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B站不會是「中國Youtube」

2020-12-16 三聲

對於已經明確自身發展方向、並沿著社區邊界與商業化可能不斷探索的B站而言,問題不在於「能否成為下一個Youtube」,而在於「要成為什麼樣的B站」。

作者 | 黎佳瑜

「過去一年是B站蓬勃發展的一年,尤其是跨年晚會之後,明顯可以感覺到B站的影響力在擴大。」在B站11周年演講活動中,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說道。

當B站度過它的11周歲生日,用戶們已經習慣於用「大破站」來調侃這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的社區:用戶層面於Q1提前完成了全年月活目標達到1.72億;市值突破了陳睿此前畫下的百億美元生死線;內容層面則在持續填充多個品類,一級分類「知識區」於近日上線;創作者層面,誕生首個千萬粉絲UP主之餘,以法學教授羅翔為代表的「新人」UP主們活躍在新的領域。

幾乎沒有哪個社區產品能像B站一樣,抓住一代人的精神需求,與其成長步伐保持同步,甚至是超前。從垂直的二次元文化,到多元青年文化,再到面向大眾文化領域的探索,B站的成長始終源於社區本身——當主導社區的Z世代們(無論是UP主還是用戶)蔓延出新的興趣愛好與信息獲取需求,B站也在以此為核心拓展社區的邊界。

作為社區多元創作生態的代表,羅翔、騰格爾、周深、機智的黨妹等UP主也出現在11周年活動現場。站在內部增長需求與外部競爭升維的驅動下,B站試圖通過這場演講,在這個節點向外界回答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B站。

01 | 變與不變

「11年過去了,曾經我們的第一批用戶,如果在20歲的時候開始用B站,現在也超過30歲,說沒有一點變化,我覺得不可能。」陳睿在開場時說道。從社區用戶、UP主群體到內容品類,變化伴隨社區邊界的擴張而發生。

首先是用戶規模的擴張,2020年Q1財報數據顯示,B站的月活已經達到1.72億。陳睿表示,這個數字是三年前的三倍,五年前的十倍。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大部分時間裡,社區用戶的增長都是以內容為核心驅動力。B站CFO樊欣曾在2019年Q2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B站是通過社區內容而非營銷支出累計獲得新用戶。

同樣高速增長的還有UP主群體。2020年第一季度,B站的月活躍UP主已達180萬人,月均投稿490萬個視頻,內容覆蓋數千個品類。用陳睿的話來說:「中國最會創作視頻的人,基本上都在B站做UP主。」

擴張的社區又反向UP主們提供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一個標誌性事件是「老番茄」成為B站首位粉絲數量突破一千萬的UP主。此之外,「敬漢卿」、「LexBurner」等多位UP主也在迅速向千萬大關靠近。去年以來,B站圍繞UP主的開展的一系列運營策略,也讓這些活躍在「小破站」的優秀創作者們越來越為外界所認知。

UP主們的影響力不止停留在文化娛樂領域,面對新冠疫情等重大社會公共議題,你同樣能夠感知他們的發聲:「林晨同學」發出了武漢封城24小時的第一個實拍視頻,「九磅十伍便士」用計算機仿真模擬了疫情傳播路徑。這些主動表達與積極發聲最終因廣泛傳播而觸達了更多角落。

第三個變化在於社區內容品類的擴充。從聚焦ACG,到音樂、舞蹈、科技、生活品類的增加,再到過去一年裡科技、知識、財經、職場等相關內容的崛起,創作者的湧入讓B站得以不斷突破原有的內容邊界。

新品類的擴充又讓更多UP主開始活躍在B站,具有代表性的是「厚大法考」而走紅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財經類UP主「半佛仙人」,以及健身教練「周六野」(她也是今年上半年最受歡迎的女性UP主)。

需要明確的是,B站對品類的擴充立足於社區本身的成長性,以用戶群體和興趣的拓展為基礎。比如今年6月,B站上線的一級分區「知識區」,就是由原本的「科技區」整合升級而來。陳睿近日出席Rebuild 2020科技全明星峰會時表示,2013年創建科技分類,是因為當時用戶中有很多科技愛好者。但隨著用戶興趣的拓展與內容品類的增加,他們發現「科技這個詞不夠用了」。

因此,陳睿才會在演講中強調,B站本身的屬性,以及在內容領域的競爭力並沒有因擴張而改變。

首先是用戶結構的穩固。伴隨著不同年齡與圈層的新用戶湧入,B站的主流用戶依然是年輕人——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新增用戶平均年齡是21歲。

高留存是這一結構得以維持的重要原因,留住老用戶能夠穩固社區氛圍,吸納新用戶則為社區注入活力。公開數據顯示,B站創站前三年(即2009年-2011年)的註冊用戶至今留存率超過60%;與此同時,過去8個季度的新用戶,一年後留存率平均高於80%。

作為「UP主-內容-用戶」這一社區關係鏈中的重要一環,內容品質決定了用戶黏性與社區調性,繼而反向建立創作者的平臺認同感。陳睿表示,B站保持了內容品質的不變,他為此展示了一組數據:過去一年用戶同比增長70%,UP主同比增長100%,用戶點讚同比增長164%。這意味著更多的創作者帶來了更受歡迎的內容,一個正向的增長循環正在B站逐漸成型。

而隨著品類的擴充,B站的核心內容優勢並沒有隨之稀釋,反而在不斷強化。過去一年,觀看番劇動畫的人數增長87%,高於全站用戶數量的增速,而二次元ACG相關的UGC內容播放量增幅也達到了108%。

這是用戶與B站共同的選擇。陳睿在演講中提及,B站上市以來在海外動畫版權方面增加了超過1680部作品,他將這一動作歸結為「滿足用戶的願望」,B站也因此成為全球範圍內番劇動畫版權最多的平臺之一。

02 | 打響品牌

在2020年Q1財報電話會議上,增長作為B站今年的核心目標被反覆強調。過去的半年中,無論是採取更加進取的用戶拉新策略,還是在內容方面,沿著鞏固核心品類與拓展新品類兩大方向的持續投入,都是B站開始加速奔跑的印證。

圍繞B站的品牌打造與升級同樣進入了新的階段。一個直接的體現是,2020年Q1財報顯示,B站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增長234%,主要原因是應用程式和品牌相關的渠道和營銷費用增加,以及公司手機遊戲促銷費用增加。

「2019最美的夜」跨年晚會是這一切的開端,李旎稱晚會「為2020年B站品牌升級打響了第一槍」。她在2019年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除了對用戶增長起積極作用外,跨年晚會還深化了B站品牌的用戶認知與客戶認知,對B站的廣告招商同樣有積極作用。

李旎表示,今年B站將圍繞包括B站11周年在內的重要節點,繼續在線上與線下進行系列營銷性質的活動。在此之後,從引起現象級傳播與討論的《後浪》,在疫情期間引起畢業生情感共鳴的《入海》,到即將舉行的「夏日畢業歌會」,圍繞品牌升級的一系列營銷事件,都在推動B站的品牌影響力從量變走向質變——用一種更普適的說法,讓B站「出圈」。

但對於進入高速增長階段的B站而言,內外部環境同樣在快速變化,圍繞「出圈」的討論也因此需要放在新的語境之下。

此前,以內容為核心驅動力,藉助「UP主-內容-用戶」關係鏈維繫社區穩定,B站完成了從二次元圈層到多元青年文化社區的平穩過渡,並且伴隨著社區用戶的成長與興趣的蔓延,繼續向大眾文化領域邁進。但在「增長」前提下,要以更快的速度進入更廣闊的領域,就需要疊加新的驅動力。

與此同時,跨越百億美元市值的生死線後,對增長和變現的多元探索也將B站推向了更多維度的競爭。此前,過於特殊的內容與社區形態使其幾乎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但與長短視頻平臺、社區產品、直播和遊戲平臺存在一定的競爭交集。而當B站的單一業務體量因擴張而足夠龐大時,B站將在各個領域面對更加激烈的直接對抗。

進入新戰局的B站需要比過去更加頻繁地對內向用戶,對外向行業與市場輸出品牌認知,通過打響與放大品牌價值,實現快速增長的核心目標。

在B站11周年演講的尾聲,「B站三部曲」的最終章、品牌宣傳短片《喜相逢》以彩蛋的形式出現。一個非典型認知下的B站中老年用戶,成為串聯知名UP主們的線索,並以一名普通用戶的身份對鏡頭高喊:「我們滿心歡喜,相逢在B站,做什麼都可以。」

更寬的年齡層,更廣泛的內容,更長久的陪伴,是B站藉助《喜相逢》向外界傳遞的價值理念。在彈幕區,你能從用戶的調侃中感知到來自社區的認同:「這可能就是很多年以後的我們。」

作為影片的結尾,「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既是上述理念的概括,也是B站長達半年的品牌升級的結果。在六月初的一次版本更新後,「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就已成為了B站的開屏畫面。而在更早的一月,B站的應用商店簡介也已從「娛樂動漫二次元社區」改為這句Slogan。

沒有什麼比這更直觀地向用戶與客戶詮釋B站的成長。

03 | 重新理解B站

在B站的11周年演講上,陳睿再次向用戶與市場明確了B站未來的三個使命。

一是構建屬於用戶的社區,因為「社區是B站的基因」。為此,B站有超過700名全職員工服務於社區與社區成員,其中一個細節是,B站每天有超過35萬條彈幕/評論被舉報,B站員工至今仍會對其進行依次審核判斷。

二是為創作者搭建舞臺。陳睿表示,B站真正的使命不是產出優質內容,而是構建能夠產生優質內容的機制。UP主是內容機制乃至社區運轉的核心,目前在B站有超過1600名員工全職服務於UP主,且工作內容在於服務中小UP主與不知名UP主。值得一提的是,全站的70%流量也被分配給了這些腰尾部UP主。

三是讓中國的動畫與遊戲在世界範圍內收到歡迎。動畫方面,B站已經成為國產原創動畫最大的出品方之一,並且參與了超過42個日本動畫製作委員會,佔日本動畫總出品量的10%。遊戲方面,除了大眾所熟知的網路遊戲,B站還參與發行了15款國產單機和主機遊戲。

站在這個節點上觀察B站,你會發現其獨特性始終不變——在持續的高速增長中,這個社區維持著穩定的內部結構與強大的向心力。也因此,B站得以在社區邊界的擴張過程中展現出更多的商業化可能,並逐漸跳脫出「誰是下一個Youtube」的討論框架。

相似性的確存在,即以新視頻為基礎表達形式連接一切可能,使平臺本身成為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陳睿在2020年Q1財報發布後表示,視頻不僅是純內容或通信,它已經成為一種服務、場景或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視頻將成為連接一切的新連接器。」

但二者所處的階段截然不同。脫胎於海外成熟的DV文化、擁有完整商業閉環與智能算法分發系統,Youtube已經成為了覆蓋全球各地、各領域的視頻基礎設施平臺。而B站首先是一款紮根於核心文化圈層的社區產品,基於社區擴張向外伸展觸角,探索「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的可能。

這是一條已被驗證、可作為長期發展目標的方向。回到國內市場,在視頻取代圖文成為內容分發的基本形態的網際網路下半場,視頻形態的社區產品被寄予厚望。B站得以跑得更快,是因為擁有更完整的內容沉澱與社區生態。

在商業變現層面,B站與Youtube的分野更加明顯。Youtube的底層邏輯是流量變現,通過廣告和訂閱模式搭建完整的商業閉環,但B站並沒有復刻前者的商業模式,最明顯的表現便是B站沒有貼片廣告,可以說,這是社區用戶與平臺管理層的共同選擇。

B站正在跑通一套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社區基因使得文化消費成為其中的核心。從2020年Q1財報來看,基於直播與大會員業務的增至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2%達到7.9億;電商與廣告業務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得益於FGO、公主連結等多款網路遊戲的表現,以及圍繞獨立遊戲、H5遊戲產品等新方向的探索,佔比達總營收50%的遊戲業務也在優化內部結構。

對於已經明確自身發展方向、並沿著社區邊界與商業化可能不斷探索的B站而言,問題早已不在於「能否成為下一個Youtube」,而是「要成為什麼樣的B站」。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沒有 Youtube,卻有B站、抖音和快手?
    除了外部因素的促進,阿里也不斷通過運營體系來推動中國生產企業的上線及後續數位化。阿里國際站的「中國供應商」電子商務平臺最初依靠地推模式,靠業務員挨個拜訪企業,拿下客戶。這支銷售隊伍後來被稱為「中供鐵軍」。拿下客戶之後,數位化之路艱難、複雜。以身份校驗這個環節為例。
  • B站是否會成為中國的YouTube?
    這裡我在想為什麼很多UP主沒有提,就是B站迎合市場做出的調整。首先是直播區的開設還有就是新人UP主創作獎勵計劃,這兩項可以說是直接讓B站用戶激增的關鍵。也可以說因為這兩個重要調整或者說原來B站的用戶(包括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番劇這些越來越沒有追劇的動力,後期入駐的UP也主要不是以ACG為主,所以才感覺越來越像YouTube。
  • 為什麼B站不會是「中國Youtube」
    用陳睿的話來說:「中國最會創作視頻的人,基本上都在B站做UP主。」擴張的社區又反向UP主們提供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一個標誌性事件是「老番茄」成為B站首位粉絲數量突破一千萬的UP主。此之外,「敬漢卿」、「LexBurner」等多位UP主也在迅速向千萬大關靠近。去年以來,B站圍繞UP主的開展的一系列運營策略,也讓這些活躍在「小破站」的優秀創作者們越來越為外界所認知。
  • 先是刪除乾杯,後又刪除2233娘,「B站永遠不會變質」已成了笑話
    如果你是B站的老用戶,那麼你肯定聽過這麼一句話「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這句話出自B站的老闆陳睿之口,是陳睿對所有B站用戶的一個承諾。不過在近日,B站的一個行為似乎是狠狠地打臉了這句話,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Vlogger | b站95後up主養成記,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二次元小站,被創始人徐逸在百度貼吧稱為「只是a站(AcFun)的後花園」。十年後,這個從垂直、封閉的ACG文化社區起家,以「視頻內容+彈幕文化」形式傳播的產品,已經慢慢泛化走向主流社會。越來越多的z世代年輕人伴隨著這個網站成長,也因此被寄予「中國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YouTube」的希望。
  • GitHub CEO霸氣回應:把youtube-dl還給開發者!
    10月23日,美國唱片業協會 (RIAA) 向 GitHub 發出通知,要求下架 youtube-dl 及其分支庫。RIAA的律師對GitHub說,「我們發現youtube-dl存在侵權行為,要求您立即關閉並禁用 youtube-dl 有關的所有項目。」
  • 這個「城」,那個「人」,中國球隊為什麼起不出來好名字?
    可是到了中國的語境裡就不好說了。一種解釋跟日本人想的一樣,旋渦嘛,那就是水流的旋渦嘍。可是,中國現代漢語詞典裡旋渦有一個意義叫「使人不能自拔」。這下壞了,要是起這個名字,合著以後自己都得栽進去。再比如說大阪鋼巴,大阪這個城市自不用說,日本的大城市,大家都聽說過。鋼巴其實就是「GAMBA」,是音譯。
  • 「最後」的標本剝製師:曾有顧客要求把親人做成標本
    但也有人因為這一身份而發來賀電,慶祝這個行業終於要「絕跡」了:這種對立的態度讓人感到好奇,爭議來自哪裡,動物標本剝製師又為什麼會變得稀缺?簡單理解的話,標本剝製師就是指從事動物標本剝製工作的人。作為「保存動物身體」的一個行業,標本剝製這行當的師傅需要集多種才華於一身——解剖學、雕塑、繪畫、製革,而且還得門門功課都是精修。而標本剝製師「 taxidermy 」這個單詞源自希臘語,能拆成兩個部分,希臘語中taxi是「處理」,dermy是「皮膚」,字面含義就是處理動物皮。從維多利亞時代起,標本剝製大師們就開始進行這類加工創作了。
  • 「班」字背後的政治史:「上班」為什麼叫「上班」?朝鮮「兩班」是...
    據說,每個上班族的一天都是從被窩裡思考「我為什麼要上班」開始的,尤其是近來天氣轉冷,按時早起的難度陡然上升。不過,人們終究能告訴自己一點上班的意義,只是這「上班」,為什麼叫「上班」呢?  後來,西人黨通過助力仁祖,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西人黨也分裂成勳西黨、清西黨、山黨、漢黨等。同時,東人黨也蠢蠢欲動,其中的南人黨打敗了西人黨勢力,隨後又分為少壯派和老壯派。  這樣派系林立所造成的直接結果是成員壯大,朝鮮王朝跨越中國明清兩代,大部分權力和財富一直集中在兩班貴族手中。
  • YouTube就是「油管」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視頻平臺。youtube在國內屬於封禁狀態,因為「you」和「油」諧音,「tube」英文翻譯為「管子」,所以大家都叫他「油管」。我們平時在抖音、b站等各大熱門平臺上能刷到的熱門或者拍的好的視頻在這裡基本都能看到,因為視屏太多,搬磚的人也多,所以這裡也是「搬磚者的工作車間。」這位大哥牛逼,你沒看錯530集,一集沒落……還有各種超長的合集,搜索一下某音,只截了一點。
  • B站和西瓜別爭了,中國沒有Youtube
    導語:創作者死於視頻2020年6月20日,網際網路視頻欄目「相機邏輯CamLogic」更新了最後一期視頻:「網際網路其實是一個橫屍遍野的大荒地,絕大多數你看不到的其實都是屍體,更多的屍體連葬禮都沒有而是直接拋屍在那兒了。」
  • b站彈幕沒了為什麼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b站最新資訊 > 正文 b站彈幕沒了為什麼
  • 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跟其他能屈能伸,獨當一方的金屬相比,它在30℃下就會輕鬆變成液體,稍微遇熱就會化成「一灘」,堪稱金屬界「肥宅」。別人都是「熱脹冷縮」,鎵卻像冬眠的黑熊一樣「遇冷變胖」。鎵在降溫之後會發生過冷卻,並且固化時體積變大,之前手裡的液態鎵,直到0℃也能保持液態。金屬鎵表示:我憑本事變的液態金屬,憑什麼讓我變回去!
  • B站 11 歲了,你願意繼續和它「乾杯」嗎?
    嗶哩嗶哩,一個大部分用戶是年輕人的視頻網站,在網際網路中卻是「長輩」了。11 歲,在人類的世界裡還是需要關注的「幼崽」。但在更迭極快的網際網路世界中,11 年的產品卻已經是前輩般的存在。我們熟知的微博比 B 站「小」兩個月,微信比 B 站「小」2 歲,今日頭條也比 B 站「小」3 歲。十一歲的 B 站變了嗎?它受到了哪些用戶的喜愛?
  • 【新手向】滑板(長板)視頻教程推薦,抖音b站油管,小姐姐小哥哥,你想要的全都有
    youtube單個視頻最高播放量 700萬!憑藉一雙大長腿和優美的舞姿(?) 獲得了喜愛!擅長dancing,穿著粉色優雅長裙站上滑板的她,完美地詮釋了舞板招數的精髓,也打破了「常規」。誰說不能穿裙子滑板(當然安全第一)。當裙擺隨著微風飄起,舞板上的她婆娑起舞,腳步輕盈,翩若驚鴻。
  • 涼拌豆腐為什麼叫「冷奴」?
    一到日本人感覺喝啤酒最爽的時節:夏季,典型的日式下酒菜莫過於毛豆與「冷奴」(ひややっこ)。所謂「冷奴」,也就是涼拌豆腐。由涼豆腐蓋上蔥花、薑蓉、鰹魚花,再淋上醬油製作而成。除了作為下酒菜外,也是一道不錯的下飯菜。那麼問題來了,涼拌豆腐為什麼叫做「冷奴」呢?這一點或許很多日本人都未必知道。
  • 特別的「土耳其」咖啡
    「Ray,你喝過最特別的咖啡是什麼?」當Choker問我這句話的時候,我腦海中迅速想到了咖啡中的兩個奇葩。用土耳其咖啡來判斷一名女性是否能成為合格的妻子,也許是源自於咖啡加糖一起煮,意味著「給你的婚姻添加一點糖永遠不會受傷。」
  • 「視頻連結」19冬季基礎款衣櫥
    視頻開始之前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做「打造基礎款衣櫃」的初衷。「泰迪外套」類似款式:$1mcfYw9bpcs$Slowfashion慢時尚19冬季- 長款翻領泰迪毛外套(米色)未上架,雙12之前會上。(後續關注b站動態)
  • 半小時倒數 |「隔空 ON AiR」VOL.4 日系另類的詩與遠方
    五一假期後的第一個周末繼續為你帶來「隔空ON AiR」的VOL.4。2009年籤約主流名廠VAP,OGRE YOU ASSHOLE從2011年開始連續3部作品:「homely」、「100年後」、「ペーパークラフト」以來,從同時代的獨立搖滾孵化場中振翅飛翔,用靈活的音樂技巧吸收了各種各樣的音樂元素。
  • 為什麼「剩男」大多因為窮,「剩女」卻什麼類型都有?
    六運助在整理後臺留言的時候,常會聽到已婚姑娘們對婚姻瑣事的抱怨,大多都後悔選擇走入婚姻,也有很多未婚姑娘向我們訴說自己對孤獨終老的恐懼,焦慮自己命中注定的那個人為什麼還不來。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對的那個人?是什麼促使你選擇與這個人走入婚姻?你渴望愛情和婚姻可為什麼一直沒有等到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