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萍 那些承載著成長的日子

2021-03-03 華山文學

楓兒的母親去世了。父親要去遙遠的礦區工作。已上技校的姐姐住校了。留下身材瘦小的楓兒只能跟著年邁的奶奶,在等待轉學的日子裡,度過第一個沒有母愛的寒冬了。

也許還有心境的原因把,楓兒至今記得,那年的冬天是那樣的寒冷,母親臨終前為她改制的棉衣,沒能抵擋住呼嘯的北風。

那時,楓兒時常想起自己在小學的同學惠霞。惠霞的母親在她兩歲那年被倒塌的包穀架壓死了。記得有一次,那個經常被孩子們吐槽的班主任李老師,在自習課上讓沒有母親的同學舉一下手。楓兒至今記得,只有無助的惠霞,迎著全班孩子灼人的目光,低頭抽泣著緩緩的舉起了右手。那一刻的楓兒多麼滿足啊,她慶幸自己是一個有母親疼愛的孩子。而今,自己和惠霞一樣了。

楓兒要去的學校,在離家3公裡的鎮上。這對一個剛滿12歲,比同齡人矮一截的楓兒來說,距離是那樣的遙遠。奶奶家裡沒有鐘錶,是她老人家靠聽著凌晨雞叫來判斷時辰,叫醒沉睡的楓兒的。那時的鄉村,夜色是那樣的深沉,曙光是那樣的吝嗇,即便是踏著濃濃的夜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跨過隴海乾線,奔跑在那條抄近道的羊腸小路上,楓兒仍然無法每天按時參加早操。那一學期,她成了班上遲到最多的學生。

那時,楓兒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塊可以自己看的懂時間的電子表。她曾自信的向好朋友妮妮保證,父親一定會滿足自己,但父親卻拒絕了她的請求。楓兒至今還記得,妮妮投來的憐憫與輕視相交織的意味深長的目光。

中午回家吃午飯,自然是不能的。每天背四個奶奶蒸好的大饅頭,端一個印著玉蘭花的白色的大搪瓷缸子,是楓兒除了書包以外的必有行頭。那是她一天的早餐和午飯。

中午放學的鈴聲響了,楓兒被湧動的人流裹挾著,擠到人頭攢動的水房,在那口足足可以掩埋一頭肥豬的大鐵鍋裡,舀半缸子蒸氣稀疏的熱水。那沉積在鍋底的如粗鹽粒般的白色物質,在孩子們爭先恐後的攪動中,會沉渣泛起,四散開來。將帶來的饅頭掰成塊狀,浸入熱水,調上奶奶炒制的流著奶黃色油脂的蔥花,用筷子充分攪拌,一頓飄散著蔥香味道的泡饃,是楓兒一個學期裡一成不變的午餐。

奶奶家那隻15瓦的白熾燈發出的昏黃的燈光如螢火蟲一般。趴在炕沿上寫作業的楓兒,在逆光的陰影裡總是看不清書上的字跡。好朋友妮妮邀請楓兒在她家裡做作業。可當楓兒背著書包回到奶奶家時,那扇本該虛掩的大門卻怎麼也叫不開了。是同住一屋下的三嬸,懼怕給楓兒開門會招來野鬼捏了她剛出鍋的花饃。一種從未有過的寄人籬下的情愫,第一次湧上楓兒的稚嫩心懷,一滴滴委屈、無助的淚水,從她那被風霜皸裂的臉頰上,滑落下來。

那會,楓兒經常會站在奶奶家的後院,舉頭望著家的方向,還會坐在家門口的石墩上,估摸著姐姐回家的時間。但多數時間裡,那把冰冷的鐵鎖,讓她熱切的盼望驟然寒涼。

奶奶給楓兒做了老太太愛穿的偏襟的大棉襖。楓兒再也不用懼怕風雪的侵擾了。可是,楓兒的罩衫都太瘦了,只有那件母親為她縫製的橘色的貼著半圓形口袋的寶寶衫,能夠護住那件紫底白花的大棉襖。楓兒不得不在整個冬天,只穿一件衣服了。

楓兒的手和腳長的凍瘡。奶奶心疼這個起早貪黑的孩子,她老人家從地裡拔了乾枯的茄子和辣椒杆,煮出一盆溫熱的洗腳水,讓放學回家的楓兒泡腳。在熱水的刺激下,凍傷的手腳又痛又癢,楓兒聽奶奶的話,忍著疼用手使勁揉搓,凍瘡很快就好了。

姐姐周日從學校回來了。她給楓兒買回一小袋三毛錢的印著唐老鴨圖案的咖喱鍋巴。那是楓兒第一次吃到的除了饅頭之外的真正的零食。那股濃香的記憶至今讓成年的楓兒不能忘懷。

楓兒去喊鄰家的妮妮一起上學。妮妮的母親聽到楓兒的聲音,驚恐的將她叫到自家三環牆的窗口下,告訴楓兒,他家裡進賊了,趕快叫村裡人來幫忙捉賊啊!平日裡膽小的楓兒,在那一刻忽然忘記了自己的怯懦,她先是回到奶奶家,叫醒對屋的三叔,又在三叔的吩咐下,摸黑來到位於上層的村子,挨家挨戶的敲窗叫人。村裡十幾個成年男人,在楓兒的召集下,聚在了妮妮家的門口,妮妮母女這才戰戰兢兢地打開大門。只見妮妮家的堂屋裡一片狼藉,八仙桌、椅子、摩託車等物品被掀翻在地,那隻叫咪咪的柴狗,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奄奄一息,而屋內卻並未發現小偷的蹤跡。

原來,是土狗咪咪,救了妮妮母女。是它的叫聲惹怒了竊賊。他們給這隻忠實的狗下了毒。毒性的發作,讓咪咪癲狂起來,它四處亂撞,碰翻了堂屋的物品,也因此嚇走了驚慌的竊賊。看著咪咪悽慘的模樣,楓兒心理難過極了。因為在咪咪的眼裡,楓兒早已是自己的另一個主人,見到楓兒它會快步跑過去,搖著它那電動式的尾巴,迎接她、舔舐她。

事後,妮妮的母親給了楓兒一大把炒熟的花生,來感謝這個勇敢的孩子。

妮妮那天不想上學。儘管天色已經大亮了,可剛剛發生的故事,讓年邁的奶奶心生不安。她執意要把楓兒送到公路上,才千叮嚀萬囑咐的轉身回去。那一天是楓兒上學以來,遲到時間最長的一天。

學校裡要舉辦慶元旦歌詠比賽了!愛唱歌的楓兒在等待比賽的日子裡,心裡一直莫名的興奮著。楓兒所在的六年級一班不負眾望,在班主任廉老師休假的情況下,仍然拿到了全校歌詠比賽的季軍。而隨後發生的由喜轉悲的小插曲,擠兌走了楓兒喜悅,但倔強的她,自此學會了用能力證明自己。

合唱比賽熱烈的氛圍,激發了學校領導的興致。他們臨時決定,在現場組織一場學生們的獨唱比賽。在中午放學的時間裡,經常給同學們教唱新歌的楓兒,將要代表班級出戰了。就在她精心思考比賽曲目的時候,那個與自己的家庭有著深厚情誼的班長,將楓兒叫到了僻靜之處,告訴她,歌詠比賽你不要參加了,班裡有個叫田亞麗的同學說你個子太低,上臺後會丟班級的臉。聽到這樣的理由,楓兒傷心的哭了。她知道,那個女同學有著很強的嫉妒心。

可能是對自己言而無信的反思,或是被楓兒的哭聲嚇到了吧,班長最終收回了成命。報著不蒸饅頭爭口氣的心勁,迎著臺下全校同學的目光,楓兒竟然沒有緊張。她用自己稚嫩的歌聲和自編的動作,演唱的那首《心愛的小妹》,奪得了獨唱比賽的第一名。楓兒記得,那張獎狀被張貼在了奶奶屋裡正對著火炕的那面牆上,直到多年後,那個叫何垚的小山村整村遷離,才不知所終。

漫長的學期終於要結束了,在離校的日子,楓兒要和她的學校、她的班級、她的同學、和那條走了200多次的羊場小道、那個陪伴自己100多天的搪瓷缸子、那個跨了200多次的隴海鐵道,做以最後的道別了。新的學期、新的環境、新的一切,都在急切的等待她、熱切的迎接著她。而留在這裡的喜悅與憂傷,平靜與紛擾,獲得與失去,都已在時光的蔓延和浸染中,化作成長的因子,豐盈她,塑造她,激勵她。

    作者簡介:劉若萍,文學愛好者,一直堅持寫作不斷,作品散見各網絡平臺及報刊紙媒。

主      辦:渭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      編:趙粉絨

本期編輯:小   金

聯繫電話:0913-2126170

地      址:渭南市朝陽路東段21號

投稿郵箱:huashanwenxue@aliyun.com

相關焦點

  • 《陽光燦爛的日子》影評:那些讓人回味無窮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影評:那些讓人回味無窮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那些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或快樂或憂傷,或懵懂或彷徨,但每一天都陽光燦爛,每一天都在演繹著不同的成長。本片講述了七十年代軍區大院,一群少年的生活,通過少年生活的瑣碎,體現出成長的主題。
  • 我與體育賽事那些勾肩搭背的日子
    雖然此刻還不能自由的呼吸,但卻感恩於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不朽的功績;身處盛世理應感念,心中默默刻畫著這不同以往的三月。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由於疫情的持續蔓延,讓歐洲五大聯賽和NBA集體停擺。沒有了精彩賽事的陪伴,生活突然一下變得索然無味。
  •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 讀書 成長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讀書 成長
  • 懷念那些年,言而有「信」的日子
    看著一堆厚厚的泛黃的信箋,不由得懷念起那些寫信、收信的日子,腦海裡浮想起當時寄信,拆信的場景依然感覺很溫暖。那時沒有現在社會信息傳遞的方便和快捷,能有固定電話的也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說現在的手機、郵箱、微信等等。特別是在當兵的那三年,每次等待來信的那個殷切期待,望眼欲穿,那樣的日子快樂而充實。真是「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書抵千金」。
  • 寄人籬下的那些日子
    寄人籬下的那些日子作者:劉慧芳 朗誦:老蝌蚪看見楊梅我便想起了父親,想起了父親留給我的浙江仙居盛產的楊梅,心裡一陣酸楚湧上心頭。我們被舅舅接回了鄉下的那些日子,母親始終抑鬱寡歡,我總會看到母親在院牆角落裡偷偷掉眼淚。年少的我一直以為母親是想念已故去的父親,長大之後才真正懂得什麼叫做「寄人籬下」?什麼叫做「忍氣吞聲」?什麼叫做「無可奈何」?什麼叫做「淚眼婆娑」?什麼又叫做「沒有辦法」!
  • 那些匆匆流逝的日子
    那些,深深淺淺的腳印。時間過得好快,以至於有時候要停下來想想,自己是誰,自己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做著這樣的事……晚上加了會小班,心血來潮,想轉轉街頭,竄竄街巷,慢慢悠悠地走回家。大概,偶爾不想騎著小黃從最熟悉的近路回家,大概,享受獨自一人安靜思考的慢時光,大概,想遇見跟往常不一樣的小美好。
  • 哺乳期那些奶水不足的日子喲!
    【哺乳期】那些奶水不足的日子喲!最近兩個月,奶水問題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難題。各種法子想了,可是還是不見好轉,真是愁煞人也!我是母乳的堅決擁護者,懷孕時根本沒有想奶水不足的問題,因為大寶在產假期間,母乳都是充足的。所以我想二寶應該也不是問題。誰知事情卻出乎我的意料。
  • 《那些黯淡無光的日子才最珍貴》
    人生多的是黯淡無光的日子         生活中閃光的日子很少,所以黯淡無光的日子才顯得特別。生逢喜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件,其餘的幾千件都是平凡的事件。我們如何在黯淡裡發現美好,才是我們值得追尋的幸事。幾萬多天的日子裡,幾百多天的光芒,剩下的黯淡都是厚積薄發的生活。我們,一年四季的平淡與三餐一日的樸實構成了一天又一天動人的美好:讀書,寫字,聽歌,看劇,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一萬次的黯淡裡有一次光閃過。
  • 秦嶺6063次「小慢車」承載夢想和希望
    秦嶺6063次「小慢車」承載夢想和希望 2020-10-09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溫柔到極致的唯美句子,治癒人心,值得摘抄
    秋日的傍晚,沐浴在夕陽下,吹著涼爽的風,愜意地走在下班的路上,竟不自覺的,覺得這吹不出皺紋的平淡日子也在閃閃發光呢!在那些承載了太多期許的日子裡,就連天上的雲都在叫囂著努力。In those days of too much expectation, even the clouds in the sky are clamoring for effort.
  • 「讀書筆記」莊子說:大海能承載大船,小河,能承載小舟
    大海能承載大船,小河能承載小舟。大的環境有大的成長,大的胸懷能包容大的東西。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咱在農村,小時候玩過一個遊戲,倒點水在地上,放個油菜籽的殼飄在上面當船,用嘴吹著玩。
  • 那些去澡堂子的日子
    北方的小夥伴應該都有過去澡堂子的經歷,越冷的地方越常見,突然很想念小時候跟著媽媽去澡堂子的日子。就和最饞的那些家鄉美食一樣,昨天還和朋友聊到離家後,每年回家下飛機先衝向的一定是家門口的烤羊肉攤,先來20串。家鄉的味道,想起來就很香很饞……SEE YOU~
  • 粉色的房間,唯美人可以承載
    粉色的房間,唯美人可以承載,不好顏色好心靈,沒有美好的靈魂和品味,那能呈現如此美好的房間。整整齊齊,乾淨溫馨,不同的喜歡,塑造各自的空間,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各自喜歡。精美的效果打動了小編,小編精心採集,與大家分享。甜蜜的空間,成熟的桃紅色,喜歡顏色,喜歡顏色的味道。
  • 任靜:那些風一樣的日子,遠去了​
    《詩經·七月》裡有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網友熱議:那些遊樂園裡的舊時光都是我在鄭州成長的記憶
    世紀歡樂園承載了太多甜蜜和遺憾@綿綿羊:世紀歡樂園開業第一天我就去了,當時可興奮了呀!那時候玩一個過山車項目要排兩個小時的隊,但也不覺得累,真的是超開心!超刺激!@哆啦A諾:我曾是這裡的第一批員工,還記得試營業之前我們把每個設備都玩到吐,滿滿的都是回憶,我那逝去的青春呀!
  • 「人境讀城」公益長椅:一把可承載情感的椅子
    這樣長椅,是否也可以成為某一種情感承載和寄託?國慶之前,「愛上一座城 增添一把椅——椅靠夢想 我為大運添風景」2021大運公益椅活動啟動儀式在都江堰舉行,將面向全社會徵集2021把公益椅,安置在成都各地綠道。當天,著名藝術家許燎源率先捐贈出的1號大運公益椅。這把高達1.85米的不鏽鋼鑄造椅,以薄壁鑄造法製造,融入了新材料,具有極強的古風特色。
  • 佟麗婭微博記錄寶寶成長 美圖秀秀邊框見證特殊日子
    原標題:佟麗婭微博記錄寶寶成長 美圖秀秀邊框見證特殊日子   11月20日,演員佟麗婭在其微博上曬出了一張她的寶寶肥朵9個多月大的照片。照片中是肥朵站立著的背影,佟麗婭使用了美圖秀秀的「today」相框,並在照片下方的文字區域配上文字「獨立邁出人生第一步」。
  • 畢業季:那些,被青春揮霍的日子
    那些坐在地板上無拘無束的夜晚,像公交車窗外的風景,在清涼的夜色中一幀一幀划過……一晃20年未見,三哥孩子該上大學了。記下當年的點滴,懷念那些被青春揮霍的日子。
  • 任靜丨那些風一樣的日子,遠去了​
    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浩浩湯湯,永不復返。望著遠去的日子,一如回味一些動聽的話語,它們屬於舊時光,屬於一些故人,屬於美好的臆想,時時像常春藤般攀爬上我們記憶的舊痛。那種痛感,錐心且尖刻,像落在炭火上的水滴,嗤啦一下,疼痛遍布全身,卻難以剖白。然而,終是一鉤彎月在天,曲終人散。有人說,始終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盡了苦頭,最終卻可以微笑著。
  • 承載幾代人記憶的大連北崗橋車站難說再見
    這座車站承載著許多北三市「打工人」和當年的「精神小夥們」進城返鄉美好記憶,當年那些年輕人現在也早已娶妻生子,為人父母。畢竟,這個車站見證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 那些年,他們背井離鄉來到大連尋找詩和遠方,現在北崗橋汽車站對於他們那代人來說,更多是一種情懷和青春的青澀回憶。 無論是繁忙、擁擠或是充滿鄉愁……在這裡,人生的悲歡離合總會循環上演;在這裡,人們釋放著自己最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