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用綠色金融守護綠水青山(圖)

2020-12-12 天津日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津市薊州區作為天津的「後花園」,立足京津冀生態涵養區和本市重要水源地的發展定位,區域經濟以旅遊及相關產業為主,生態旅遊和綠色產業蓬勃發展,昔日貧困的北部山區走上了一條綠色發展道路。翠屏湖(於橋水庫)憑藉著優美的湖光山色和鮮美的水庫鯉魚,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品魚賞景。曾有一段時期,無序的開發,嚴重影響了於橋水庫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天津市重要的上遊水源受到了破壞,也阻礙了周邊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於橋水庫環境綜合治理迫在眉睫。天津建行作為區域內國有商業銀行,以履踐新發展理念為己任,大力投放綠色金融貸款支持於橋水庫環境綜合治理,堅定不移地助力北部山區綠色發展。

  2012年,薊州區啟動於橋水庫南岸汙染源綜合治理工作,集中力量對水庫南岸鄉鎮居民及企業進行環保搬遷,在薊州區南側打造薊州新城,安置環保搬遷居民。於橋水庫整理出土地進行復耕還林還草,發展環保生態農業。天津建行率先參與該項目的金融支持,為該項目發放了首筆商業銀行新農村建設貸款,起到了明顯的示範效應,帶動了其他金融機構的陸續跟進。隨著項目的進展,天津建行密切跟蹤、持續投入,已累計發放綠色信貸貸款近16億元,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了區域經濟綠色發展。

相關焦點

  • 致力深耕綠色金融 守護閩北綠水青山
    原標題:致力深耕綠色金融 守護閩北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難忘工藝美術學院(圖)
    我那時孩兒氣十足,交的是《國際六一兒童節》,用鮮豔的色彩畫了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的孩子,還有一個戴花帽的新疆男孩高舉手鼓。第三次去面試,有個細節至今記憶猶新。考場前面坐著一排考官,考生一個個被叫進去單獨回答提問。那天我的打扮頗有「小白樓孩子」的身份感,到了相對貧窮的河北區可能有些格格不入。我穿了一件燈籠袖兒白襯衫,寬背帶紅格兒裙子,足蹬當年稱作「護士鞋」的白色布涼鞋。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綠色的歡愉
    此時置身此地,讓我想起了沈從文《邊城》中,月光下像小鳥安睡在綠色中的小鎮;錢鍾書《圍城》中,瞪著綠色眼睛飄在林間煙霧似的螢火蟲;劉白羽《長江三日》中,那碧綠如翡翠的三峽……   文人辛辛苦苦描摹了綠色,可我總覺得虛幻,但我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皆是在真實的綠色中入場的,譬如我們的祖祖輩輩,不就是在前赴後繼地種植綠色中繁衍生息。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哪吒鬧海」流存於天津的民間傳說(圖)
    傳說唐代天寶年間(742—756年),朝廷為了嚇退番兵,專門製作了一尊四天王之一、左手託寶塔、右手執寶棒、守護北方世界眾生的毗沙門天王像立於陣前(一說系唐玄宗請不空三藏祈求毗沙門天王護持),致使番兵敗走。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呂碧城的天津歲月
    在天津生活的近二十年見證著她人生最重要的成長時期,她以自己的傳奇彰顯出天津近代城市精神,天津則用其城市文化滋養著她的蛻變與成長。  呂碧城12歲左右遭遇父親去世、夫家退婚等家庭變故,之後一度寄居在天津塘沽的舅舅家。從客居舅家時所寫的閨閣之作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多愁善感、思維活躍、受過良好教育的傳統女子。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扽紙繩與飛錢夾
    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天津老百姓的日子還相對傳統、樸素,比如那時候去商店買塊布料、買些點心,售貨員會用張草紙(色灰黃,俗稱馬糞紙)包一下。包裝紙上常印著門面圖、店名、地址、電話,有的還隨時事印上鮮明的大字口號,權為廣告。筆者收藏多樣類似的故紙,時代感凸顯。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諾德廣場12.18盛大開業(圖)
    天津諾德廣場開業首日70餘家商戶同步亮相,客流5萬+,營業額300萬+,為天津城市北部商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開啟天津河北區中山路商圈的精彩消費生活。   2020年12月18日,備受矚目的天津諾德廣場正式開業納客。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女排與球迷見面 分享感受(圖)
    本報訊(記者 梁斌 攝影 崔躍勇)昨天上午,《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系列活動──天津渤海銀行女排見面會在天津美術館一樓大廳舉行,主教練王寶泉、領隊張靜坤帶領剛剛第六次奪得全國錦標賽冠軍的天津女排隊員出席。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明治乳業(天津)有限公司項目即將開工
    本報訊(記者 萬紅)昨天,2020年天津市重點建設項目──明治乳業(天津)有限公司順利取得施工許可證,計劃將於本月中下旬開工,預計2023年正式投產,到2027年銷售額將達到17.1億元人民幣。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辛笛與天津(1)
    1905年科舉停辦,慕莊無法考進士,於是告別妻兒去天津謀生。之所以選擇北上,是因為王家與天津周家有姻親關係,於是去投奔周學熙。周學熙看重慕莊的舊學根底,收在門下辦文書。  周學熙是北方實業的領軍人物,啟新洋灰公司、灤州煤礦、華新紗廠等皆由其創辦,還兩次出任中華民國北京政府財政總長。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讓古老故事講述當代人生(圖)
    由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執導的舞蹈作品《十面埋伏》近日在天津大禮堂上演。無論從故事題材還是表現形式上,該劇與楊麗萍以往的原生態舞蹈作品都截然不同,為觀眾展示了她對藝術邊界的不懈探索。昨日,楊麗萍在津舉辦「天津南園藝術分享會」,與天津觀眾暢談藝術理念,並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 二維碼掃出綠色「新風尚」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測算了一下,如果把84個重大項目的介紹用銅版紙列印並裝訂成冊,加上封頁封底,需要近萬張優質紙張。    「掃碼查簡介的好處,還在於隨時可以修訂內容、更新數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數位化」的文件資料彰顯出低成本、易修改的優越性。「一旦出現了最新的數據,我們能夠第一時間在網頁上進行修改,從而避免重複列印裝訂,節約人力物力財力。」
  • 天津建行用綠色金融為美麗天津添色
    天津建行在大力踐行國家綠色發展理念過程中,主動擔當作為,將綠色信貸轉型作為「第二發展曲線」轉型的關鍵路徑,在持續支持「美麗天津」的建設上,發力綠色信貸項目投放,真正做到金融力量賦能社會,受到各級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男籃今戰上海(圖)
    本報諸暨12月18日電(記者 蘇婭輝)從夜裡開始下起的淅淅瀝瀝的小雨持續了一整天,對於剛剛經歷惜敗的天津男籃來說,陰冷潮溼的天氣倒是很應景,正如成長中總要經歷風雨。將士們調整狀態,積極投入到新一輪備戰中,19日15點半將迎戰弗雷戴特和鄧蒙領銜的上海隊。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紅樓無限情(圖)
    天津的歷史,從建城計起,正滿六百周年,而南開一校之史,佔了六分之一,整整百年之久。僅此一端,令人在史跡尋蹤中不禁深覺南開中學的足以自豪,足以顯勝。  我和南開中學的負笈之緣,須由我四哥祜昌說起;而祜昌之所以能領引我投入南開,又須從我的老姑丈說起。  老姑丈姓李,「海下」高莊子人。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短詩十二首(圖)
    翅 膀  只有播種在自由的空氣中  鳥類──這些天空的種子  才會發芽    秋 草  把綠色的血液償還給大地把婀娜的風韻交付歲月  只留一副黃白的骨架  錚錚作響  等風打雪壓    疤 痕  童年受傷的心  中年歲月的皺紋  夢想翅膀的斷痕  被砍伐的年輪  故鄉山包上  父親越來越瘦削的墳    秋風暖  用冰冷的手指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風行一時月份牌(圖)
    近代中國「五口通商」以來,洋商洋貨跨海而至,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上海鴻福來票行(彩票專銷店)推出了《滬景開彩圖》,這是目前所知第一幅正式標明「月份牌」字樣的廣告畫海報。  傳統農曆(陰曆)紀年法在民間根深蒂固,最初的月份牌上多採用農曆與西曆(公曆)並行的方式。孫中山先生倡導「步武泰西,參行新法」,力主採用西曆。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穆成寬傳(圖)
    實際上,穆成寬始終在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 己,早已是身在黨外,心在黨內的優秀共產黨員了。他的堅定信仰、超人理念、頑強意志,讓世人無不欽佩。他作為第三、 四、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體育組副組長,經常對自己的子女說:「黨對我們穆家有恩,要永遠不忘,要報答。」  1987年2月11日,穆成寬被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全國代表會議選舉為民革檢查委員會委員。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為困難家庭青少年打造「夢想小屋」(圖)
    本報訊(記者 韓麗)日前,東麗團區委聯合天津市崔玉璞慈善基金會、東麗區青年志願者協會,開展「美麗天津 扮靚家園」圓夢活動,幫助東麗區困難家庭青少年打造「夢想小屋」,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俗世奇人》讀後感
    《俗世奇人》的短小故事,都是市井民間的奇人趣事,反映了天津衛水陸碼頭五方雜處的眾生相與「集體性格」。佳篇首推《刷子李》,這位粉刷匠整日刷漿,偏愛著皂衣黑鞋,幹活利落瀟灑,從來滴白不染,令人稱奇。某日,細心的小徒弟居然發現師傅褲子上有個白點,以為藝高膽大的師傅這回玩兒砸了,卻不料師傅主動抖包袱──抽菸不慎把褲子燒了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