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山西行丨走進大同雲岡石窟

2020-12-13 央視新聞

5月11日下午,來到山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走進大同雲岡石窟,實地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石窟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餘尊,代表著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石窟始建於公元460年(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描述它:「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

宏闊瑰麗的雲岡石窟吸收和借鑑印度、中西亞文化,汲取希臘、羅馬藝術元素,其中「第六窟」被譽為雲岡第一偉觀,是世界雕刻藝術史上的奇蹟。

△釋迦佛洞(第六窟)公元四七一至四九四年

近年來,雲岡石窟研究院先後組建了文物保護修復研究室、彩塑壁畫保護研究室、數位化室、遺產監測中心、可移動文物修復室等,雲岡石窟本體保護全面轉入防風化治理和日常維護。

監製 | 申勇

記者 | 史偉 紫童 雷雷 漢璋

視覺 | 任萬霞 鄒曉鶴 吳鵬

相關焦點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同召開
    研討會現場 (圖片源自山西省文物局)日前,由山西省政府、北京大學聯合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致賀信,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
  • 時政新聞眼丨歷史交匯之時,習近平為何赴山西大同考察
    全國兩會前夕,習近平再次出京考察,直奔山西。兩個月接連考察四個省,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行程最密集的出京考察。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這樣的時間節點,最顯大勢。在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大同,總書記重點關注的就是如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
    12月7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學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敦煌研究院等石窟寺研究單位的知名專家、學者專題研究雲岡學學科建設的任務與路徑,共同探討北魏平城在中西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在山西大同西邊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五十三個,造像五萬一千餘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石窟始鑿於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遷都洛陽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到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體驗佛教石窟魅力 感受傳統文化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歷代開鑿修建,遺存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滄桑的時光變幻,大而同的氣候、地理、環境卻讓石窟至今保留完好,彌足珍貴。歷代兵災、地震、戰爭、動亂、滅佛,我國留存的明代以前建築較為罕見,而山西表裡山河,易守難攻,以及相對邊遠,遠離政治、經濟中心,也讓一些古代建築在這裡得以保留。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來山西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國家首批五A級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名錄,來這裡感受一波氣勢宏偉的雲岡群吧!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這裡凝聚了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峰,作為北魏的國家工程,整個石窟群恢弘壯觀,氣勢雄偉,大山中雕刻的佛像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好多歷史文化,可以請一位導遊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每處石窟的歷史由來。
  • 最近,好多遊客反映: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門票預約不了。原因在這裡
    山西各旅遊景區預約門票的方法都及時地公布到網上了。最近,好多遊客向我反映: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門票預約不了。今天,我在這裡告訴大家雲岡石窟門票到底如何預約。雲岡石窟門票預約時間跟其它景區不同,雲岡石窟門票只能在遊覽當天預約,不像五臺山、平遙古城、王家大院等其它景區可以在提前一天預約。
  • 珍貴的史料:圖說雲岡百年滄桑,山西大同收藏家田德宏供稿
    「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一一習近平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雲岡石窟明信片,當時窟頂的寺廟相當完整。當時沒有文物保護意識,石窟破爛不堪,有幾個窟口用木柵欄封了起來。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大同古建築》中的雲岡石窟畫面。一九八二年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大同》明信片,印刷粗糙,定價把一元印成一百元的天價,雲岡大佛都印反了。
  • 大美山西-雲岡石窟藝術的聖地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武周川北岸以西16公裡的武周山麓。石窟依山開鑿,從東到西綿延一公裡。有45個主要洞窟,1100多個小龕和51000多個雕像。它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同雲岡石窟榮登「百強榜」第三!
    2020年5月全國5A級景區品牌百強榜發布雲岡石窟景區榮列第三日前,由邁點研究院獨家發布的「2020年5月5A景區品牌100強榜單」出爐,雲岡石窟景區名列第3名,監測顯示,5月5A級景區MBI指數山西增幅較為明顯,雲岡石窟景區指數增至318.6,相較於上月環比增長284.78%。同時,5月雲岡石窟景區媒體關注較高,在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等各大新聞端累計曝光文章數百篇。在文旅融合、全域旅遊迅速發展的背景下,5A級旅遊景區的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 去大同雲岡石窟旅遊,一定要了解的「馬識善人」
    雲崗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五洲山,其依山而成,大大小小的佛像鑲嵌在山崖內,雄偉宏大的氣魄震驚了無數的遊人。而它也擁有著華貴的身份,雲岡石窟是中國最早皇家建築的石窟,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寺。如此的龐然大物,卻只用了不到100年的歲月,所以它也是開鑿周期最短的一項石窟工藝方面的工程,它的精妙讓無數的遊人讚嘆,同時也吸引了無數的學者來到大同的雲岡石窟進行歷史考察、石刻塑像方面的研究與學習。雲岡石窟內石刻的佛像塑身有五萬九千餘尊,稱這裡為石刻佛像的聚集群落也不為過。
  • 雲岡石窟進行日常保養
    本文轉自【中新網】;  5月13日,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第11—13窟的維護保養工作,針對粉塵、裂隙、空鼓、分離等問題進行有效治理。2015年開始,雲岡石窟保護工作的重點由搶救性保護轉向預防性保護、研究性保護。
  • 大同雲岡石窟,最易被忽視的兩處景點,其實很精彩
    說說我的大同行,大同的第一個行程是雲岡石窟。開心的是,從現在到年底,工作日出行,享受免門票的優惠。位於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麓的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雲岡石窟景區入口,很氣派。
  • 走近雲岡石窟,一起探索民族融合的歷史!
    走近雲岡石窟,一起探索民族融合的歷史!走進大同雲岡石窟民族融合 天下大同北魏的文化融合具有先進性雲岡第5窟即「大佛窟」是雲岡石窟保存造像較多的洞窟之一高大巍峨 令人敬畏是雲岡石窟最高的造像
  • 山西行08:雲岡石窟裡的悲劇藝術
    雲岡石窟在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也稱武周山)南麓。從大同到雲岡石窟坐車只要二三十分鐘。 據說是1956年11月間雲岡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曇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窟前積土時出土的。看不懂題記,只覺得字很美。 進山門,看到石窟。五州山,一座小山丘,數十米高,山頂平禿,山上寸草不生。雲岡石窟就開鑿在五州山山壁上。
  • 雲岡石窟研究院向山西大同大學捐贈《雲岡石窟全集》
    12月21日下午,大同市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主持編撰的《雲岡石窟全集》藏書捐贈儀式暨學術交流講座在山西大同大學舉行。 捐贈儀式上,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張焯代表大同市雲岡石窟研究院捐贈《雲岡石窟全集》藏書,山西大同大學黨委書記弓永華代表學校接受藏書。
  • 2020山西雲岡石窟首屆房車露營節暨中國房車一族行業總裁峰會開幕
    8月21日,由雲岡石窟研究院主辦,大同市房車協會、中國房車e族旅居協會山西分會、大同市自強傳媒、喜人汽車圈承辦的2020雲岡東山首屆房車露營節暨中國房車一族行業總裁峰會在雲岡石窟東山菩提藝術區開幕。露營節活動時間為8月21日—25日為期五天。
  • 雲岡石窟!5A級景區品牌百強~
    雲岡石窟! 12月13日,記者從邁點研究院獨家發布「2020年11月份5A級景區品牌100強榜單」中了解到,山西省4家景區上榜該名單,分別為晉中平遙古城景區、大同雲岡石窟
  • 2020西行漫記二:雲岡石窟 應縣木塔 說點別人沒說過的
    要說今年去山西是因為景區免首道門票,這個不假,免門票誰不喜歡呢。要說山西好風光、文物古建眾多,讓我流連忘返,喜歡去、總想去,這個也是真實的。最近幾年,幾乎每年我們都要到山西走一圈,有時候一年還能去上兩次。
  • 感受「行走」起來的數字雲岡石窟
    「漫步雲岡石窟,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神態各異、形象多樣的石佛造像,感受北魏大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可以在數字中心,體驗高科技帶來的視覺衝擊。」6月23日下午,剛剛在雲岡石窟數字中心體驗過VR成像觀全景雲岡的遊客谷向榮告訴記者,雲岡石窟是體驗感十足的旅遊項目,讓他對傳統文物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有了更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