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晚上好啊,大人上線了,今天是我們的<科普系列>,大人跟大家聊聊「人造子宮和女性生育」的那點事。
為了防止女權警告,大人要解釋下,這個重要不是說「女生不生孩子就不完整」,「女人就應該傳宗接代,忙什麼事業」的那種重要。
這種重要是不受個人意志轉移的。簡單地說,上帝毀滅人類太容易了,不用大火大水,讓人類女性集體失去生育能力,等個一百年(都用不了),人類自然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女性的生育問題一直很受重視,最近一個歐洲的實驗小組拿到2000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研究人造子宮。大家開始討論「如果人造子宮代替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女性還有什麼用?」甚至還有各方罵戰。
大人覺得有點莫名,即使女人不用生孩子了,女人也肯定有用啊。你不知道還有個東西叫
卵子啊,什麼叫還有什麼用?這麼挑撥兩性矛盾有勁麼...
換個問題。「人造子宮」的誕生讓女性不用面臨生孩子帶來的發胖、脫髮,脫離職場的風險,讓女性的角色變得跟現在男性角色一致——貢獻個細胞就可以了。女性的地位會不會一落千丈?跟著大人來看看吧。
人造子宮的創想,最早出現於1924年,由英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J.B.S.Haldane提出。他預測,到2074年,約70%的嬰兒將是「體外孕育、誕生」的。
大人覺得他太樂觀了。這些年科學家前赴後繼地研究,目前,人造子宮研究最具開創性意義的事件發生在2017年。2017年4月,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阿南·弗雷克(Alan Flake)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關於人造子宮首次通過了動物試驗的文章。研究人員製造了一個充滿人造羊水(含有鹽和其他電解質的溫水)的聚乙烯薄膜袋來模擬母羊的子宮,通過臍帶接口連接氧氣,形成封閉的流體人造環境。在聚乙烯薄膜袋外,配置一臺機器胎盤,胎盤的「血管」與早產小羊的臍帶連通。
也就是引起我們廣泛討論的所謂的「人造子宮」。奔走相告?喜大普奔?恐慌?不可思議?真沒必要...我為什麼用「所謂」?我來潑潑冷水告訴你這中間的技術鴻溝。
雖然這個研究團隊與美國FDA開始商談,希望能在3至5年內展開人體實驗。雖然實驗對象都是哺乳動物。目前,動物跟人差距,還沒有克服吧。2這個實驗僅僅針對早產兒,而不是從受精卵到嬰兒幼體的過程。這麼說吧,把6個月以上早產兒培育成健康的嬰兒的難度相對於把受精卵培育成嬰兒幼體的難度,就好像是「一百以內加減法」對於「相對論」。
該團隊也很務實,稱無意取代人體子宮或挑戰胚胎生存極限,只希望探索更好方法照顧過早出生的胎兒。
即使團隊對取代人體子宮感興趣,這個技術的發展會是這樣:他們不斷挑戰早產兒出生時間,從打破6個月的時間界限開始,也許未來,孕育5個月、4個月,甚至3個月的嬰兒,在體外也可以得到跟子宮內一樣的照顧,健康成長。這個時間越短,難度是成指數增長的,也更加遙遠。比如胎兒形成的前八周,也是胎兒致畸率最高的階段,那才是生命奧妙所在啊。所以比起「人造子宮」,這個實驗成果更像是一個體外孵化器。
人造子宮技術難在你要時刻清晰胎兒需要什麼樣的環境。因為子宮是一個持續的變化的環境,懷胎九月每一步都要正確模擬。胎兒生長、發育的環境,不僅僅是調節激素這麼簡單,你不能指望簡單地加幾滴激素或蛋白質,就複製出一個子宮。
你對比下跟女性生育相關的其他兩個技術,一個試管嬰兒,一個是凍卵。這兩個技術都沒有涉及「替代子宮在受精卵發育初期的作用」的相關技術,而大家就已經覺得很先進了。
所以大家看到歐洲2000萬人民幣的實驗經費在集體HIGH,我也是很困惑大家在HIGH什麼。
失望了?別急,還有更讓人失望的。別說技術,從經濟和倫理角度看,人造子宮技術同樣不會產生。
很多時候我們默認自己的生命是從出生開始的,但是其實嚴格來說,在母親肚子裡12周變成胎兒開始就是一個生命誕生了。
之前的人造「孵化器」是沒有倫理風險的,有效地幫助早產兒。要知道在這技術之前,就算是在人體內已經6個月的胎兒,體外存活率都只有50%,就不要說更小的了。
要知道即使是親媽的子宮內,頭三個月發育的不穩定性都很大。那真正的人造子宮技術呢?人體試驗這一步就需要不斷地培育受精卵發育,不斷地模擬人體環境。
實驗中(假設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
就會不斷產生妊娠發育到1個月死掉的胚胎,5周的胚胎,6周的胚胎還有不斷發育中的但是偏離了「人」這個定義的胎兒。你是主動弄死它們?還是等它自己死掉?如果通過體外培育的小孩造成了
某種先天的缺陷,這孩子算誰的?國外的人權組織估計要告到公司破產。
我都可以腦補一個恐怖科幻故事,某次實驗中失敗的產物,被強制停止妊娠過程,被當做實驗垃圾扔掉,然後它因為基因突變和強大的適應能力在下水道活了下來,並開始復仇.
在自然生育成本沒有高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人類都沒有動力投資這項實驗,別忘了之前的實驗是用來拯救早產兒的。最基本的,現實中有多少家庭在面臨女性生育疾病的時候是選擇治療而不是離婚?
除非像電影裡,「上帝」懲罰人類,讓全部女性的子宮失去了生育能力,全人類面臨著滅絕的風險,然後科學家不惜代價、全力以赴地投入去研究怎麼用人造子宮代替女性,培育人類的下一代,拯救全人類。
BUT!現在生育率這麼低,女人已經用腳投票了,如果極端情況,未來的女人都不願意生孩子,倒逼著這項技術發展呢?(基本不可能,用囚徒效應解釋也不可能。)
好,那我們假如人類經過漫長的歲月攻克了這個技術,生活會有哪些變化呢?
你貢獻一個細胞,我貢獻一個細胞,誰也沒有比誰多付出。那現在的房子、車子、彩禮是不是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必要性?或者即使不消失,通過生育在婚姻中獲利的這部分女性是被直接打擊的。如果人造子宮普及,女性本身的月經周期變得沒有意義,大姨媽應該會隨著進化被遺忘。
生育的難點,從生變成了育,這時候女性的生育優勢已經沒有了,誰去照顧小孩的問題將是最大問題。部分女性可能要主動承擔養育小孩的角色,通過對家庭的付出來換取社會資源。男女雙方可以自由選擇誰為家庭付出更多,誕生更多的家庭主夫。對男性來說得到自己下一代變得容易了,男男家庭獲取小孩的成本降低。
不願意結婚生孩子的女性得到解放,進入職場而不背負道德譴責。
有生育缺陷的女性得到拯救,只要有健康卵子,子宮健康與否不重要。
但大人不禁又反過來想,人造子宮這麼宇宙價(不是天價)的技術都研發出來了,女性因為生育造成的一系列生育風險,比如生命安全、疼痛、發胖、生育福利問題都沒解決?
當然大人是站在極度理智的角度剖析的,不管這孩子咋生、誰生,最重要的是愛情啊!
這也是大人打開腦洞的一家之言,你怎麼理解人造子宮技術呢?有任何想法都歡迎跟大人在留言區討論哦。在看、轉發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