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教父Paul Graham:如何超越同行、獨立思考?

2020-12-17 虎嗅APP


記得以前讀到過一句話,「要是認為大眾是理性且具有思想的,才是最大的非理性和沒頭腦」 。網際網路的產品經理也會告訴你,不要讓用戶思考。


誠然,我們的大腦從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主要目的就是讓你「生存到繁榮」,而不能讓人覺得對我有益的信息,我們的大腦都會自動過濾掉,也不會進一步思考。這是本性,不必苛責。


而信息爆炸的時代,上兩個世紀的拓荒淘金者進化成了思想淘金者,我們還是需要從無垠的信息海洋裡挖掘出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只有成為獨立思考者才有更大的機率做到這一點。


最近我看到我關注的矽谷教父級人物Paul Graham寫了一篇新的博客文章,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 我改寫了一下中文標題: 如何超越同行獨立思考,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不愛獨立思考,但是更願意超越同行。


這篇文章我翻譯了可讀性比較強的前半段,原文後半段可以點擊連結查看。後半段其實說了一句最重要的觀點:只有擁有好奇心,去做你最感興趣的事情,才能讓你變成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 


世界上有一些工作,如果你沒有與同行不一樣的思考,很難做好。


例如,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科學家,僅僅做到正確是不夠的,你的想法必須既正確又新穎。你不能發表一篇別人都知道的事情作為論文,你需要告訴大家別人還不知道的事情。


做投資也是如此。公開市場投資者正確預測公司的表現還遠遠不夠。如果很多其他人也都做出相同的預測,那首先會在股價上反映出來,也就沒有賺錢的空間了。唯一有價值的見解是大多數其他投資者沒有達成共識的見解。


這一點對創業者同樣適用。你不應該啟動一家所有人都認為是好點子的初創公司,或者已經有其他人在做的點子。你應該選擇做那些大多人認為是壞主意的創業項目,只要你知道它不是壞主意就可以了。例如為數千名業餘愛好者使用的小型計算機編寫軟體,或者創建一個網站讓人們在陌生人家裡打個地鋪睡上一晚。


但是這種模式也並不是普遍的。實際上,它不適用於大多數種類的工作。在大多數工作中,比如作為管理人員,你只需要正確而不需要新穎,也不需要其他人都是錯的。


在大多數種類的工作中,都有一些創新的餘地。但是在實際中,必須保持獨立思考的工作與不需要獨立思考的工作之間存在相當明顯的區別。


我真希望有人在我小時候就告訴過我這種區別,因為當你決定要從事哪種工作時,這是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你是否想要做一種只有具備與眾不同的思考才能獲勝的工作?我想大多數人的潛意識在他們的意識之前已經有了答案。我知道我的選擇一定是做獨立思考的工作。


獨立思考能力似乎更多的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而非後天培養的 。這意味著如果你選擇了錯誤類型的工作,你將不會開心。如果你天生有主見,那麼成為中層管理者終究會感到疲憊。如果你天生是保守的人,那如果你做一些原創性工作也會遭遇挫折。


但是這裡有個難題,人們常常會搞錯自己在傳統觀念到獨立思維的橫軸上處於什麼位置。觀念傳統的人不喜歡將自己視為觀念傳統的人。在任何時候,他們都認為自己獨立決定要做什麼,最後只是他們的同行也碰巧做了一樣的選擇。而思想獨立的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與其他人大有不同,直到他們公開發表這些想法為止。


你能使自己更加獨立思考嗎?我認為當然可以。雖然這種特質是天生的,但是也有方法放大它,至少不去壓抑它。


最有效的訣竅之一就是很多技術宅男都在實踐的:刻意迴避那些保守思想。如果你對保守思想充耳不聞,你就很難成為一個保守的人。如果一個人經常急迫的花很多時間在打聽別人都是怎麼想的,他往往是個隨大流的人。


你身邊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如果你身邊都是傳統思維的人,那你很難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後也會限制你擁有與眾不同的想法。但是,如果你身邊都是獨立思考者,你會獲得相反的體驗:聽到別人講讓人眼前一亮的事情會激發你更多思考。


有獨立思想的人如果覺得周圍都是傳統思想的人,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會傾向於自我隔離。我們上高中時候就有這個問題,獨立思想的人沒有機會表達自己。再加上高中往往是一個閉塞的小世界,大家都缺乏自信,這都放大了順從性的力量。因此,對於有獨立思想的人來說,高中通常都是一段糟糕的時光。不過因此帶來一個好處,就是你知道該避免什麼。如果你在今後的人生裡發現,所在環境就像高中校園裡一樣內卷,那麼你就應該離開那裡了。


獨立思維和傳統思維混合在一起的另一個地方是那些成功的創業公司。創始人和創始團隊成員幾乎都是獨立思考者,否則,這個公司也很難成功。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傳統觀念的人大大超過了獨立思想的人,獨立思考的原始精神不可避免地被削弱。從此創業公司開始衰退變爛。最無語的是,創始人發現自己能夠與其他公司的創始人自由對話,而不再能和自己的員工對話。


幸運的是,你不必經常與思想獨立的人在一起,有一兩個你可以定期交談的就足夠了。一旦找到這樣的朋友,他們通常也會和你一樣渴望交談,他們也需要你。儘管大學不再像過去一樣教育資源不平均,但是好的大學仍然是結識獨立思想者的絕佳途徑。大多數學生仍會保持傳統思維來上學,但你至少會發現一群有獨立思想的學生,而不像高中時那樣一個見不到。


你還可以朝另一個方向發展:除了結交少量獨立思想的朋友之外,還可以嘗試認識儘可能多的不同類型的人。如果你融入不同的圈子裡,離你最近的圈子對你的影響就不會那麼大。另外,你也可以把不同圈子的思想帶到不同圈子裡去。 


對於不同的人,我的意思不是在人口統計學上的不同,而是真正的有不同思維習慣的「不同類型的人」 。因此,儘管去其他國家/地區旅行是一個好主意,但你可能會在街角就遇見一個不同的人。當我遇到一個對我不知道的事物有所認知的人,我會嘗試向他學習那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常常都會有驚喜。當你碰見一個陌生人,請教他問題是很好的聊天,但是我不是為了聊天而聊天,我是真的想請教。


讀史使人明智。當我閱讀歷史時,我不僅會了解發生過的事情,還會嘗試深入過去的人物的頭腦中。當時他們面對的情況是怎樣的,又是怎麼處理的?這很難做到,但是就像你需要一次遠行才能看清人生一樣,你需要為之努力。


擁有對事物的批判懷疑態度也有助於防止理所應當的接受傳統思維。當你聽到有人說一個很在理的事情,默默停下來問自己 「事實是這樣嗎?」你不必事事都增加別人的認知負擔,但是應該自己多思考一步。


你可以把這個習慣看作解題遊戲。你要知道,很多被大家廣泛接受的想法,以後也會被證明是錯誤的,看看你能不能猜出哪個會是錯的。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別人說錯了,而是找到那些破碎的結論裡隱藏的寶藏——新想法。這樣做是對新穎想法激動人心的追求,而不是無聊的智力優越感。當你開始問自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你會驚訝的發現很多時候答案不是立刻的肯定。只要你有想像力,你有更多要去思考的而不是沒有。


總之,你的目標就是不讓任何未經檢視的東西進入你的大腦,尤其那些只是一個論斷的事物。很多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你怎麼注意到是不是已經不自知的失去自己的判斷。你需要做的就是後退一步觀察其他人是怎麼得到他們的想法的。


當你站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時,你可以看到想法在人群中像波浪一樣傳播。這一現象最明顯的是時尚圈,一開始你留意到幾個人穿了同一款T恤衫,然後越來越多人,最後有一半的人都穿了同款。可能你不關注自己穿什麼,但是思想潮流圈也是如此,你其實不應該加入這個圈子。不只是因為你想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而是因為非共識的想法往往才能引領你走向桃花源。在沒有人關注的地方,才能發掘出有價值的想法。


相關焦點

  • 矽谷創業教父Paul Graham:如何獲得創業好點子?
    自我你如何判斷一個主意能否開拓出一條路來?你如何判斷它是否是一個巨大企業或某產品的雛形?通常無法判斷。Airbnb的創始人起初並未意識到他們正涉足一個大的市場。最開始他們只擁有一個很狹隘的想法,希望屋主可以在會議期間租賃出他們的房屋。他們並沒有預見到該想法會擴展到其他領域。最開始他們只知道這件事很有意義,並能取得成功。
  • 「矽谷教父」約翰·漢尼斯經驗談:寫給有為者而非有位者的領導指南
    分享 | 領導者養成筆記「ID:GoToLead 」「矽谷教父」約翰·漢尼斯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大神史丹福大學前校長,執掌斯坦福長達16年之久「如果說常青藤聯盟是美國精英的孕育地,那史丹福大學就是矽谷的培養場。」斯坦福為矽谷源源不斷地輸送拉裡·佩奇、謝爾蓋·布林這樣的人才,滋養了近5000家公司的發展。
  • Paul Graham:你應該選擇做那些大多人認為是壞主意的創業項目
    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 世界上有一些工作,如果你沒有與同行不一樣的思考,很難做好。 例如,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科學家,僅僅做到正確是不夠的,你的想法必須既正確又新穎。
  • 矽谷最牛逼的50個天使投資人
    外媒在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之後評選出了前50位,他們當中有大家熟悉的創業教父Paul Graham,有投資過Google的網際網路鼻祖,還有許多網際網路新銳,比如科技偶像Kevin Rose,傑克.多西以及Quora創始人Adam D'Angelo等,也有許多天使投資人,他們不為人熟知,卻投資了許多著名科技公司。
  • 獨立思考能讓人變得聰明起來
    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是獨立思考,最有價值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獨立思考,最讓一個人稱其為人的是獨立思考,最被人當作洪水猛獸的是獨立思考,最可以減少愚昧行為的也是獨立思考。但從每個人的心理上說,誰都希望擁有別具一格的個性,誰都希望顯示自己的不同、發表自己的觀點,誰都希望自己是自己的主宰;只是有些人做了奴才而不自知,不敢獨立思考,有些人甘願做奴才而依附他人,不願獨立思考,覺得唯命是從更省心省力。在此我並沒有指責他們,他們愛做怎樣的人是他們的自由選擇;只是希望他們不要仇視和嫉妒獨立思考的人,不要把獨立思考者當作洪水猛獸。
  • 在矽谷吃日料是種怎麼樣的體驗?說說矽谷二三事
    矽谷大家都知道,但所謂矽谷其實是怎麼樣一片區域,很多人可能不清楚。 我們所說的矽谷其實主要是舊金山灣區的聖塔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最早這裡主要生產半導體晶片,晶片中要用到的矽,上個世紀70年代,有個美國記者第一次把這一片區域稱為矽谷。
  • 蘇格拉底:如何才能獨立思考?
    從古至今,有太多的哲學家如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先賢,甚至文人政客都在描述自己所認識獨立思考精神。我個人作為一個獨立思考精神的學習者和踐行者,也希望把自己能理解的,分享給你。一、獨立思考精神3個要素1.理性。什麼叫理性呢?我舉一個例子。比如1+1=2,這是理性;比如你只有5元錢,只能吃煎餅,你也沒有別的非分之想。什麼叫不理性呢?
  • 如何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訊寶貝,綜合電商,應有盡有 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把他的所知結合各方面來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後,他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並使其為己所用。一個人只能對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細思考,因此他必須要學習新東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才能成為他的真知。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但很少有家長思考「孩子不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就喊媽」這種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孩子不會獨立思考,家長要承擔一半責任1、孩子的獨立性不足,從小就喜歡依賴家長,時間長了就不願意主動思考問題,更不願意自己解決問題;2、家長經常忽視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孩子總是得不到家長的回應,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 非工程師出身的Slack CEO如何登上了矽谷頂峰?
    但哲學出身的巴特菲爾德如何周旋於科技世界,相比工程師式的創始人,他又是依靠什麼取得了今日成就?本文將為讀者提供參考。   以下為文章正文:   矽谷的員工熱愛他們公司的以工程師為出身的創始人。工程師是這片地區「最高種姓」的成員,員工相信以工程師為出身的創始人能將比特和字節轉換為下一個熱門的數字產品。
  • 「AI教父」黃仁勳:創業不忘慈善
    黃仁勳還被貼上「AI教父」的標籤。這個「讓科技以3倍速前進的男人」正在全球掀起人工智慧的巨浪。從問題少年到「AI教父」黃仁勳愛穿黑色皮夾克,一身肌肉,堪稱矽谷最好鬥的華人。在他的人生裡,只有四件事至關重要:工作、思考、幫助別人以及創造。經歷過風投的嘲笑、資金的匱乏、首款產品的無人問津,如今,他一手締造的英偉達的業績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 |「矽谷教父」、斯坦福校長的領導...
    ▍合作與團隊配合,一個人不能包打天下高效的領導者不僅需要知道如何參與團隊之中,還應當清楚如何建設團隊、激勵團隊,深諳如何維護一個有益於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團隊成員才有條件做出那些非線性的與非漸進式的貢獻,從而造就非同一般的成果。權力的「扁平化」在科學家和工程師之中更容易發生。主要原因有兩個。
  • 獨立思考是股市走向成熟的標誌
    獨立思考是走向成熟的標誌。在股市裡最普遍的現象就是人云亦云,從眾,沒有自己的思維。通常也就是散戶思維。這可不是什麼大道理,這是事實。同時,又偏好賺快錢,想暴富。問題是,有人交了學費會思考,會改變。這種人就會進階。而有很多人反覆交著學費,由新韭菜折騰成老韭;菜。股市是搶錢的地方麼?根本就不是。股市存在股神麼?沒有。股市裡有的只是一個接一個的坑,吸引著眼紅的人往裡跳。
  • 易貝創始人皮埃爾奧米迪亞 樂在其中的"電商教父"
    原標題:樂在其中的「電商教父」(網際網路大咖秀) 酷愛計算機的奧米迪亞上大學也是以計算機為專業,期間曾在矽谷打工,做程式設計師。後轉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完成本科學業。   畢業後,奧米迪亞曾與別人共同創建了一家名叫網店的電子零售公司。1994年,皮埃爾離開該公司,但保留了股份,所以後來公司被微軟收購時,他也因此成為百萬富翁。
  • 叔本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
    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把他的所知結合各方面來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後,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這些知識,並使其為己所用。一個人只能對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細思考,因此他必須要學習新東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才能成為他的真知。
  • 讀繪本《小黑魚》: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獨立學習和思考
    在生活中,家長們,你是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和思考的呢?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需要我們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和訓練的。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具有獨立人格,但如何能做到有主見、不盲從、不輕信?今天我們要講的繪本,就是一個意識自己是誰,加深了對自我的認知的故事。
  • 人生成熟的兩大標誌:獨立思考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做到了嗎?
    小時候,我們很羨慕哪些學習好的同學,其實,學習好的同學都是能獨立思考和且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人,優秀成績不過是他們的副產品罷了!獨立思考,人生成熟標誌一。工作生活中,常常有人說,某某聰明某某有本事,實際上,就是指某個人獨立思考與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 Les Paul!豐滿的女人~~~
    到了1958年的les paul 出現了漸變色(關於第一把漸變色的les paul倒是58年還是哪年一直有爭論),but 管他呢,反正58年的漸變色les paul也成為了一代經典。雖然現在生產les paul的牌子很多,其中gibson的les paul不是一定最好的,但是卻肯定是最有名的les paul。甚至在人們心中,gibson的les paul才是正宗,才有血統,才是真正的les paul,其他的都是copy。但是在開創了輝煌之後的gibson公司也經歷公司運營問題並最終易主。在70 80年代的gibson經營不善,加上改動了經典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