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養生主義:像吃零食一樣嗑保健品

2020-12-23 騰訊網

跟著投資經理種草

青松基金獨家策劃

系列行研第六期

「一邊瘋狂作死,一邊拼命養生。」這是很多90後乃至00後的現狀。

失眠、脫髮、焦慮、發胖……新新人類面臨新的健康問題,新的問題則催化出新養生主義。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才是新養生主義?

最近,我們青松基金的投資人kiki,經過深入的行業研究,將從投資人的視角,

帶大家看看有哪些值得種草的養生食品。

(等不及的直接拉到文末看種草清單)

90後健康焦慮催化「新養生」

隨著國民健康產品消費金額穩步提升,越來越多人願意在健康方面投資,並且消費者及其特點呈年輕化、線上化的趨勢。

據天貓平臺健康市場消費數據顯示,85後及90後是線上養生類食品主力消費人群, 95後增長表現突出,人群增速強勁潛力巨大;女性消費意願明顯高於男性;一二線城市用戶為核心用戶,三四線城市滲透率逐步增加,四線以下城市用戶呈現兩極分化現象。

在過去的傳統養生觀念中,廣義保健品分為膳食補充劑、草本及傳統滋補品兩大類。膳食補充劑包括無限極、安利、湯臣倍健、康寶萊、Swisse等國內外品牌,國外品牌以跨境電商為主要通路;傳統滋補品包括蜂蜜、燕窩、阿膠等源於中醫文化的傳統產品,因天然、長效且副作用小的理念在中國消費者中深入人心,市場規模約400億。

相對傳統養生,「新養生」的概念源於當下年輕消費者對健康問題的新關注點,比如睡眠不好、腸胃不好、皮膚不佳、脫髮、焦慮、肥胖等,已經成為困擾90後、80後的主要問題,也讓他們開始願意在健康方面投資。

除了保健品產品外,Better-For-You健康需求的上升也推動了其他食品領域新的變化。呈現在產品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零食化、即食化、0脂0糖,功能成分

零食化的代表比如三隻松鼠、沃隆每日堅果;即食化的代表比如五穀磨坊、壽全齋;0脂0糖的代表比如樂純酸奶、元気森林;功能性成分的代表比如王飽飽燕麥、酵素益生菌等。

除以上新養生產品外,減肥健身人群的選擇也不再局限於輕食沙拉,各種營養方便的代餐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膳食補充劑

1、「直銷」仍是中國保健品主流渠道

多個調查數據預測,中國2020年保健品市場規模或將超過4000億元。毫無疑問,中國市場巨大,但國產品牌卻大而不強。

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消費者對於國內外保健品的評價中,41%認為國外的更好,28%認為作用都不行,22%認為作用的不錯,僅9%認為國內的更好。

造成這種印象的原因,主要是國內傳統保健品企業為了快速擴大銷售,在市場發展初期常常以「通吃」的產品結構輻射儘可能多的客群;在營銷推廣上多用粗放式廣告投入、誇大宣傳方式,雖廣告起效快但很難打出品牌口碑。加上傳統保健品缺乏科技含量,很少能夠立竿見影,達不到宣稱效果,這也導致負面新聞多。

而國外品牌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以及「信任感」品牌營銷,在「專業」的價值點上不斷持續和積累品牌資產。

但不論中美,保健品品牌的市場集中度都顯著低於其他快銷品板塊。美國保健品市場在發展數十年後,top12品牌市場佔有率的總和也僅為31.5%。保健品消費者對於產品差異化的訴求,是導致市場分散的根本原因。

對此,以美國經驗看,多品牌的集團化運營是獲得增長的主要手段之一。以NBTY為例,主品牌自然之寶(NaturesBounty)市佔率2.3%,通過併購或內部培育的副品牌如普麗普萊、Solgar等都有一定市場規模。

渠道方面,中美線上增速都快,但美國渠道更豐富。

據了解,美國市場中專業化渠道和大眾零售兩類渠道佔比較高,並且對應這兩類渠道相應開發了專業線和大眾超市線產品產品。前者專業線由營養師/執業醫生配給,品牌廠商面向營養師/執業醫生做推廣;後者在如沃爾瑪等大型超市配套的藥店直接開架銷售,同時這類零售超市也銷售自有膳食補充劑品牌。

這是中國市場所缺少的且短時間內難以快速規模化成為主流渠道。中國的情況是,佔比44%的營銷渠道為直銷,30%為線上/電視購物……

2、新品牌、新需求、新渠道

在國內市場,對新品牌而言,戰場主要在線上電商平臺(年輕用戶購物行為集中)。該渠道的關鍵在於前端流量獲取上的比拼和後續的用戶留存,比如如何有效傳遞產品信息、能否給用戶提供增值/更專業化的服務。

用戶的健康意識升級、需求細化、追求更專業品牌的趨勢,帶來了新品牌的機會。

首先,用戶健康意識和意願提升,包括改善身體狀況、保持健康狀態等,特別是以2-3億中產階級為核心的用戶群,已經開始尋求更高質和更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如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人均GDP達十萬元以上的城市,人均健康支出均高於其他城市約30%。

其次,需求開始精細化:女性更關注美容養顏、清腸減脂、孕期健康等功能;男性則對肝腎養護、運動營養等有更高需求;嬰童的需求多為益智類、骨骼類產品;老年人則關注助眠、心血管等健康類產品——各人群均對基礎營養、免疫提升、抗疲勞減壓類產品有所需求,但亦需依據人群特徵細化產品設計。

第三,開始追求高品質保健品。有消費者調研結果表示,約有40%的1-3線城市消費者通過跨境海淘購買國際品牌保健品,其中約70%認為國際品牌代表高品質,並願為其支付溢價。

3、跨國合作將成為「新常態」

由於海外膳食補充劑更具有產品力(研發和供應鏈成熟)和品牌力(國內用戶支付溢價),跨國合作、資源互補可能將成為「新常態」。比如哈藥就以3億美金收購GNC 40%的股份,同時成立合資公司運營中國大陸地區業務。

除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合作外,還存在不少潛在的創業投資機會

其一是海外保健品代運營。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就有900多家相關生產和銷售企業,供應超過6萬種膳食補充劑產品。

其二是創新保健消費品。比如零食化/即食型等新產品形態,或加強定製化&服務。目前年輕用戶群對於新品牌、新服務接受度高,新品牌核心在於解決用戶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痛點;但障礙則在於產品開發難度、用戶對供應鏈是否足夠信任等,而對於定製產品而言,用戶門檻是否能降低(比如購買渠道、價格等)。

傳統滋補品

燕窩品類佔比上升

在中國,傳統滋補品如蜂蜜、燕窩、阿膠等仍然市場巨大,約為400億。其中,燕窩品類的佔比大幅上升,並且呈現線上化、即食化的趨勢。

天貓淘寶2019年雙十一傳統滋補TOP10中,主打燕窩的品牌數量增加至6個,排名上升的3個品牌中有2個為燕窩品牌(小仙燉、宜樣),3個新入榜的品牌均為燕窩品牌(雙蓮、正典燕窩、樓上)。頭部品牌如燕之屋線上線下年銷售10億+,小仙燉為5億+。

目前,中國的燕窩市場約150億,銷售渠道上50%為微商,40%為電商,10%線下,線上&即食燕窩相對增速快,中高價位是增長主力;消費者方面,90後、95後用戶增長至佔比40%;此外,四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增速明顯。

顯然,針對中國的下沉市場,傳統滋補品有一定優勢,因此也存在潛在創業投資機會

首先,多關注年輕人的需求,以及理解這類需求產生的原因;其次,產品研發應不斷追求讓用戶「更少動腦、更少動手、最省心」;第三,在流量端,多多利用內容種草的方式,並不斷積累品牌價值。

道理講完,接下來是種草時間。

劃重點!

如何成為新時代的養生達人呢?

投資經理的養生產品種草專區

(聲明:所有產品均為客觀種草,

與青松沒有直接利益關係)

-大眾產品-

VitPlus

一日一條,簡單方便,滿足每日綜合營養所需。針對不同性別、年齡提供不同產品,滿足不同人群的細分需求。

-細分需求-

Hairburst

高顏值可以吃的防脫髮護髮Q彈軟糖,小心可不要貪吃哦。

-個性化版本-

NUTRIPACKS橘袋

想要自己的補劑解決更精準的需求,同時又能多方面覆蓋,建議訂購一個專屬你的營養補劑。

最後,

歡迎各位新養生達人們,

在評論裡與我們分享,

專屬養生秘笈。

(本文數據來源:企業訪談、同行交流及相關報告)

相關焦點

  • 4500億元保健品消費市場,如何打造90後的「新養生主義」?
    她是千千萬萬個年輕人的縮影:「吃最貴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一邊沉迷於熬夜,一邊醉心於保養。 曾經,養生是中老年人才關心的話題,如今,逐漸步入「30+」的90後們也開始端起保溫杯,泡起枸杞,兢兢業業吃起保養品,邁入養生行列。
  • 零食化保健品熱銷 主攻年輕消費群體
    「吃著最貴的保健品,熬著最晚的夜」,這個充滿戲謔意味的網絡流行語「朋克養生」,道出不少年輕人生活和保健的日常。 零食化保健品熱銷 「酸酸甜甜的,吃起來也沒什麼負擔,全當吃零食啦。」像小曾一樣,不少當代年輕人生活節奏快、追求高效率和即時享受,在養生這件事上也是如此。相比於傳統需要蒸、煮、燉、熬才能食用的養生食材,年輕人更青睞「開袋即食」和口感好的滋補營養品。
  • 「保健品零食化」背後的健康焦慮
    「吃著最貴的保健品,熬著最晚的夜」,這個充滿戲謔意味的網絡流行語「朋克養生」,道出不少年輕人生活和保健的日常。記者注意到,此前人們熟悉的保健品「藥丸」,悄悄變身色彩斑斕的軟糖、果凍、飲料,讓追求個性消費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養生「上癮」。
  • 95後邊熬夜邊「嗑」保健品,千億規模市場颳起「超級旋風」?
    張小雅向「創業最前線」表示:「我從兩年前開始吃保健品,主要都是一些女性專用的複合維生素、抗糖丸、抗初老等產品,一年在這方面的花銷達到1萬元以上。因為疫情,我還花了1000元給全家買了維生素類保健品,來增強免疫力。」受疫情催化,保健品品牌重點發力線上,紛紛開發新產品以刺激銷售。
  • 這代年輕人,吃的保健品不比爸媽少
    就在不久前,央視報導如今保健品市場出現了一種新現象,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不再是中老年人,而是90後,佔比超過了25%。 小曾表示,每個月花在保健品上的錢已經超過了買衣服的錢,但還是會選擇花費在保健品上,因為她需要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 禿頭、胖了、失眠、耳鳴、便秘、視力減弱、免疫力下降……這類問題不再單單困擾中老年,被視為"生猛一代"的90後也正式與以上問題相遇,由此也衍生出了"朋克養生"。
  • 《嗑:做一隻會吃的松鼠》:植物學家教你如何文藝吃堅果
    ——《嗑:做一隻會吃的松鼠》2015年11月1日,在憶空間閱讀體驗館,中國國家地理圖書部舉辦了《嗑:做一隻會吃的松鼠》新書分享會。植物學博士、果殼閱讀圖書策劃人史軍對話植物學科普達人、本書作者陳婷瑩(亦稱「布瓜」),並與在場媒體和堅果控們一起暢談,從嗑瓜子的俚俗小事到巴拉那松子令人擔憂的瀕危命運,分享了殼果裡的秘密和私底下嗑果的故事。
  • 年輕人嗑起保健品,連爸媽都攔不住
    人稱「吳百歲」的女主持人吳昕,之前就在《我家那閨女》中作出了「教科書式」示範:起床先叫個麻辣燙,沒吃幾口就開始嗑保健品,一口氣能同時咽下5種,更坦言30歲以後就把保健品當飯吃。看著吳昕每天都記得吃那麼多保健品,只能說她記憶力確實不錯,別的就不敢保證了。/《我家那閨女》金融女Ivy身邊有不少保健品愛好者,面對這類安利,她一向巋然不動。
  • 這些好吃到飆淚的零食,減肥也能吃!
    想吃零食又吃不了,快樂都變少了!」這點我真是深有感觸,女生對好吃的好像天生就沒有抵抗力,尤其減肥期間更是想要滿足「口腹之慾」,貼心如我懂你們😝所以特地帶來了這期低卡零食推薦,有了它們任你減肥期間偶爾打下牙祭也沒在怕的,一起來康康叭!
  • 買保健品,是年輕人最後的倔強
    年輕人們對保健品認知的改變,更多來源於產品的迭代。最早一批保健品主打中老年人市場,如腦白金、蓋中蓋。那些產品所強調的是補鈣,治腰腿疼痛,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年輕人們對此的感知是不深的,他們也很難相信吃了腦白金之後,就能像電視裡的動畫老頭一樣蹦蹦跳跳。
  • 保健品丨有哪些吃了有效的保健品?
    點擊上面藍字,即可關注我們願你變成一個好看的人💫有人說保健品是智商稅,只是買來心理安慰的,我不服,還有直男覺得護膚品是智商稅,千百年來有幾個女性不用護膚品呢?保健品的種類千奇百怪,也不是所有保健品都可以隨便吃的,所以在選保健品之前更要慎重,做好功課。
  • 適合在辦公室吃的澳洲零食大搜羅! 辦公室零食準則你知多少?
    你是一小時不吃零食會死星人嗎?如果你不是個吃貨,請接著往下看,因為你可以給你的同事一點建議(對你自己也有好處),如果你是個吃貨,那麼你更要義無反顧地看下去!澳洲除了綿羊油和保健品到底還有什麼啊,嘿嘿,澳洲還有很多本土產的好好吃的零食。超市裡都可以買到的那種、物美價廉、平易近人!但是,你在家吃零食吃成大花貓也沒關係,可是如果是在辦公室呢?怎樣才能吃起來既優雅又不影響到別人呢。
  • 這屆年輕人的保健品消費迎來新態度
    今年第二季度,隨著我們步入「後疫情時代」,國民對於健康的進一步關注推動了保健品的「報復性消費」,線上保健品消費實現大幅增長。線上保健品行業的增長,很大程度上由購買人數的增加驅動,消費人數佔比持續增長的90後和Z世代是核心驅動人群。
  • 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零食,吃過3種以上的是80後,全吃過的是大叔
    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零食,吃過3種以上的是80後,全吃過的是大叔小時候在農村,沒有城裡那麼多的零食,生活相對質樸,那個時候的零食是吃得飽的零食,不像現在的零食的華而不實,關於食物總有記憶,6種農村才有的天然零食,吃過3種以上的是80後,全吃過的是大叔。
  • 拿瓜子當零食吃,還不想變胖,那就請你一天吃20克為限!
    拿瓜子當零食吃,還不想變胖,那就請一天吃20克為限!零食也走健康養生風,講求有機、新鮮、無加工,特別是瓜子,成了減肥族必備零食;但真的要小心,抓在手上的瓜子,很容易一把接著一把地嗑,這時攝取的熱量、脂肪與鈉含量,都會超標。
  • 香噴噴的瓜子嗑不夠
    那時食物匱乏,幾乎就沒有什麼零食。最快樂的消遣就是連隊放電影時,你聽吧,嗑瓜子的聲音有節奏地此起彼伏……那些家裡沒來得及炒瓜子的人家,看看左邊一家人嗑得香噴噴的;瞅瞅右邊的人家嗑得美滋滋的……自己夾在當中,還真有點小尷尬。碰到友好的鄰朋自然會饋贈一把,熟絡的人會情不自禁地命令道:「來點!」要上一把。要是周圍只有不熟不近的,只有暗自咽口水的分了。
  • 95後都開始吃保健品了?吃保健品是交智商稅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之前的代購國外奶粉熱潮過去以後,這兩年又興起了一波代購保健品的熱潮。可能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生活習慣非常不好,又想著要開始養生,枸杞啤酒已經安慰不了自己,所以開始狂吃保健品了。林允的一個睡前視頻裡吃了四種內服產品,吃飯都只需要一天三頓吧?
  • 需要吃保健品的人,記得按年齡段選用,這3種人群,差別太大了
    現在人們的健康養生意識越來越強烈,保健品走進大眾生活中。在一部分人眼中認為吃保健品能預防各種疾病。保健品確實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調節身體機能,提高免疫力,但要根據自己年齡來選擇合適的保健品。如何根據年齡選擇保健品?
  • 嗑瓜子嗑到舌頭疼嗎?華理學生研發了這款「零食堅果剝殼機」
    解放大家剝殼剝到指甲痛的雙手,免去你嗑瓜子嗑到舌頭疼的苦惱。華東理工大學四位大學生設計了這麼一款機器,讓愛吃瓜子花生的你,牙齒上沒有坑!是不是很動心?來看看它長什麼樣!這款由華東理工大學機動學院馬新玲老師指導,2017級本科生張星語、陳維剛、王鶴澄、潘慧娟、陳逸山組成的創新團隊研發的「趣享吃」花生葵瓜子零食剝殼機在最近舉辦的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中,獲得了全國一等獎。談到當初研發的初衷,團隊隊員介紹,確定項目的初期,他們調研了市場,發現沒有這類小型的剝殼機有售。「機器剝殼工業應用已經很廣,但就是沒有家用的。
  • 減肥並不難,零食可以像你吃的一樣薄,全麥黑巧餅乾酥脆可口
    減肥並不難,零食可以像你吃的一樣薄,全麥餅乾黑巧酥脆可口無添加免費。你好,我是瑾媽媽,除了主食,你還能吃什麼零食?瑾媽媽想做一份低熱量的美味小吃,一般來說,美味的食物與熱量成正比,高熱量的零食也不會壞。經過考慮,瑾媽媽決定做一個全麥餅乾和毛毛雨黑巧來搭配口味。
  • 詹秋怡李晉曄面對面聚餐,誰留意丁輝幹了啥,像極了嗑cp的我
    當然了,嗑cp也有一個好處,不僅能為演員本身帶來很高的熱度,甚至還能增加電視劇的收視跟口碑呢,網友們討論聲高,自然而然電視劇熱度也很高啦,顯然「嗑cp」是雙贏的場面。只不過電視劇播出後,大家對主角嗑cp,這種行為我能理解,可綜藝播出之後,嘉賓自己嗑cp的話,這就讓人覺得十分新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