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山西-雲岡石窟藝術的聖地

2020-12-13 騰訊網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武周川北岸以西16公裡的武周山麓。石窟依山開鑿,從東到西綿延一公裡。有45個主要洞窟,1100多個小龕和51000多個雕像。它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岡石窟建築風格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的所有洞窟可以大致分為三類。早期的16-20個洞窟在平面圖中呈橢圓形,並以雕刻圖像為主,他們又高又雄偉。第20窟是雲岡石窟的雕塑藝術,代表作櫻桃頭。中部的洞窟在平面上大多為矩形,帶有前後室。除了中心的雕刻佛像,牆壁和頂部還有許多浮雕。第三種是厚厚的方形洞穴室,中部有一個方形塔柱,有浮雕雕塑,牆上有佛像和壁刻。第六窟是最典型的。這個洞窟的空間高20米,中間有一個大塔,斷面面積為60平方米。山洞裡有無數的浮雕。除了大小佛像,菩薩等外,還有釋迦牟尼一生從降生到成佛的故事。它確實是我國雕刻藝術的寶庫。

雲岡石窟長廊兩邊石雕柱子

雲岡石窟外景

雲岡石窟外景石雕佛陀

山西雲岡石窟的晚期石窟有哪些?

較晚的石窟大多是中小型洞窟,從東到西主要覆蓋崖面。大多數洞窟以單個洞窟的形式出現,不再成組出現。雕像的主體主要是頂部的釋迦牟尼或彌勒佛和底部的釋迦牟尼。

雲岡石窟內景石雕

佛像和菩薩臉消瘦,脖長,肩窄,這種雕像是北魏晚期「秀骨清雕」的清新典雅藝術形象,是北魏晚期佛教造像的鮮明特徵。

雲岡石窟內景聯排石雕

石窟中有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如佛陀,菩薩,弟子,護法諸天等。仿木建築風格簡單,造型多樣。那裡有主題突出,技巧精湛的佛像浮雕;構圖豐富,裝飾圖案優美精緻;如箜篌,排簫,篳篥和琵琶等古代樂器雕花豐富多彩。

雲岡石窟外景長廊石雕

雲岡石窟外景石雕景區

開放時間:4月1日至10月15日:8:30-17:30;10月16日至次年的3月31日:8:30-16:50;

門票價格:旺季:125元/人(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80元/人(11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

景區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周山南麓;

交通:在市區乘坐3路公交車到雲岡石窟站下車;

作者:古東,旅遊景點文案集合推薦。每天分享一點點,如果你喜歡的話咕咚的一下我就收到了。

大家有什麼好的旅遊景點聖地,歡迎提出來一起分享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社古東Vlog

相關焦點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到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體驗佛教石窟魅力 感受傳統文化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歷代開鑿修建,遺存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滄桑的時光變幻,大而同的氣候、地理、環境卻讓石窟至今保留完好,彌足珍貴。歷代兵災、地震、戰爭、動亂、滅佛,我國留存的明代以前建築較為罕見,而山西表裡山河,易守難攻,以及相對邊遠,遠離政治、經濟中心,也讓一些古代建築在這裡得以保留。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在山西大同西邊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五十三個,造像五萬一千餘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石窟始鑿於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遷都洛陽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
  • 山西行08:雲岡石窟裡的悲劇藝術
    雲岡石窟在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也稱武周山)南麓。從大同到雲岡石窟坐車只要二三十分鐘。 據說是1956年11月間雲岡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曇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窟前積土時出土的。看不懂題記,只覺得字很美。 進山門,看到石窟。五州山,一座小山丘,數十米高,山頂平禿,山上寸草不生。雲岡石窟就開鑿在五州山山壁上。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同召開
    研討會現場 (圖片源自山西省文物局)日前,由山西省政府、北京大學聯合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致賀信,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來山西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國家首批五A級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名錄,來這裡感受一波氣勢宏偉的雲岡群吧!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這裡凝聚了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峰,作為北魏的國家工程,整個石窟群恢弘壯觀,氣勢雄偉,大山中雕刻的佛像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好多歷史文化,可以請一位導遊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每處石窟的歷史由來。
  • 習近平山西行丨走進大同雲岡石窟
    5月11日下午,來到山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走進大同雲岡石窟,實地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石窟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餘尊,代表著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年度壓軸大展,大美之頌·雲岡石窟千年記憶與對話
    年度壓軸大展,大美之頌·雲岡石窟千年記憶與對話 2020-12-05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雲岡石窟進行日常保養
    本文轉自【中新網】;  5月13日,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第11—13窟的維護保養工作,針對粉塵、裂隙、空鼓、分離等問題進行有效治理。2015年開始,雲岡石窟保護工作的重點由搶救性保護轉向預防性保護、研究性保護。
  • 雲岡石窟「行走世界」走到上海
    雲岡石窟,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12月25日,「大美之頌——雲岡石窟的千年記憶與對話」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盛大開幕,120件雲岡文物與世界首個3D列印的可移動石窟、雲岡第12窟「音樂窟」驚豔亮相,與10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開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對話。
  • 山西懸空寺、雲岡石窟,人生當去一次!
    作者|寒江雪 (一)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去雲岡石窟需先經佛光大道。雲岡石窟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 大同雲岡石窟榮登「百強榜」第三!
    2020年5月全國5A級景區品牌百強榜發布雲岡石窟景區榮列第三日前,由邁點研究院獨家發布的「2020年5月5A景區品牌100強榜單」出爐,雲岡石窟景區名列第3名,監測顯示,5月5A級景區MBI指數山西增幅較為明顯,雲岡石窟景區指數增至318.6,相較於上月環比增長284.78%。同時,5月雲岡石窟景區媒體關注較高,在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等各大新聞端累計曝光文章數百篇。在文旅融合、全域旅遊迅速發展的背景下,5A級旅遊景區的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
    12月7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學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敦煌研究院等石窟寺研究單位的知名專家、學者專題研究雲岡學學科建設的任務與路徑,共同探討北魏平城在中西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在雲岡石窟景區舉行
    山西晚報訊(記者 劉俊卿)雲岡的初夏,草木葳蕤、蓬勃向上。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切實做好遺產日宣傳工作,雲岡石窟景區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各類主題宣傳活動。其中,由山西省文物局主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儒風漢韻——漢畫像石拓片展」13日在雲岡美術館隆重開展。
  • 雲岡石窟:「雲」端行走,「雲」遊世界
    別樣的胡風樂舞  雲岡石窟與我國諸多石窟寺比較,頗具西來樣式,胡風胡韻較為濃鬱,而中晚期的石窟造像又引領了中華佛教藝術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風尚。如今,它以恢宏的皇家氣勢、自然的園林生態和優雅的文化環境,成為海內外遊客的禮讚聖地。
  • 走近雲岡石窟,一起探索民族融合的歷史!
    走近雲岡石窟,一起探索民族融合的歷史!走進大同雲岡石窟民族融合 天下大同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看雲岡我們從曇曜五窟開始
  • 2020山西雲岡石窟首屆房車露營節暨中國房車一族行業總裁峰會開幕
    8月21日,由雲岡石窟研究院主辦,大同市房車協會、中國房車e族旅居協會山西分會、大同市自強傳媒、喜人汽車圈承辦的2020雲岡東山首屆房車露營節暨中國房車一族行業總裁峰會在雲岡石窟東山菩提藝術區開幕。露營節活動時間為8月21日—25日為期五天。
  • 這就是雲岡石窟!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供圖早期的曇曜五窟造像作風勁健質樸技藝上承漢代的優秀傳統也吸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中期石窟富麗堂皇新華社記者王頌攝令人目眩的不只是藝術上的登峰造極更有歷史、建築、音樂等等內容徐徐鋪展雲岡石窟第10
  • 雲岡石窟丨讓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中國營造學社成員來到山西大同測繪遼金寺廟,順便觀覽雲岡石窟,卻意外地在石窟裡發現了中國北魏木構建築形象。在中國營造學社成立90周年之際,清華師生重走梁思成、林徽因曾走過的古建築考察之路,近日,他們來到雲岡石窟,通過「人文清華」講壇網絡直播,將雲岡石窟之美分享給更多的人。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將近1600年。現存45個主要洞窟、209個附屬洞窟、1100多個佛龕、18000餘平方米雕刻面積,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
  • 大同市雲岡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與後期發掘的洛陽龍門石窟不同,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而且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的藝術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20號洞(白佛洞)的露天釋迦雕像,高13.75米,雕像在胸前仍然完好無損:半圓臉,深目高高的鼻子,大眼睛和薄嘴唇,他保留了典型的西域少數和印度人面部特徵。龍門石窟中的大佛與南朝的士大夫的外觀很接近。
  • 大美之頌·雲岡石窟丨王純傑:化象之境
    大美之頌·雲岡石窟丨王純傑:化象之境 2020-12-23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