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主產區小麥價格整體高位趨於穩定,個別廠家小幅調整價格對市場影響不大。政策性小麥近來成交量也基本穩定在60-70萬噸,說明市場購銷已重歸理性。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止12月4日的一周,全國小麥主產區市場交易均價2401元/噸,周比小幅下跌1元/噸。
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小麥市場的消費將會迎來需求旺季,但市場的供給也會相應階段性的增加。預計在政策面沒有變動的情況下,麥價仍將圍繞國家政策性小麥採購成本運行,市場的波動空間相對有限。
小麥高位趨穩
相較於10月份風風火火的市場購銷來講,11月份以來的小麥市場可謂平靜了許多,尤其前期巨量的政策性小麥成交在保障市場供給的同時也有效降低了市場各方對後市的看漲預期。主產區小麥價格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調整後整體高位趨於穩定,波動範圍、波動幅度均較之前明顯縮窄。12月初,河北地區麵粉企業新季普通小麥收購價格為2460-2520元/噸,山東地區為2440-2540元/斤,河南地區為2440-2510元/噸,江蘇地區為2420-2500元/噸,安徽地區為2440-2480元/噸。主產區小麥價格整體高位趨穩,個別地區即使有所波動也基本控制在10元/噸之內。
優質小麥價格走勢相對平穩,12月初,山東菏澤「濟南17」優質小麥收購價2640元/噸,濰坊為265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優質小麥收購價2580元/噸,衡水為258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優質小麥收購價2570元/噸,新鄉為2550元/噸;周比基本持平。
近期部分地區玉米價格再度呈現上漲態勢,各地多以恢復至高位區間。目前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主流玉米價格在2534-2640元/噸,河南孟州地區在2530元/噸左右,遼寧錦州港口為2530-2540元/噸。但據市場反映,近段時間玉米價格的上漲未能有效地刺激飼料企業重返小麥競拍市場,玉米對小麥的價格傳遞效應有所減弱。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12月預計,2020/21年度小麥新增供應量為14100萬噸,同比增加324萬噸;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3127萬噸,同比增加959萬噸;全國小麥供求結餘量為972萬噸,比上年度減少635萬噸,減幅43.8%。
政策拍賣理性平淡
12月2日,國家舉行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投放量為403.29萬噸,實際成交71.52萬噸,較上周增加4.04萬噸,最高成交價2400元/噸,最低成交價2210元/噸,成交均價2342元/噸。近期政策性小麥周成交量基本穩定在60-70萬噸,上下增減幅不大。
據市場統計,2020年1-11月,國家臨儲小麥拍賣累計成交2020.8萬噸,遠高於上年同期的234.6萬噸。由於成交量同比大幅增加,國家臨儲小麥「去庫存」速度加快。截至11月底,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7999萬噸,同比下降1314萬噸。其中2014-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3390萬噸,2017年產國家臨儲小麥1781萬噸,2018年產國家臨儲小麥130萬噸,2019年產國家臨儲小麥2076萬噸,2020年產國家臨儲小麥615萬噸。
後期波動空間相對有限
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小麥市場的消費將會迎來需求旺季,但市場的供給也會相應階段性的增加。由於小麥價格整體已處於相對高位,後期市場的波動空間已相對有限。
一是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投放量較大。當前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基本維持在400萬噸水平,隨著市場需求旺季的臨近,為穩定節日市場投放量或仍會相應增加,節前的小麥市場供需格局將會維持充裕,這將會抑制小麥價格繼續上漲。
二是目前小麥價格仍處相對高位水平。當前華北地區制粉企業新普麥(二等)主流收購價格在2460-2500元/噸,高於上年同期80—100元/噸。尤其河北、山東部分高價區小麥價格已持平甚至高於拍賣糧到廠成本。近來市場反映,華北小麥整體雖繼續高位運行,但部分地區價格出現鬆動。原因是部分持糧主體因擔心後期市場風險,出糧意願較前期增強。
三是制粉企業做多小麥庫存欲望不高。由於前期小麥價格不斷上漲,而下遊產品提價困難,制粉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制粉企業加工利潤受到擠壓,這勢必會影響小麥的採購心理。據了解,當前多數制粉企業基本是以銷定產、以產定購,暫沒有做多小麥庫存的想法。
就筆者之見,受市場流通小麥糧源減少,需求趨旺的影響,後市小麥價格仍有望高位運行,最起碼12月份小麥出售或仍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時間段。建議持糧貿易商抓住時間窗口,適時出手手中小麥,以減輕後市風險。畢竟春節以後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或會增加,市場的預判難度也會增大。(作者:張榮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