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理論-2.金杯準則

2021-02-08 咖啡美學XGepresso吉派索

咖啡的味道及萃取方式都非常多元,歐洲精品咖啡協會曾提出所謂"Gold cup"「金杯準則」的概念,一定的萃取率及咖啡濃度決定了咖啡的味道,然而什麼是萃取率,而它對咖啡味道的影響又是如何呢?以下我們做一些知識分享

何謂「金杯準則」(Gold Cup Standard)

SCAA金杯準則標準為:咖啡最佳萃出區間為18%~22%,最佳濃度區間為1.15%~1.35%(即11500ppm~13500ppm)。有些人不喜歡, 因為即使按照這個做出來的咖啡也不一定好喝,所以嗤之以鼻。在此這樣理解:不是符合金杯理論的咖啡就好喝, 但是金杯理論, 又給我們的「萃取」這件重要的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符合金杯的不一定好喝,但是不符合金杯的可以說一定不好喝。所以說金杯理論只是參考,是死的,而人是主體,是活的,不要讓金杯成了咖啡的枷鎖。

萃取率:研磨後的咖啡粉並不是完全溶於水中,真正能溶解於水中的化合物約佔30%,在一般的咖啡烹煮中,咖啡粉中大約18%-22%的物質會溶入水中,然而Espresso的則大約是15%-25%,這就稱為萃取率,而一杯咖啡中若萃取率偏低,則稱為萃取不足,而萃取率過高則為過度萃取,但很重要的是,萃取率和咖啡濃度是完全不相同的。

咖啡濃度:所有溶解於水中的化合物重量/咖啡溶液總重

當超過1000種的咖啡化合物在過程中出現,沒有二杯咖啡會完全相同,然而我們怎麼會知道那種程度的萃取會是最好的,很幸運的,這些味道可以被成幾類,被歸成同類的化合物會在相似的溫度及過程中被萃取出來,大致上分子重量較重的溶解較慢,而較輕的溶解較快。

濾泡咖啡品管表(左豎向為咖啡液濃度,下為咖啡粉萃出率%,上以及右豎向為粉量/水量)

此品管表是洛克哈特博士等專家,以美式滴濾機在相同研磨度、水量和水溫條件下編制。

本文有整合自網絡內容,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大家共同討論共同進步

感謝閱讀!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咖啡美學的關注和支持,咖啡美學新鮮烘焙咖啡豆正式上線,即日起接受預定,可定製烘焙,下單後烘焙保證新鮮品質。

詳情請諮詢本平臺,或加微信號:gaowei893236,聯繫電話:15552527005

淘寶搜索店鋪名稱:咖啡美學微烘焙

淘寶網址:http://shop106075419.taobao.com(店鋪還在裝修中,略顯粗糙,請見諒)

歡迎關注本微信公眾平臺「咖啡美學」,更感謝您將我們的文章分享給

您的朋友,這是您對咖啡美學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喜歡以上內容?

★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還不是「咖啡美學」的聽眾?

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關注我們

1.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

2.在[添加好友]→查找「咖啡美學

3.通過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




相關焦點

  • 【咖啡常識】什麼是手衝的「臺式萃取」與「金杯準則「?
    基於臺灣地區手衝與虹吸壺的泡煮比例,會以「金杯準則」增加2.5個參數,參照8—2對照表,使臺灣地區手衝與虹吸壺的泡煮比例可以和「金杯準則」接軌,有了此對照表,以後就不再發生臺灣地區口味濃過歐美的誤會。這種對比較法較之金杯系統的比例增加2.5個參數,因此個金杯系統的比例只要上調2.5個參數,即等於臺式的比值,或者臺式比例往下調2.5個參數,即等於金杯比值。
  • 咖啡師養成記 | 帶你了解金杯萃取準則
    >相信了解過手衝咖啡的小夥伴都會聽過金杯萃取準則,卻沒有深入了解,本期咖啡師養成記帶你深入了解金杯萃取準則的前世今生。 在1952-1960年間,洛克哈特通過在美國對民眾進行抽樣調查,得出美國民眾對咖啡的偏好在萃取率為17.5%-21.2%,濃度為1.04%-1.39%,這是美國金杯準則的雛形。 此後洛克哈特團隊協同美軍中西部研究中心共同研究數據和專家杯測,得出了萃取率為18%-22%,濃度為1.15%-1.35%為咖啡的最佳萃取區間。
  • 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手衝咖啡金杯萃取分辨咖啡萃取不足萃取過度
    【什麼是SCA金杯萃取理論】是在製作手衝過程中將「TDS(濃度比)」控制在1.15-1.45%之間,「萃取率」要達到18-22%就被認為是在金杯萃取範圍。當然我們說金杯萃取這個範圍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覺得好喝,但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個區間裡的咖啡是好喝的。影響金杯萃取標準的兩大重要因素就是「濃度」和「萃取率」。
  • 金杯理論詳解【專業咖啡師】
    【導讀】金杯理論Golden Cup的主旨在於體現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美式風味:就是濃度比較淡的咖啡,所以一杯美式咖啡他的濃度TDS約落在1.2~1.3%。有沒有覺得眼花繚亂不知所謂? 沒關係,接下來我們用簡單一點的方式來聊聊這張圖要說什麼。
  • 咖啡志 觀點:淺談我所理解的金杯理論
    這便是我這次想和大家聊聊的初衷。 什麼是金杯理論? 為了照顧一些新手,我們先講講什麼是金杯理論。 金杯的概念,是在上世紀中葉的時候被提出。一開始是為了尋找到在咖啡萃取中各項指標的內在聯繫,以期找到一個可以放之四海皆準的「公式」,為咖啡的製作提供可查的科學數據支持。
  • 如何達到金杯萃取?
    金杯萃取標準(The Golden Cup Standard)為咖啡萃取的質量標準提供了具體的準則,以最簡單的方式,它建立了經測試證明有效的參數,以達到一杯咖啡的完美萃取。精品咖啡協會(SCA)以過去50年的大量研究結果作為依據,定義了金杯萃取標準,並被咖啡行業廣泛沿用。
  • 日常衝煮 | 粉水比的疑惑 ,金杯萃取到底是算粉水比還是粉液比?
    >qiannjie最近,又有小夥伴向小編提出一個疑問,大家經常說的金杯萃取、金杯理論,到底是算粉水比還是粉液比?來,我們簡單參照一下日常的掛耳包衝煮數據:10克的咖啡粉,我們用150克(或者150ml)的熱水來衝煮,最後等它流完,接到的咖啡液大概在130克左右,因為咖啡渣裡還會殘留乾重的1.5——2倍重量的水分,也就是10克粉經過萃取後,除去萃取率、蒸發量巴拉巴拉等一系列複雜計算,大概會吸收殘留15克——20克水。
  • 咖啡知識:詳解金杯萃取
    什麼是金杯萃取定律?如何調整萃取率和咖啡濃度?要了解『金杯萃取』,首先要了解『萃取率』和『濃度』的概念。
  • 你衝的咖啡達到金杯標準嗎? (深度好文)
    >玩咖啡,離不開「Gold Cup Standard金杯準則」,這一在歐美咖啡界盛行的咖啡出品標準,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討論下,這個金杯準則是如何決定咖啡衝煮的,當然也歡迎大家在本文最後留言,一起來玩轉理論,衝煮出更好喝的咖啡來。
  • 咖啡師養成記 | 喝杯咖啡還要講究濃度萃取率?
    雖然咖啡豆可以萃取出的物質佔30%,但也並不是萃取出越多的物質越好,金杯準則推薦的萃取率介於 18%~22%之間,低於18%稱之為「萃取不足」,高於22%則稱為「過度萃取」。洛克哈特研究出咖啡豆能被萃取出來的物質佔豆子重量的30%,其餘70%為無法融解固體纖維。他的研究還表示決定一杯咖啡是否美味取決於咖啡萃取率和咖啡液濃度(TDS)。 在1952到1960年間,洛克哈特通過在美國對民眾進行抽樣調查,得出美國民眾對咖啡的偏好在萃取率為17.5%-21.2%,濃度為1.04%-1.39%,這是美國金杯準則的雛形。
  • 金杯理論(咖啡衝煮控制圖)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咖啡衝煮的基本知識:【金杯理論】首先,衝煮咖啡在還沒有咖啡機的年代可是個技術活兒。一堆玻璃器皿、酒精燈、燒杯燒瓶、計量器,過程跟做化學實驗差不多。既然是做化學實驗,首先就得知道決定咖啡口味的幾個關鍵指標:① 粉水比     咖啡粉與水之間的比例② 萃取率     通過衝煮,從咖啡粉中     萃取出的味素物質,     佔咖啡粉的比例③ 濃度     萃取出的味素物質
  • 關於金杯萃取淺讀---如何做咖啡比炒菜簡單多了
    每天也會有很多身邊的朋友問到我,是否應該參加咖啡師培訓,金杯萃取的培訓,仿佛不參加一個就做不了好的咖啡。其中一個杭州朋友參加了公司內部的高價從國外請來的咖啡大咖的咖啡金杯萃取證書培訓,烘焙培訓,依然在問 「咖啡的長萃取long pull" 怎麼做,是否需要變萃取壓力還是變萃取溫度...我已經在思考請來的國外大咖到底給他們講了什麼金杯..呵呵噠誠然這種技術問題的交流無可厚非,但是請大家反思一下,咖啡的組成成分是什麼?
  • 咖啡培訓 | 金杯萃取,推薦給每位愛好咖啡人士的課程!
    >今年9月金杯萃取初中級認證課程時間改了改了! SCA的培訓課程採取學分計算制,共分為6大模塊:咖啡基礎知識、咖啡師技能、金杯萃取、咖啡烘焙、感官品鑑、咖啡生豆每個模塊根據等級不同從咖啡的研磨度、到水溫甚至是水質等等,每一個因素都在影響著咖啡的味道!是時候進行系統化學習、全面了解萃取與衝煮的魔鬼細節了!
  • 咖啡培訓 | SCA金杯萃取&咖啡烘焙課來咯!
    千呼萬喚始出來~~HKCG咖啡學院即將在今年6月份迎來第一期的SCA金杯萃取初中級以及SCA咖啡烘焙初中級課程!讓我們一起金杯一刻吧~ 初 級咖啡基礎知識處理法如何影響風味烘焙如何影響風味基本萃取方式影響萃取的六大因素如何實際衝煮一杯咖啡 中 級磨豆機類型探討咖啡豆粒徑分布與風味的影響
  • 萃取丨分享一杯好咖啡
    溫度過低,易萃取不足▼深度烘焙,低溫萃取淺度烘焙,高溫萃取▼根據SCAE歐洲精品咖啡協會金杯萃取準則建議水溫92℃~96℃▼咖啡豆中可萃取的成分大約是30%(咖啡豆中含有約70%無法溶解於水的木質纖維)▼根據SCAE歐洲精品咖啡協會金杯萃取準則
  • 咖啡知識丨咖啡萃取の金杯理論
    在此,提供咖啡衝煮過程、不同研磨粗細衝煮時間的觀念:1.浸潤階段Wetting: 這時候將熱水放入咖啡粉溼潤咖啡,讓咖啡萃取物溶解,浸潤水量約為咖啡粉量兩倍,浸潤時間約30sce。2.衝煮階段Water Cycle:這時因上述咖啡粉末粗細各有不同時間讓水與咖啡粉接觸,並溶出咖啡萃取物。
  • 咖啡金杯萃取理論-1.萃取的概念,原理及方式
    經過反覆多次萃取,將絕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來。屬於物理變化。咖啡萃取原理咖啡製作設備繁多,方法也各有差別,但最核心的萃取原理都是一樣的。咖啡萃取原理核心過程:1 .粉碎咖啡豆,增加咖啡與水接觸的表面積;2 .
  • 【乾貨】聽高手解析「金杯理論(Gold Cup)」
    你可以看到,當三種不同的粉量達到同樣的萃取率(所呈現的酸甜苦感覺相同)時,粉量越多的那一杯味道就越重,反之味道就比較弱。  講解到了這裡,我們來做個小練習吧。如果你覺得衝煮出的咖啡很淡,而且只有喉韻,你希望酸甜感多一些時,要怎麼調整呢?
  • 課堂 | 一杯好咖啡來自完美的萃取!但如何的萃取才是完美?
    一杯好喝的咖啡來自完美的萃取!但如何的萃取才是完美呢?
  • 咖啡師養成記 | 手衝咖啡的萃取率怎麼計算?
    ,也有很多小夥伴聽過關於金杯萃取的知識,其中關於濃度和萃取率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關於如何計算手衝咖啡萃取率,讓大家更加直觀的判斷這杯咖啡有沒有過度萃取或者萃取不足。  金杯準則 金杯準則原本是美國人要推廣濾泡咖啡的標準化運動,改變美國人喝淡咖啡的惡習而出現的產物。隨後因為符合大眾的口味需要被各國引進進行本土化改造形成各國的金杯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