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是藝術中的楷模,也是無數人的偶像,今天是他仙逝的第47個年頭,讓我們一起致敬20世紀偉大的藝術家,致敬藝術界永遠的傳說。
畢卡索一生有過無數作品,其中最經典的《格爾尼卡》《畫家和模特兒》現收藏於馬德裡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當然還有反響最大、爭議最多的《亞威農少女》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也是鎮館之寶,據說紐約現代藝術館收藏了230幅畢卡索的作品,真是有錢。
幾乎沒有人知道,畢卡索一生到底創作過多少作品,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他最貴的一幅作品拍出1.79億美元,這幅作品正是《阿爾及爾的女人》。
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與他的女神們的感情糾葛
據媒體和網絡上都在傳言這樣一段話,說畢卡索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常常向別人誇讚說:「他漂亮得既像天使,又像魔鬼,任誰都忍不住想多看他兩眼。」至於這句話到底是不是畢卡索的母親說的,我們不能驗證。但是正如這句話說的一樣,畢卡索一生對女人有著致的命吸引力。女人,仿佛就是是畢卡索的繆思女神,而對他生命中的七個女人來說,他是天使和魔鬼的化身。奧爾珈和朵拉因他而精神崩潰,瑪麗和賈桂琳選擇自殺。畢卡索作品變化多端,其風格也是多變,常常讓人捉摸不定,人稱「變色蜥蜴」,也許是他多變的作品風格影響了他的感情史,也許是他多變的感情生活影響了他作品的風格。
玫瑰粉初戀-初戀情人
1904年,23歲的畢卡索還是個住在蒙馬特被稱為「洗衣船」的窮畫家。有一次,鄰家女孩費爾南德.奧利維到樓下水龍頭裝水,畢卡索對她一見鍾情。他們從此一起縱酒狂歡,惡作劇,吸食鴉片等等,雖然生活貧困,但畢卡索的畫風卻變得日益明快。柔和的粉紅色調開始滲透到他的畫布上,成為主要的顏色。同時也告別他陰鬱的「藍色時期」畫風,進入溫柔的「粉紅色時期。
古典主義婚姻-第一任妻子
奧爾加·桑德拉柯克洛娃,畢卡索第一位妻子,畢卡索在羅馬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布景時,愛上了芭蕾舞者奧爾珈,隔年正式結婚。奧爾珈喜歡過上流社會的生活,畢卡索也一改作風,跟著打入沙龍社交圈,也開啟他「新古典主義時期」的畫風。後來,畢卡索開始尋歡作樂,奧爾珈發瘋,以離婚收場。
現實主義邂逅-粉色情人
艾娃於1911年和畢卡索相愛,當時艾娃已是有夫之婦。《坐在扶手椅裡的女人》這幅作品作於1913年,深受超現實主義者的喜愛,畫中艾娃的臉變成了一條垂直的裂縫,人物形象充滿淡褐、粉紅、胭脂紅等色彩,引人遐想。
1927年瑪麗·德雷莎·華特與畢卡索相遇,畢卡索看見瑪麗從地鐵站走出來,忍不住抓住她的手說:「小姐,你長得太漂亮了,我很想為你畫畫,我是畢卡索。」她,只有17歲,而畢卡索46歲。和瑪麗在一起,是畢卡索最放縱情慾的快樂時光。畢卡索大膽把人體分離再重組,出現獨特的創作風「變形時期」也被稱作超現實主義時期。畢卡索死後4年,在他們相逢50周年紀念日裡,她在車庫上吊自殺,享年68歲。
立體主義時期-拼貼感時期
1943年,已經62歲的畢卡索認識了21歲的年輕女畫家方斯華姿·吉洛,1946年畢卡索為她畫了油畫《女人——花》。據方斯華姿回憶,「他根據他對我腦袋的概念剪成各種程度的橢圓,分別畫上了眼睛、鼻子和嘴。然後他把這些橢圓在畫布上上下左右地移動,看看是不是合意。」
抽象主義迷情-與藝術家的碰撞
1936年,畢卡索遇見剛強迷人的攝影師,朵拉·瑪爾不僅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攝影師兼模特,據說他們相識在一家咖啡館,兩人是相知相惜的心靈伴侶,他們的戀情長達8年,1946年6月,畢卡索創作一幅最兇暴的婦女形象,以朵拉為原型的《裸體梳妝女》,他開始毆打朵拉,多次打的她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1939年-1940年,畢卡索的三分之二作品都是畫著畸形的女人,面部和身體像被怒鞭抽打似的。後來畢卡索另結新歡後,朵拉因抑鬱症住院療養。
田園主義-Diss畢卡索的女人
弗朗西斯.吉洛特是畢卡索和朵拉等人在餐廳吃飯時,注意到鄰桌兩位美麗的女孩,他情不自禁過去自我介紹,那位像古希臘美女的女學生叫弗朗西斯.吉洛特。10年後,弗朗西斯.吉洛特帶著兩個孩子回巴黎,後來再婚,移居美國。她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有勇氣主動離開畢卡索的女人。
抽象道德主義-第一位愛人
伊娃·果爾伊娃是朋友的情人。畢卡索親暱喚她「伊娃」,暗示她是他第一位真正愛的女人,畢卡索說:「我很愛她,我要把她的名字寫在我的畫裡」。《吉他》(又名我愛伊娃),說來奇怪,畢卡索,特別喜歡畫女人但深得他心的伊娃,卻沒有被他搬上畫布,但他在許多畫上都籤上了」我愛伊娃「的字樣。比如這張《吉他》足以說明畢卡索對伊娃也是用心了,畢卡索真的在一幅畫上寫:「我愛伊娃」。但是伊娃命薄,沒過幾年就因肺結核去世,也許因為跟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不長,所以伊娃變成了,畢卡索此生最懷念的女人。
最後的現實主義-悲劇的開始
第二任妻子,傑奎琳·洛克畢卡索在一家陶瓷店認識了她,她是一名店員,一位帶著4歲女兒的年輕離婚小姐。她打理畢卡索的一切事務,並將自己的意志奉獻給他,只要能讓她留在他的身邊。在畢卡索去世13年後,沉溺悲傷無法自拔的傑奎琳在1986年籌備完畢卡索遺作展之後,朝太陽穴開一槍,自殺身亡。正應驗了畢卡索的預言:「我死的時候,將像海難一樣。一艘巨輪下沈,周圍許多人會和它一起沉沒。」早在畢卡索葬禮的當天,他的孫子由於不準參加爺爺的葬禮,喝漂白水自殺,他的兒子,也隨後自殺。
藝術來源於「色情」. 致敬畢卡索
畢卡索一生都對性遊戲樂此不疲,直到九十歲的時候,才逐漸感到性慾逐漸離他遠去,他畫了一些被歲月剝奪了鮮活肉體的男子,似乎是在象徵著自己的悲愴。畢卡索一生的藝術成就是無法估量的,然而他卻是女人的黑洞,女人是他藝術祭臺上的犧牲品,也是他藝術創造的源泉,女人見證了他的風格轉變,給他帶來無限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性慾。然而光芒太刺眼的人,總是會傷害到身邊每一個親近的人,畢卡索就像一顆炙熱的太陽,將每一個靠近他的女人灼傷。
92年的生命中結過2次婚,有5個情人,也許早就沒有了最純的愛,有的只是噴漲的荷爾蒙和無斷續的激情!長吐一口氣,只能說,凡是做出巨大成就的藝術家,就很少是個品德高尚三觀正確的老好人!
作為藝術家,他畫風多變,影響深遠,人盡皆知,他是第一個活著看見自己的作品收藏進羅浮宮,也是個人資產位居全球藝術家首位的人。
正如畢卡索所言,「風格這種東西,通常將藝術家年復一年,有時甚至是一輩子,限定在同一個視角、技術與程式裡……我變化與移動得太快。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這個我已經改變了,去到了別的地方。我從不停留在一個地方,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沒有風格。」
雖然,他是藝術界的巔峰人物,他的名字和作品至今仍是撼動著全球的存在之一,但是,他眾多的作品都是來源女人,來源於「色情」,或許對於畢卡索而言,真正在乎的東西只有藝術和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