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2020-12-15 腦洞照亮生活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011,聚光燈效應

這種心理學效應一般是指把自己的問題無限放大,吸收更多人注意,其實也可以說是出醜來博取關注度,在如今的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甚至許多名人也喜歡這樣做,雖然乍看之下,好像成為大家嘲笑的焦點,然而卻在不經意間吸收了流量,反而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優勢,你可以說這是惡意的炒作,但的確收效甚大!

022,凡勃倫效應

凡勃倫效應是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提出來的,他通過測試觀察到,許多人(年輕人為主),在購物選擇商品時,如果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相反,一些低廉的價格,卻受到了冷落,但是物品其實是一樣的,所以通過這樣的測試,也能夠看出,人們在消費時除了獲得物質滿足之外,更重要的一點,還要得到心理上的享受,套用電影臺詞就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雖然這是一種貶義,但確實反映出了一些人虛偽喜歡炫耀的心態。

033,蔡加尼克效應

從心理學來講,一個人更有可能記住尚未完成的事情或動作,例如,服務員會記住你的訂單,直到將其帶給你,然後再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客人身上。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做事要有始有終,如果自己要做的事沒有完成,那麼對它的印象就會很深刻,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完成它,這就是蔡加尼克效應,它是在1927年,德國心理學家蔡加尼克在一項記憶實驗中發現的心理現象,其實這個心理學效應對於家長還是公司的管理者來講,都是非常受用的,掌握好之後,往往能夠收穫很不錯的結果!

044,霍桑效應

相信你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超市購物時,商家讓你品嘗他們的一款食物,而旁邊聚集了很多顧客,結果在這樣的關注度之下,品嘗後會馬上給出好評,然而回到家之後,再次品嘗這款食物時,就會覺得並不怎麼樣,還特別的難吃,其實這種行為就是霍桑效應,心理學家表示,人在受到關注度的時候,往往會刻意的改變自己的行為和認知能力,會阻礙大腦的正常判斷,因此會產生一些錯誤出現!

055,沉錨效應

如果將原始價格作為錨,人們會覺得評估起來容易得多,商店經常使用它,例如,你不會在腦海中花300美元買一件襯衫,但是,如果看到它最初的價格為1,000美元,那麼你會認為錯過這麼便宜的物品簡直是一種罪過,於是購買的欲望就會增加,其實這樣的打折營銷學,在實體店還是網店都非常常見,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費者這方面的心理認知,進行這樣的巧妙定價!

066,破窗效應

如果把兩輛車停放到不同的環境,一個是貧民窟,另一個則是富人區,結果停放在貧民窟這臺車子馬上就遭到了人們的破壞,而富人區的車子毫髮無損,不過,要是接下來有人打破了停放在富人區這輛汽車的玻璃之後,馬上也會有其他人進行模仿,這種行為就是破窗效應,它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進行的測試。

這項現場研究只是一個簡單的演示,說明了明顯被忽視的事物如何迅速成為破壞者的目標,但是它最終演變為遠不止於此的東西。它成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犯罪和警務理論之一的基礎:「破窗」!

077,責任分散效應

相信很多80後或者90後的小夥們,在小時候都看過三個和尚挑水的動畫片,原本廟裡只有一個和尚時,每天挑水念經沒有任何問題,而兩個和尚之後,雖然有些矛盾,但是也能相互扶持一起抬水喝,但是到了三個和尚之後,就開始心懷鬼胎,誰也不願意吃虧,結果都沒水喝了,其實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責任分散效應(也是旁觀者效應)。

其實在現實中這樣的問題經常出現,無論是公司、還是家庭中,當參與者變得更多,往往責任感就會降低,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責任,最後的任務自然就完成不了。

088,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就是最典型的兩極分化,意思就是強者更強,而弱者更弱,就像現如今的群體一樣,富有的人會更加富有,而貧窮的人自然會繼續貧窮,因此這種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大,也會給人造成積極和消極的兩種不同情緒,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努力的人會讓自己變強,而消極的人,生活中面對困難後,就會把馬太效應當作是一個藉口來逃避。

099,安慰劑效應

這種心理學效應,最開始是從醫學上發現的,它是1955年由畢闕博士提出的,當病人沒有辦法進行治療時,醫生就會用一種安慰的方式,來打消病人的恐懼和消極情緒,而在生活中安慰劑效應也是隨處可見,雖然這是一種欺騙行為,但卻是一種善意的謊言,能夠幫助他人走出現有的恐懼和困境!

1010,異性效應

俗話說得好「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聽上去這是一句玩笑,但實際上卻很有道理,根據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往往和異性接觸或者工作時,效率會比平時更高,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良好表現,得到同伴的認可,而在同性中卻很少看到,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的IT公司,會招聘幾個女性程式設計師,雖然能力可能一般,但是由於她們的存在,能夠讓其他男性程式設計師工作更有積極性,這種異性效應在生活中真的是隨處可見!

你還知道有哪些有趣的心理學效應嗎?可以在下面與我留言!

相關焦點

  • 8個在生活中影響著無數人的心理學效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心理學這門知識越來越重視,畢竟它和我們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學的範圍很廣,其中有一些讓人迷戀的心理學效應,真的非常的有趣,或許很多人對於它們的名字都聽說過,但是真實的背後含義是什麼,知道的人大概就不是很多了,那麼根據這方面小編今天來聊聊,在生活中,也許影響著無數人的
  • 在生活中,也許影響著無數人的8個心理學效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心理學這門知識,越來越重視了,畢竟它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學的範圍很廣,其中有一些讓人迷戀的心理學效應,真的非常的有趣,或許很多人對於它們的名稱聽到過,但是真實的含義是什麼,知道的人大概就不是很多了,那麼根據這方面小編今天來聊聊,可能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會帶來影響的8個心理學效應!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人們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信息的暗示,從而導致自我知覺出現偏差,總是認為一種十分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就十分準確地揭示並概括了自己的真實特點。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 這7個心理學效應 影響著大多數的人在生活中的行為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對你來說很有吸引力的人,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的風趣和聰明?又比如說在商場購物的時候,你被商場裡提供的第三種選擇而誘導?類似這樣的影響還有很多,它被認為是認知偏見。它甚至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控制你的生活。今天,安迪將帶來在生活中,不斷影響著大多數人行為的7個心理學效應。
  • 影響每個人的十個心理學效應
    掌握心理學效應,能夠剖析自己平時不易察覺的非理性行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讀懂他人,透視社會;能讓我們採取更合理的方式對待他人,處理事務,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日常生活背後的典型心理學效應,讓我們以此為鏡,光照自己。
  • 人際關係中,都有哪些心理學效應?
    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日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這就是「光環效應」的體現。
  • 8個愛情中的心理學效應
    今天跟大家分享8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今天就給大家列出來,看看是否感同身受。1、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願意為自己多付出,不斷完善自己,你的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個人吸引力;而當你一味討好對方,則會讓對方恃寵而驕,你在投入過程中不斷「貶值」,對方卻在投入過程中不斷「增值」。
  • 在日常生活中 你可能並不知道的9個有關心理學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 你可能並不知道的9個有關心理學的技巧讀心術確實是一件很酷的事,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就可以輕易看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對於這一點,其實如果我們普通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也是可以做到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於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畢竟如何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這對於人際關係還是非常有用的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世界很大,人卻很渺小。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也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醞釀效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沒有頭緒,大腦一直重複之前想的。但是問題卻沒有解決掉。
  • 人力資源管理中五大有趣的心理學效應
    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重視方法和技巧,其管理方法中隱藏著一些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主要有五個有趣現象:在許多人眼中,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使然,事實果真如此嗎?於是在沒有特殊提示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從中間隨手抽一張的「獲獎率」要大一些,而大家的這一心理恰恰被班長利用。其實在生活中,「三分之一效應」起作用的地方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顧客對於店鋪的選擇。設想在一條商業街上,有一排服務質量相差無幾的店鋪,你來估摸一下哪一個店鋪生意更好一些呢?也許你會認為是第一家,因為它可以截住顧客。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 28個心理學效應,產品人的提升法則
    筆者從數百個心理學效應中仔細篩選了產品設計中常用到的28個心理學效應,並且根據自己的經驗介紹了這些效應在產品中的一小部分應用場景。希望這些心理學理論能夠對大家走向「理解人性」的偉大產品經理有所幫助。產品經理必懂的28個心理學效應1. 暈輪效應定義: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即「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
  • 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根據星座對人的描述就是這樣,每個星座只是描繪了人類複雜內心的一部分,並且十分模糊,絕大部分人會覺得「好準啊」,是因為人是多面的,覺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實這些東西放在誰身上都適用,認清這個效應,可以避開很多套路。
  • 心理學:了解六個「效應」,讓他不覺愛上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喜歡一個人,從來都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有一定的心理效應在支持;在這些心理因素的驅使下,讓我們心有所願,並且用行動,將緣分抓牢。 異性相處中,良好的形象,能夠幫助你脫穎而出,成為對方心目中,那個光彩照人的對象,為彼此的相愛,打下一定的基礎條件。 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一個形象好的人,能夠給人一種有魅力的感覺,也容易讓人在內心深處,產生關於戀愛的「匹配假說」,從而促進緣分的到來。 第二點:環境中的影響。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暗示效應:人們將這種通過語言、行動、表情或某種特殊符號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觀點、意見或按暗示的方式活動的現象稱為「暗示效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暗示效應應用非常普遍,每天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暗示來影響著人們的思維。例如:一道新菜上來,你拿起筷子嘗了一嘗,發現沒有什麼特殊的滋味,但等主人詳細介紹之後,你再一次品嘗時卻漸漸體會到了菜的新奇和特殊。
  • 身邊的心理學:避免慣性心理效應的不良影響
    慣性心理效應是依據本人多年對心理學研究,特別是對銀行信貸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心中存在一種慣性效應心理規律。慣性心理效應,通俗地說,就是人們某些仇恨、想法,不會輕易改變的效果。慣性心理能量對改變人們心理所起及一定影響作用,我們生活中說的「老頑固」,其實就是其已有的心理狀態的能量很大,難改變其內心運動狀態,或是處於靜止狀態或處於勻速運動狀態。慣性心理能量也是驅使人採取適當行為的衝動、勇氣、意志力及各種特徵的情緒、感情等心理力量;慣性心理能量越大,驅使力量越大,反之,越小。
  • 十大心理學效應,拉開你與同齡人的差距
    人類社會的很多奇妙現象與行為均可歸結為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心理學進行解釋。 今天為大家介紹 10 個心理學效應,讓你在生活中更「得心應手」!
  • 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讓你更懂自己
    可以說 沒有人不喜歡心理學著作 因為了解自身的渴望 來自人的本能 「我是誰」 是所有人都不能忽略的問題
  • 人們都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社交心理學:相似效應!
    仔細觀察生活,我們不難發現,熟人之間總是存在許多相似之處。一個人的朋友大多數都跟自己是同性別的;一個優秀家庭的孩子往往也很優秀;一對夫妻的相似之處則更多,他們的學歷、愛好、背景、身高等,大多數都是相似的居多。
  • 真香定律,聚光燈效應……這本書剖析行動裡日常微妙的心理學秘密
    無論是未經探實前內心的低估,還是無從選擇時內心的妥協,都是發出「真香」2個字的底層邏輯。而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有一些類似的打臉行為,有一些我們自己沒想到,但當事情發生了我們基本上都會如此選擇的,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舉動。為什麼會這樣呢?暢銷書作者書魚就用一本《真香定律》,揭開了日常而微妙的心理秘密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