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營職中校與副團職中校,誰的級別高?待遇有何區別?

2020-12-22 令說歷史

正營職中校與副團職中校,誰的級別高?待遇有何區別?

軍銜與軍職的對應關係,對於大多數軍事小白來說,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而,一旦上映了軍旅劇後,總是能在軍銜與軍職的對應關係搞顛倒。最為經典的就是,一些軍事小白把上尉看成了上校,這可是要鬧大笑話的。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對歷史的了解程度不夠深刻,以至於出現了這種低級錯誤。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正營職中校與副團職中校,誰的級別高?待遇有何區別?

援引《軍銜條例》最新版本,正營職的基準軍銜是少校。少校軍銜也可以是副營職的輔助軍銜,這一點在《士兵突擊》中有生動地體現。《士兵突擊》中的高城,最後就是師偵營副營長,佩戴的就是少校軍銜。正營職除了可以佩戴少校軍銜,資深正營職軍官也是可以佩戴中校軍銜的。

到了副團職軍官中,都是佩戴中校軍銜,也有資深副團職佩戴上校軍銜。比如《藍軍出擊》中的洪毅,原本是909旅特戰大隊隊長,屬於副團職,佩戴的就是中校軍銜。後來,經過山豹旅旅長韓鵬的努力下,調到了山豹旅出任副旅長,躋身正團職,佩戴的軍銜為上校。由此可見,副團職的基準軍銜是中校。

所以,正營職中校與副團職的級別問題就很清楚了。在我軍現行軍銜體制下,決定軍官職務級別高低的並不是軍銜高低,而是要看軍職級別。副團職的軍職級別,明顯高於正營職,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因而,正營職中校的級別低於副團職中校。不過,雖然都是中校軍銜軍官,可待遇也是有所區別的。

首先,正營職中校佩戴的資歷章只有兩排,並且色條是深藍色,上邊加綴兩顆銀白色星徽。而副團職則不同,佩戴的資歷略章是三排,底色為紫色,加綴一顆銀白色星徽。其次,副團職中校與正營職中校的薪資待遇是有區別的。比如在《陸軍一號》中,就有生動的體現,姜海晉級副團職的命令下來之後,陸航旅首長就指出,下個月的工資卡上就能顯示出來。由此可見,副團職中校與正營職中校的待遇還是有明顯差別。

最後,正營職中校與副團職中校,轉業後的待遇也是有所區別。按照我軍幹部轉業的慣例,到地方後任職的行政級別,要比在軍隊中對應的行政級別低一個級別。因而,副團職在軍隊中對應的是副處級級,到了地方就是正科級,但享受的是副處級待遇。類比正營職在軍隊中對應的是正科級,到了地方就是副科級,享受正科級待遇。

相關焦點

  • 解讀:肩章上「兩桿兩星」是什麼級別的警察?一般擔任這個職務!
    全國各地派出所的級別不盡相同,所長的級別自然也就不能一概而論,地級市派出所一般是副科、而直轄市的一些派出所是正處(這正好和二級警督的級別一致,但只是巧合)。    另外只看警銜是看不出級別來的,這和軍銜不同。就以你說的上校為例吧,上校多數是正團職(主要軍銜),最小是副團職、最大是副師職(輔助軍銜),不可能出現正營職上校(比如上校營長)。為什麼呢?
  • 部隊裡面「軍官」、「士官」和「義務兵」都有什麼區別?
    軍官、士官和義務兵都有什麼區別呢?軍銜有區別軍官軍銜設下列三等十級:(一)將官:上將、中將、少將;(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服役年限上有區別軍官: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排長,三十歲;連長,三十五歲;營長,四十歲;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 俄國中校的一次歷險,說明棕熊是遠東的猛獸之王
    1910年9月7日,俄國西伯利亞第29火槍團軍官阿爾謝尼耶夫中校在外東北錫霍特山的森林中進行考察,在近距離上與一頭巨大的公熊狹路相逢,儘管他手持莫辛納甘步槍,而且軍事素質過硬,卻仍然差點喪命熊掌之下。搏鬥中,阿爾謝尼耶夫覺得自己像被火車撞了一樣騰空著翻滾下了一個斜坡,那頭棕熊因連中數彈重傷身亡。
  • 林丹退役被安置到北京體育局,他現在是什麼級別?工資待遇怎樣?
    在這樣的前提下,相信很多球迷也會對一件事情非常感興趣,那就是曾是軍人運動員的林丹,他如今是什麼級別?在北京體育局的工資待遇又是怎樣的呢?
  • 副師職上校,相當於什麼級別?轉業後享受什麼待遇?
    副師職上校,相當於什麼級別?轉業後享受什麼待遇?轉業對大多數軍官來說,離開軍營那一刻,內心是很不好受的。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軍隊是一個需要吐故納新的集體。唯有如此,軍隊才能夠時時刻刻凝聚戰鬥力。不過,他們不是副師職上校,而是正團職上校。這一點可以從他們的資歷略章上都能看出來,紫色底板銀白色五角星。既然知道,正團職上校是什麼模樣,那麼副師職上校又是什麼模樣?
  • 推書《你好,中校先生》
  • 他參加八路軍時已年過60歲,授銜時被特許不刮鬍子,82歲晉升中校
    他參加八路軍時已年過60歲,授銜時被特許不刮鬍子,82歲晉升中校1955年大授銜是個莊嚴神聖的場合,參加授銜的人都要自己的儀表收拾乾淨,比如把鬍子刮乾淨。然而,有個人卻留著鬍子不想刮,他就是蔣維平。蔣維平在軍中可是個老資格,論年紀朱老總還比他小8歲,在北洋政府當過兵,還做過副團長。由於看不慣封建軍閥的做法,蔣維平離開軍隊,在家鄉做了一名醫生。他的醫術非常好,在當地小有名氣,靠著行醫也能安穩地過一輩子。然而日本人製造了盧溝橋事變,蔣維平痛恨日本人,便棄醫從軍,進入宋哲元的29軍打鬼子。
  • 第三次印巴戰爭最慘烈一戰:巴軍中校拒絕投降命令,戰至最後一人
    印度這時的總理是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又有參謀長馬內克肖統帥三軍,在第二次印巴戰爭後印度臥薪嘗膽,進口了大批先進軍備並大幅擴軍,統帥力、軍力和戰力都已遠超十年前。比如巴軍第33俾路支營營長,薩爾旦·馬穆德中校。戰事爆發時,馬穆德中校率部防守傑馬勒布爾,這裡是通往達卡的必經之路,馬穆德手下卻只有1500人,兵力單薄。
  • 武警正師職大校,相當於什麼級別?轉業後什麼待遇?
    武警正師職大校,相當於什麼級別?轉業後什麼待遇?武警部隊的歷史,可以從廣義上與狹義上兩個角度去分析。廣義上的武警部隊,可以追溯到1949年8月,當時被命名為中國人民公安縱隊。按照《軍銜條例》,武警大校警銜主要授予對象是正師職警官,同時也是副師職警官和副軍職警官的輔助軍銜。
  • 身為軍人運動員,退役後的林丹是什麼級別?待遇如何?
    也正是因為他是軍人運動員,以至於網友們發現了他的紋身之後對他發起了聲討,畢竟網友們眼中看來軍人是不該有這些東西的。不過話說回來,有軍人運動員身份的林丹退役能夠拿到多少錢?是什麼級別的待遇?肯定有很多人會質疑一個拿了這麼多榮譽的軍人運動員,他的退役工資只有這麼少嗎?其實如果是以軍人身份退役,確實不只有這麼一點,但是問題是林丹並不是以軍人身份退役。可能很多人都還認為林丹是軍人身份退役,但其實早在14年的時候,林丹就選擇退出了體制內。
  • 歐米茄發表全新海馬系列300米「龐德中校」限量潛水錶, 向經典007系列電影周年致敬
    Wilson),同時,更邀請歐米茄全球總裁暨執行長Raynald Aeschlimann先生出場,向現場貴賓介紹全新腕錶並表示:「詹姆士龐德這個角色很有深度,具有複雜的多面性,出身於英國皇家海軍的龐德,這恰好與歐米茄的組織背景一樣,都有著其歷史淵源。我們想特別想向龐德在電影中飾演的海軍中校身分表示致敬。」
  • 他60歲加入八路軍,授銜中校時已經82歲,曾被特批不用刮鬍子
    1955年的大授銜對於我軍的意義無需贅述,在這樣重要的場合大家自然是把自己收拾得最為乾淨利落,但是有一個人卻不想剪鬍子,他的名字叫蔣維平。領導來勸他也不管用,這個事就被反映給了上級,最後還讓毛主席給知道了。毛主席當場拍板,說蔣維平是模範,可以給他批一個特例。
  • 《我是特種兵》中,小莊成為預備役少校,和衛生員、傘兵有何區別
    其中,小耿成為了中校,強子轉業做了警察,而衛生員、傘兵和男主角小莊都成為了少校。不過,衛生員、傘兵和小莊的軍銜雖然相同,但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那麼,小莊的少校軍銜究竟和衛生員、傘兵的少校軍銜有何區別?而衛生員和傘兵則是現役的少校軍銜,這其中的區別就牽扯到了我國關於預備役軍銜的制度。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國便頒布了新的預備役軍銜制度,全軍預備役部隊換發「07式預備役軍服」。而《我是特種兵》中,小耿在成為中校後,與小莊他們最後一次見面時,其軍服上的軍銜肩章已經成為了07式軍銜,這代表小莊的軍銜也是07式預備役軍銜。
  • 世界冠軍王皓,擁有副團級軍銜,執教遭質疑,兒子桌球水平引期待
    退役後的王皓,開始轉型當起了教練,2014年之後,曾有一段時間在八一隊執教,之後被調到國乒。現在的他是國乒主力樊振東的主管教練,然而近期樊振東在職業賽場遇到瓶頸期,這讓許多球迷一度懷疑是王皓的執教能力有問題。執教生涯的不順利,也讓他一度感到鬱悶。
  • 美國陸軍退役中校:臺海若開戰,美國將被「胖揍一頓」!
    美國陸軍退役中校:臺海若開戰,美國將被「胖揍一頓」!,曾有過21年從軍經歷並參加過4次實戰的丹尼爾·戴維斯,近日在美國政治軍事評論網站「國家利益」上發表文章,論述美國協防臺灣將付出慘重代價,因此「沒道理在美國利益未受到直接威脅的情況下去承擔戰敗或破產的風險。」
  • 39歲部隊行政副團兩年,是降職轉業到省直機關還是自主擇業?
    39歲部隊行政副團兩年,是降職轉業到省直機關還是自主擇業?這是小編收到的私信,關於如何選擇咱們繼續往下看~比如在江蘇省,近日就有354名軍隊轉業幹部通過「積分選崗」「雙向選擇」安置到理想崗位,11名轉業幹部通過「直通車」進入公安政法系統。
  • 年紀最大的開國中校,60歲才加入共產黨,77歲破例允許他蓄鬍授銜
    蔣維平一生過得極其傳奇,1878年出生,歷經清軍,北洋軍,國民軍和八路軍,以六十歲高齡參加抗戰,七十七歲成為我國最年長的中校,一心報效國家,一直奉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實在是值得尊敬。
  • 二戰時德軍軍銜最難分辨,特別是上校和準將的軍銜怎麼區別?
    驅逐艦的艦長大都是中校或上校,重巡洋艦、戰列巡洋艦或戰列艦,都是排水量在1萬噸,艦員在1000人以上,艦長基本都是少將。而輕巡洋艦的艦員一半也就700人左右,介乎於驅逐艦和重巡洋艦之間,這個艦長讓上校來當低了,讓少將來當又高了,於是德國海軍就搞出了個準將軍銜,主要就是作為輕巡洋艦艦艦長的這個職位的基準軍銜。
  • 副大軍區級的少將和正師級的少將有區別嗎?看完我明白了
    副大軍區級的少將和正師級的少將有區別嗎?看完我明白了 眾所周知世界上各國的軍隊都在部隊實行軍銜制度,軍銜是國家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它首先在十五世紀至十六世紀時期的西歐國家出現並用於軍隊,後來隨著各國在軍隊制定的制度不斷完善逐漸被大多數國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