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聽說過《24個比利》嗎?
他叫做威廉 · 米利根,是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因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比利的多重人格達24個之多,他體內的人格可以互相交談、下棋,互相控制對方的行為。
比利自8歲起,多次被繼父毆打、威脅和強姦,有嚴重的精神疾患。早在16歲第一次自殺未遂後,比利就被其他人格保護起來,已經「沉睡」了七年。
父親自殺,繼父百般虐待,這讓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這個世界,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來安慰、保護自己。於是在這兩股力量的融合中,衍生出了其他的人格,比利從此沉睡,被其他人格佔據身體,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一無所知。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將許多都市的男女逼得喘不過氣來,這其中就有不少人都有輕微的人格分裂傾向,如:喜怒無常、陰晴不定、讓人捉摸不透,經常性的感到無聊和鬱悶。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一定要提醒他/她注意心理健康。
人格分裂到底是怎樣的?如何治療?閱讀本文,幫你找到答案。
01.
什麼才是人格分裂?
所謂的人格分裂,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多重人格,醫學上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它多與童年創傷有關,由情感創傷引發,女性更多容易受到創傷及情感方面的影響,因此男女患者比例是1:9。
它不僅僅改變患者的人格。記憶、行為方式、態度和心理年齡都會隨人格切換。
次人格的特質通常與主人格特質相當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壓抑的,新人格可能是開放,外向的。
心理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了最常出現的交替人格的類型:
他們的出現通常是為了應對原始人格所無法忍受的虐待,一個已經長大成人的原始人格,將自己曾經的創傷經歷分擔到另一個「兒童/青少年」的人格身上(仿佛是幼年的自己的分身),從而減少對自己的影響。
這些人格可能是任意年齡,患者可能通過分裂出一個「保護者」的人格來拯救自己的「原始人格」。這類交替人格通常比原始人格更加勇敢和堅強。
這些人格是對曾經虐待過自己的人的模仿,會譴責原始人格,製造負面信息。這些負面信息甚至可能會引發多重人格障礙患者自我傷害或自殺。
同樣是對曾經虐待過自己的人的模仿,但他們的敵意通常指向外部世界,而不是自身。
這些人格包含著因遭受虐待而產生的憤怒情緒,可能會對虐待者尋求報復。他們具有表達整個人格系統的怒火的傾向,很有很強的敵意。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中對人格分裂的特徵表述為:
1、有遺傳奇異的信念,或與文化背景不相稱的行為,如相信透視力、心靈感應、特異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反常的或特殊的行為,如服飾奇特、不修邊幅、行為不合時宜、習慣或目的不明確。
3、言語怪異,如離題、用詞不當、繁簡失當、表達意見不清,並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礙等因素所引起。
4、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如一過性的錯覺、幻覺、看見不存在的人。
5、對人冷淡,對親屬也不例外,缺少溫暖體貼。
6、表情淡漠,缺乏生動的情感體驗。
7、多單獨活動,主動與人交往僅限於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觸,除一級親屬外無親密友人。
注意:至少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才可以被診斷為人格分裂。
02.
人格分裂的成因
性格特質:多疑、不信任他人、妒忌、敏感、易怒、心懷怨恨、自負。
原生家庭:家長或長輩的不正當教育(關愛太少或照顧不當),致使孩子缺乏依賴和安全感,並無法建立親密和信任關係,使人格發展停留在童年階段。
童年創傷:絕大多數的患者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都曾有過難以承受的壓力和很糟糕的生命體驗,最常見的是虐待、性侵和死亡威脅。
強烈的精神刺激:失戀、失業、離喪等重大的人生轉折容易導致患者心理無法承受,故而選擇自我逃避,產生新的人格來面對社會和人生。
不穩定的生活環境:環境的壓抑和長期生活在矛盾之中,會使主格與各個人格之間的矛盾激化發展,從而使所有人格毀滅(實際意義的瘋子)。
03.
如何治療人格分裂?
人格障礙屬於大腦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種疾病,可到專業心理機構進行全面的檢查,通過藥物治療緩解軀體症狀,並結合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來改善病因、促進康復。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如:奮乃靜、五氟利多、舒必利等)因副作用較大,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如:利培酮、奧氮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等)。
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臨床上的治療常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療。
現實中的治療是:
諮詢師通過催眠患者來引出每一個分身,進行錄像和錄音,然後分析這些分身的前世今生、前因後果、來龍去脈。
再分別催眠出每一個人格進行談判,制定治療的計劃,最終說服每一個分身:通過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你(分身)也是可以從中獲益的。
鼓勵各分離的人格之間的內部交流,因為這種內部交流有助於「拆除」置於主人格和次人格之間的隔牆。
後繼人格一旦形成,它就會強力抵禦企圖消滅它的一切努力。因此,諮詢師不能去消除它,而應該注重它與主人格的同一性,設法整合它們,使之像正常的情緒變化那樣操作。
通過宣洩,讓患者宣洩一切因為「壓抑」而產生的心理痛苦。
旨在糾正孤獨不合群性,一般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提高認知能力
諮詢師讓患者懂得孤獨不合群、嚴重內向的危害,自覺投入心理訓練。同時講清訓練的方法、步驟、目的和注意事項,要求積極配合治療。
2)制定社交訓練評分表
8-12周為一個療程,要讓患者學會進行自我評分,每日小姐,每周總結。諮詢師每周核對記錄,並作出評價。
稍有進步,願意參加社交,與人接觸交談,但接觸交談仍比較勉強和刻板。
明顯進步,能夠主動與人接觸交談,孤獨不合群的傾向改變程度在50%以上。
3)討論獎勵措施
一般以獎勵表揚為主,對每一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並給予強化,以鼓勵其增強自信,這一點很重要。
獎勵方式通常採用現金、代幣、贈送喜愛的生活學習用品、允許定期外出旅遊等等。切忌因為無進步或進步微小而批評責備,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或對自己喪失信心。
開始時由諮詢師和患者共同商定,以一位朋友(同學或同事)為交談對象,每次要求主動與他交談5分鐘,交談內容和方式不限,逐漸做到主動、比較融洽地隨便交談。
進而逐步增加交談的時間(從5分鐘增加到20分鐘,再增加到半小時);對象由1人增加到5人。
訓練成功後,改變訓練內容,鼓勵其轉向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投入現實生活。
可採用腦電生物反饋和體感音樂治療技術,幫助患者全身放鬆,促進人格分裂的康復。
人格分裂不是好事,它會導致人有自殘或輕生的念頭。早期治療容易,後期隨著人格增多治療會變得困難,而且極易做出不可預知的事,例如自殺或犯罪行為。所以,一經發現就要及時治療。
04.
日常調節方法
要求本人有意識的分析自己,確定積極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標。
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生是一種情趣無窮的愉快旅途,每一個人你都應該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賞宇宙萬物那樣,每時每刻都在奇趣歡樂的道路上旅行,這樣才能充滿生活樂趣和前進的活力。
要創造條件,有意識地接觸社會實際生活,擴大接受社會信息量,促使生活多樣化。
參加興趣小組活動,這是培養興趣的較好形式,內容有繪畫、歌詠、舞蹈、藝術、體育鍛鍊、科技活動等。
下次再和他人談起多重人格的時候,不妨把這篇文章科普給他。
你對多重人格有著怎樣的認識?在評論區留言給我們吧。
來源:安肯心理,微信號:ancareclinic
近期課程 (點擊可查看詳情)
心理諮詢培訓項目招生簡章詳情
【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認證培訓
【特惠】催眠師強化訓練營•長沙站(8月)
正念舞動基礎和專業班系統課程(8月27-30)
薛偉動力性團體| 體驗+觀察+團體督導(8月28-30)
張沛超精神分析連續課程第一季(9月)
嚴成剛家庭系統排列推廣工作坊(9月26-27)
心理專家趙小明音樂治療工作坊(10月)
曾奇峰精神分析演練與實操第五期(10月)
國際潛意識引導技術執行師工作坊( 10 月 )
國際情緒釋放技術執行師培訓工作坊(11月13-15)
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提升親子關係(11月13-15)
國際認證催眠治療師(高級)師資班(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