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出版,其實是一個關於上海的故事

2020-12-06 澎湃新聞

上海曾是猶太民族的「諾亞方舟」。當年,數萬名為逃離納粹屠殺和迫害的猶太難民從歐洲來到此地,上海,以其包容和博愛向這個身處苦難的民族張開懷抱。

歷史將兩個古老的民族聯接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他們友好相處,患難與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成就了兩個民族間的一段佳話。

8月17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上海書展首發。書中小說根據好萊塢製片人邁克·麥德沃父母大衛與朵拉在上海的真實經歷為藍本而創作,描繪了二戰期間,來上海避難的歐洲猶太難民的生命畫卷:無論命運如何艱難,他們在困苦中依然綻放著愛情、夢想和信仰之花。

8月17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上海書展首發。邁克·麥德沃曾憑藉《飛越瘋人院》《與狼共舞》《西雅圖不眠夜》《沉默的羔羊》《黑天鵝》等影片獲得八次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由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擔任譯者。首發式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社長孫玉致開幕辭。他表示,《倖存者之歌》這部作品講述了二戰期間在滬避難的猶太人的故事,它所構建的文學話語豐富了歷史。去年,《倖存者之歌》中文版問世,反響熱烈,今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推出英文版,以期讓更多外國讀者了解這一特殊時期的海派文化和猶太民族的歷史,推動國際文化交流。

在圓桌交流環節中,《倖存者之歌》作者貝拉介紹,自己偶然結實了《飛越瘋人院》、《與狼共舞》的製作人、鋼琴家邁克,得知他是在上海生活的猶太人——父親是美國電話公司高層,媽媽經營一家服裝店。麥克講述了他們一家勤勞勇敢漂泊異鄉的故事,覺得很有意義。所以想要寫這本書,描寫他們的這段經歷。

在她看來,這段歷史,對每一位猶太人、每一位上海人都很有意義,因為體現了上海是一座開放、自由、海納百川的城市。

而在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王寧看來,猶太文學在美國文學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猶太人在上海的這段經歷更對此類文學創作具有重要意義。主人公猶太人如何在美國與當地文化產生衝突,又是如何來到上海,受到當地人的尊敬,通過自己奮鬥成為高管——由此可以知道上海是一個開放、包容性特別強的大都市。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陳儉表示,上個世紀30年代,在歐洲有600萬猶太人被屠殺,這是一個慘絕人寰的事件。當時有將近2萬歐洲猶太人來到上海。在上海這座城市的幫助下,他們度過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這段歷史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上海人對他們的幫助,體現了人性的光輝。大家都知道有一部電影叫《辛德勒的名單》,但是上海這座城市為猶太人所做的卻沒有像我們所期望的那樣在國際上家喻戶曉。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尚必武認為,葛浩文是當今整個中國文學界最偉大的譯者。他的文筆,他的文風都是值得我們讀者去感受的。「葛浩文的譯本是可讀、可信、有趣的,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上海這座包容的城市對受難猶太人的幫助。以英文這樣的語言表述出來,可以與很多描寫猶太人流亡、受難的歐洲作品相媲美。

活動最後,上海僅存的二戰猶太人難民後裔沙拉·伊馬斯帶來詩歌朗誦《當命運以苦難親吻我》。她表示,貝拉以文學關注猶太人在上海的歷史,表達了人類共同情感,愛與信仰。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正是這樣的一批作家推動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如今每年依然有絡繹不絕的猶太人後裔來到上海「尋根」。中國人民在二戰期間的義舉令猶太民族難以忘懷,也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倖存者之歌》雖然是虛構的小說,但它又埋藏著真實人物的身影和靈魂,呼喚著愛與和平,生動地詮釋了猶太人在苦難中所表現出的樂觀豁達,生生不息而永不放棄的生命意志。

「希望《倖存者之歌》能把中國故事、尤其是上海故事推向世界,為每一位讀者帶去強大的精神力量,共同感受超越苦難的愛與信仰。」貝拉表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美國成功舉辦
    據悉,《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共有兩場:一場是新書發布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1日在好萊塢比利弗山莊成功舉辦;另一場是媒體招待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2日在好萊塢環球影城圓滿落幕。
  • 《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美國成功舉辦
    據悉,《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共有兩場:一場是新書發布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1日在好萊塢比利弗山莊成功舉辦;另一場是媒體招待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2日在好萊塢環球影城圓滿落幕。
  • 著名作家張煒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全球正式出版
    【歐洲時報】中國著名作家張煒的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由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會員袁海旺翻譯,近日SINOIST BOOKS出版社將該英文譯本正式出版。《刺蝟歌》英文版譯名定為Songs from the Forest,於今年9月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期間赴華參展,預計10月16日在全球上市銷售。 《刺蝟歌》英文版的責編蘭大衛表示:「張煒是中國的傑出當代作家,我們社爭取每年出版一本他的作品,讓更多的英語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了解當代的中國」。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出版|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圖:新書實拍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
  • 奧地利薩爾茨堡總教區出版探討祝福同性伴侶的新書
    天主教薩爾茨堡總教區(奧地利)出版了一本新書,探討對同性結合的祝福,這是朝著正式承認LGBTQ +關係邁出的重要一步,該國於2019年通過同性婚姻法。在沒有將這些關係定義為婚姻的同時,該新書為教會祝福同性伴侶找到了堅實的基礎。《The Tablet》將當前正在探索的領域,即「祝福」描述為「不是聖事,因此與婚姻聖事不能等同,而是教會官方的祝福行為。」 這本書的出版之際,沃爾格指出,因為越來越多的天主教徒願意擁抱LGBTQ+人群,視他們為教會的一部分。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推出英文版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為了更形象地展示人物和情節,上海譯文出版社特邀設計師為每一篇文章繪製了插畫,既生動活潑,又不失傳統特色。(新書插頁翻拍)為儘可能地保留跨頁長圖的美感與細節,系列統一採用非傳統的24開本大小,裸脊彩線裝訂可直接攤平,極大地提升了閱讀觀感和趣味性。
  • 疫情困在家九個月,我把劉慈欣的新書出版到了美國
    2020年這個「困」在家9個月的中國小女子做成了一件大事: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喜歡的中國作家、《三體》的作者劉慈欣的新書出版到美國。其實老媽也愛書,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每天晚上睡前老媽會給我讀一個中西方歷史故事,我喜歡聽,漸漸的聽她讀不過癮,自己識字差不多了,我自己讀的更過癮。後來上中學,我沒事兒就去書店泡著。 父親買的書,涉及領域特別廣,其中商務印刷館翻譯出版的書很多,上海譯文,人民文學,這三家出版公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新書封面紅星新聞記者在出版社官網上看到,該短篇集選取了10篇大劉的經典科幻短篇,分別為《坍縮》《全頻帶阻塞幹擾》《鄉村教師》《地火》《時間移民》《歡樂頌》《詩云》《鏡子》《夢之海》和《思想者》。這10篇小說的英文版譯者陣容強大,由四位譯者分別擔綱。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學生防護讀本》英文版出版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學生防護讀本》英文版出版,本書由上海市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應急安全與減災科普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王韜教授主編,是國內最早出版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治讀物之一。
  • 《冰與火之歌》第六卷又雙叒叕鴿了 馬丁說先了解一下龍家歷史
    坑王喬治·R·R·馬丁更新了一條推特,別激動,新書不是《冰與火之歌》系列第六卷《凜冬的寒風》,而是今年的11月20日將會出版一本外傳性質作品《火與血》,講述坦格利安家族在維斯特洛大陸發家以及衰落的歷史。
  • 2020上海書展,上海譯文首發麥克尤恩、阿特伍德新作
    雲首發、雲書房,線上線下共讀新書與經典據悉,在上海書展期間,《正常人》《證言》《我這樣的機器》這三本新書的首發式將組成「譯文雲首發」系列活動在朵雲書院上海中心店舉辦,並將通過B站、鳳凰讀書、噹噹、京東等平臺進行直播。
  • 林俊傑全新專輯《倖存者·如你》上線 火速達成酷狗金唱片認證
    亞洲唱作天王林俊傑醞釀3年之久,經過不斷調整、淬鍊而成的第14張專輯《倖存者·如你》,終於在10月20日零點首發上線酷狗音樂。全新專輯分為《倖存者Drifter》和《Like You Do 如你》兩張EP,林俊傑以平行時空為題,打造雙維度概念,探討生命的亮與暗,意識的放與收。更為聽眾提供一個新的思想維度和新的思考面向,創造全新音樂視角。
  • 《中國現代文學文庫》(英文版)出版始末
    目睹這份設計方案,我仔細回憶梳理了當年這套文庫策劃和出版的前後過程。1988年, 當時的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成立譯林出版社,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憑藉《譯林》雜誌多年積累的境內外翻譯資源,出版外文圖書,向海外傳播中國優秀文化。這也是譯林出版社未來的使命之一。
  • 上海書展上,出版行業的圖書、活動看這裡→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走出去」圖書,包括:《之江新語》(英、法、西、德、日文版)、《中國式反貧困四十年》(英語版)、《行走中國——非洲記者眼中的當代中國》(法語)、《紅船精神:之江新故事》(英語)等。包括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茶人三部曲》、蔣勝力作《燕雲臺》、海飛新作《醒來》、王珮瑜「京劇其實很好玩」系列圖書等主題圖書、精品圖書將舉辦新書首發式、研討會、讀者見面會、籤售、名家講座等活動。
  • 馬小秋女士的新書《秋言物語》英文版——為什麼能收穫這麼多
    《秋言物語》封面   《秋言物語》英文版在美國最重要的節日-感恩節的前三天,在洛杉磯做了兩場新書發布會。這兩場新書發布會,雖然是在美國疫情反彈進入高峰期,美國總統競選拉雜故事不斷的情況下,依然吸引了美國主流媒體的眼球。《洛杉磯時報》-世界著名大報、全美五大報紙之一,主動發來邀請,希望能夠採訪馬小秋女士為什麼會寫這樣一本書?日常生活和精神財富、公司管理和個人提升、花前月下和大浪淘沙,奇妙地組合在一起。這麼一部中國交響樂,怎樣寫出來的?目的是什麼?
  • 睿泰愛英語《Wonderful Minds美慧樹英文版》於2020國際童書展重磅...
    2020年11月13日,由睿泰▪愛英語集結國際頂尖教育資源,攜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打造的基於中國傳統文化浸潤下,豐富情境的早期圖畫書英語課程——《Wonderful Minds美慧樹英文版》,於上海國際童書展重磅首發。
  • 張文宏專家門診重開,新書外文版翻譯獲全球志願者助力
    6月5日下午,由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主編的《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海外版新書發布會暨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醫科館舉行。「國際疫情不斷發展,至今大家還看不出發展趨勢,所以我覺得下一階段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中國的經驗也要和國際進行交流。」張文宏說。
  • 2020年,這些新書值得我們期待
    作家趙松的短篇集《隱》將由世紀文景推出,以個人化視角重述歷史事件,趙松此前以《撫順故事集》知名。前些年憑藉《出家》獲得關注的作家張忌,也將出版長篇小說《南貨店》,講述了上世紀70-90年代的江南故事。魏思孝的長篇《餘事勿取》可被視作「山東人民家族史」,弋舟《空巢》是一部關於空巢老人的非虛構作品。
  • 馬小秋英文版《秋言物語》在國外掀熱潮
    粉絲還未走出《知了》所帶來的的感動時,月底國外就傳來英文版《秋言物語》發布會的消息。11月21日下午,馬小秋英文版《秋言物語》新書發布會在好萊塢比弗利山莊隆重舉行,這本在國內廣受歡迎的暢銷書,在國外也十分受追捧,發布會當天,有眾多學者、作家、商業領袖、明星、歌手等重磅嘉賓親臨現場,更是凸顯了馬小秋在國外的影響力。
  • 《陳丹燕的上海》系列新書發布 以書為引探尋上海歷史文化項目的秘境
    陳丹燕用其特有的軟軟糯糯的聲音,開啟了《陳丹燕的上海》系列圖書(7本)暨「陳丹燕的和平飯店故事地圖」發布會。 此次新作《陳丹燕的上海》便是繼1990年代陳丹燕的上海非虛構、外灘非虛構系列陸續出版、持續暢銷以來,她對自己作品的又一次回顧,和再一次出發。 記者看到,在活動現場,新作《陳丹燕的上海》,以及改換了設計風格的增訂版「上海三部曲」「外灘三部曲」,七部新書鋪排在一起,既充滿歷史的端莊,又彰顯時尚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