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方便之二 訶五欲
如經中說,修定的人要「離欲及惡法」。離欲即指離開五欲。智者大師在《次第禪門》中說「言五欲者,即世間上妙色聲香味觸等。這些五欲經常欺騙迷惑一切凡夫,破壞善法,如果不認識五欲的過失,不對它呵責厭離,就很難開發各種禪定三昧,所以需要呵責。」
1、訶色慾。色慾即指男女形貌端正,及世間上妙寶物等,能令愚痴的人見即生愛,作諸惡業。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貪染心重,不能得定,此時就要轉修助道法門。
如果是貪著男女相的就要修九不淨觀。如果是貪著世間上妙好物的,就要修持大不淨觀來破除等,知道男女物品等無一有淨,提起正念,呵責色慾就能去除。
2、訶聲欲。聲欲也分二種。一指無情物所作聲音。如琴簫箜篌;金石音樂之聲。使人引起貪慾,沉溺其中空費時光。二是有情物所發聲音。如男女歌詠讚頌等聲音,能令凡夫聞即染著,生起各種惡業。如有仙人,聞女聲而失定,所以要呵責。
行者如果發現自己,特別貪著各種聲樂,即時端心正念,觀一切法,無不因緣和合,其中本來就沒有一法可得,所聞音色亦是這樣,虛幻不實,即觀之後即能使心澄靜。
3、訶香欲,也分二類。一指有情身香,如男女等。二指無情物,如美食香等。凡夫聞即染著,不能安心入定。如有比丘聞狗肉香而被冤家所便。此時行者或移居它處,或收回外緣之心,一念觀照無常觀等,使心不生染著。
4、訶味欲。即指種種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著。如一沙彌喜食甜味。後生酪中為蟲。行者在修定時,發現自己喜貪美味,即時當修厭食觀法,觀此所食美味物等,如蟲如蛆,口水夾雜,齒碎舌攪,不淨混合。才下咽喉,胃液膽汁,黃綠交參,發酵酸臭,上衝鼻息,下通肛口,這樣的觀想,呵責貪味,使心正意,味欲即淡。
5、訶觸欲。觸欲指有情身分,柔軟細滑以及無情物等,種種令心舒暢的觸感。凡夫沒有智慧,生生世世沉沒其中,不能自拔,造種種罪業。如獨角仙人,因觸欲而退失神通,為淫女騎頸,行者在定中,發現自己觸欲偏重,就要轉修九不淨觀中的膨脹,蟲啖觀等作為對治。貪心即息,出定時,也要觀修六道中的種種之苦,心即不易被迷惑。
以上所訶五欲,智者大師引《大智度論》總訶五欲說:「眾生常被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益薪其焰轉熾,五欲無益,如狗齧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亦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為之後世受無量苦。此五欲法,與眾生同有,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使,名欲奴僕,坐此弊欲墜墮三途。我今修禪,復為障蔽,此為大賊,當急遠之。
又引《禪經》中偈說:「生死不斷絕,貪慾嗜味故。養怨入丘冢,虛受諸辛苦。身臭如死屍,九孔流不淨。如廁蟲樂糞,愚貪身無異。智者應觀身,不貪染世間。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以這樣的觀想,即知五欲的過罪,心不親近如離怨賊,以遠離故,心無熱惱,欲想不生,此為修禪之要。
--摘自能傑法師《天台四教儀》講稿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天台教觀」,進入「天台教觀」公眾號頁面,點擊下方菜單中「能傑法師」一欄,選擇「課程錄音」,進入相應班級,溫習往期課程錄音。
此帖所涉內容為天護講寺乙班課程
【長期招募】聽譯義工
修一點進步一點
不修呢 浪費一天
為何不天天聞思修呢?
開智慧改變命運不好嗎?
來 一起溫習吧!
2018.06.29.上
2018.06.29.中
2018.06.29.下
2018.06.15.上
2018.06.15.中
2018.06.15.下
2018.05.30.上
2018.05.30.中
2018.05.30.下
2018.05.16.上
2018.05.16.中
2018.05.16.下
2018.05.01.上
2018.05.01.中
2018.05.01.下
2018.04.17.上
2018.04.17.中
2018.04.17.下
2018.04.01.上
2018.04.01.中
2018.04.01.下
2018.03.18.上
2018.03.18.中
2018.03.18.下
2018.03.03.上
2018.03.03.下
2018.02.01.上
2018.02.01.中
2018.02.01.下
2018.01.02.上
2018.01.02.中
2018.01.02.下
2017.12.03.上
2017.12.03.中
2017.12.03.下
2017.11.19.上
2017.11.19.中
2017.11.19.下
2017.11.04.上
2017.11.04.中
2017.11.04.下
2017.10.21.上
2017.10.21.中
2017.10.21.下
2017.10.05.上
2017.10.05.中
2017.10.05.下
2017.09.21.上
2017.09.21.中
2017.09.21.下
2017.09.06.上
2017.09.06.中
2017.09.06.下
2017.08.23.上
2017.08.23.中
2017.08.23.下
2017.08.07.上
2017.08.07.中
2017.08.07.下
2017.07.24.上
2017.07.24.中
2017.07.24.下
2017.07.09.上
2017.07.09.中
2017.07.09.下
2017.06.25.上
2017.06.25.中
2017.06.25.下
2017.06.10.上
2017.06.10.中
2017.06.10.下
2017.05.27.上
2017.05.27.中
2017.05.27.下
2017.05.11.上
2017.05.11.中
2017.05.11.下
2017.04.27.上
2017.04.27.中
2017.04.27.下
遇疑請聯繫微信:ljj19860 能傑大和尚弘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