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2020-12-26 宋安之

清朝歷十一世共十二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

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清朝皇帝應該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個檔次是擁有開創之功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還有在對內文治或者對外武功上有突出貢獻的清聖祖康熙帝和清世宗雍正帝。

個人認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應該可以並立第一。

說努爾哈赤第一,原因很簡單,畢竟是開國太祖,在當時極其惡劣的環境下,摸爬滾打多年打下了一片基業,有了這個開端才有後來的清帝國,光是這份開創之功,就足以當得起第一了。

至於清太宗皇太極,則是一個被特別特別嚴重低估的清朝皇帝。

他在位期間對外降服漠南蒙古和徵服朝鮮,對內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進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不只是將國號改為「大清」,更是將後金這個統治鬆散的汗國,開始走上中央集權之路,成為帝制集權國家。

關於中央集權這點,皇太極轉化可以說是相當之重要,像大家熟悉的清朝八旗制度,很多人認為這只是清朝兵制的一種,其實並非如此,八旗制度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出來之時,其實是一種獨特的軍國民制度,而努爾哈赤甚至提倡的是「八家分權」,壓根不是集權的制度,旗人對於本旗旗主的忠誠甚至超越了對於大汗(皇帝)的忠誠,這種分權模式很容易埋下分裂的種子,而皇太極的一系列改革,就是扭轉這種分權狀態,使清朝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

可以說皇太極在位17年的一系列文治武功是相當不錯,為清朝入關打下了堅實基礎,可惜他的運氣並不怎麼好,猝死於明朝滅亡前夕的1643年,若是多活幾年,帶領清朝入關,使清朝由割據政權過渡成為全國性政權,那麼他的歷史評價就將是另一個樣子了。

康熙帝可以排名第二,他的一系列文治武功,大家都熟悉,這裡就不多做重複了,放眼大歷史來看,康熙的貢獻其實稱不得祖的,更稱不得「聖祖」的,像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期將西漢疆域擴大兩倍有餘,廟號也不過世宗,而康熙帝時期,清朝並沒有大規模開疆擴土,主要是平定內亂,抵禦外敵入侵,鞏固統治,而清朝疆域的巔峰是在乾隆帝時期。

但放眼清朝來說,康熙帝的貢獻是很大的,因為清朝是第二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第一個是元朝,元朝國祚可是不足百年,沒有過了百年大關。

而康熙帝時期,國家看似處於上升期,但是內部矛盾其實很大,可謂暗潮洶湧,但康熙帝解決了這些問題,極大的鞏固了清朝統治,等於是使清朝破了百年大關,光憑這點足以排第二。

雍正帝可以排第三,正所謂創業難,守成也不易,為什麼不容易呢,因為創業說白了就是自己建立新的體系,打破舊的腐朽的體制,而想要守成守好了,需要面對的則是開國以來,各方勢力形成的固定階級,再直白點就是面對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而想要保持國家政治清明,行政效率高,難免要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面對這種情況,大部分皇帝都是妥協,甚至有些是失敗的。

而雍正帝面對康熙晚年因為過度「仁政」留下的爛攤子,諸如官場貪汙腐敗成風,是大力整頓,還有實施的新政,更是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但是都成功了,可謂是進一步鞏固了清朝統治。

如果康熙帝之後,不是雍正這樣的鐵腕皇帝,而是一個能力平庸之輩,那麼就不是進一步鞏固統治,而是局勢會迅速惡化,甚至有可能連百年大關都過不去。

第二檔次則是守成不錯的皇帝,分別是清世祖順治帝、清高宗乾隆帝、清仁宗嘉慶帝。

順治帝之所以可以得世祖廟號,其實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的父親皇太極打下入關基礎,卻在1643年猝死,結果是六歲的順治帝登基,而順治帝登基以後就被攝政王多爾袞架空,直到順治七年冬多爾袞猝死,順治八年才徹底親政。

而在此期間在攝政王多爾袞實際統治下清朝完成了入關大業,並且滅李自成之大順,亡張獻忠之大西,一鼓作氣消滅南明的弘光、隆武、紹武三個政權,奠定了清朝大一統的格局。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順治帝只是坐享其成,其實順治帝親政以後十年時間,還是做了不少實事,諸如重用漢官,緩解了內部矛盾,並且限制諸王貝勒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在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使抗清鬥爭進行高潮以後,順治帝一改多爾袞時代的作風,開始「以漢制漢」,以洪承疇為五省經略,可謂是穩住了局面,使南明永曆政權並沒有進一步擴大戰果,反而是越來越不濟,最後敗走緬甸。

整體來說雖然順治帝的世祖廟號有水分,但並非是無能之輩,在守成方面還是不錯的,所以排名第四。

乾隆帝則是可以排名第五,這位皇帝可謂是毀譽參半,身為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實際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今天被很多人詬病,評價並不是很正面,因為面對官僚機構的僵化還有社會矛盾的層層滋生,乾隆帝並沒有像其父雍正帝那般進行大刀闊斧改革,而是沉迷於「盛世」之中,並且以奢侈作風無形中惡化當時局面,使清朝在他在位末期迅速開始走下坡路,一手釀成了嘉慶帝初期的白蓮教起義。

但另一方面,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疆域達到巔峰,在開疆拓土方面的成果很不錯,諸如抓住時機,趁著與清朝糾纏了差不多百年之久的準噶爾內亂之際,派兵將其剿滅,將西域故地重新納入中國疆域。

因此不能以非黑即白的視角,全盤否定或者肯定乾隆帝,就整體功過來說,乾隆帝雖然有過,但是功績也不小,算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

嘉慶帝可以排名第六,身為一代仁君,這位皇帝的一生可以說是很平庸,只能說守成勉強合格。

當然他還是有著開明一面,一改之前文網過密作風,廢除文字獄,一定程度上也是緩和了社會矛盾。

第三個檔次則是守成不行,文治武功皆不行的低水平皇帝,分別是鹹豐帝、道光帝、同治帝、光緒帝、清末帝溥儀。

鹹豐帝可以排名第七,雖然這位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四無皇帝」,但在宋安之個人看來,他是第三檔次中最優秀的皇帝了。

因為這位皇帝雖然個人能力不強,也無治國理政的高水平,但是務實精神還不錯,還是善於變通的,諸如在太平天國運動如荼如火之際,鹹豐帝面對當時八旗和綠營戰力低的情況,並沒有死抓權力不放,而是開放地方團練,給地方一定的自主權,以抵禦太平天國,而曾國藩就是靠搞地方團練,最終組成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的,可見鹹豐帝這招雖然長時間來看不利於中央集權,但最起碼解決了當時的燃眉之急,不然不務實,死抓權力不放,等到人家打到帝都兵臨城下了,再去後悔再去改變有什麼用呢?

道光帝可以排名第八,其實也沒有什麼其他原因,因為比之後面三位皇帝,他最大的優勢在於有實權,而後面三位皇帝沒有實權,沒有完全展現自己的個人能力和對清朝的貢獻。

光緒帝可以排名第九,這位皇帝雖然是傀儡皇帝,逃不出慈禧太后的手掌心,但還是很開明的,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並且變法內容多是不切實際的,但證明光緒帝並非封建頑固和坐以待斃之人,面對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大清,他是有心改變的,並且甘願放棄權力的。

同治帝排名第十,雖然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清朝展開洋務運動,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並且與英法列強講和,甚至被有些人稱之為「同治中興」,但並非同治帝功勞,因為他也是傀儡皇帝,並無實權,而且明顯沒有像光緒帝那般開明。

清末帝溥儀排名十一,也就是最後,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三歲登基,六歲清朝亡國,根本沒有發揮餘地,而且身為亡國之君,自然只能排名最後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回答,歡迎大家吐槽、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怎麼排名呢?
    在這296年間,一共出了12位皇帝,每一皇帝各有才能,也各有缺點,在位期間也發生不少故事。那麼,清朝的12位皇帝,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對國家貢獻,該如何為他們排名呢?一、第一檔次第一檔次的皇帝,要數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聖祖康熙帝和清世宗雍正帝。
  • 明朝16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對國家的貢獻來說,明朝的16帝,可以分為五個檔次。 所以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來說,明孝宗可以排名第三。 明宣宗是明朝第五位皇帝,與其父明仁宗朱高熾都是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共同創造了可與漢朝文景之治比肩的「仁宣之治」。
  • 明朝十六帝如果綜合能力和貢獻該怎麼排名?
    如果要將明朝十六帝全部放在一起,根據綜合能力和歷史貢獻,自上往下的來一個排名榜,這實際上是很難有標準答案的。但要在這份榜單中排出開頭三名和末尾三名,那還是可以的。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的榜首之位毋庸置疑。
  • 清朝皇帝可以分為三個檔次?是按什麼劃分的
    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共傳十二帝。 其中皇太極、康熙、雍正和乾隆幾乎是婦孺皆知的。那,除了這幾位外,其餘幾位皇帝都是誰呢?按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他們應該分幾個檔次呢?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清朝皇帝應該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 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開創了封建王朝制度,而這樣的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大清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它的滅亡也代表了在我國盛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破滅,大清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而清朝的統治者們也成為了後世的關注對象。
  •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似乎對於清朝的歷史,大家提及的比較多的要不就是康雍乾三朝,要不就是慈禧宣統這些末代帝王,不得不說著對清朝的其他皇帝很不公平,好像清朝除了康熙雍正乾隆之外就沒有什麼出名的皇帝了,所以小編今天就來做一個清朝皇帝能力排名,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清朝的皇族。 No.12宣統帝
  • 清代帝王排名表(年代、能力)
    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滿清政權296年的時間共產生了12個皇帝,清代的皇帝總體來說還算有進取之心,雖有些皇帝能力平平,但也並未出現荒淫無度、墮落不堪的帝王,都還是想在政績上有所作為的,(嘉慶)在位26年6、福臨(順治)在位18年7、皇太極在位17年8、胤禛(雍正)在位14年9、載淳(同治)在位13年10、奕詝(鹹豐),在位12年11、努爾哈赤在位11年12、溥儀(宣統):在位5年這些排名有的並不是從使用該皇帝的年號開始算起,而是從他繼位的時間開始算,也未必十分準確。
  • 萬古神帝:千年之約梵心出關,後宮大戰開打,四女地位排名如何?
    #萬古神帝#千年之約就是百花仙神和現在神女卿兒的戰爭,兩人在本源神殿約定千年之後大戰,因為同為本源掌控者,只有一人才能獲得更多的本源奧義,成為本源之道的萬中無一,本源之道的最強者。後宮大戰開打現在在星桓天的張若塵的紅顏知己有多少位呢?
  • 《推背圖》第三十五象詳解:西方有人足踏神京,帝出不還三臺扶傾
    大家好這裡是易道傳習社,專注國學文化的分享和傳播。如果您正好對國學文化感興趣,不妨關注我。 推背圖 《推背圖》由卦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合著,結合「武周代唐」之言,以天道推人道,直接推算了兩千年左右,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為經典」的未來學巨著,在如今的七大預言書裡面排名首位。
  • 清朝十二帝順序及朝服像
    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清朝第三位君主(1643年-1661年在位)。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清朝第五位皇帝。
  • 一代名臣郭嵩燾給大清朝貢獻不少,為何就沒有受諡呢?
    用一兩個字,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或其他地位較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給一個概括。據說這個制度始於西周。諡號分美溢、平溢、惡溢、私溢等,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是褒諡,厲、靈、煬則是惡諡。在「文」的諡號中,「文正」最高,其次是「文貞」,接著「文忠」、「文恭」、「文襄」。
  • 紙糊的母老虎——真實的慈禧太后治國能力遠不如呂后和武則天
    不過最近網絡上流傳了一種說法,那就是慈禧皇太后虛有其名,其實真實的治國能力遠不如武則天和呂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到底慈禧太后對於大清這個病入膏肓的封建王朝帝國的治理能力如何,如果她把權力轉交給光緒皇帝會不會好一些呢?
  • 清朝十二帝簡介
    《清朝十二帝簡介》 李曉偉 最大的歷史貢獻:改女真族為滿洲族。建立大清帝國。生卒年:1592一一一1643年。配偶:16人。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最愛的人:海蘭珠。陵寢:昭陵(北陵)。繼承人:順治帝。
  • 總督是清朝的封疆大吏,那麼清朝滅亡後末代總督的結局又如何呢?
    當辛亥革命徹底爆發之後,這九位總督有的為清朝殉國,有的被革命志士處死,有的則是潛逃國外,甚至後來還有的淪為漢奸,出賣國家,下面就來詳細說一說清朝滅亡之時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的這九位總督的結局。雖然後人都認為趙爾豐是清政府的劊子手,但實際上趙爾豐為官清正,在晚清如此腐朽不堪的情況下,他還能積極抵抗英國侵略,對中國國家的領土完整還是有著非常大的貢獻。趙爾豐在出任四川總督之前曾任清政府駐藏大臣,當時英國策劃西藏叛亂,正是趙爾豐率軍平定西藏叛亂,穩定了西藏的局勢,使得西藏可以重新歸於中國版圖。
  • 清朝12位皇帝的年號,有什麼含義?
    清朝共有十二位君主,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那麼,他們的年號有什麼含義呢?清朝使用該年號從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康熙時,清朝開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時得到進一步鞏固。乾隆的使命是如何進一步增強國力,讓國家進入全盛時期。「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為年號,同樣反映了乾隆的治國理想。
  •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大比拼,康熙乾隆超能生,同治光緒宣統太丟臉
    離開數據做分析,是嚴重的不道德行為,所以先上滿清十二帝「全家福」數據:透過數據,確實能從另一面看到清朝興衰的必然。清朝最繁盛的康雍乾三朝,可以比肩唐朝的盛世。這三朝的製造出來的皇室,也確實在數量上極為佔優。
  • 如果清朝十二帝在地府相聚,努爾哈赤會誇讚誰?又會斥責誰?
    他們是歷史長河滔滔之中的美麗浪花,讓人們敬佩和羨慕,同時也留下了太多的歷史評價讓我們討論。在這些英雄之中,就有清代的那些帝王們。他們處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各自都表現出了自己的能力,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失誤和不堪。如果清王朝的老祖宗努爾哈赤還活著,那麼面對清代十二帝王,他又會誇讚誰和斥責誰呢?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 能力和野心撐不起霸業,喪權辱國第一帝大清道光帝的悲哀
    道光帝為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大清朝第一位喪權辱國的皇帝,道光帝年輕時也是有抱負有野心有壯志的三好青年,可惜的是挑上帝國重擔後,不思進取革新,膽小慎危,處事優柔寡斷,沒有魄力,對外不能御虜,內不能治腐,國家步步衰落,最終成為了列強的板上肉,開啟了帝國淪喪之路。
  •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靠國家的紅利過日子,他是怎麼養活那麼多人
    大清政權雖然是少數民族政權,在統治手段上還是技高一籌的,他們總結了前朝的經驗教訓,給王爺的待遇把握得恰到好處,讓他們衣食無憂,過得非常體面,又沒有能力搞事。大清王爺跟前朝的最大區別是,不給封地只給俸銀。那麼清朝王爺的俸銀是多少,能養活自己嗎?
  • 按照對美國的貢獻,美國排名前20的總統,排名從最低到最高
    他領導國家贏得了美墨戰爭。在波爾克擔任總統期間,德克薩斯共和國被吞併。14. 比爾。柯林頓 比爾·柯林頓稱自己是「東山再起的孩子」。 柯林頓在1992年擊敗老布希和羅斯·佩羅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總統。他在46歲時宣誓就職。儘管他的事業被醜聞玷汙了,但他個人仍然很受歡迎。 柯林頓擅長管理國家的經濟。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它的擴張超過了其他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