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2020-12-15 浪淘古今事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開創了封建王朝制度,而這樣的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大清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它的滅亡也代表了在我國盛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破滅,大清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而清朝的統治者們也成為了後世的關注對象。

在大清統治的歷史當中有12位皇帝,如果將這些皇帝進行一個排名,不知道你會如何對比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手大清12帝的排名,排名第一的肯定是皇太極,因為他開創了大清王朝,而且還對原來的女真部落進行了大力的改革,為日後大清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排名第二位的是雍正皇帝,他不但從組了大清的機構,同時雍正的勤奮也是有目共睹的,幾乎全年不休息,除了睡覺就是在操勞政務,兩點一線的工作精神,心繫百姓,沒有他的政績,就沒有後來的康乾盛世。

排名第三的就是康熙皇帝了,年少擊敗鰲拜成名,平三番,收臺灣,戰葛爾丹,這些諸多功績,都可以看出康熙是一位偉大的皇帝,無能在治國還是才能上排在第三都是實至名歸。接下來就是努爾哈赤,順治,和乾隆三位皇帝了,努爾哈赤二十五的時候統一的女真各個部落,建立了後金,也為後來的大清打下了基礎,而順治皇帝前半生的功績非常不錯,但後半生卻出家為僧,因此只能排名第五了。

乾隆皇帝排名第六位,很多人都覺得乾隆不千古一帝嗎?為何排在第六位呢?其實乾隆在主政的時候大清已經國富民前了,相對來說他的壓力較小,而且在晚年幾乎沒有作為,相比前面的幾位,自然只能排在第六名了。

排在第七位的是嘉慶皇帝,雖然嘉慶皇帝登基以後就搬倒了和珅,但他閉關鎖國,也導致了大清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且和珅也是他的父皇給他留的一個小金庫而已,功勞不能算在嘉慶身上,排在第八位的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最大的特殊就是「吝嗇、摳門」,功績平平但總比後面幾個好。

第九的排名是光緒皇帝,一說到光緒很多人都會想到慈禧太后,光緒主政期間,由於慈禧太后幹涉朝政,因此光緒並沒有發揮出什麼才能,因此只能排在第九位了。第十位皇帝是鹹豐,鹹豐一生都沉迷於酒色當中,但命運非常不好,西方列強他趕上了,百姓起義他也趕上了,只能排在第十位。

第十一為是同治皇帝,同治沒有什麼好說的,只是被慈禧扶持上位的一個傀儡皇帝,而且在他剛剛親政的時候就去世了,能有什麼功績呢?最後一位大家都能猜到,他就是末代皇帝溥儀,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被人趕出紫禁城,結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

總結:大清十二帝各有特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這裡只是將他們的功績來做一個排位而已,當然每一人都有自己的認可。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相關焦點

  • 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清朝歷十一世共十二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清朝皇帝應該可以分為三個檔次。第三個檔次則是守成不行,文治武功皆不行的低水平皇帝,分別是鹹豐帝、道光帝、同治帝、光緒帝、清末帝溥儀。鹹豐帝可以排名第七,雖然這位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四無皇帝」,但在宋安之個人看來,他是第三檔次中最優秀的皇帝了。
  • 明朝16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而布衣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雖然留下了清洗功臣等罵名,但是極大的鞏固了王朝統治,制定好了王朝的各種制度,可以說明朝能延續二百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功不可沒,所以排名第一。 可能整體來說,明憲宗的表現只能說是一般,不能說太好,但對比其他不成器的皇帝,也是說得過去,所以排名第八。 第三檔次:能力跟不上抱負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身為明朝第一仁君的明孝宗之子,這位皇帝的一生都是叛逆且荒誕不經的,當然也是極具爭議性的。
  • 同屬那拉氏,烏拉那拉氏為何如此不堪,葉赫那拉氏卻主宰大清王朝
    統一建州女真以後的努爾哈赤在逐步統一女真各部後才建立的大清王朝的雛形後金政權。而那拉氏就是海西女真的王族姓氏。那拉氏又分為葉赫那拉、輝發那拉、哈達那拉和烏拉那拉四個分支。,無暇顧及後宮,孝敬憲皇后再也沒能為皇帝生育子嗣。
  • 末代攝政王載灃為何沒能挽救大清王朝?
    大清王朝末代攝政王載灃縱觀大清王朝,初期與末代的兩代攝政王分別起到了肇始清王朝和終結清王朝的作用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
  •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似乎對於清朝的歷史,大家提及的比較多的要不就是康雍乾三朝,要不就是慈禧宣統這些末代帝王,不得不說著對清朝的其他皇帝很不公平,好像清朝除了康熙雍正乾隆之外就沒有什麼出名的皇帝了,所以小編今天就來做一個清朝皇帝能力排名,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清朝的皇族。 No.12宣統帝
  • 中國歷史上開疆擴土的皇帝排名,嬴政能排第二,他絕對排第一
    說起中國歷史上開疆擴土的皇帝,大家肯定會想到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這些厲害角色。一般來說,每代開國皇帝一般都是勞模,勞模自然少不了開疆擴土,少不了到處攻伐,畢竟歷代帝王也想歷史給他個好的名聲,贏得生前身後名嘛。想要留下一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歷史功績給後人評說,開疆擴土就是最好的選擇,足以讓後世為他歌功頌德了。
  • 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怎麼排名呢?
    1636年,國號被皇太極改為大清。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清朝一直持續了總計296年的時間。這期間清王朝共傳位12位皇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中國歷史上可算得上影響深遠的朝代。在這296年間,一共出了12位皇帝,每一皇帝各有才能,也各有缺點,在位期間也發生不少故事。
  • 清朝皇帝可以分為三個檔次?是按什麼劃分的
    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共傳十二帝。 其中皇太極、康熙、雍正和乾隆幾乎是婦孺皆知的。那,除了這幾位外,其餘幾位皇帝都是誰呢?按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他們應該分幾個檔次呢?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清朝皇帝應該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 清朝十二位皇帝簡介,記清大清皇帝順序,看清宮劇不再迷路
    從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共傳十二代;從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共傳十一帝276年;從公元1644年順治入主中原算起,共傳268年曆十位皇帝。直到公元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徹底終結。
  • 清朝共傳了12位皇帝,從他們畫像中,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疆王朝,傳位十二帝,享國276年,作為最後一次封建王朝,留下的研究史料也是頗多,哪怕是看皇帝畫像也能夠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歷史痕跡。
  • 恪盡職守的嘉慶皇帝操勞一生,為何也沒能改變清王朝衰退的趨勢
    清朝的乾隆皇帝,他自稱自己是十全老人,在位60年把大清推上最繁榮的時代,而他本人能力確實不錯,加上父親雍正帝給他打下的好基礎,他不需要怎麼操勞政務,就可讓國家正常運用。以至於有時間和精力下江南和四處遊山玩水,這必然會帶來不小的開銷。
  • 百家姓前八位中,有哪幾個姓沒出過皇帝?周姓:揭老底是不?
    有不少都是前朝皇室遺留支脈,雖已經改朝換代,但靠著祖先的餘蔭也能站穩腳跟。但還有幾支姓氏,祖上沒出過什麼皇帝,卻也能躋身當時的高層門閥,這樣的家族才是百家姓中最有實力的。趙姓——南越、趙宋南越武帝趙佗是趙姓帝王之中壽命最長,也是為帝最早的一位。
  • 嘉慶本來可以成為一代明君,但他卻成了大清王朝的「陪葬品」
    只是遺憾,隨著時間的流逝,清朝逐漸進入了落寞的狀態,尤其是鴉片戰爭,更是把這個王朝推向了低谷。然而,如果從根源上分析,就得把時間移到乾隆後期,雖然乾隆是康乾盛世的最後一任皇帝,但乾隆在許多方面做得非常差勁,許多行為都為以後的倒退打下了基礎。特別是在和嘉慶帝的矛盾中,別看嘉慶帝做了這麼多年皇帝,其實是個傀儡。
  • 清朝有十二位皇帝,他們的「年號」原來有這麼深的含義
    在我國古代裡,人們說文解字都講究個吉利,凡事也追求一個好的寓意,那些帝王世家們取名字更是有講究,這其中,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皇帝的年號最能說明這個問題。清朝從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算起,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為止,共歷十二帝,時間長達296年。
  • 明朝十六帝如果綜合能力和貢獻該怎麼排名?
    如果要將明朝十六帝全部放在一起,根據綜合能力和歷史貢獻,自上往下的來一個排名榜,這實際上是很難有標準答案的。但要在這份榜單中排出開頭三名和末尾三名,那還是可以的。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的榜首之位毋庸置疑。
  • 排名前十的古裝劇,第一是……
    《康熙王朝》2001年46集全該劇從順治皇帝哀痛愛妃董鄂妃病故時講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駕崩而止,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雖然是一部歷史正劇,但真的很精彩啊。擒鰲拜,平三藩,肅清政敵,陳道明老師在小編的眼裡就是儒雅睿智男人的代表。
  • 如果清朝十二帝在地府相聚,努爾哈赤會誇讚誰?又會斥責誰?
    他們處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各自都表現出了自己的能力,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失誤和不堪。如果清王朝的老祖宗努爾哈赤還活著,那麼面對清代十二帝王,他又會誇讚誰和斥責誰呢?答案可能出人意料。原因很簡單,因為清代十二帝王之中,康熙皇帝作出的貢獻最大。這位君主年輕的時候就搞定了鰲拜,確定了中央集權。後來又平定三藩,確保國家穩定。緊接著又收復臺灣,確保國家統一。再到後來他更是親徵葛爾丹,居然確保了大清帝國遼闊的疆域以及從來未有的霸氣。更是到後來在雅克薩之戰中,與沙俄帝國比拼,雖然這一場戰鬥爭議頗多,但也確實確保了大清帝國的尊嚴。
  • 錢姓沒有出過皇帝,為何能在百家姓中排第二位?
    《百家姓》中,前四位是「趙錢孫李」,其它三姓都開創過王朝,出過不少皇帝(孫吳、李唐、趙宋等),為何錢姓卻沒有出過帝王?既然沒出過帝王,那是憑藉什麼排進入百家姓的第二位?
  • 他是大清開國皇帝,出生過程很有趣,名垂千古卻不知姓什麼
    他是大清王朝的開國皇帝,名垂千古,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姓什麼,因為所有的史書中都記載得不一樣,又變成一個歷史疑案,讓人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他的名字叫努爾哈赤。有一位叫閻崇年的滿學專家,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多次查閱過許多本歷史書,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想法,因為在沒有文字的滿洲,歷史書上沒有留下任何的記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史》這本書中所記錄的關於大清王朝皇親國戚的不好的事件全部在清朝抹去了。
  • 嘉慶皇帝:37歲登基,無實權4年,61歲去世,是清朝最平庸的皇帝
    登基初名登基,父為乾隆皇帝,母為鼎鼎有名的令妃,即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寧夏有一位受人愛戴的母親,子憑母貴,6歲起便隨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學習,13歲時能通讀五經,受到皇帝寵愛。然而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顒琰並非太子人選。雍正的人品更是讓人心滿意足,可惜他先後立了三位皇太子,前兩位都相繼去世,最後只有顒琰倖存。首先是富察皇后的兒子永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