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不吃飯,奶奶一句話讓他乖乖吃飯,結果越吃越挑食

2020-12-23 妖精媽媽育兒精

同事小玲有個3歲的兒子,最近不知怎麼了,變得越來越挑食。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兒子總是沒吃幾口就飽了,兩口子真是既焦慮又擔心。

奶奶就聽到了孫子的變化,親自上門監督吃飯。一開始,孩子和之前一樣沒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奶奶走過去和他說了句悄悄話,就見他拿起碗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飯吃完了。

他們就問奶奶用的什麼辦法,奶奶神秘一笑說:「孩子都愛吃零食,我就說吃了飯才能吃零食。「一開始,奶奶的辦法確實有效,不過好景不長,兒子又開始挑食了,並且比上次更嚴重了。

研究發現,有超過半數的父母都會遇到孩子挑食、厭食的問題。每次到了吃飯時間,本來不想破壞融洽的氣氛,但又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又不得不逼孩子吃飯。

和吃飯相比,孩子們更喜歡吃零食。很多家長常常說:「不吃飯,就不讓吃零食」,借零食來誘惑或要挾孩子乖乖吃飯。這種做法短時間內看似有效,但實際上只會增加孩子對零食的好奇心和依賴感。孩子吃飯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滿腦子都在想著零食,漸漸養成了挑食的習慣,變得越來越不愛吃飯。

孩子有下面這8個行為,就說明孩子已經挑食、厭食了

1、孩子飯量很小,但遇到自己喜歡的飯菜,飯量會突然增加。

2、只愛吃甜食和油炸食物,不愛吃蔬菜和水果。

3、孩子不願嘗試新的食物,且愛吃的食物種類很少。

4、吃飯的時候,點心和飲料吃很多,正餐不愛吃。

孩子為什麼會挑食、厭食呢?

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出生後就不愛動,喝奶速度也很慢的寶寶,到了8歲之後出現偏食和厭食的概率會比較高。

雖然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有偏食和厭食的問題,但這絕不是天生的,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2012年,研究發現「強迫」和「限制」是導致孩子偏食、厭食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常見的父母「強迫」行為

1、不管給孩子盛了多少飯,父母都要求孩子把它們吃完。

2、父母人為給寶寶設置飯量,且必須達標。

3、孩子吃飽了,父母非要再多餵一口。

4、讓孩子自己吃飯,孩子就會吃很少,所以父母更喜歡餵飯。

生活中,常見的父母「限制」行為

1、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太多的甜食、油炸食物等。

2、父母要求孩子不能吃某些食物。

3、為了孩子表現好,父母常用一些食物做獎勵。

4、用孩子愛吃的食物做交換條件。

如何才能改善孩子挑食、厭食的壞毛病呢?

想要孩子改掉偏食、厭食的壞毛病,父母應該從自己的餵養習慣進行調整。

1、從娘胎裡就要開始

懷孕期間,媽媽應該攝取多種食物,保證營養均衡,這樣不僅有利於胎兒發育,還可以讓寶寶通過羊水嘗到更多的味道。

2、不要給孩子壓力

孩子在2到5歲的時候,身體的生長速度下降,對於食物的需求也就沒有那麼高了,自然飯量減少也是正常的,父母一定不要強迫孩子進食,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3、多陪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親子關係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偏食、厭食的問題,這是因為孩子在用不吃飯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親子關係融洽,孩子自然不會在餐桌上搞怪、用不吃飯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4、輔食添加的技巧

寶寶到了6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要減少母乳餵養,嘗試給寶寶吃一些輔食了,這些刺激有助於口腔肌肉的動作協調能力,為發音說話做準備。

研究發現,在這段時期寶寶口腔接觸的食物刺激越多,長大後挑食的概率越低。反之,如果接觸的食物越單一,對口腔的刺激就越小,長大後挑食的概率也就越高。

5、輔食添加的技巧

很多媽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為了寶寶能獲取更多的營養,常常會把幾種食材混在一起。這樣一來,雖說食材也有所調整,但寶寶吃到嘴裡基本都是一個味兒,自然會排斥。建議輔食最好採用單一食材,這樣寶寶就可以每天吃到不同味道的食物啦。

6、給寶寶提供適齡的食物

父母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口腔咀嚼能力進行調整。比如:一歲的寶寶即使牙齒沒有完全長出,也開始有較強的咀嚼欲望, 這時候就別再只喝粥了。孩子兩歲的時候,嚼肉的時候比較費力,建議父母把肉切小煮爛,否則孩子就會牴觸。

7、刺激食慾

孩子消耗的多,對食物的需求就大,所以應該多帶孩子做一些運動和大肢體運動的遊戲。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玩的太累也會降低食慾,建議就餐前一小時停止運動,讓孩子安靜下來,準備吃飯。

相關焦點

  • 孩子吃飯為什麼越來越挑食?這幾個吃飯習慣要改,不然影響胃口
    寶寶吃飯為什麼越來越挑食?這幾個吃飯習慣要改。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一起談論的話題就是娃娃總是挑食,不喜歡吃飯,那應該怎麼辦呢?其實說到吃飯問題很多時候也發展成為了我們家庭當中的問題,就像是奶奶和媽媽之間帶娃,能餵飯吃的問題很多老人家的觀念就是如果娃娃到了時間吃飯,她就會肚子餓,那萬一肚子餓了,那肯定影響身體發展啊,那肯定不行,那咋辦呢?就會出現了老人家想要娃娃乖乖去吃飯,開始了餵飯給寶寶吃,不管寶寶吃不吃都一直追著他跑。
  • 吃飯太快被噎到?挑食挑到愁死人?一招解決不乖乖吃飯的臭狗子!
    因為挑食,「大頭」讓小嘰操碎了心,他可以說是到了【厭食】的地步了,為了讓他好好吃飯,我倆鬥智鬥勇多年,各種狗糧和拌糧零食都試了一遍,結果越來越挑食,因為吃飯這事彼此都要瘋掉了...春節+疫情期間窩在家沒啥事,小嘰查看了很多狗子行為學的書籍資料,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越「難吃」的狗糧越好吃,慢食碗不只是能讓貪吃的狗子慢下來,還能讓挑食的狗子發現吃飯的趣味。不過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厭食也可能是跟口腔疾病或其他疾病相關,定期體檢很有必要。
  • 孩子3歲吃飯還要追著餵,小孩挑食、吃飯難,媽媽該怎麼搞定?
    小吳是個職場媽媽,她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寶寶一直被奶奶照顧,下班的時候才會接到她的身邊。最近小吳遇到了大難題,她發現寶寶一到吃飯時間就哭鬧,還得要她跟在屁股後面餵著吃飯,偏食的情況非常的嚴重,可是把她給愁壞了。其實小吳的情況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從小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非常的重要,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對孩子造成終身不好的影響。
  • 孩子愛挑食,只因家長搞錯了原因,3個套路讓孩子愛上吃飯
    捫心自問下家長會買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嗎,買菜過程中,家長本身已經是在挑食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挑食並不是什麼壞事,孩子挑食,至少說明他還有自我意識,有自己的想法,遵從自己的內心。若真有孩子不挑食,家長叫孩子吃什麼就吃什麼的那一天,家長又該擔心這孩子了。
  • 孩子挑食不吃飯,餓一頓就好?家長的錯誤觀念,讓孩子更不愛吃飯
    孩子挑食,是天大的事兒嗎?去幼兒園開家長會,老師會重點表揚不挑食的孩子。開一次家長會才知道,孩子挑食物可以有這麼多種,不愛吃胡蘿蔔的,不愛吃青椒的,不愛吃木耳的,甚至還有不吃米飯的。不管是幼兒園老師還是家長,都覺得孩子挑食是個挺大的問題。解決方法也是簡單粗暴,老師給孩子講這個食物多麼有營養,表揚不挑食的孩子,讓孩子迫於輿論壓力吃不太喜歡的食物。
  • 不好好吃飯,長得慢?這7大絕招,最快1周,讓寶寶乖乖吃飯!
    寶寶的胃就那麼點大,你在飯前給他吃太多零食,還哪有容量去裝飯啊。又不跟牛似的,一個裝零食,一個裝正餐。一個胃裝滿了,還有另一個備用。大家為了哄寶寶吃飯真的快把十八般武藝用上了。只要他能多吃幾口,不管是玩玩具,看動畫片還是做遊戲,怎麼著都成。可是這麼做寶寶的注意力全在玩兒上,根本就不在吃飯上,對消化吸收也有影響。
  • 貓咪挑食怎麼辦?6個實用方法,讓貓咪乖乖吃飯!
    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貓咪挑食的情況,那貓咪挑食怎麼辦呢?今天就教你6個實用的方法,能讓貓咪乖乖吃飯!2、加大一點貓咪的運動量有時貓咪會挑食,可能是寵主給貓咪吃得太多了,加上現在很多貓咪基本都不怎麼運動,所以就導致貓咪太飽,從而出現挑食情況。這種時候,寵主可以人為的給貓咪加大一點運動量,比如多和貓咪玩些消耗體力遊戲,然後不要給貓咪吃太多,這樣貓咪消化快,又吃得不多,就不會挑食了。
  • 寶寶不愛吃飯不是他的錯,也許是你方法錯了
    寶寶不愛吃飯?愛挑食?缺鈣?缺鐵?缺鋅?營養均衡和多樣化的輔食在這裡你都能找到!柚媽個人微信號:jiaying0523先來看看很多家庭天天都在上演的大片,劃分為3大類,各位對號入座哈~苦情戲。爺爺奶奶在一邊哄著勸著,前面放一個ipad或者手機,媽媽在邊上餵飯,每吃一口還一邊誇著。動作片。寶寶在前面跑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後面追啊,家裡雞飛狗跳的,就希望他能多吃一口,再多吃一口。驚悚恐怖片。類似於「趕緊吃啊,不吃媽媽可生氣了」」你要再不吃媽媽可打你了」。
  • 孩子挑食不吃飯,排除病理原因外,「食育」才是頭等大事
    吃飯是件多享受的事啊,可小孩子卻不這麼認為。 每次一到吃飯點,全家就雞飛狗跳,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家長們是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到最後還是端著碗筷在屁股後面追喂。
  •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答案讓人心疼,父母別再做錯了
    他3歲的女兒有一次晚飯不好好吃,他對孩子說:「好的,但是如果不吃飯的話,到下一頓之前什麼都不能吃哦~」女兒信誓旦旦答應。到了晚上,餓哭!後來他發現,這個方法其實有很多問題。孩子第一次餓了,下一頓可以好好吃。但孩子都是健忘的,下一次如果還不好好吃,要不要再餓一下?
  • 三歲寶寶突然挑食不愛吃飯,小臉紅紅睡覺不踏實,多數是積食鬧的
    三歲寶寶突然挑食不愛吃,多數是積食鬧的軒軒小朋友今年已經快三歲了,平時特別聽話,可是最近軒軒卻出現挑食、不愛吃飯的壞習慣,每次軒軒媽媽想讓軒軒多吃一點,軒軒都會發脾氣。除此之外,有些寶寶可能還吃了傷及脾胃的食物,或者是做了傷及脾胃的事情,比如吃冷飲、比如吃完飯就睡覺,這些都可能導致寶寶積食。積食雖然聽著不是很嚴重,很多寶寶生病都和積食有些關係,有些積食不但影響寶寶正常進食,時間長了,寶寶還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等問題。
  • 關於吃飯的繪本
    寶寶的吃飯問題讓很多父母頭疼,甚至有的時候為了寶寶能好好吃一頓飯,全家人齊上陣,不是搞得束手無策,就是忙得不亦樂乎。快來和寶寶一起讀讀下面這些繪本,讓寶寶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也許吃飯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呢?
  • 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從就餐的位置來說:寶寶用餐位置不能換來換去,吃飯時不挑食,不大聲講話,坐姿端正。寶寶用餐時間也要有所固定。用餐時間太長會讓寶寶養成拖拉的習慣,也會影響幼小的脾胃。對於剛開始學習吃飯的寶寶,我們多準備勺子,有長把的、短把的、粗把的、細把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小手的抓握能力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勺子,有些時候孩子很可愛,你看到他舀了一勺米飯,結果餵在嘴裡卻是空勺,孩子需要反覆去訓練自己的動作才可以達到協調。
  • 寶寶吃飯經常會挑食,換個角度看問題,其實需要先改變的是大人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每個家長或多或少都會經歷寶寶挑食的問題,在關於寶寶「挑食」這件事的鬥爭,多半是從孩子開始添加輔食的那一刻就開始展開了,時不時的還會有孩子的爺爺奶奶
  • 「不好好吃飯?那就餓著!」
    剛開始餵輔食時,雖然寶寶總是弄得一團糟,但起碼能乖乖坐著、好好吃飯,如今寶寶越大越難搞: 從客廳追到房間,從菜泥換到果泥,從生氣「恐嚇」到玩具「引誘」……軟硬兼施下,寶寶依然說不吃就不吃,吃幾口就推開。
  • 寶寶2歲多還不會自己吃飯,太遲了?小心錯過寶寶吃飯黃金訓練期
    前兩天收到一個媽媽的留言: 「寶寶2歲半了,還是不會自己吃飯。其實在兒子1歲的時候,就已經想鍛鍊他自己吃飯了,但是孩子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表示孩子太小了,自己吃吃不好,吃不飽,非要餵他吃飯。但在這件事上我的觀點是:餓了就要吃,本身就是動物的本能呀。
  • 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從1歲、2歲開始?不,從吃第一口輔食就要開始
    寶寶吃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全家追著喂,甚至追到大街上、公園裡;寶寶不吃,怕餓了怕營養不夠,家長非「填鴨式」餵;飯冷了,回爐熱,熱一次又冷又熱;寶寶想自己動手嘗試,家長大喊「別動」,把桌子全擦乾淨,繼續給孩子餵飯。這些場景,有沒有太熟悉。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寶寶自己吃飯呢?
  • 挑食?偏食?專治「不好好吃飯」的方法來了!
    孩子「不好好吃飯(喝奶)」,對家長來說,可不是一句「苦夏」所能安撫的。「厭奶」,是個偽命題!先說說「厭奶」吧!對於還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奶是獲取營養最主要的方式。不過,從純醫學角度說,並沒有「厭奶期」這個概念。那為什麼孩子忽然不愛喝奶了呢?
  • 寶寶不好好吃飯?原來是孩子的口腔問題 !
    常見到孩子副食品吃不好,長大後更是不愛吃飯、吃飯很慢討厭咀嚼、挑食等,到底是為什麼?讓我們試著從孩子的口腔能力狀況來了解其中的原因。◎口腔能力是用進廢退~口腔的咀嚼能力和大腦一樣是越用越靈活,用進廢退,若是少讓孩子咀嚼,孩子就會變的吃軟不吃硬的挑食習慣。
  • 兒科醫生解讀:寶寶不愛吃飯,就是得了「厭食症」?
    希希的奶奶說孩子得了厭食症,一到飯點就吃的特別少,讓希希媽帶她去醫院看看。醫生檢查過後發現,孩子的生長發育一切正常,認真了解一下才知道,奶奶擔心孩子餓著,所以正餐總是不停地加餐,所以到了飯點寶寶自然比平時吃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