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一到
出門活生生熱到虛脫
更可怕的是破天荒的食欲不振
而「人類之友」——麵條
飽腹、益脾胃、養心安神
食潮菌搜羅了四種最適合夏天吃的麵條以及做法
簡單易做又有胃口
「食用導航」
1、老北京炸醬麵(涼版)
2、武漢熱乾麵
3、吉林延吉冷麵
4、青醬義大利麵
連著一個月,食潮菌每天早晨都要來一碗「盜版」的炸醬麵☞配料只有肉醬,實在與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差太多。
(▲正宗老北京炸醬麵,麵條會被菜碼遮住)
清末時大多數八旗子弟家道中落,飲食上難以太過講究。但為了維持排場,吃麵時就要放醬,醬還要炸得油亮鮮香,再配上麵碼兒,看起來豐富,吃起來也別致爽口。這就是老北京炸醬麵。
一碗老北京炸醬麵,炸醬是精髓。肥瘦各半的去皮五花肉肉丁與蔥姜蒜末同炒,加入調和的秘密武器「黃豆醬」與「甜麵醬」(比例為3:1),在熱油中熬炸半個小時以上,是為「炸醬」,濃稠油亮香噴噴。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麵碼兒。「麵碼兒」就是菜碼,每個時令不盡相同。當夏,芹菜、黃瓜、白菜、豆芽、心裡美(紅心)蘿蔔、蒜苗、青豆,該切絲的切絲,該焯熟的焯熟,裝個七碟八碗不是事兒。
看到這,覺得太熱氣了?別急,我們先從麵條「降溫」。麵條以手擀麵為最佳,煮至七成熟後撈出用涼水浸洗一遍,是為「過水麵」(古代稱為「冷淘」),筋道而不硬。過水麵澆上炸醬、鋪上麵碼兒,拌勻,清爽利口,與夏天正搭。
「在家做老北京炸醬麵」
<主料>
麵條 | 五花肉
<輔料>
黃豆醬 | 芹菜 | 黃瓜 | 白菜
甜麵醬 |豆芽 | 心裡美蘿蔔
姜 | 蒜 | 油
①
洗淨各種食材。五花肉切成食指指蓋大小的肉丁狀,芹菜切小段、白菜切絲,黃瓜、蘿蔔切絲,姜、蒜切末。黃豆醬、甜麵醬以3:1調配成醬。
②
鍋中多油,燒熱後,加入五花肉肉丁翻炒,然後加醬,入姜蒜末爆香,不斷攪拌翻炸十五分鐘左右收汁。
③
芹菜段、白菜絲、豆芽入沸水焯熟。
④
麵條入沸水煮至七成熟(撈起面看面心還有一點點小白點即可),撈起放入涼水中浸洗。
⑤
涼麵裝盤,澆上炸醬、鋪上芹菜塊、白菜塊、豆芽、黃瓜絲、蘿蔔絲。大功告成,開吃!
熱乾麵之於武漢人來說,是永不會被遺忘的早餐。煮麵的小夥麻利的拿起一把面,扔進沸水裡,不過幾十秒就撈起放碗裡,手速極快的依次挑入芝麻醬、麻油、蘿蔔丁、大頭菜、蔥花末、酸豆角等配料,人都沒反應過來,一碗堆得小山般的熱乾麵已經遞到你手上了。
這看似很簡單,其實功夫是花在了「前頭」。新鮮的鹼水面,煮到九分熟,起鍋,趁熱淋上香油,要一邊用電風扇吹,一邊用筷子挑起撣面,麵條才夠濃香筋道,攤涼後加上配料就是一道美味的涼麵。想吃熱的,就再過一遍熱水。
食潮菌只吃過方便型的熱乾麵,面不是油炸型的方便麵,是鹼水面,放水裡滾一圈撈起,加入調味包拌勻,濃鬱的芝麻香,吃得食潮菌滿口芝麻醬。若有機會,一定是要去到武漢熱鬧的街頭來一碗正宗的熱乾麵的。
吃熱乾麵有個技巧:要趁熱「三轉九拌」,面面俱到、面醬融合,芝麻醬全都糊在面上,這樣才夠味。
"在家做武漢熱乾麵"
<主料>
鹼水面 | 芝麻醬
<輔料>
香油 | 麻油 | 醬油
蘿蔔丁 | 蔥花末 | 酸豆角
①
鹼水面入沸水中煮至九成熟,起鍋,趁熱淋上香油,要一邊用電風扇吹,一邊用筷子挑起撣面,然後攤涼。
②
蔥花切成末,涼麵入沸水過幾十秒,裝盤。
③
依次加入芝麻醬、麻油、蘿蔔丁、蔥花末、酸豆角,趁熱拌勻即可。
食潮菌第一次吃冷麵是在大學的一家東北館子裡,稀奇冷麵這東西就點了一碗,冰、酸、甜、辣,各種滋味湧入口腔,味道真是太奇怪了!!!可是在暴熱的夏季,一碗麵和湯汁都是冰冰的冷麵真是讓人透心涼。
冷麵起源於朝鮮的高麗王朝時期。吉林延吉冷麵是改良版,相比朝鮮冷麵湯汁更濃鬱,偏鹹辣。蕎麥麵冷麵最經典,湯底是牛後腿肉與胡蘿蔔等熬製的清湯底,葷素搭配,清甜醇香,湯汁清爽可口。
蕎麥麵煮好用涼水衝洗浸泡一番,裝碗,鋪上冷麵醃菜、辣椒醬、牛肉、蘋果片、黃瓜絲、鵪鶉蛋,灑點松仁和芝麻,再澆上冷藏的冰涼酸甜的湯汁,滿滿的一碗涼爽。真是夏天的最愛呀!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年輕時最愛一家「延吉餐廳」的朝鮮冷麵,光顧的次數不下千次。別人都說夏天吃冷麵最舒爽,他卻愛在隆冬裡自虐般享受又冷又辣的快感。
"在家做延吉冷麵"
<主料>
蕎麥麵 | 牛腿肉
<輔料>
胡蘿蔔 | 青蘿蔔 | 黃瓜
辣白菜 | 辣椒醬 | 松仁
蘋果 | 芝麻 | 味精 | 醬油
鹽 | 糖 | 蔥 | 姜 | 蒜
①
少脂肪的牛腿肉切成肉塊,蔥切段、姜切片、蒜剝好,胡蘿蔔、青蘿蔔切塊。
②
清水燒開,加鹽、糖、味精、醬油,牛肉塊倒入鍋中,加蔥姜蒜胡蘿蔔青蘿蔔,一起煮四十分鐘,牛肉塊撈出,切成片配用。湯汁過濾殘渣,納涼後冷藏。
③
蕎麥麵入沸水煮熟後,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洗,裝盤。
④
蘋果去皮切片,黃瓜切絲,在面上鋪上辣白菜、辣椒醬、牛肉片、蘋果片、黃瓜絲,灑上松仁和芝麻,澆上冷藏湯汁,即可享用。
義大利麵,較之中國的麵條,更有咬勁,久煮不糊。因為用的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形狀也是多變,除了常見的直條形,螺絲型、彎管型、蝴蝶型、空心型、貝殼型……數不完。
醬料也是,分為四種:
紅醬:番茄為底;
青醬:羅勒、松子仁、橄欖油等,口味濃鬱特殊;
白醬:無鹽奶油為主製成;
黑醬:用墨魚汁製成;
夏天,一碗散發著清新草本香氣的冷色調青醬意面會讓你胃口大增。羅勒性喜溫,夏季剛剛開得正繁茂。
「在家做青醬意面」
<主料>
直條義大利麵 | 羅勒葉
<輔料>
松子仁 | 橄欖油 | 鹽 | 黑胡椒碎
①
熱鍋,放入松子仁炒香,用攪拌機打成粉,羅勒葉洗淨與橄欖油一起用攪拌機打成青醬。
②
開煮意面,鍋內加水、加少量的鹽,水燒熱後放入意面,煮約10分鐘。意面煮好後撈出裝盤,加青醬、松子仁粉、黑胡椒碎、鹽,攪勻即可。
食潮菌整理完之後,早已飢腸轆轆
夏天這麼熱,吃麵是種很明智的選擇
有空也可以多練練手藝哦~
美圖 | 網絡
編輯 | 食潮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