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

2021-03-01 北大清華講座

請點擊上方藍字 ↑【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糊塗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託於來世。——蒙田


亞瑟·叔本華(德語: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叔本華影響了尼採、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著有《論充足理由率的四重根》、《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道德的起源與基礎》等。1860年9月21日叔本華逝世,死後將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哪怕是再大的圖書館,如果它藏書豐富但卻雜亂無章,其實際用處就反不如那些規模雖小卻條理井然的圖書館。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把他的所知結合各方面來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後,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這些知識,並使其為己所用。一個人只能對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細思考,因此他必須要學習新東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才能成為他的真知。思考與閱讀會對人的精神產生不同的影響,其差別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因此,這就愈發加大了人們之間本來就存在的思想差異——因為天性的不同,導致有的人熱愛思考,有的人喜歡閱讀。閱讀是把某些外來、異質的思想強加於我們的頭腦,這些思想與我們的精神是不相吻合的,就像印章強行在石蠟上留下印記一樣。因此,我們的頭腦就承受了完全來自外在的壓力,一會兒思考這個,一會兒考慮那個,既非出於本能,亦非因為喜歡。大量的單純的閱讀會使我們的精神喪失靈敏性,就像是一根彈簧連續不斷地受到重壓就會推動彈性。如果一個人不想動腦思考,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一旦空閒了就拿起一本書。這就解釋了何以博學多識常使很多人變得比原來更加愚蠢麻木,並阻礙他們的作品獲得成功。正如蒲柏所說,他們始終是:不停地閱讀別人,卻從來不會被別人閱讀。學者是成天閱讀、研究書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動人類發展的人,則是直接運用世界這本大書的人。實際上,只有自己本身的根本思想才具有真理和生命力。因為,只有這些才是一個人能真正、完全理解的。閱讀別人的思想,如同吃別人的殘羹剩飯,或穿陌生人丟棄的舊衣。通過閱讀獲得的思想與自己心中萌發的思想相比,正如史前植物的化石遺蹟與春天裡蓬勃茂盛的植物相比一樣。閱讀只是獨自思考的代替物。閱讀時,一個人本身的思想是在被別人的思想牽引管束。此外,很多書籍都無甚益處,除了向我們表明錯誤的路徑如此之多,如果一個人聽從這類書的引導,就會誤入岐途。但是,受天賦指引的人,亦即獨立、自發、正確思考的人,卻擁有能夠找到正確方向的羅盤。因此,一個人應當只有在自己的思想源泉乾涸的時候才去讀書——即使是最優秀的頭腦也會經常發生思維停滯不前的情況。因手拿書本閱讀而趕跑自己的原創思想,不啻是冒犯神靈的罪過。只有通過自己獨立思考獲得的知識,才能融入我們的思想體系,成為整個思維體系的一個鮮活部分,並與整體保持一種完整、堅實的聯繫。獨自思考的人只是在形成自己的見解之後才知道與權威暗合,此時的權威也同時增強了他們二者的力量。閱讀是在用別人的、而非自己的頭腦來思考。自己的獨立思考是要努力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一個系統,即使它不是嚴密、完備的。沒有什麼比孜孜不倦地不斷閱讀,讓別人的思想源源不斷地進入自己腦中更為有害的事了。那些將一生的時光都花在了閱讀中並從書籍中獲取智慧的人,就像是從旅行者的描述中了解一個國家的詳細狀況的人。這些人可以提供關於這個國家的很多信息,但實際上他們對此地的真實情況並沒有連貫、清晰、透徹的了解。而那些一生致力於深思的人,則像是親自到過某個國家的人。只有他們才真正知道自己所談的事情,他們對此地的狀況完全了解,說起來如數家珍。但是這裡有一個小小的困難需要克服:思考這種事並不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意志。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隨時坐下讀書,卻不能隨時坐下思考。思想如同客人,我們不能隨自己高興去召喚他們,而只能耐心等待他們的到來。我們必須要等待恰當的時機,即使最偉大的天才也不能每時每刻都在獨自思索。因此,把思考之外的空餘時間用來閱讀是可取的做法。正如我說過的,閱讀是對獨自思考的替代物,它可以借別人的思考為我們提供精神材料——雖然常以一種與我們自己的思維完全不同的方式。出此原因,一個人也不應該讀書太多。這樣,我們的頭腦才不會習慣於思考的替代物,因此而忘卻了認識事物的能力;才不會習慣於踏上別人已經走過的道路,遵循別人的思路而忘記自己的思維。當然,更不應該僅僅為了讀書而完全放棄對現實世界的關注。單純的經驗和閱讀一樣,並不能取代思考。純粹的經驗與思考的關係,猶如進食之於消化吸收的關係。當經驗吹噓說只有通過它的發現,才推動了人類知識的進步時,就像是嘴巴揚言整個身體的生存只是它的功勞。有思想之人的作品與其他庸人作品的區別,就在於它主題鮮明、內容明確的特點,及由此而來的清晰、流暢。因為這些人明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不管是以散文、詩歌或者音樂的形式。而普通之人卻沒有這種果斷、清晰,因此二者之間就很容易區分開來。具有最高思想能力的人的特徵是,他們對事物的判斷都是直接、明確的。他們說的任何東西都是自己思考的結果,其表達見解的方式中也完全顯示出這一點。因此,這些人像精神王國的王侯一般,擁有無可辯駁的權威。而其他人只是處在從屬的地位,這從他們那缺乏自己特色的表達風格中就可看出。因此,每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領域內全然是位君主。相比之下,那些頭腦庸俗的普通大眾,隨波逐流於各種各樣的流行觀點、權威說法與世俗偏見之間,使自己的思維受到限制,就像是那些默默服從法律和命令的平民。在現實世界中,哪怕它被認為是多麼的美麗、愉悅和迷人、愜意,我們還是不得不受制於萬有引力定律來活動,一生都在不停地克服它。但在精神的世界裡,我們是了肉體束縛的精靈,不再受重力的控制,也沒有了貧困之苦。這就是為何一個完美充沛的精神頭腦,在某一神妙時刻從其自身中所得到的快樂、幸福,在現實世界是完全找不到的。浮現在腦中的思想,猶如站在眼前的戀人。我們幻想著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這一思想,自己的戀人也永遠不會變心。但是,眼不見,心不想!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及時寫下,也會有被遺忘的危險,再也無法挽回;最心愛的人如果我們不與之結婚,也難逃被遺棄的命運。

圖片來源:網絡

【威權、合夥還是混沌模式:一個對家族親屬關係、公司治理及績效的組合性探究】【求是學術講座第二十講通知:探究都市變遷:方法和結果】【語言科學院「走近語言科學前沿」系列講座(三十六)——漢語方言中的親屬稱謂】【魅力女性,智慧編程–高科技女性職業發展與領導力論壇】【IT龍門陣202期:新規實施後自媒體創業者何去何從?】

3.10講座時間軸

【學術報告——微生物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分離和生物合成】【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第18講:生態文明與動物保護】 【京師法學名家講壇:中國死刑司法改革10年的觀察與思考】【重磅!「供給側改革」與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館奴」來了丨名人進校園之樊建川分享會】

3.11講座時間軸

匯聚、分享、交流、碰撞。北京高端名家講座、文化活動第一發布和交流平臺!2010年誕生於北大清華校園中,涵蓋人大、北師大等北京各高校、及社會最高品味的開放免費講座和活動,5年50000場。經濟人文、社科管理經典,學術思想前沿。大師身邊宜聆教,未來精英共成長!

在本微信公號中分別輸入【北大】【清華】【人大】【北師】二字可自動提取四校當日講座信息!分別輸入【北大課表】【人大課表】【北師大課表】【中傳課表】【北航課表】【中科院課表】【北外課表】可提取相應課表!

信息報送渠道1、文案海報私信至新浪微博@北大清華講座-北京活動 (及時處理)。2、文案海報私信至本微信公眾號(晚上處理)。3、文檔海報郵件(及原創文章投稿)發送至郵箱778617662@qq.com 歡迎報送和推薦高質量的講座和活動! 

歡迎關注應上海博友要求開通的【滬寧杭講座活動】微信公眾號:hnhjzhd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訊寶貝,綜合電商,應有盡有 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把他的所知結合各方面來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後,他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並使其為己所用。一個人只能對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細思考,因此他必須要學習新東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才能成為他的真知。
  •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心理學家:首先學會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但是一個人能否真正做到獨立思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因為獨立思考會被自己固有的認知和外界的聲音所幹擾。獨立思考是一個真正思考者的基礎,所以有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是證明一個人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標誌。
  • 紅星大家·領讀⑨|郎朗:看書,讓我學會去真正的獨立思考
    【今日領讀人】郎朗|郎朗:我為什麼喜歡這本書?我喜歡的書有很多,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這本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看這本書的時候很年輕,讓我學會如何面對、解決當時的困境。人生的本質就是越來越清楚地面對人生的痛苦,要麼就會淪為庸俗,要麼就孤獨。雖然現在我不認同這本書所有的觀點,但這本書可以幫助到我,關於人生、價值的知識,對生命的透徹認知,讓我學會去真正的獨立思考。
  • 叔本華:「人越庸俗越是喜歡交際,真正的高手都是孤獨的」
    叔本華:「人越庸俗越是喜歡交際,真正的高手都是孤獨的」電影《教父》裡,有這樣一句話:「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大多是活得通透的人。
  • 叔本華: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叔本華: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當代年輕人,就是對於偉大的哲學家,也不得不審慎地思考這個問題。叔本華在晚年著作《附錄與補遺》中,詳盡地探討了如何正確地處理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經典的價值就在於它可以跨越時空,像一位智慧的老者對現今的年輕人進行諄諄教誨,我們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中獲得啟發與思考。首先,我們要學會「理解與寬容」。
  • 叔本華:人的後半場
    叔本華認為,無論主張是對還是錯,所謂辯論,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戰中,大力維護自己的主張。因之,必須讓爭論成為一種藝術。誠如擊劍者在決鬥時關心的並非誰是誰非,而是如何出招與接招,辯證法也一樣,它是一種思想的劍術,在針鋒相對之際磨亮智慧,讓論點聽來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對手策略,識破並化解言語的詭詐。
  • 跟叔本華訓煉思維的藝術——如何與人辯論
    叔本華認為,無論主張是對還是錯,所謂辯論,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戰中,大力維護自己的主張。因之,必須讓爭論成為一種藝術。誠如擊劍者在決鬥時關心的並非誰是誰非,而是如何出招與接招,辯證法也一樣,它是一種思想的劍術,在針鋒相對之際磨亮智慧,讓論點聽來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對手策略,識破並化解言語的詭詐。
  • 如何成為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最核心認清楚自己
    叔本華在他的《思想隨筆》裡,這樣寫道:從根本上說,只有獨立思考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靈魂。 看一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通過他的眼神就能看出,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他們的眼神充滿從容和淡定
  • 在這個隨波逐流的世界,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情況,每天不是擔心這個就是擔心那個,他們就是心思停不下來,有事沒事就習慣在腦子裡唱獨角戲。他們不知道,相比他們所擔心的,擔心本身才是最糟糕的。對於這種情況,古人看得很明白,「小人閒居為不善」,就是說有些人是一刻不得閒,非要無事生非不可。
  • 拒絕膚淺的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有深刻認知和細緻思考的人
    尤其是在當前信息泛濫、物慾橫流的時代,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清理乾淨,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理性需要感性的溫度,感性需要理性的引導。只有通過三部分的情感激情和力量,七分理性的冷靜和思考,我們才能置身其中,置身事外,避免愚蠢的疊加,將真實的智慧淹沒在愚蠢的洪流中,從而達到高效生活的思考和決策。
  • 熱衷孤獨的叔本華,為何那麼仇女?童年陰影對一個男人的影響多大
    面對如此自負的哲學家叔本華,也許很多人會對他孤獨是最高境界的社交理論保持讚賞,而實際叔本華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說這樣的話卻沒人會關心  正如世人只關心你的成就,從來不關注你成就背後的心酸。叔本華的父母,本身就是「大兒童」  父親是商人比母親大20歲,晚年一直體弱多病。叔本華的母親出生於豪門,是一位遊記作家,叫做約翰娜·叔本華。她的文字幾乎是小情小愛,寫的不過是各城市的見聞,算不上有多少影響力  更何況叔本華的母親壓根就不是勵志成為一名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女作家,她用「布爾喬亞」的矯情文字做社交,長期遊走在不同男人身邊生活
  • 叔本華的人生哲學:高貴的人一定都喜歡獨處
    人是喜歡群居的,但人畢竟進化很多年,人類早已有了理性和高貴的靈魂,也應該在合適時間適當地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嘗試一下獨處的樂趣。獨處時唯一一個能夠讓人類的靈魂變得高貴的因素。當工作中我們避免不了與人交往,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畢竟是維繫人類社會的紐帶。不過我們可能會感覺到與人待的太長時間可能會讓我們的大腦感到筋疲力竭,甚至渾身不舒服。
  • 巧虎早教 幫助孩子成為一名獨立思考的中班生
    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四歲半了,也成為了一名中班幼兒園的孩子。此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以後的成長至關重要。通過巧虎早教則可全方位培養孩子的「三元核心力」,即自我管理力、社會適應力、探索思考力,讓他慢慢成為一名獨立思考,自信的中班幼兒園學生。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孩子是如何在巧虎的幫助下養成獨立思考能力的吧。
  • 獨立思考能讓人變得聰明起來
    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是獨立思考,最有價值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獨立思考,最讓一個人稱其為人的是獨立思考,最被人當作洪水猛獸的是獨立思考,最可以減少愚昧行為的也是獨立思考。我當然知道,這種勸告是不大現實的,一個沒有獨立思考的人怎麼可能不反對跟他們不一樣的獨立思考的人呢?即使他們不當面反對指責,也會在背後指責反對,即使他們不擁護獨立思考者,也會疏遠他們,冷漠待之;因為只有獨立思考者才會喜歡獨立思考者,這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自然都如此,何況人乎!但我總希望人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既然可以創造文明,他就能超越於自然界之上,做出一些特別的事,做出一些神一樣的事。
  • 叔本華:適當的驕傲讓人自信,過度的驕傲則讓人陷入痛苦
    叔本華說過:每個人所能夠理解與欣賞的只是符合自己本性的事物。一個讀者最能夠欣賞的是與他本人氣味相投的作品。一、叔本華:關於幸福的定義一個所能在這個貧乏的世界上感受到自身偉大的人,其本身就是具備感知幸福的能力的。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裡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大多數人們怎樣才能去獲得幸福的關鍵問題:除了你自己,其他人都很難讓你獲取感知幸福的能力,幸福的原因就是來自我們自身。
  • 如果沒有海因裡希·叔本華,那麼亞瑟·叔本華早就垮掉一百次了
    眾所周知,叔本華是悲觀主義者。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個鐘擺,在痛苦(有欲望而得不到)和無聊(欲望滿足之後就不再在乎了)之間不停搖擺。他也認為理解人生的關鍵是思考生存鬥爭,尤其是爭奪食物的鬥爭。我們不妨想想臘腸披薩。
  • 《哲學的故事》~叔本華
    一個得不到母愛甚至被母親憎恨的人是沒有理由迷戀這個世界的。叔本華讀完了預科和大學,並自學了許多。他全身心地投向愛情、投入世界,其結果深刻影響了他的性格和思想。叔本華變得憂鬱多疑、憤世嫉俗,內心充滿了恐懼,幻想著種種不幸。他變得妄想偏執,孤芳自賞。錯過成功和名望以後,他開始轉向內心,啃噬自己的靈魂。
  • 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
    一般來說,性格偏內向的人,做事都比較沉穩,外向開朗的人,做事比較容易衝動,意氣用事,經常會給人一種不穩重的感覺。這些都是性格所導致的,但性格方面也是可以通過後天改變的。以前的我是一個極其內向的人,經常碰到熟人不敢打招呼,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敢向,也因此錯過了很多人。後來因為一個契機愛上了閱讀,我開始慢慢的變了,那麼我們該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呢?
  • 叔本華人生哲學
    #教育名師團##教育##教育那些事#《叔本華人生哲學》是叔本華原著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基本反映了叔本華人生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在叔本華看來,每一個人作為意志的一種表現,又是整個意志世界一部分,但作為主體又都有一個依賴於他自己的對象世界,這就是存在於其表象中的世界,即現象世界。
  • 叔本華:人越庸俗越是喜歡交往,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孤獨的
    他們善於從世俗瑣事中,窺見事物的真相;他們不驕不躁、拎得清楚;他們是擁有大智慧的人。生活中,我一直都想做一個活得通透的人,然因愚笨,無法如願。幸得拜讀了叔本華的文字,才能在煩擾時,覓得一絲清淨;混沌時,求得一絲清醒。1788年,出生於德國但澤(現屬波蘭)的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