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020年12月11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在北京汽車博物館召開。峰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做了主題為《2021年汽車市場發展趨勢》的演講。
明年汽車市場取決於三大因素,疫情、宏觀經濟和消費政策。他用「收斂」來形容今明年的汽車市場,並樂觀預計明年增速大概在0~2%區間,保持小幅正增長。王青並分析,10~15萬車型區間是最近這幾年增速最快的,也是數量最大的。SUV銷量已經超過轎車銷量,這種消費結構中長期來能否持續,仍待觀察。
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媒體朋友,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參加這個峰會,因為這是行業內非常重要的一個會議,它是大家了解最新政策動向,對明年汽車市場作出什麼樣的判斷一個很好的平臺。今天我拋磚引玉,把自己對於今明年兩年汽車市場運行情況給大家做一個匯報,給大家在討論或者是思考時提供一個線索。
因為時間關係我說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今年汽車市場回升它到底是什麼原因或者是什麼因素支撐的,這種回升趨勢是不是可以持續。第二個問題是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上,對明年汽車市場做一個大致判斷。
在此需要聲明兩點,第一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第二,只是一個初步的想法。
今年汽車市場回升是非常可喜的,讓大家非常振奮,也充分顯示我國消費市場特別是汽車市場的韌性。整個汽車消費正如剛才付炳鋒常務副會長所提到的,我個人認為是前所未有地被國家所重視,而且對於整個消費市場支撐作用也是不斷顯現出來。在全球疫情蔓延大背景下,今年整體情況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特別是最近連續半年或者說同比增速保持了非常高的回升速度。還有一個特點是在商用車基礎上,特別是最近幾個月乘用車消費需求發力也逐步顯示出來,這是結構性流動或者共同發力的重要特徵。
我簡單說一下去年,去年我的判斷,當然有一個前提是疫情還沒有大規模的爆發,特別是沒有全球蔓延趨勢,這種情況下我們做出判斷是-2%—0之間,跟中汽協會的基本上一致,而且也是相對比較樂觀的判斷。
第一季度疫情對整個車市影響非常明顯,當時我們就這個問題做了一些分析和判斷,總體觀點是疫情對於汽車消費影響不能從一個維度來看,應該從動態角度來看,如果是短期影響可能是隨著疫情逐步被控制,可能對於市場後續影響會不斷弱化,如果是一個長期事件,從目前情況來看會呈現出這麼一種格局,疫情防控常態化,這個角度對於整個汽車市場短期抑制作用發生轉變,可能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大家從日常消費包括跟消費者的討論也可以體現出這一點。
因此,整體而言疫情對於汽車消費本身、從中長期來說,我們認為影響幅度會有,但是不會像我們在一季度特別是上半年看到的這麼大,這是我們的基本判斷。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對於預測數據稍微調低了一點,但是沒有低多少,從目前情況來看基本上朝著這個方向在走,目前整個搜索量還在不斷增長,說明最後幾個月特別是對於明年一季度回升勢頭持續,這是我們的基本判斷。
為什麼會回升,回升勢頭能不能持續,我們認為是可以持續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是不可持續的。首先從可以持續角度來看,還是引入到中長期分析框架,大家經常參加這個會知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這個研究團隊基本分析框架是對於中國汽車需求和汽車市場中長期的判斷,在這個基礎上分析出現階段潛在增長率到底是多少,也就是市場可以實際支撐增長率是多少,這個基礎上再來分析短期影響因素,對潛在增長率的短期影響作出修訂。
目前來看,汽車市場增長處在中高速向中低速轉變過程中,這個過程是被先行工業化國家或者是發達市場經濟體過程所驗證的,而我們同時又面臨新的因素,比如說新能源汽車、網際網路出行,這些都是當時沒有遇到的。因此,在不考慮這些影響因素的前提下,我們作出的判斷是基於大消費格局和消費背景,我們還處在中速增長的階段,而且未來十年保持1.5%—2%潛在增長率是可以支撐的。
我們也對長期每一年做滾動的分析和預測,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做研究預測結果,不考慮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條件下,2028年按照潛在增長率的增速去預測的話是汽車保有量達到4.1億輛,千人汽車擁有量大概為288輛,新車年產銷規模會保持在3200萬輛,這是我們對於汽車市場中長期判斷。
說可以持續,主要是考慮潛在率能夠支撐。中國汽車市場經過短期幾年的負增長,實際上跟潛在增長率之間有比較大的差距,所以我們認為還是有一些現實存在的需求被抑制,這些需求會逐步釋放。發改委專家提到一個關鍵詞是「修復」,對於今明年汽車市場也同樣適用,我更喜歡用「收斂」這個詞,它會逐步向著潛在增長率去收斂、去合規,這是我們對整個市場的大判斷。
那麼,為何又說不可持續呢?最近幾個月的同比增速保持在10%,實際上也反映出一部分被疫情、被宏觀經濟形勢所抑制的消費需求正逐步被釋放,這個釋放不是激情產生的需求,而是前期消費基礎上加上激情消費需求促進市場快速回升的效益。長期來看,商用車增長速度保持在20%以上,汽車整體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均高於潛在增長率。我們認為,從更長一段時期來看,這種增長速度是不可持續的。
從結構上來看,包括對於詢盤數據分析來看,保證汽車需求和汽車市場增長主體力量實際上還沒有恢復,目前華東和華中、華南銷量增長比較明顯,這些市場之前是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突然出現了快速增長可能不是中長期因素所影響的,它可能是一些換購或者是其他因素,包括疫情因素支撐了增長。10~15萬車型區間是最近這幾年增速最快的,也是數量最大的。大家可以看到SUV銷量已經超過轎車銷量,這種消費結構中長期來看能不能持續,需要進一步觀察。
因此,我整體感覺支撐市場主體的基礎力量還沒有大範圍、大規模恢復,從這個角度來說高增長是否可以持續需要進一步觀察。總體認為回升會繼續,但是回升幅度會進一步降低。
第二個問題對如何分析明年汽車市場,基於前面的分析,整體上認為,正常情況就是宏觀經濟增長,包括國內外特別是國際大環境和背景不發生大的變化,疫情不發生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近兩年被抑制消費需求還會逐步釋放。對於明年來說一個重要因素是隨著國家對汽車消費促進政策的不斷實施,可能對市場產生非常關鍵的作用。
所以明年汽車市場取決於三大因素,疫情、宏觀經濟和消費政策,宏觀經濟背後又有著國內外一些形勢。比如說你去地方調研他們都非常欣喜,今年出口保持30%以上增長,這種情況剛才發改委專家也做過分析,從整體上來說可能持續性也不會特別強,它只是在現有階段下出現一種特殊情況,我們不能把它作為長期因素。包括投資,要持續投入,高投入在國家特別是地方政府財稅收支情況下,它是不是可以持續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還有一些消費政策,消費政策給不給力,明年有沒有更實質性的促進消費政策,如何促進存量調整、汽車更新,實際上這是下一步汽車政策重要著力點,如果把消費稅、購置稅、促進汽車市場、汽車更新長期政策跟短期需要結合起來,我認為這是事半功倍的政策著力點,如果僅僅放在下鄉或者是短期一些刺激政策的話,它對於中長期市場發展可能持續的正向作用則會不斷弱化。就政策效果而言,實際上之前幾次出臺的政策也是被證明是短期政策,因此需要考慮如何結合短期政策和中長期政策做好對當前汽車市場的刺激。
對於明年汽車市場的總體判斷,我樂觀地判斷增速會繼續回升。我認為,對於方向的判斷比增長回落具體幅度的判斷更為重要,因為方向決定政策力度和企業排產的計劃。從方向角度講,我認為會繼續回升,回升幅度是多少,我現在初步扔出這麼一個觀點來,明年增速大概0—2%區間,保持小幅正增長,前提是前面三大因素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比如說疫情不會出現關門或者禁止出門,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宏觀經濟保持穩定,剛才說不管是虛高還是實高,一定會保持比較穩定正常的增長速度,而且有一個明顯回升的速度,對於提振汽車消費的信心有幫助,在這麼一個宏觀條件下做出這個判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見,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