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人格情感分析——分裂人格,are you?

2021-03-02 心理諮詢師

分裂人格

—害怕把自己交出去

  人格分裂的人害怕公轉,喜歡自轉。他總是費盡心思的獨立生活,竭儘可能的自給自足。他不依賴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為任何人負責。

  他若即若離,矜持,遙不可及,甚至冷漠,好猜疑,很難和他們交往。害怕別人親近,這是典型的恐懼。

- 1 -

分裂人格的特徵

  獨立自主,自給自足,理性主義者,堅強,獨具個性,冷靜,客觀,自信,批評家,矜持,冷漠,好猜疑,喜怒無常,古怪,奇特,與世隔絕,自我中心,社交困難,敏感,孤僻等。

 

- 2 -

分裂人格的診斷

  在分裂人格者看來,生活的上上之策就是戴著一頂童話的魔帽,終其一生隱形於帽子下面。

  1.   距離  人格分裂的人費盡心思的獨立生活,儘可能自給自足。他不依賴任何人,不需為任何人,尤其重要的是,不需要為任何人負責。

  2.   猜疑  因為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不甚了解別人的世界,以至於在人群之中時常沒有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會使人猜疑,病態的對號入座,把自己的投影視為真實情況。

  3.避風港  他完全不信任別人,覺得不受保護,就會發奮尋求一個避風港,來獲得安全感。因此,也成就了他特殊的才能—理智又冷靜。

  那麼,相對於理智的發展,屬於情感的部分卻退縮了。因此,他智力高人一等,情感方面卻很遲鈍。

 

- 3 -

分裂人格的感情世界

  分裂人格者心力交瘁,只為了證明自己值得人愛。

  1.   愛與被愛  父母,照顧者與人格分裂者童年時期的相處情形,和早期分裂人格的形成有一定關係,早日發現渴望在分裂人格深鑿之前,減緩其嚴重程度。在愛情之中,既非勇於追求的徵服者,也非樂於奉獻的迷人角色。深情款款,言語或情感上的示愛,對他而言都很陌生,也不懂得體貼,沒有融入另一個人個性與感覺之中的能力。

  2.   責任與情感  在惱人的渴慕以及害怕親近的衝突中,他通常採取簡單的策略,比如態度冷漠,要不就是維持純粹的性關係,不帶任何情感。義務責任對他來說,是一種束縛,需要自己付出的太多,而極度畏懼。

  3.   性與愛  人格分裂者的性關係中,抽離出感情因素,他的情慾體驗也很孤獨;伴侶只是「性愛物品」,而他的情感生活只能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更嚴重的是,他根本不相信有人會愛上他,於是把夾雜在愛與恨之間的矛盾轉嫁到伴侶的身上。他不斷質詢,懷疑伴侶對他的愛,以便消除自己的疑點。

  4.  奉獻與猜忌  愛與希望奉獻的欲望一再被壓抑,有時候就會轉化為醋勁,甚至嫉妒到發狂。他最覺得自己不可愛,也沒有愛人的能力,很難留住喜歡的人。因此,處處嗅出情敵的氣味。分裂人格者不敢嘗試長遠的關係,比較傾向於短而濃烈,時好時壞的關係。也是最難培養出愛人的能力。

 

- 4 -

憂鬱人格的侵略性

  誰打破我的距離,我就恨死了他。

  表達恐懼和憤怒的模式:向內逃避,退縮,死寂;或者,向外逃避,發脾氣,攻擊別人。

  1. 宣洩  分裂人格者若始終沒有交到朋友,無從體驗被愛護,保護的感覺,只覺得被排擠,受威脅,就會困在似假還真的攻擊與危險之中。這樣的反應仍然屬於初始的感官所有:當他消減過重的負荷,即宣洩心中的恐懼時,態度粗暴冷酷,缺乏同理心,事後也無愧疚之心。

  分裂人格者沒有安全感,孤立無援,因此心生猜忌,把別人的親近當作威脅,一開始他覺得害怕,然後用攻擊作為響應。

  2. 爭取  分裂人格者的攻擊性還有另一種功能,他用憤怒來抵拒保護,接著展開攻擊,因此與人有了接觸,這似乎是他唯一的橋梁。他的攻擊行為也有可能是一種追求和爭取。

 

- 5 -

憂鬱人格的成因

(環境是形成分裂人格的關鍵)所有的創傷殊途同歸,都會讓嬰兒從一開始就抗拒這個世界,保護自己,或者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

  1. 不被照顧  要讓一個孩子好好的長大,必須有人照顧,這個小小的世界必須是他能接受的,並且讓他漸漸產生信賴感。

  2. 不被關愛  嬰兒除了不可或缺的各種照顧之外,還需要溫暖,關愛,適當的刺激。例如安靜穩定的成長環境,可以使其夠自信,活潑,有責任感。其中最最要的是給嬰兒足夠的身體接觸,讓他感受溫情。

  3. 過多刺激  嬰兒時期缺乏關懷與愛是形成分裂人格的一個主因,同樣的,過多的刺激,比如母親不讓嬰兒安靜,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麼,則是另一個主因。

  孩子的器官未發育完整,就苛求他達到某些目標,也會形成分裂人格。

  4. 特定環境  在戰爭中長大的嬰兒,很容易造成分裂人格。

 

- 6 -

分裂人格的行為模式

  他把恐懼轉換成外在世界的一種物體,可以稍加迴避,抗拒或消滅,但藏在內心的恐懼卻讓他舉手投降。

  1. 淹沒  為了使自己在別人接近他的時候,不那麼慌張,所有的事情分裂人格者都會儘量自己打點,使其更加孤立。寂寞與孤獨壯大了恐懼的勢力,因此,他體會到的恐懼遠遠超出一般人。

  2. 自閉  人格分裂者自閉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對這個世界以及周圍的人越來越沒有興趣,這是遺失客觀物體的前兆,對病人來說,仿佛世界消失了。

  分裂人格者常用大災難,比如世界末日之類的想像與夢境,來表白出他心中的恐懼。越是想守住自己的陣營,與世界就脫節的越厲害,到最後他會認為自己孤立一世。

  3. 敏感  而脆弱他伸展觸角時高度戒備,猶如蝸牛探觸世界,一旦有人靠近一點兒,立刻縮回殼中。

  分裂人格的多種面貌:輕微的社交困難—非常敏感—獨來獨往—獨立獨行—孤僻—怪異—反社會—犯罪—精神失常。

如果您有

失眠、抑鬱、心理疑惑等問題

請及時諮詢心理醫生

微信:xlzxs801 / QQ:2151620244

相關焦點

  • 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多重人格
    電影裡的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具有其特有的的氣質,邏輯思維,情感認知等等一系列的特點。可以說如果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身體身上,那麼這11個人格就會是11個截然不同的個體。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是「人格分裂」?「精神分裂」?還是「多重人格」?
  • 人格分裂 | 你的身體裡藏著多少個人格?
    人格分裂到底是怎樣的?如何治療?閱讀本文,幫你找到答案。01.什麼才是人格分裂?它多與童年創傷有關,由情感創傷引發,女性更多容易受到創傷及情感方面的影響,因此男女患者比例是1:9。它不僅僅改變患者的人格。
  •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
    那精神分裂具體有什麼症狀呢?以下部分內容引自百度百科。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長期抑鬱情緒積壓是一類因素,精神分裂症發病率一般在萬分之二到萬分之六之間。
  • ——精神分裂Vs.人格分裂
    精神分裂症,又稱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一組具有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的症候群,難以正常生活。常出現幻覺、情感倒錯、思維破裂等,是認知與現實的分裂。一般發病於成年早期。其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還包括情感倒錯,即對於令人愉快的刺激表現出悲傷的反應;思維破裂,即意識清晰的前提下說話不連貫。而人格分裂症患者則會對於日常事件、創傷性事件的回憶存在反覆的空隙。
  • 子說#108 雙相,精神分裂,人格分裂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基因遺傳。這個我已經做過基因測試了。剩下的知識由另一個長期服藥的小夥伴提供。這幾天很多個小夥伴說了服藥的副作用,長胖,麻木,高血壓,食欲不振,睡眠障礙。。。他說擁有雙相的基因在人群中是穩定比例的存在。與其說是病,不如說是一種抗災害的備份系統。天才與英雄輩出。創造力,好奇心,執行力,洞察力,越危險越亢奮。
  • 如何判斷人格分裂or精神分裂症?
    在電影《致命ID》裡,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甚至可以說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人身上,就會是11個不同的個體。  人格分裂又被稱為多重人格(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 ,MPD)、或是Dissociative IdentityDisorder(DID)。
  • 分裂型人格障礙:沉默寡言而孤僻離群,情感淡漠且事不關己
    《八種常見人格障礙》第6篇–分裂型人格障礙作者:蔡銀兵案例一:十五歲的王清清(化名)是一名初二學生,在同學和老師的眼裡在了解了王清清病前性格後,精神科醫師認為她患病前,就屬於分裂型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常見的人格障礙,其人格特點多表現為孤僻、退縮、敏感、沉默。分裂型人格障礙者常常不能體驗到愉快感,也無法很好的表達憤怒、悲傷和恐懼等情緒。他們總是喜歡沉溺在幻想中,對現實世界表現出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 另一個你 | 關注人格分裂
    /Q/ 什麼是人格分裂?/A/人格分裂指的是」多重性格」,人格分裂症患者會具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自我認同和性格狀態,都對環境及自體有某種知覺、關係、想法,且各不相同。/Q/ 人格分裂患者有什麼特徵和表現?
  • 患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分別是怎樣的體驗?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往往被人們誤認為是同一種疾病,其實不然,人格分裂患者的每一種人格幾乎都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則往往陷入幻想
  • 科普-人格分裂 「多重靈魂」
    凡高自割耳朵精神逐漸分裂,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醫生發生爭吵之後,開槍自殺。但凡高在治療期間,勤奮作畫,作品有《伽塞醫生肖像》、《奧韋爾的教堂》等。所以文森特.梵谷具有多重人格傾向,並影響其藝術創作。在現代影視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人格分裂的電影,如《Tokyo  boys》、《Hide  and  seek》。
  • 一個女孩自稱擁有六重人格,是人格分裂還是戲精?
    Billy Milligan, 一個「三項搶劫罪,三項綁架罪,四項強姦罪」的罪犯,竟然最終被宣判無罪,因為他是一個人格分裂患者——不是分裂了一個兩個人格
  • 【施宇心港】究竟什麼是人格分裂
    那麼在心理學研究中,人格分裂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又有什麼臨床表現,又是什麼引起的呢?讓施宇心港帶你了解」人格分裂「。    那麼人格分裂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通常來講,人格出現分裂大多是因為人的自我保護,當一個人沒有良好的認知教育,而發生被自己的身份無法解決的問題困擾,不得不做出改變時。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就會生效。    舉個例子,當一個孩子從小被教育絕對不可以打架,如果打架的話,就會被所有人討厭。
  • 言情推薦 主角人格分裂
    後期有宅鬥復仇之類的情節,男主分裂的過程很虐心,讓人心疼。作者文風歡快,還有個續篇叫《一千零一種夫君》……沐柒:不是一個科……小編勾勾:推理探案言情,女主是有人格分裂的警察,分析犯罪心理,男主是溫柔催眠師。男女主的感情互動不算多,主要以案件情節為主。主線類似美劇和許多推理小說那樣是針對主角的,但跟女主的人格分裂梗結合的不是太緊密。案件比較精彩,作者寫心理案件有一手,推薦一看。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分裂樣人格障礙(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DSM-5對這種人格障礙的定義是「脫離正常的社會人際交往,情感表達範圍受限」。儘管通過團體治療等手段,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可以習得足夠的社交技能,但由於社交動機的匱乏,這類患者往往不會主動選擇接受治療。因此,也有人說他們就像是現代社會裡的隱士——無欲無求、獨來獨往。
  • 帶你認識病態人格分裂
    1.違紀型病態人格這樣的人格往往情緒不穩,以我為中心,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不顧他人的痛苦,無視集體紀律,常因一時衝動違反紀律。逃學、說謊、偷竊、攻擊他人等,如果是經常性的,難以抑制的,往往不是一般的違反紀律,而是病態人格。2.爆發型病態人格這種人情緒極不穩定,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產生衝動,完全不能克制自己。社會上某些因一時衝動而殺人的罪犯,往往屬於爆發型人格。這種人在衝動過後有時也會懊悔,但一遇刺激又會爆發。
  • 真實的二十四重人格犯罪,分裂的是人格還是人性?
    今天我要為大家推薦一部電影——《分裂》《分裂》是由美國環球影業發行,由M·奈特·沙馬蘭執導,詹姆斯·麥卡沃伊、安雅·泰勒·喬伊、貝蒂·巴克利、海莉·路·理查森、傑西卡·蘇拉聯合主演的驚悚片。凱文的其他人格還包括時尚設計師Barry、強迫症控制狂Dennis、保守的信教婦女Patricia、淘氣的小孩,以及其它人物不停提到 。
  • 陋蘭:人格分裂是如何煉成的?
    在現代心理學上,這類人被定義為具有「雙重人格」或者「人格分裂」。造成人格分裂的原因很多,環境、制度、文化,各種因素雜糅。在這裡,僅就文化因素加以探討。——有些人選擇潔身自好,難能可貴地固守本心;有些人則選擇了人格分裂。  選擇人格分裂的人,必須做到左右逢源。一方面,他要學會權謀、逢迎、使絆子、下黑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另一方面,他又要披上道德這件華麗的外衣,堅持冠冕堂皇的儒家話語,因為這是樹立高尚形象、晉升進階的必要條件。換言之,做事儘管卑鄙,話語必須堂皇。
  • 佔卜:你被生活逼到人格分裂了嗎?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被生活推著走的感覺,甚至有的人還具備好幾副面孔,每天都過得像川劇變臉……雖然能做到多重狀態的靈活轉換很厲害,但有些人的多面,則是壓力之下的扭曲,是痛苦的人格分裂。今天就來佔卜一下,你有人格分裂的傾向嗎?
  • 網友驚嘆:人格分裂果然是考驗演技的最好題材……
    人格分裂是什麼病人格分裂在學名上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最早也叫作「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 精神分裂是多重人格嗎?一文帶你了解兩者區別
    但是多重人格患者,往往精神異常的表現不是很明顯,比如:患者的思維正常,情感協調,沒有明顯的言行紊亂,但是患者可以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不同的人格。正確認識: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症   人格分裂的學名叫做分離性的身份識別障礙,包括了分離性遺忘,分離性漫遊,人格解體,分離性身份障礙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