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 我終生的良師益友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在《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現場,我們看到擺著這70年來出版的12個版本的《新華字典》。我也在看哪一版是我小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中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們現在還在用的,有一種特別熟悉和親切的感覺。

  幾乎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和《新華字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我記得小學一年級學過漢語拼音之後,老師就會教我們怎麼使用《新華字典》來查字,來認識字,所以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大學我讀播音主持專業,一直到我今天的播音員工作,可以說《新華字典》伴隨著我每一天。

  一

  我們從事的播音工作既是新聞輿論工作,同時也是語言文字工作,所以,大家經常會拿我們作為漢語普通話的標準。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當地沒有更多參考書的時候,一些小學老師都會和學生們說「你們去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你們去看中央電視臺,那是最標準的讀音」。大家拿我們當標準,我們又拿什麼當標準?我們的標準就是《新華字典》,包括《現代漢語詞典》,可以說它是我們工作中、生活中須臾都離不開的非常重要的工具書。

  在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部,基本上《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每出一個新的版本,我們都會給同事人手一冊。第12版《新華字典》出版之後,我們辦公室的同事、演播室的同事,都在手機裡下了「新華字典APP」,尤其出差時候就會更方便,比自己背著很沉的一本字典和詞典更方便,所以它真的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

  在我們的工作中,不斷見證著《新華字典》在推廣普通話,促進我們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在傳承傳統文化包括現在的決勝脫貧攻堅這些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很多貧困地區特別是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他們是跟著《新華字典》,跟著廣播電視,學習我們的通用語,以走出大山去跟外界有更多交流。

  記得10年前也就是2010年12月6日,我們新聞頻道播出了一個報導,我們的同事到廣西很偏遠的一個地方崇左龍州縣武德鄉去採訪,就在那個小學他發現,整個三年級所有的同學只有一本《新華字典》作為可以使用的工具書。當我們看到記者拍回來的那個畫面時,覺得心裡會緊一下,因為那本字典已經被孩子們翻得很破了,可是在扉頁上寫著幾句話:「此物值千金,破了傷人心,朋友借去看,千萬要小心」。這些孩子會把這本已經很殘破的字典當作他們特別寶貴的一本書,所以那個報導的畫面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這個新聞當天播出以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大家發現原來在許多偏遠的地方,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缺少字典,缺少這種工具書的現象還是挺多的,所以中央電視臺用長達兩年的時間在持續關注報導著很多邊遠地區孩子們是否有足夠的、學習用的工具書,我們也號召全社會各界給這些地方的孩子捐贈《新華字典》,還有幾位主持人一起拍過一個公益廣告,叫《插上放飛夢想的翅膀》。從2010年開始,我們新聞中心播音部和商務印書館一起在做一個系列的公益活動,名字就叫「放飛夢想的翅膀」,一直堅持到現在。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活動還沒有舉行,但是我們一直在想著這件事情。這些年,我們去過陝西的洋縣,去過內蒙古的四子王旗、蘇尼特右旗,也去過四川汶川、福建寧德等偏遠的地區,我們每一次去都會給當地中小學的孩子們送《新華字典》,我們還設立了一個獎學金,名字就叫「《新華字典》獎學金」,來資助這些貧困的孩子讀書。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電視臺的主持人還有商務印書館的同仁們都會給孩子們上一堂課,這堂課就是來教他們怎樣更好地使用《新華字典》,因為需要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有這麼一本工具書是多麼重要,用好這本工具書有多麼重要。

  二

  每一版的《新華字典》都在我們社會生活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如語言所的劉丹青所長說的「辭書的生命力就在於修訂」,我拿到新的這版《新華字典》也翻看了,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每一頁有一個二維碼,這讓我們的工作可以跟《新華字典》結合得更加緊密。這次第12版增補了不少新的詞,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語義、新的用法,這些都是與時俱進地在反映著我們社會生活當中的變化、語言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而且特別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其實都會接觸到、用到很多新的詞彙,因為我們的社會生活發展變化真的太快了,但有的時候我們就會碰到一些問題,這些新的詞彙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到底是不是規範,是不是標準,還是那句話「因為大家老是拿我們當標準」,這時候我們就特別迫切地希望我們的辭書,我們的工具書能夠及時地來收錄進行修訂,以給我們的工作提供更重要的規範依據,所以看到12版《新華字典》的這些變化時就特別特別高興,當然,最方便的就是我剛才說到的,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新華字典APP」。前一段時間拍攝一個節目,有一段小花絮結果還成了熱搜,我們幾個主持人在車裡說起一個字音,就是那種貝殼類的東西到底念花蛤(ge二聲)還是念花蛤(ge三聲),還是念什麼,當時我就說我們別爭執了,拿起手機來,我們有這個APP,馬上就可以查出來,那個熱搜當時還起了個標題:「康輝行走的《新華字典》」。我覺得特別慚愧,特別想去解釋一下,我想說,我不是行走的《新華字典》,行走的《新華字典》是手機裡我下的這個「新華字典APP」。

  《新華字典》真的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成長。70年、12版,也是新中國語言文字工作、語言文字事業不斷推進的一個歷史見證。讓我們把這份熱愛和敬意送給《新華字典》的每一代編纂者和出版者,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作者:康輝,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播音員)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王惠綿 )

相關焦點

  • 解密《新華字典》修訂:增補新詞新義 引導用字規範
    《新華字典》自1950年開始啟動編寫和出版工作,至今已歷經70年,出版至第12版。  作為一部小型語文工具書,它以較小的篇幅提供最有用的字詞形音義信息,深受廣大讀者喜愛,成為億萬群眾讀書識字、學習文化的良師益友。
  • 「國民字典」出新版,《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京...
    1950年,新華辭書社成立,啟動《新華字典》編寫工作,由魏建功先生主持,葉聖陶先生審訂。1953年初版,1957年「商務新1版」出版。應運而生的《新華字典》,以其優質、便捷、好用的品性獲得了億萬人民的喜愛,成為大眾讀書識字、學習文化的良師益友乃至終身伴侶,很快成為最權威的小型語文辭書。在新的歷史時期,《新華字典》還承擔起助力教育脫貧、建設文化民生的歷史重任。2010年,有關偏遠山區孩子缺字典的報導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以《新華字典》為依託,社會各界掀起了用字典助力教育脫貧的公益浪潮。
  • 最早版本的《新華字典》是如何誕生的
    魏建功葉聖陶新華辭書社創立新華辭書社是我國第一家國家級辭書編纂機構,署名「新華辭書社編」的《新華字典》(1953)是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現代漢語規範字典。對此,魏建功主編功勞最大,葉聖陶終審功不可沒。他們倆對編寫這樣的字典,一直都有著多年的情懷和夢想,新華辭書社的創立也緣於此。
  • 新版《新華字典》增補"初心" "粉絲"等新詞
    獲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新華字典》究竟熔鑄了哪些文化記憶?新版《新華字典》新在哪裡?為什麼說《新華字典》是大家治「小典」?陪你長大的《新華字典》又是哪一版呢?正是這些品質鑄就了《新華字典》的文化氣質,並最終化為薪火相傳的「新華精神」。數易其稿 第12版歷經5年從誕生之日起,《新華字典》就肩負了普及教育、掃除文盲、提高國民文化水平的重任,為新中國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了一「典」之力,因此被親切稱為「國民字典」。
  • 第12版《新華字典》首發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進行了8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12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 夜讀|70歲的《新華字典》,還是漢語的「老家」
    有著70年「書齡」的《新華字典》時隔九年後更新了。更新內容多達8項,收錄了一些新詞,完善了些釋義等等。在我的印象裡,《新華字典》像一面大海,新增加或完善的那些內容,像是丟進大海裡的石子,濺起點水花就淹沒進去了。
  • 《新華字典》初版記
    我們的字典就叫『伍記小字典』好嘍!」這當然是玩笑話,據金克木回憶,字典只是停留在設想、討論階段,後來,由於工作變動等種種原因,幾個人陸續脫離了「伍記」,「伍記」自然也沒有真正成為字典的名稱。1949年4月,魏建功曾試圖找開明書店出版字典,就根據「伍記」此前討論的內容擬出了一份《編輯字典計劃》,可惜,這件事最終沒有談成。
  • 《新華字典》文化民生工程紀實:放飛夢想的翅膀
    從改善文化民生這樣的高度,新聞出版總署先後下發了《關於倡議開展向中西部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生捐贈〈新華字典〉活動的通知》等文件,採取了多種舉措,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字典匱乏問題:其一,推出《新華字典》平裝本。其二,開展《新華字典》捐贈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所有省區市新聞出版系統都開展了向農村中小學生捐贈《新華字典》等工具書的活動,款物總計超過500萬元。
  • 新華字典第12版首發,字典裡寫著進步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①增添新詞達100多個,如「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②增補了50個字詞新義新用法,包括「賣萌」「拼車」等;③應用程式APP同步發布,通過新華字典APP掃描紙質書每一頁的二維碼,可查看當頁所有字。
  • 手機裡的《新華字典》 未來想做「國民APP」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新版《新華字典》的正文每頁都多了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打開「新華字典APP」進行掃描,就能查看當頁所有單字的部首、筆畫、結構等信息,還能免費收聽字的標準讀音,觀看筆順動畫,查檢知識講解等。 實際上,「新華字典APP」作為《新華字典》的官方應用程式,已經運營了三年多的時間。
  • 《新華字典》APP每天僅免費查倆字 "字典"也不能亂翻了
    《新華字典》自從上世紀50年代出版以來,伴隨了幾代人的啟蒙教育,身上附著了不少的時代痕跡和文化意義,該APP一上線便贏得了網友的關注。可網友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兩個字,想要繼續使用,就得付費40塊。而一本紙質版的新華字典售價在20元左右。由此,質疑聲四起。
  • 《新華字典》成史上最暢銷書 專家:漢語崛起
    文化學者胡野秋則用「實至名歸」來形容《新華字典》奪得兩項吉尼斯紀錄的結果。他認為,這證明漢語及漢文化圈在當今世界具有重要地位。「漢語作為碩果僅存的象形文字,在拼音文字的合圍下,仍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蹟。在我看來,就詩歌而言,漢字的建築美仍是其他文字所不及的。」胡野秋鄭重地對記者說道。
  • 數萬冊盜版《新華字典》如何流入學生手中?
    在短短的20餘天裡他從何種渠道採購到9萬多冊《新華字典》?他在競標活動中報的10.98元/本的字典價格為什麼比商務印書館批發給全國各地新華書店的最低折扣價還低1元?一連串的疑問將事件的焦點集中在楊繼澤身上。  就在大家分析討論的時候,商務印書館營銷策劃部的閆志鷹懷抱一摞《新華字典》走進了客房。
  • 網絡潮詞走進《新華字典》 - 山西日報數字報
    「初心」「賣萌」「點讚」「截屏」「二維碼」……8月首發的第12版《新華字典》增添了新詞新義新用法,並採用「紙書+二維碼」的形式,更加貼近網絡生活。這次「網感」十足的「上新」,體現了漢語旺盛的生命力,也從側面窺見時代變革、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不少網友表示,《新華字典》與時俱進,越活越年輕。
  • 《新華字典》官方APP一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6月13日消息:還記得我們之前提到的《新華字典》官方APP嗎?這款應用為免費下載+增值服務的收費方式,但是這個免費版似乎有點太「摳」了。在《新華字典》官方APP上線後,就有用戶反映,儘管應用有免費版本,但是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如果需要繼續查字,要麼等第二天,要麼花40元升級成完整版。《新華字典》官方APP對此,有用戶表示這個免費版就是個擺設,乾脆直接改成付費應用好了,一天兩個字還不如去網上搜。
  •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剛剛上市的第12版《新華字典》以其熟悉的面貌帶來一波回憶殺,又以其錄入「點讚」「打卡」等新詞以及同步上市的APP令人耳目一新。被譽為「國民字典」引發全民關注,經典的魅力何在?12版的「新」又體現在哪些方面?8月11日,市民在北京圖書大廈內選購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
  • 新華字典收錄新詞,恰是其生命力所在
    收錄新詞「初心」「點讚」「二維碼」,增加新義項「賣萌」,文字有了聲音、筆畫有了動態……記者8月10日獲悉,新推出的《新華字典》第12版在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等方面跟進社會發展,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需要。
  • 《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個字 網友質疑價格高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據介紹,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體開發等問題,所以需要付費。
  • 你常用的網絡潮詞,被新華字典收錄啦!
    你常用的網絡潮詞,被新華字典收錄啦!《新華字典》(第12版)今天正式首發距離上一版的修訂已經過去九年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層出不窮的新用詞加上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催生出來的各類網絡用詞這本全民使用的基礎性字典又會如何做出變化呢
  • 盜版《新華字典》案等十大「掃黃打非」案件公布
    其中侵權盜版案件3起,分別是雲南騰衝、臨滄「3.24」盜版《新華字典》案、山東章丘「9.03」印製盜版圖書案、湖北荊州「5?24」非法外掛案。 2013年3月24日,根據舉報線索,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派員趕赴雲南省對保山市騰衝縣、臨滄市臨翔區相關政府部門採購盜版《新華字典》案進行現場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