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城》專稿|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

2021-02-08 澎湃新聞

東京農業大學名譽教授小泉武夫說過這樣的話:日本人的血液裡流淌著魚的血。日本人可食的魚有四百多種,至於料理方法更是無法統計。

秋刀魚是日本男人的淚?

講究食魚文化的日本人,食無魚,一日不可,一日不安。

但在所有的食用魚中,註上觀念色彩的、打上人生況味的又是什麼魚?筆者以為就是秋刀魚(さんま)。秋刀魚脊背青黑,腹部銀光閃閃,身姿細長精悍,嘴角呈尖形,宛如一把寒氣逼人的日本刀。但如果要問:秋刀魚是什麼味?該如何回答?

秋刀魚

日本人說去問貓。貓說去問哭泣的大叔。哭泣的大叔說去問失戀的女孩。失戀的女孩說去問奪走我戀人的那位女人。最終,貓又發聲了:看來,最能況味的就屬我啦。吃魚嘴角腥,閒看午後雪。看來貓畢竟與人不同,它還是有著有奶便是娘的天性。可不,嘴角腥腥的貓,還有閒心。

人的感受就截然不同了。北海道的秋刀魚一上市,日本人就會下意識地打個冷顫。啊——夏天過去了!轟轟烈烈、紅紅火火的夏過去了。肅殺的秋,感傷的秋,風卷殘葉的秋,滿地枯黃的秋,還是悄悄地來了。家家戶戶,用炭火燒烤著肥美晶亮的秋刀魚,淡淡的青煙,在空氣中化作思緒的千千結。外表是焦黑的皮,但體內則溢出滋滋作響的脂肪味,滿街飄香,更覺絲絲悲秋襲人。秋刀魚的焦味和香味,能找回初戀的感覺嗎?很難。秋刀魚在本質上並不述說青春的況味,而是敘說分別的苦與澀;並不話語初戀的記憶,而是述說情思的枯與寂。秋刀魚的淚,是日本男人的淚。

作家佐藤春夫多年前在《秋刀魚之歌》裡直抒心懷:

呵,悲悽的秋風,你若有情,請傳達給人們,

有一個男人,今晚獨食秋刀魚,令他耽思又茫然。谷崎潤一郎

原來,這位詩人戀著藝妓石川千代子。而這位千代子恰恰又是谷崎潤一郎的妻子。而佐藤與谷崎又是好友。這段離奇紛亂的情,這段美學之絢爛、哲學之墮落的戀,當屬涼意襲襲的悲秋了。於是佐藤淚灑秋刀魚,獨自發問秋刀魚:究竟是苦還是鹹?但又有誰知道呢?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從此秋刀魚的意象重疊了悽楚的秋風;悽楚的秋風又幻影著孤寂的秋刀魚。

《秋刀魚之味》電影海報

當然,還有小津安二郎最後導演的一部影片《秋刀魚之味》(1962),也把日本人帶進了難以走出的蒼涼之中。故事情節並不是講秋刀魚,而是借用「秋風起,在七輪燒烤秋刀魚」的意象,燃燒起臻至成熟的男人美學。人,總是要在看似安寧中思考沉重,總是要在看似幸福中體味苦澀。一杯清酒,一條烤熟的秋刀魚。可以是午後,也可以是深夜,甚至可以在凌晨。瑣碎平淡,悲中有喜,五味雜陳。這是否就是日常的況味或況味的日常?「想起秋刀魚之味,清酒帶著黃連的苦味。一個人留在這裡,只是感到茫然,殘落的櫻花有如布碎。」這是小津日記中的感言。看來他也把自己比喻為秋刀魚了。暮秋長嗟籲。或者,魚肉鮮嫩多味,搭配白蘿蔔泥、檸檬和醬油,真正的秋刀魚之味。

秋刀魚,實在是日本人心向的再發現和再出發。

河豚無毒是誰的悲哀?

誰都知道河豚有毒。

但日本人還是喜歡吃河豚。僅東京就有一千五百多家河豚專門店。日本人為什麼能放心地食用呢?因為他們相信,有的時候將生命託付給不相識的人,是人間性互動的最高體現。同理,讓不相識的人承受生命之重,這是做好萬事的源頭。原來日本人在食用河豚時,在情感上注入了一個「信」字。調理河豚的職人,在成為生命的「守護神」的時候,在道德上注入了一個「誠」字。

在中國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則有「北枕」的說法。這個詞來源於日本佛教釋迦的故事,是說人死後要將屍體頭朝北腳朝南放置。說的都是一個「死」字。可見河豚中毒的恐懼。但日本人的說法似乎更將吃河豚而死與釋迦齊例了,暗含了死得其所之意。可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江戶俳句大師松尾芭蕉才有「河豚與鯛魚沒有分別」的說法。但是陶藝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則在《河豚是毒魚嗎》一書中批評芭蕉的無知。顯然這位魯山人是從美味的角度評判河豚,強調其他魚類均無可企及。一個是味覺,範圍不出品嘗美學;一個是對死這個本質的看透與看穿,高揚的是死亡哲學。

與死相連的東西必定是美的。或者,極致的美往往通向的是死亡。日本人堅信這一點。所以日本人在處理河豚上,也貫穿著這個「物哀」思想。在日本河豚的主要食法是生魚片。每片生魚片的厚薄與外形必須保持一致,而且每一片的光澤都必須能透出食器的圖案。好像圖案就在魚片的中間層裡浮動恍惚。河豚生魚片的裝盤造型也很講究。一般有四種:菊造型、鶴造型、孔雀造型和牡丹造型。為什麼沒有櫻花造型呢?日本人沒有這方面的說明。依筆者之見,恐怕是櫻花與凋零的意象相重疊的緣故,在食用河豚的時候,更易引起對死的聯想。看來,這就是日本人對河豚料理精髓的理解:河豚是生命的感官盛宴。因此除了美味還必須悅目。或者按照魯山人的說法,河豚是對美食家的致命一擊。

河豚生魚片

劇毒的食材與極品的美食。心存恐懼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如松尾芭蕉。禁不住誘惑的他,在食用了河豚後寫下這幾句俳句:

啊呀沒事啦

昨晚平安度過

這河豚的汁

沒有因食用河豚而死去,芭蕉在僥倖地慶生,心情也大好。所以說出了河豚與鯛魚「無分別」,意思是說何必拼死吃河豚呢?

同樣是對生的感悟,比芭蕉要來得灑脫的是小林一茶。同樣是江戶俳人,他寫出了這樣的句子:

年過五十歲

方知河豚味

快哉夜

他還拉人下水。寫下這樣的句子:

不食河豚者

豈能讓你看

富士山的美

對五十歲方食河豚的一茶來說,河豚的美味與富士山的美景,都是要用生命去體驗去朝聖的。

另一位大伴大江丸,這位活過八十四歲的江戶中期的俳人,則將河豚與戀色相連,非常有特色。請看:

河豚的湯汁呀

舌三寸上的回味

戀衣不離身

是美味如戀心還是戀心如美味?交融在一起,既是美味又是戀心,這才是河豚的最高。

一般而言,河豚擁有自然毒素中最強的毒力。據說一條河豚魚所具有的神經毒素(tetrodotoxin)是氰化物的一千兩百多倍,且半毫克至一毫克就會置人於死地,再怎樣加熱處理其毒性均不減。而且因種類與季節的不同,其毒素還不一樣。雌雄而論,雌的更為有毒。但河豚也有它的可萌之處。它在遭遇強敵的時候,能瞬間將自己的身體吹大數倍,如同鼓囊囊的氣球,以嚇退對手保護自己。

河豚

在日本,河豚正宗地是山口縣的下關。據說下關的河豚口感更滑潤,肉質更緊實。日本的一些漁民還將別處的河豚放養於下關海峽,以獲得下關河豚的身份認同。這就如同在中國,明明是別處的大閘蟹,但只要沾上陽澄湖的水,也說是陽澄湖的大閘蟹一樣。

下關的河豚作為美談,當然與日本的初代大臣伊藤博文有關。時任初代首相的伊藤博文時常到下關的春帆樓,由於天候的原因正巧沒有其他的魚貝可以獻上。機靈的老闆娘就將河豚料理上桌了。伊藤對河豚的鮮美贊口不絕,然後下令解禁。這是一八八八年(明治二十一年)的事情。持續了兩百多年的豐臣秀吉的「河豚禁食令」,一朝被解禁。除春帆樓之外,月波樓、大吉樓、風月樓、福辰、前竹、常六、赤間町的鎮海樓、小門梅林亭等地,也都是明治時期食用河豚的好去處。

一九四二年(昭和十六年)日本在法律上解禁河豚。一九四七年商品衛生法實施,認可了河豚的販賣。一九四八年,大阪府在全國率先制定了違反河豚規定的懲罰條例。第二年東京都也制定了類似的條例。由於河豚是具有猛毒的脊椎動物,所以河豚的調理必須要有河豚調理師的許可證。其考試分筆試和現場考。河豚處理的基本要求是必須將卵巢和肝臟等摘除乾淨。戰後,昭和天皇出訪下關,當地作為招待也獻上了河豚料理。但昭和天皇就是沒有動筷。昭和天皇不吃河豚,也令日本皇室至今沒有人敢吃河豚。一九七五年,日本國寶級的歌舞伎演員第八代東三津五郎,在京都一家高級料理店吃了四份河豚肝,數小時後死亡。隨後日本厚生省宣布食用河豚肝不合法。

本來有毒就是河豚的價值所在,人們拼死吃河豚就是為了尋求一種挑戰和刺激。這種挑戰與刺激使得日本的河豚文化達到了一種結合,一種精湛的處理技術與高度信任感的結合。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不相識的河豚職人,相信他們。這種信賴關係既是職人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河豚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時也是食用河豚的意義所在。飽口福的同時,印證的是人的生命可以在他人中的存續。但現在科技進步,養殖出沒有毒性的河豚看來是沒有問題的。日本的河豚專家野口玉雄說,如果嚴格控制飼料,河豚可以無毒。這就表明河豚的毒素並非來自於自身,而是來自於海裡的食物鏈。河豚對這些有毒的食物鏈不但有免疫力,而且還用這些毒素保護自己的卵。現在日本河豚專門店,百分之九十六以上都是養殖的虎河豚。雖然還具美味,但少了刺激與挑戰,其食用的意義又何在?所以《魚道——海的四季》這本書的作者水谷修呼籲日本人,一年中要有一到二次的機會品嘗野生河豚,說這才是人生的最高。

可以說日本食魚文化中,最為精彩也最為深奧的一章就是河豚文化。但現在日本人與河豚職人之間的絕對信賴關係,隨著大量養殖河豚的出現,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這究竟是誰的悲哀?人為了大量殺人,發明了原子彈。但人並沒有為此反省自己。這又是誰的悲哀?而河豚並沒有大量殺人,人卻驚恐萬狀。從這點看人還不如一隻貓。因為日本有一隻貓在吃了河豚肝後,馬上發生嘔吐,而嘔吐則救了這隻貓。

日本人將河豚發音為「ふぐ」,隱含了「福」的意味。吃河豚不死,有福氣。這才是初心,食用河豚的初心。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河豚有毒,而不是不忘河豚無毒。

一口入魂與壽司之神

日本人將鮨、鮓和壽司合成一個讀音:「すし」。過去關西壽司店用「鮓」字,關東壽司店用「鮨」字。「鮨」「鮓」二字都是中國古漢字。《爾雅•釋器》:「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指剁碎的魚肉。漢朝劉煦編撰的《釋飲食第十三》:「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加葅,熟而食之也。」意為鮓是一種將魚肉用鹽米發酵,剁碎而成的食物。而許慎《說文解字》裡稱「鮓,藏魚也」,表明鮓是對食魚的保存。而「すし」的語源,比較有力的說法是從「酸っぱい」到「酸し」,最後形成「すし」的說法。

村上龍在一篇短篇小說中發問:臨死之前可以吃三個壽司,你會選什麼?

是金槍魚中肥(中トロ)、海膽(ウニ)、鮭魚(サケ),還是金槍魚赤身(アカミ)、星鰻(アナゴ)、鮭魚子(イクラ),或者乾脆是鰹魚(カツオ)、白魚(シラウオ)、比目魚(ヒラメ)?嘿,這秋天的壽司,真有點寂。青春,無知,又有點虛榮的十七歲的女孩,會如何選擇呢?寂寞,寂寞,還是寂寞的單身女,會如何選擇呢?孤獨,孤獨,還是孤獨的離婚男,會如何選擇呢?這味覺的隱喻,便是「人之初」的隱喻。但絕不是「性本善」的隱喻。性本善遭遇生魚片,會在帶點生命的味道也帶點海腥味的面前,害羞與臉紅。痛楚與快感是一枚銅板的二面。人之初與性本善則是生魚片的二面。

金槍魚解體

當然還有迴轉壽司。它帶著鮮活一圈一圈地轉動,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是一種沉默著的有序,有序中的沉默。本來是帶著寂寞與孤獨而來的食客,坐在它的前面,倒也生出了做文明人的感動。因為有一種默契在流水線上互動著。壽司職人與食材的互動;食客與壽司職人的互動。這裡,食客和職人之間的互動,其實就是一種生理反應。壽司職人用手將體溫和心情放入刺身與飯糰之間,當傳遞給食客的時候,這個體溫還存在。這也是壽司最好在十秒之內食用的一個原因。因為在十秒之內食客的舌尖還能溫存並感知這個體溫的存在。日本人說這個溫存就是「天人感應」。手與舌尖,兩種活物在交談。顯然這是更為自然更為生命也是更為本體的一種交談。這就令筆者想起早在一九三九年就去世的作家岡本加乃子,她在那個時候就寫有《壽司》的短篇。孤僻而古怪的老人阿湊,一旦吃到壽司就想起母親的體溫。壽司與母親之間有什麼私情呢?小說沒有說。但肯定是壽司放入嘴裡的瞬間觸感,令日本男人勾想起了母子間難以啟齒的隱情。相比較,中國料理的特點是炸炒燉燜,少不了一個火字。這就難以產生與活物在交談的感覺。

更為要緊的是日本人通過壽司料理,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壽司哲學:

不要在壽司吧前炫耀壽司知識,這會令人生厭。店主喜歡吃壽司而非聊壽司的客人。

壽司應該一口吃下。溫存的米飯能帶動對刺身的口感。

壽司職人每天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磨刀。只有鋒利的刀刃,才能不破壞生魚片的細胞。

手捏壽司時的靈巧而富有節奏感,會令小孩也發笑。但這是天性,食魚民族的天性。

當然還有九十高齡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最近在記者的逼問下,也冒出了幾句「心靈雞湯」:最值得人用一生時間去等待的就是壽司,而最能體現壽司精髓的是金槍魚壽司。不同部位竟然有不同的脂肪含量,顯然是天賜之物。這家開在銀座四丁目地下室的小店數寄屋橋次郎,硬是將日本的壽司文化推向了一個絕對高度。

本文摘自《這個秋天的壽司,有點寂》,原載《書城》雜誌2016年11月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丨日本文化
    秋刀魚是日本男人的淚?講究食魚文化的日本人,食無魚,一日不可,一日不安。但在所有的食用魚中,註上觀念色彩的、打上人生況味的又是什麼魚?筆者以為就是秋刀魚。秋刀魚脊背青黑,腹部銀光閃閃,身姿細長精悍,嘴角呈尖形,宛如一把寒氣逼人的日本刀。但如果要問:秋刀魚是什麼味?該如何回答?
  • 三分鐘了解為什麼河豚和秋刀魚,日本人更喜歡後者
    摘要:三分鐘了解為什麼河豚和秋刀魚,日本人更喜歡後者捕撈秋刀魚是日本特有的一種漁業活動,以秋刀魚為主要捕撈對象也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事實上,日本開始捕撈秋刀魚是從江戶時代才開始。17世紀後半葉的延寶年間在紀伊進行的秋刀魚捕撈,可以說是日本捕撈秋刀魚的開端。
  • 快被日本人吃到滅的秋刀魚,有多好吃
    據媒體報導,日本今年遭遇了嚴峻的秋刀魚荒,各家日媒從八月開始就緊盯各地港口的漁獲,哪個地方有漁船帶回了秋刀魚就奔走相告:「今年秋刀魚首次登陸!」「福島小名濱港熱鬧起來了!」
  • 50款必吃的日本壽司大盤點
    虎河豚虎河豚是從超過50種的河豚中評選出的被公認最美味的河豚之王,用它製作的生魚片被認為是日本「白身魚之王」。成年野生虎河豚,大者體重可達4公斤-8公斤以上,體長70cm左右,肉白而脂肪少,是最佳河豚食材,但毒性也最劇。冬季是虎河豚最美味的季節,尤其是12月至2月的河豚,由於即將進入產卵期,其肉色之晶瑩、肉質之鮮美都達到了極致。
  • 收藏:了解日料雙雄——刺身、壽司,這一篇就夠了!
    刺身看似不需烹飪,製備簡單然而其簡約並不簡單,因此它並不是上帝創造美食打的草稿,而是大道至簡將美食、藝術、文化巧妙融合的至高境界。東亞海岸線曲折,半島島嶼似星羅,坐擁浩瀚的太平洋由此海產品大搖大擺的佔領了東亞人民的餐桌,漁民文化讓一種原始的烹飪方式站穩了腳跟,那就是——不烹飪。
  • 嘉興首家和服日料體驗店,有別處吃不到的河豚料理!更有豪華壽司船和足足15層的神級雲梯…
    除了壽司還有能吃到各種刺身三文魚全都是厚切,每一塊都肥美得不行。 鵝肝壽司 除了壽司船還有一款鵝肝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的鵝肝壽司!也是他們家的招牌產品。鵝肝被烤的邊角微脆,內裡柔軟。日本M8級和牛滿足各路食肉獸!
  • 【日本文化】日本料理常聽到的河豚(ふぐ)!
    日本有關有關河豚魚的法律在日本正規的經營河豚魚料理店是近代以後的事情。歷史上因誤食河豚魚而丟掉性命的事常有發生,為此日本江戶幕府曾頒布了「河豚禁食令」,直至明治維新後伊藤博文促山口縣令解除禁令起,到日本全國解禁則已是上世紀40年代以後的事了。
  • 史上最全壽司食材寶典
    秋刀魚(さんま)秋刀魚是對新鮮度最最最敏感的魚。在我國,秋刀魚一般都是鹽烤或者香煎,少有人敢於挑戰刺身或者壽司。河豚在日本,河豚可以做成多種美食,最著名的當然是河豚刺身,但河豚壽司也很有特色。
  • 史上最全的壽司食材寶典
    秋刀魚(さんま)秋刀魚是對新鮮度最最最敏感的魚。在我國,秋刀魚一般都是鹽烤或者香煎,少有人敢於挑戰刺身或者壽司。河豚在日本,河豚可以做成多種美食,最著名的當然是河豚刺身,但河豚壽司也很有特色。北海道的蟹之於日本,相當於長江流域的「大閘蟹」之於中國。日本全國都有蟹出產,品種、產量和品質卻以北海道稱冠。碩大肥美,鮮嫩彈滑,常用蟹腿做成握壽司,非常大氣!
  • 日本壽司種類有哪些?春夏秋冬之中 品嘗什麼魚最時令?
    壽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料理之一。不僅在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各種以壽司為主打的高級料理店,或是親民的迴轉壽司店都多不勝數。那麼關於壽司的種類,壽司的用餐小知識,大家是否有了解呢?壽司起源壽司起源於東南亞的湄公河沿岸,在八世紀左右引入日本。
  • 御薦め 香港壽司之神
    在日本料理中,這個特定的詞解作對廚師的信任,即所謂的「廚師發辦(安排)」。這種料理形式在日本高級料理店比較常見,特別是以生食為主的刺身、壽司店。這是因為,生食店的美味除了取決於廚師的廚藝之外,更重要的是食材的新鮮優質。因此,上佳的日本料理店大多沒有固定的餐牌。當日到底賣什麼,很大程度取決於廚師當天清晨在魚市淘到什麼好東西。
  • 78款必吃日本壽司大盤點
    虎河豚虎河豚是從超過50種的河豚中評選出的被公認最美味的河豚之王,用它製作的生魚片被認為是日本「白身魚之王」。成年野生虎河豚,大者體重可達4公斤-8公斤以上,體長70cm左右,肉白而脂肪少,是最佳河豚食材,但毒性也最劇。冬季是虎河豚最美味的季節,尤其是12月至2月的河豚,由於即將進入產卵期,其肉色之晶瑩、肉質之鮮美都達到了極致。
  • 日本頂級壽司食材寶典 | 逸品美創
    虎河豚虎河豚是從超過50種的河豚中評選出的被公認最美味的河豚之王,用它製作的生魚片被認為是日本「白身魚之王」。成年野生虎河豚,大者體重可達4公斤-8公斤以上,體長70cm左右,肉白而脂肪少,是最佳河豚食材,但毒性也最劇。冬季是虎河豚最美味的季節,尤其是12月至2月的河豚,由於即將進入產卵期,其肉色之晶瑩、肉質之鮮美都達到了極致。
  • 獨家|秋刀魚的滋味
    佐藤春夫寫了一本書,叫《秋刀魚之歌》:「秋風悽悽,你若有情,請告訴他們,有一個男人在獨自吃晚飯,秋刀魚令他思茫然」。秋風起,除了大閘蟹,你一定不能錯過的,還有【秋刀魚】。每天,一個故事,一首歌。浮躁的城市裡,一個就夠啦!
  • 五種樣子怪異的魚,第2種形似秋刀魚,價格卻相差上萬倍
    所以刀魚的名字就此而來,很多人會將它和秋刀魚混為一談,其實秋刀魚也僅僅是形似它而已,價格相差都上萬倍。另外,這是一種有洄遊性的魚類,每年的2至3月份時他們就從海裡回到長江中,然後逆流而上尋找適合繁殖的水域。因為刀魚的身體中富含著多種營養物質,肉質極其鮮美,所以這種魚深受人們的喜愛。但隨著長江汙染加重以及捕撈過度等問題,刀魚一度面臨絕種危機。
  • 日本料理絕不只有壽司或拉麵,還有好吃的生蛋拌飯,你可以試試!
    3.河豚(ふぐ)另一種你可能會想嘗試的食物就是河豚(又稱雞泡魚)。我很確定吃過河豚的人肯定不多。在日本,河豚是一種非常奢侈的食材,很貴,當然也很美味。由於河豚的內臟裡含有劇毒,所以相當難加工處理,專家必須以特殊方式處理掉毒素才能夠上菜,而處理的廚師都需要領取相關證明。河豚通常以生魚片或是煮火鍋的形式上菜。
  • 與壽司齊名的日本美食秋刀魚,做法其實很簡單,學會在家也能做
    日本江戶時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秋刀魚一出,按摩業全輸」,大概意思就是說,秋刀魚的營養豐富,人們吃了以後精力倍增,平日裡也就無需再去按摩放鬆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日本最早的按摩技術是從我國唐代傳入的,而其真正在日本發揚光大,卻是在江戶時代。
  • 頂級刺身壽司魚類大全
    在日本捕撈到的野生藍鰭金槍魚屬於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最受日本的料理人和食客推崇。認為它油脂豐富,肉質鮮美細膩,口感清爽且有回甘,生食口感極佳,是製作刺身和壽司的頂級食材。9、秋刀魚秋刀魚是對新鮮度最最最敏感的魚。在我國,秋刀魚一般都是鹽烤或者香煎,就算在日本,也少有人敢於挑戰秋刀魚刺身。想吃秋刀刺身,必須抓住秋風蕭瑟的9月,此時魚肉口感最為濃鬱。
  • 日本的傳統料理-壽司
    滋賀縣琵琶湖市町村的傳統食品「鯽魚熟壽司」以及和歌山縣的鯖魚和秋刀魚熟壽司皆屬於此。卷壽司:在小竹簾上面鋪一層幹海苔(紫菜),再鋪一層醋飯,中間放上配料,捲起來成一長卷,然後切成小段。卷壽司還分以下幾種● 太卷:是一種直徑比較粗的卷壽司,通常有數種配料。● 細卷:顧名思義就是比較細的,通常只含一種配料。
  • 九月的秋刀魚
    維克外派在熊本工作已經一個多月了,即將結束日本的工作準備回國,因此讓他母親在最後一個禮拜從國內飛來福岡,在熊本玩了幾天。沒想到在熊本的最後一餐,居然還要等兩個小時。維克倒是不著急,卻也不想再費腦筋選擇其他餐廳。他聽別人提起過這裡,一直沒有機會嘗試,最後一晚在熊本的晚餐,說什麼都想帶母親來試試這家相撲壽司。熊本地方不大,餐廳也很多,不過有名的幾家餐廳都需要提前兩到三天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