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之美

2021-02-12 植蒲置心

 

 

喧鬧的環境中,我們時常尋找一個安靜的空間,放鬆自我:一壺茶、一縷香、一把琴……如今,文人雅士們還多了一盆菖蒲……

 

自古以來,菖蒲是文人雅士喜愛的靈草。「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侶白石。」說的就是雅致的菖蒲。如今回歸傳統搞收藏的人多了,養菖蒲據說已經和學古琴、擺茶席、修密宗一起成為「新四俗」。

在大家的印象裡,菖蒲是草,其實家中擺設的菖蒲和野外的菖蒲不一樣。眼下,菖蒲的種類繁多,呈現在盆栽中給人的感覺也不同。像虎鬚金錢,體形都較小,葉子細密,綠意盎然,擺在房裡很雅致。而有些年數的帶花菖蒲,花極小,也是菖蒲一樣的氣質,宛若君子得大喜,卻也只微微一笑。
無論菖蒲有多少種類,它們的氣質歸一,都優雅自在,莖葉平緩柔順,每每賞看,像山間石縫出了清泉,爽雅自得。菖蒲若與石頭相配,則有股清雅、遁隱、堅韌之氣,越看越有味。

玩菖蒲,玩的不光是它的「形」,更需要品它的「德」。

如今,在圈內,熱愛菖蒲的人通常被稱為「蒲痴」,這番「痴迷」到底是怎樣的一番情感,或許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在外人看來,菖蒲盆景猶如時下年輕人鍾愛的多肉,擺在家中,閒時養護,增添一番情調。可在蒲友們看來,菖蒲帶來的「變化」遠不止於此。

菖蒲近水而植,附石健康,它淡淡的清逸,是與蘭花一樣的性靈之物,因簡而潔,又因素而雅,有出塵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氣質,正是古人寧靜清遠的秉性———菖蒲受四時甘澤,挺湖上幽碧,不與花草爭春,盡顯閒適情懷。

從唐宋開始,菖蒲走出溪頭澗畔,成了文人案頭清供的上等品。它清香綠意,澹泊素處,無趨顏媚俗之姿,頗有君子之風。

在清至民國的清供圖中,也多有所見菖蒲,它宜入畫,也宜入詩。

文人植蒲,惜蒲,在書寫作畫乏累之時,看看它,不僅覺得明清目秀,把玩之餘再遙想古人情懷,便令人生歡喜心,頓覺內心清雅。

關於菖蒲的養護,說它易養也可,插在吸水性好的石頭縫裡便能成活,可說要養好它也不易。歸根結底,要把握好菖蒲四季的生長特點,儘量還原菖蒲的自然生長環境,尊重菖蒲喜溼的習性。菖蒲根部不怕被水淹, 但是葉子就比較嬌弱,不宜長期潮溼,浸於水中容易發黴腐爛。

你所不知道的菖蒲「把玩史」

國人將菖蒲作為觀賞類花草來種植,始於西漢。六朝·佚名《三輔黃圖》中記載:「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樹,有菖蒲百本。」而將菖蒲移於盆盎之中,製成盆景者,據說在唐代便有了,到宋代已極為盛行。

留意前人有關菖蒲的詩詞,即發現宋人之作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可以說,種植菖蒲在宋一代文人之中是流行一時的。

明代,特別是晚明,文人賦閒隱居,傾心於悠閒優雅的生活,栽花賞卉是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晚明文人代表人物李日華在《六研齋筆記》說:「餘自弱冠讀書,養蒲一盎以清目,經今幾四十年。歲月滋長,竟成七盎,凡三開花,雖未得服餌,而灸其清寒森蒨之氣,良亦不少。」

晚清民國的清供圖中,菖蒲是常見之客。吳藕汀《十年鴻跡》中說:「百年來,我見過嘉興畫蒲石者,有文後山、朱夢泉、吳秋農、蒲作英、郭曉樓、張唫逋諸人。」而吳藕汀既有植蒲之好,也是畫蒲高手,有不少蒲石長春題材的作品流傳於世。

張恨水在《山窗小品》中寫有《蒲草》的文章,說:「戰前下江大都市中,上等石菖蒲一盆(盆值不計),能售硬幣一二元,即陰丹五尺至一丈,合以今日市價,令人舌矯不下也。」陰丹即「陰丹士林」的省稱,是民國時頗為流行的旗袍布料。張恨水還在文中說:「若遍尋谷中,可得數百叢,設化此地為上海或北平,又倒縮時間七年,則張先生富矣。」足可見得在晚清民國,菖蒲是清貴之品,文人書齋以之怡情養性,高政巨賈購置以附庸風雅,是一時風氣。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植蒲置心

▲掃一掃,聯繫小編,交流菖蒲文化,植蒲心得!

相關焦點

  • 菖蒲
    《經》曰:「菖蒲九節,仙家所珍。」《春秋鬥運樞》曰:「玉衡星散為菖蒲。」《孝經援神契》曰:「菖蒲益聰。」生石磧者,祁寒、盛暑,凝之以層冰。暴之以烈日,眾卉枯瘁,眾卉枯瘁,方且鬱然叢茂,是宜服之卻老。若生下溼之地,暑則根虛,秋則葉萎,與蒲柳何異?烏得益人哉?
  • 菖蒲怎麼養好?
    ○ 怎麼養野外挖來的菖蒲? 野外挖的野生菖蒲,也有部分是石菖蒲。大自然中的菖蒲一定是生長在很乾淨的泉水旁邊,這樣的菖蒲可以養,但是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開始的時候不要馬上進房間,要做馴化處理。如果你了解了菖蒲的習性,通過幾年的馴化,野生菖蒲是可以變成文人菖蒲的。野生菖蒲需要逐步馴化,是因為它原來的生長環境在大自然中,空氣流通,水很乾淨,但是我們家裡的條件和野外沒法比,可以放在院子裡。
  • 《菖蒲》釋疑
    《經》曰:「菖蒲九節,仙家所珍。」《春秋鬥運樞》曰:「玉衡星散為菖蒲。」《孝經援神契》曰:「菖蒲益聰。」生石磧者,祁寒、盛暑,凝之以層冰。暴之以烈日,眾卉枯瘁,眾卉枯瘁,方且鬱然叢茂,是宜服之卻老。若生下溼之地,暑則根虛,秋則葉萎,與蒲柳何異?烏得益人哉?
  • 辨識菖蒲
    明·時珍曰︰「菖蒲,乃蒲類之昌盛者,故曰菖蒲。」
  • 菖蒲· 雅趣何須貴
    吳昌碩 菖蒲蜀葵圖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須微土以附其根···惟石菖蒲並石取之,濯去泥土,漬以清水,置盆中,可數十年不枯···其輕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陽之所能及至於忍寒苦,安澹泊,與清泉白石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豈昌陽之所能仿佛哉?——蘇軾《石菖蒲贊》水陸草木之花,各有其美、其趣,而草木之中,愛菖蒲者亦眾。此處來看,便可解為何古今文人雅士皆愛菖蒲之疑。
  • 傳統「端午三寶」之菖蒲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石菖蒲【別名】 菖蒲、九節菖蒲、劍葉菖蒲等。【來源】 為天南裡科植物石菖蒲 的根莖 。【化學成分 】根莖和葉中均含揮髮油(0.11~0.42%),其主要成分是β-細辛醚63.2~81.2%,細辛醚8.8~13.7%,其次為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等。還含胺基酸、有機酸和糖類。
  • 菖蒲:畫家筆下的最愛
    菖蒲,有文人草之譽,為古代江南文房必備之雅物,青蔥翠綠,飄逸俊秀,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案頭多一盆菖蒲,就多了一份清雅,小小菖蒲,蘊涵了中國人的日常趣味和文化品格。菖蒲還常常入畫,是很多畫家筆下的常見題材。
  • 一文分清中藥菖蒲(石菖蒲、水菖蒲、藏菖蒲、九節菖蒲)
    名字含「菖蒲」二字的植物很多,如石菖蒲、水菖蒲、九節菖蒲、唐菖蒲、錢菖蒲等。
  • ​文人菖蒲:市場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文房菖蒲:市場常見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花木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花種草成了不少人工作之餘或者修身養性的最佳選擇;並且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以前的不少優秀傳統重新煥發了魅力,就拿植物文化來說,除了傳統盆景文化得以延續和發揚廣大,以往文人墨客喜愛的花卉雅趣也得以迅速崛起,廣為流行。
  • 石菖蒲的作用 石菖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4、豁痰開竅,治癲癇症石菖蒲的氣味芳香怡人,能夠化溼濁,有豁痰開竅的作用,適用於痰溼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病症,石菖蒲對於治療癲癇症的療效比較不錯哦。5、芳香闢濁,預防疾病石菖蒲氣味芳香,可闢穢化濁,有解毒驅邪之功效,是自古以來就是勞動人民預防疾病的常用良藥。
  • 菖蒲種養記
    我說的菖蒲不是如今城市裡公園水邊生長高大的黃菖蒲,也不是農村溝塘中隨處可見端午時節和艾葉一起懸掛門邊的香蒲。我說的是文房雅玩,金錢菖蒲、虎鬚菖蒲或者石菖蒲、九節菖蒲。虎鬚金錢,體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 菖蒲香氣清芬,如有蚊蟲叮咬,折葉以其汁塗於皮膚上,可以消炎止腫。菖蒲還有吸附功能,可免燈煙燻眼之苦。據說眼睛看累了還可
  • 端午節,說菖蒲
    《群芳譜》有記載:「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無瑜此時,宜積梅水漸滋養之」。植物擁有自己的生日,整個植物界唯菖蒲獨享,沒有之一。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喜愛菖蒲,將菖蒲與蘭花、菊花、水仙並列為「花中四雅」。宋代大文豪蘇軾就曾親自前往山東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百枚,用以養菖蒲,並為菖蒲作詞賦詩。在端午節來臨之時,人們腦海裡自然浮現出菖蒲和艾葉。
  • 菖蒲花開春來人間
    沉寂了一個冬季的菖蒲重新回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個舞臺。一年一度,她終於等來了綻放美麗的時刻;一年一度,她終於等來了用生命的光輝照亮自己,也照亮人間的那一天。當第一縷春風吹來的時候,當第一場春雨灑過之後,花園裡的菖蒲頓時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 心境中的菖蒲
    文 | 沈偉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說:「若石菖蒲之為物,不假日色,不資寸上,不計春秋,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可以適情,可以養性,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江南人老話說的養菖蒲就像伺候大小姐,看了海寧朋友處一個直徑盈尺、深且寸餘、圓形紫砂淺盆中所養之菖蒲,果不其然。那滿滿的一盆菖蒲,近五十年裡,經歷過多個主人的養護,依然蒼秀青翠。蒲草疏鬆處,露出盤錯的根節,如竹鞭一般,說來也是一個看點,有古人賞竹所說「未出土時便有節」的意思,暗含士大夫氣象。根節之下不見土,被厚厚的一層苔蘚覆蓋,而這層苔蘚,養護功夫之外,也同樣有講究。
  • 文房菖蒲:日本菖蒲的品種辨識與鑑賞
    文房菖蒲:日本菖蒲的品種辨識與鑑賞文:花木君菖蒲是近些年比較受植物愛好者青睞的微型盆栽,不少人都會在辦公室或者書房,擱置或者栽植一盆,紫砂小盆,一握青翠,樸素清雅,頗具古風。而或有雅趣者配以山石,寄之枯木,託以陶盆,一甌清水,幾點點綴,綠意盎然,恬淡閒適,頓顯隱逸之態。
  • 有草夭夭---菖蒲
    《遵生八箋》上記有金錢、虎鬚、牛頂、劍脊、香苗、臺蒲等。《群芳譜》中又有「龍錢蒲」一說。沈蔭椿先生在《微型盆栽》一書中又說:近代又培育出葉色帶黃的「黃金」,葉片鑲嵌粗細乳白色條紋的「澱之雪」,葉緣鑲白邊的「正宗」,葉叢更細短的「天鵝絨」錢蒲等等。可惜語焉不詳,但這些似乎是日本的品種。
  • 幸福醫話醫案——佩蘭、菖蒲之用於舌苔厚膩
    厚膩的舌苔,屬病理性,尤其是消化系統的疾患,顯示得更為突出,拭之雖去,仍可再生,兼有痰溼之邪者,則很難拂掉,我的經驗,若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入佩蘭、菖蒲二藥,通過祛濁以淨化厚膩的舌苔,恢復味覺,收效頗好。
  •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花木君在文房清供植物裡面,菖蒲非常受人們歡迎,在文人案頭几旁,一小盆菖蒲,作為點綴之物,小巧葳蕤,一叢並發,盤根錯節,葉纖莖細,於無為處顯丘壑,不經意間露春色。菖蒲超凡脫俗、青蔥翠綠,亭亭玉立,飄逸俊秀,簡潔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菖蒲之於文房,彰顯古樸典雅之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詠嘆菖蒲的詩詞不勝枚舉,俯拾皆是,筆者曾撰文點評,此處就不贅述。菖蒲的種類很多,從植物學來說我國有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
  • 閒情雅致種菖蒲
    菖蒲,生之溪澗與石為伴,形之似蘭,香味兒獨特,驅蚊蟲,蕩濁氣,清新雅致。對於菖蒲的芳香和驅蟲避邪,屈原在《楚辭·九歌》中說:蓀壁兮紫壇,匊芳椒兮成堂。菖蒲那時稱為蓀。意為用菖蒲裝飾牆壁,用紫貝堆砌庭壇,用椒草拌泥塗牆,滿屋都是芳香。至今人們還留有端午門前插艾蒲的習俗。
  • 花草四雅之一的菖蒲
    從唐宋開始,菖蒲這種植物,就走出溪頭澗畔,成為文人案頭清供,也就是現在的菖蒲盆景。菖蒲,古人云生於池澤者泥菖也,生於溪澗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間者石菖也。在《盆景偶錄》中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