚片、鮮蝦等,就需要蘸濃口醬油並塗抹適量的綠芥末,去腥去雜,凸顯生食海鮮的鮮嫩,也起到一定的生食消毒殺菌作用;而吃手握壽司時則最好不要蘸醬油,這樣才能吃出它的原汁原味。除了濃口醬油和綠芥末以外,壽司還有更重要的佐味料——醋姜。吃壽司時佐一片醋姜,不僅有助於佐味,而且能使壽司變得更加清新味美。

每一個壽司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件藝術品,這就是日本人所追求的料理美。在高效率、快節奏的日本社會中,壽司也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從小小壽司中可以反映出日本社會文化的諸多優點,這都是值得我們,乃至全世界學習和借鑑的。

中文最大日本文化電子揭示板浪人御所(SenGoKu.Cn)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自媒體:日本物語,以文化、歷史、大河劇、甲冑、器物等角度來展現日本之風情,專注日本話題公眾號,姐妹號《日本良品》介紹優質上等日本商品推介情報。

相關焦點

  • 看完這個視頻再吃壽司,保證它會更香
    今天要談的這個壽司冰箱貼是我在東京築地市場買的,當時挑了很多,每樣做的都相當逼真,而且手感還有點柔軟,大家都知道日本料理很精緻,沒想到這壽司模型做的也是相當精緻。日本常說「有魚的地方就有壽司」,那壽司是怎麼發明出來的呢?
  • 日本吃壽司蘸什麼?吃壽司的時候有什麼規矩?
    說到日本,想必大家都能想到壽司,大家都知道壽司是日本的一種傳統美食,很多喜歡吃壽司的朋友也會在家裡嘗試做壽司,其實壽司的做法並不難,大輝醬沒事的時候也會在家裡做壽司吃,但是吃壽司我就沒有那麼注重了,放點沙拉就拿著吃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日本吃壽司蘸什麼也是很重要的,吃壽司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規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食在日本,吃過那麼多次壽司,你了解日本的壽司文化嗎?
    日本的料理崇尚著簡約之風,遵從大自然賜予食材的原味,由此日本料理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歡迎。而日本料理中最有名的就是壽司了。雖然很多人喜歡吃壽司,不過你了解完整的一套壽司餐點構成嗎?一套完整的壽司餐點構成分為五部分:分別為舍利、種、淚、紫、姜。
  • 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丨日本文化
    但昭和天皇就是沒有動筷。昭和天皇不吃河豚,也令日本皇室至今沒有人敢吃河豚。一九七五年,日本國寶級的歌舞伎演員第八代東三津五郎,在京都一家高級料理店吃了四份河豚肝,數小時後死亡。隨後日本厚生省宣布食用河豚肝不合法。本來有毒就是河豚的價值所在,人們拼死吃河豚就是為了尋求一種挑戰和刺激。這種挑戰與刺激使得日本的河豚文化達到了一種結合,一種精湛的處理技術與高度信任感的結合。
  • 【日本文化】吃了那麼多年壽司,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壽司的由來?
    後漢時代日本也出現了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比中國的鮓要小的多。這便是後來日本壽司的祖宗。而同時期的中國的鮓(米拌魚條)可以看作是壽司的兄弟或鄰居。只是現今沒有廣泛流傳和普及。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為壽司,當成節日食品來使用。
  • 世界頂級米其林壽司,咽著口水看完
    牙姐查了韭菜盒子沒開通米其林評級嗯那給大家研究一下世界頂級壽司吧記得帶上你的小夥伴們去吃讓這友誼的小船兒都穩當兒的啊【Sukiyabashi Jiro】從日本本土的說起這是一家地球人都知道的壽司店Sukiyabashi Jiro在日本東京他火起來可能是因為:
  • 壽司VS紫菜包飯分不清?看完你就知道他們區別竟然這麼大!丨日本文化
    你是否能分清壽司和紫菜包飯?
  • 我看日本的心情很平靜,吃的這回壽司,卻心潮起伏
    一會兒功夫,劉湘子又打來電話說,你出來吧,我馬上到,你跟我走,帶你去吃壽司。「特立尼達有壽司嗎?這裡是西洋哎!」「有啊!」「好吧。」到西洋來,吃東洋的食品,跨度感覺很大。你說它不是中餐館吧,它布置的背景卻有好多中國字,特別是屋頂,故意搞成疑似的鬥拱形式(那是在真屋頂下又做出一層假屋頂)。西洋風,中餐館,卻賣日本料理,不得不佩服西方人搞雜燴文化的本領。最可笑的是賣日本料理的沒一個是日本人,連一個疑似的東方面孔都沒有。我問劉湘子,它這賣的是壽司嗎?
  • 吃壽司能減肥?!日本壽司文化了解一下吧
    壽司一直作為減肥者的理想食品受到追捧——它也確實可以成為減肥食品,只是並非所有盒裝壽司的卡路裡和脂肪含量都很低。到底吃壽司會胖嗎?不妨和翔泰君一起了解下日本的壽司文化先~握壽司:(nigiri-zushi 握り壽司),(日本江戶時代興起)製作者用手把米飯握成一口塊,塗上一層山葵(日本芥末),最後鋪上配料。視配料種類之不同,有時會用一塊海苔把兩者縛在一起。在日本,若不加說明的話「壽司」一詞多是指握壽司。
  • 它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壽司
    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 《書城》專稿|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
    在中國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則有「北枕」的說法。這個詞來源於日本佛教釋迦的故事,是說人死後要將屍體頭朝北腳朝南放置。說的都是一個「死」字。可見河豚中毒的恐懼。但日本人的說法似乎更將吃河豚而死與釋迦齊例了,暗含了死得其所之意。可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江戶俳句大師松尾芭蕉才有「河豚與鯛魚沒有分別」的說法。
  • 壽司的文化
    壽司起源文化:壽司,大約在西元三世紀由中國沿海地方傳至日本,原先只是以鹽醃製的鹹魚,後來改為以米飯醃魚,製成後將魚與米飯一起食用,這即是現今壽司料理的前身。雖然壽司最早來自中國,但在千餘年發展之後,卻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 為什麼日本人吃壽司不擔心寄生蟲?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日本人有一個飲食習慣,就是喜歡吃生魚片,這個也不難理解,這是由於他們這個民族所處的生活環境所決定的。由於日本列島四面環海,漁業資源豐富,獲取海洋資源相對容易,便形成了愛吃魚的習慣。而日本人吃生魚片,也是與其祖先的基因傳承因素有關。
  • 這些日本文化你知道麼?
    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總人口約1.26億。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以動漫、遊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日本有意思的文化。
  • 日本壽司之神-手握壽司(上)
    ⊙點標題下方藍字「香吉士」馬上添加 小野二郎現年已八十八歲,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他可謂師傅中的師傅、達人中的達人,在日本國內的地位相當崇高,而壽司第一人的美稱更是傳播於全球。縱觀他的一生,超過五十五年的時間,他都在做壽司,因此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絕對是世上第一。
  • 壽司怎麼吃?啊本壽司教你壽司的正確吃法
    對於壽司來說,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在吃法方面我們是一竅不通,有些人士拿筷子夾著吃,有些人喜歡直接用手吃,啊本壽司作為一個深入接觸過日本文化的壽司品牌,就來告訴大家幾種壽司的正確吃法。像手握壽司是用手抓來吃的,壽司用手抓著吃才是最傳統的壽司禮儀。雖然在五星級酒店用手吃東西會顯得很丟人,但是在高級日本料理店這樣吃東西卻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如果有人用看原始人的眼神看著你,你大可以回敬他們一個自信的目光,然後用手抓起一份壽司塞進嘴裡。
  • 日本壽司店餐盤迴收過程首次曝光,看完不得不服!
    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歡吃迴轉壽司呢?不過,有好些人至今還不知道,日本壽司店是如何把吃完的壽司盤迴收的。日本綜藝節目「相葉マナブ」最近就為大家揭密了整個回收過程~一起來看看吧!▼服務員把洞口打開,竟然可以看到裡邊有水流!原來回收的餐盤就是跟著這些水流順勢而下的。
  • 你會吃壽司嗎? 教你幾招壽司的正確吃法
    壽司不僅僅是食物,它更是精妙的藝術。魚生的美麗、色彩的和諧以及充滿創造力的拼盤組合,使你光看到它們就已胃口大開;它是多彩的、精緻的食物所含熱量低、脂肪低,可能是當今最健康、最具營養的食品之一。  壽司的正確吃法  有去過日本或是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日本是個多注重禮節的國家。而且飲食文化和禮儀也和其他國家有所差異,已很多禁忌都須要避免才不會失禮。
  • 知道壽司之神但你真的知道怎麼吃壽司嗎?原來我們一直都吃錯了
    日本美食龍頭「壽司」,其實有許多種類,象是大家應該都聽過的「握壽司」之外,另外還有「押壽司」、「卷壽司」、「散壽司」等等,日本人若是說「去吃壽司吧!」請給我壽司拼盤盛り合わせを下さい。(Moriawase wo kudasai.)請去掉芥末さび抜きにして下さい。(Sabi-nuki ni shitekudasai.)這個食材需要沾醬油吃嗎?このネタに醤油はつけますか?(Kono neta ni syoyu wa tukemasuka?)這個食材怎麼吃比較好?このネタは何で食べますか?
  • 文化 吃日料必知壽司種類大盤點
    太卷(futo-maki)是直徑比較長的一種卷壽司,通常有數種配料。細卷(hoso-maki)顧名思義,就是比較幼細的,通常只含一種配料。 手卷,把壽司捲成圓錐體狀(類似冰淇淋甜筒),比較難用筷子挾,所以通常用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