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按摩概要

2021-02-19 健康跑步一慢跑運動鍛鍊馬拉松

運動按摩包括一般按摩的技巧,但是其焦點集中於從事規律身體活動、舞蹈或是運動過度的族群上,因此它屬於一種技巧系統,主要目的在於支持、激勵與協助動作的完整性與表達性。

運動按摩不同於主流按摩,它有幾項獨特性:

*可以穿著衣服實施按摩,也可以裸身進行按摩,這樣的方式使得按摩更能被運動員接受,且在任何場合下均可實施。

* 可不使用潤滑液,因為在競技場上較少使用皮膚表面摩擦的技巧,且無需衝洗或去除身上殘留的按摩油。

* 專門為運動員以及其他身體活動者所設計。

* 在活動前後均可實施,也可以作為經常性的保養計劃。

* 療程較一般按摩短,約15-20分鐘。

* 合併伸展技巧,補按摩技術不足之處。

一、運動按摩的發展

1916 H.Joseph Fay 是第一位將按摩服務運用在國際運動的澳洲運動按摩師,他曾出版一本『Scientific Massage for Athletes』,描述按摩如何運用在運動員身上。

1972 一位長距離跑者在1972 Munich夏季奧運中創造10公裡賽世界紀錄及5公裡賽的奧運紀錄,原因是此選手每天接受按摩保養。從此運動按摩進入興盛期。

1984 美國按摩治療協會(AMTA)服務參與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及1988加拿大Calgary冬季奧運運動員。

1985 美國按摩治療協會建立運動按摩的認證計劃與團隊。

自從1985年美國按摩治療協會開始服務芝加哥及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現今已經在奧運會比賽、泛美運動會與大部分的馬拉松、鐵人三項或其他運動項目提供服務。

1988 韓國Seoul夏季奧運時,美國田徑代表隊自己攜帶運動按摩師參與比賽。

1995 美國按摩治療協會的康乃迪克分部也提供按摩服務給特殊奧運會的選手。

二、運動按摩的益處

運動按摩是針對運動員以及運動愛好者需求所提供的服務,它可以處理運動訓練後或動作訓練後、以及競賽或規律的體能活動所產生的壓力與緊張。運動按摩的益處可分為主要效果與次要效果:

主要效果:

*改善體液的循環

*放鬆肌肉

*全身性放鬆

*功能性的分離肌肉與結締組織

*改善結痂組織的活動性

*增進頭腦的清醒度及覺醒

*降低壓痛點的敏感度

次要效果:

*改善能量系統

*增進柔軟度與關節活動度

*運動後恢復增快

*疼痛感減低

*適當的情緒刺激


三、運動按摩的學理依據

目前對於競技後按摩的研究比競技前按摩的研究多,Smith(1994)等人的研究發現在接受離心運動後兩個小時進行按摩可以降低延遲性肌肉酸痛的程度,減少運動後肌肉微小肌纖維斷裂而產生發炎的現象。

Tiidus& Shoemaker(1995)兩人發現運動後的按摩對於股四頭肌肌力並無影響,但是對於延遲性肌肉酸痛的效果不錯。不過Rinder(1995)的實驗卻顯示按摩可以增加股四頭肌肌力表現。

在國內,林威秀(1999)的研究顯示運動員在接受股四頭肌離心運動後按摩有助於減少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的情形,以及降低肌酸肌脢的活性,但是對於膝關節柔軟度及活動度並無增加的趨勢。

Gupta & Goswami(1996)等人發現在運動後,按摩對於血中乳酸排除效果不好,但是相反的,在1998年Nancy等人研究發現,運動按摩對於血中乳酸的清除能力很好。Monedero & Donne(2000)等人從研究中發現移除血中乳酸堆積的最好方式是合併按摩與運動員自主恢復運動。

在競技前按摩方面,Harmer(1991)找14個短跑選手在運動前實施按摩,在按摩後進行跑步時步頻次數的評估,結果顯示運動前的按摩並不能增加運動員跑步的頻率。

Wiktorsson-Moller(1983)等人針對運動前按摩對關節活動度、股四頭肌及腿後肌的肌力影響,發現關節活動度有增加,但是肌力卻無影響,這意味著柔軟度改善了。

在國內,張曉昀等人在2001年所發表的運動前的按摩對股四頭肌肌力及肌耐力表現的影響研究報告中,同樣發現有無接受按摩對於大肌肉的肌力與肌耐力並無顯著差異,但是對於運動員整體而言這些方式的評估過於巨觀,並無法從微觀的部份如肌纖維或是神經反應部份看出端倪。

由上述研究顯示運動後按摩對於血中乳酸清除方面無明顯效果,在改善肌力表現及關節活動度部份,亦有正反兩面的意見,但是在治療延遲性肌肉酸痛及降低肌酸肌脢活性方面卻有顯著的效果。在運動前按摩的研究報告較少,較無法定論運動前按摩對於運動員表現影響的多寡。

四、運動按摩的分類

運動按摩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修復性按摩,另一類為促進性按摩。(圖一)。


恢復性按摩(recovery massage)。其按摩重點主要在幫助運動員在沒有受傷的狀況下,從激烈的訓練或競賽中恢復,促進運動員身體的血液循環,儘快恢復身體內在環境的穩定(homeostasis),因此除了深層橫摩法(deep transversefriction)、特殊的肌筋膜放鬆術(specific myofasical release) 、及壓痛點壓法( trigger point compression)手法之外,其他一般手法均可使用。

治療性按摩(remedial massage)。按摩手法針對有輕微至中度損傷的運動員進行治療性按摩,一般按摩手法均可使用,包括深層橫摩法(deep transverse friction)、特殊的肌筋膜放鬆術(specificmyofascial release) 、及壓痛點壓法( trigger point compression)手法。

復健性按摩(rehabilitation massage)。復健性按摩常被使用在有嚴重損傷或有接受過手術之運動員復健計劃的一部份,按摩的手法需依運動員手術後的狀況或受傷情形而有所不同,因此會著重在促進損傷癒合的按摩技巧。

保養性按摩(maintended massage)。主要針對日常一般健康的保養,維持運動員在最佳狀況。

促進性按摩(Promotional massage)依據競技時間來區分,因此區分為競技前按摩(pre-eventmassage)、競技中按摩(inter-event massage)、及競技後按摩(post-event massage)。

競技前按摩(pre-event massage)。比賽前的按摩主要目的是幫助運動員在身體上及心理上準備好去面對競賽,它可激發肌肉群的活動,讓肌肉蓄勢待發,並使緊張的情緒放鬆。它是一種表淺的、刺激性的、及快速有節律的按摩方式,按摩持續時間約10-15分鐘,按摩的使用時機可在比賽前三天到比賽前15分鐘,避免摩法(friction) 或是用重手法讓運動員產生疼痛感。

競技中按摩(inter-event massage)。一般運動賽事會接連好幾天,包括會前賽、預賽、準決賽、及決賽等等,競技中按摩可穿插在比賽中或中間休息時間,主要是幫助運動員在接連的賽事中快速恢復,以準備接踵而來的比賽,按摩重點放在將要使用或已在使用的肌肉群,按摩技術著重在手法輕、接觸時間短、幫助放鬆的效果。

競技後按摩(post-events massage)。運動後的按摩主要處理肌肉酸痛、疲勞解除、以及減少腫脹,使身體內部代謝廢物儘快排除,讓肌肉放鬆,儘快恢復疲勞,減少筋膜粘黏,幫助循環。按摩的時機以在運動後二個小時後,待身體的一切生理反應恢復正常後再實施。


六、運動按摩的手法

(一)主要五大手法:能量移動(energy move)、肌肉充血法(muscle flushing)、壓迫技巧(pressure technique)、摩擦法(friction)、及伸展肌肉。

主 要 手 法

目 的

次 要 手 法

能量移動

(Energy move)

伸展組織與放鬆肌肉

增加循環及釋放緊繃的肌肉

擺動法(rocking)

搖動法(shaking)

震動法(vibration)

肌肉充血法

(Muscle flushing)

解除肌肉充血

使肌肉充氧

擰扭法(wring)

表皮滾動法(skin rolling)

筋膜提拿法(fascial pickup)

鉗抓法(pincer grip)

擠壓法(squeeze)

壓迫技巧

(Pressure technique)

分離肌纖維與營養肌肉

扭轉施壓法(twist compression)

肌肉擴張法(muscle broadening)

肌肉幫浦法(muscle pumping)

拇指施壓法(thumb pressure)

指關節扭轉法(knuckle twisting)

摩擦法

(Friction)

伸展肌纖維與消除粘黏

圓摩法(circular friction)

橫摩法(cross-fiber friction)

伸展肌肉

降低肌緊張度增加柔軟度



1.能量移動

--擺動法:按摩的開始步驟,藉由節律性擺動達成放鬆效果,以趴姿進行。可施與之部位:背部、臀部、後腿部、薦椎。

--搖動法:以牽拉與抖動四肢協助放鬆,以躺姿進行。可施予在四肢。

--震動法:可放鬆組織,刺激神經末梢,且促進深層的淋巴循環與靜脈回流。

2.肌肉充血法

--擰扭法:可增加運動前血液對組織的灌流及減少運動後乳酸堆積與舒緩肌肉酸痛,力道深度需足夠讓肌肉纖維分離。

--表皮滾動法:可增加表皮的柔軟度及循環,尤其是下背部及淺層肌肉。

--筋膜提拿法:很好的緊張消除法,可以鬆動表層的筋膜。

--鉗抓法:針對特殊部位,如後頸部、斜方肌、阿基利斯腱,以拇指及時指抓住後再搖動。

--擠壓法:針對大肌肉以掌跟施以兩邊壓力。

3.壓迫技巧

--扭轉施壓法:可有效伸長及展開肌肉,對筋膜層有效,用在背部、後腿部與臀部。

--肌肉擴張法:可分離肌纖維,橫向施壓於肌肉,適合用在上肢與下肢。

--肌肉幫浦法:可用在運動前準備與疲倦肌肉及增加循環,利用掌跟對肌肉提供一節律性、幫浦般的壓力,常用在豎棘肌、腿後肌、前脛肌、與髂脛束。

--拇指施壓法:可解除局部痙攣或壓痛,按壓10秒。

--指關節扭轉法:用來展開及鬆動多層重迭之肌肉,常用在臀部與小腿。

4.摩擦法

--圓摩法:鬆動肌肉及韌帶,施壓於肌肉深層。

--橫摩法:用於軟組織傷害。

5.伸展肌肉

(二)不同姿勢下的順序

趴姿

1.擺動法:下背à薦椎à腿後肌

2.扭轉施壓法:背部à薦椎à大腿後肌à小腿

3.表皮滾動法:背部

4.筋膜提拿法:背部

5.肌肉擴張法:大腿後肌à小腿

6.肌肉幫浦法:豎棘肌

7.擰扭法:後頸區à斜方肌à三角肌à臀部

8.鉗抓法:後頸區à斜方肌à跟腱

9.擠壓法:臀部à大腿後肌à小腿

10.圓摩法:上背部à下背部à臀部

11.拇指施壓法:上背à菱形肌à下背à大腿後肌

12.伸展:腳背à腳跟à股四頭肌à屈髖肌à肩部

13.搖動法:下肢

側躺

1.肌肉擴張法:小腿à大腿

2.擠壓法:髂脛束

3.指關節扭轉法:小腿à臀部

4.肌肉幫浦法:大腿內側

5.擰扭法:大腿內側à小腿

6.伸展:髖部à軀幹扭轉à髂脛束à腰方肌à肋骨與肩部à肩胛骨

正躺(下肢)

1.搖動法:下肢

2.擺動法:大腿後肌à小腿

3.肌肉幫浦法:小腿à大腿外側

4.指關節扭轉法:腳底à小腿

5.拇指施壓法:腳底à小腿à大腿

6.肌肉擴張法:大腿

7.擰扭法:大腿

8.橫摩法:膝蓋骨周圍

9.伸展:膝至胸部à梨狀肌à內收肌群à腿後肌à腓腸肌

10.搖動法:下肢

正躺(上肢)

1.搖動法:上肢

2.拇指施壓法:手部

3.肌肉幫浦法:前臂

4.擰扭法:前臂à上臂à肩膀

5.鉗抓法:胸肌

6.圓摩法:顱骨底à頸部à嚼肌à顳肌

7.伸展:頭部與肩部à頸部屈曲à斜方肌à肩胛骨à胸肌à三角肌後側à腕部旋轉

8.搖動法:上肢


七、不同運動項目所需著重的按摩肌群

田徑

鐵餅:胸大肌、肱三頭肌、三角肌

標槍:胸大肌、肱三頭肌

跳部:股內側肌、股二頭肌、腓腸肌

短距離跑步:腿後肌、脛骨前肌、

馬拉松及中長距離

全身性肌肉,特別是下肢

足球

特別是下肢肌肉

棒球、籃球、排球、壘球、手球

過肩動作:上肢肌肉、股薄肌、比目魚肌、腿後肌、股直肌、股內側肌

棒/壘球打擊:胸大肌、肱三頭肌、闊背肌

棒/壘球投擲:三角肌、小圓肌、脊上肌、脊下肌、肱二頭肌、闊背肌、肱三頭肌、前鋸肌

高爾夫

肱三頭肌、闊背肌、胸大肌、對側肱肌、對側後三角肌

網球

屈腕肌、伸腕肌、胸大肌、脊上肌、脊下肌、大圓肌

羽球

上肢肩胛區肌肉、屈腕肌、小腿

遊泳

肱三頭肌、闊背肌、三角肌、大圓肌、胸大肌、脊上肌、脊下肌、臀大肌

體操

上背部肌肉、三角肌、上肢肌肉、前鋸肌、腹肌

柔道

屈腕肌、下肢、背部

空手道

上肢肌肉

跆拳道

下肢肌肉,特別是小腿

自行車

股四頭肌、縫匠肌、臀大肌、腿後肌、髂腰肌

射箭

屈指肌、上背部肌肉及後頸部

划船

肱二頭肌、腹肌、背肌

帆板及帆船

橈側屈腕肌、豎脊肌、斜方肌

殘障輪椅運動

上背部肌肉、肩胛區肌肉、後頸部肌肉

八、參考數據

1. FritzS.(2000). Mosby’s fundamentals of therapeutic massage. 2nd ed. Mosby, Inc.

2. WattJ.(1999). Massage for sport. The Crowood Press Ltd.

3. HoleyEA. and Cook EM.(1997). Therapeutic massage. WB Saunders Company Ltd.

4. BenjaminPJ, Lamp CP(1996). Understanding sports massage. Human Kinetics.

5. ClarysJP, Cabri J(1993). Electromy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sports movements: areview.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1, 379-448.

6. 蔚順華、江傳江、黃勝裕、張曉昀(民90)。運動按摩學—理論與操作。藝軒圖書出版社。

7. 林信甫、林煉傑、黃勝裕、鄭景峰編譯(民90)。運動按摩—神經與肌肉的疲勞消除法(Performance massage—muscle care forphysically active people,King RK原著)。

8. 張曉昀、陳怡靜、江炳焱、傅書毅(民90)。運動按摩對股四頭肌肌力表現的影響。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135-146頁。

作者:張曉均

出處:http://163.13.224.25/~yama/data/94a/12.htm

訂閱號「健康跑步";講出你的故事,徵稿

歷史文章:回複數字可得

0.什麼時間運動好…6.疼痛為什麼;

1.基礎指標測試;……7.步頻與步幅;

2.跑步訓練方法;……8.要跑步,先選鞋;

3.跑步基礎知識.;…9.跑法及鍛鍊目的;

4.從髖保護膝蓋…….10.慢跑減肥要點

5.腳底疼及預防…...11.零基礎跑者必看

相關焦點

  • 醬牛蹄筋加工技術概要
    ★素材集萃★            ▼相關好文推薦▼        醬牛肉加工工藝概述鹽水牛肉加工技術概要醬滷牛肉生產技術解析醬滷工藝中常見配料的作用醬滷製品後續加工技術概要牛肉產品感官鑑別要點解析實用牛肉滷水製作技術概要[圖解]燈影牛肉製作技術概要
  • 運動按摩的好處:預防運動傷害
    肌肉緊繃的原因包括:過度使用、過度疲勞以及無法抵抗持續過度的負荷造成組織磨損與撕裂的累積。古希臘人曾說過:「體驗自我」。發展自我覺知,可以提升身體內在的平衡以及身體能力高層次的意境。自我覺知經常包含了自尊心以及自信心。當一個人感到有膽量時,通常他的表現會更好。運動按摩並不會改變現有規則的活動或運動情境,但它可以彌補心靈的這個部份,使得被按摩者對於身體的特殊需求,將會有更好的抗衡能力。
  • 運動後什麼時候按摩比較有效,與按摩的輕重緩急有關嗎?
    說到運動按摩,不知道大家對它了解多少,你知道運動後應該多久按摩?以及按摩效果與輕重緩急的關係嗎?下面我們就通過這兩個問題來了解下運動按摩吧!問題1:運動後什麼時候按摩比較有效?簡而言之,延遲性肌肉酸痛是劇烈運動後肌肉受傷和發炎的現象。然而,根據相關動物的研究顯示,按摩可以改善延遲的肌肉酸痛,按摩可以加速肌肉力量的恢復,減少炎症反應。然而,問題出現了,劇烈運動後接受按摩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2013年發表的動物研究,比較了運動之後「即時按摩」和「延遲按摩」(運動後48小時後按摩)之間的差異,發現運動後「即時按摩」在肌肉力量或炎症指數方面優於「延遲按摩」。
  • 一分鐘了解運動按摩の好處
    做運動按摩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但專業人士都知道,它能改善運動表現。對於長距離跑職業選手來說,在高強度訓練或比賽後做運動按摩,是日常訓練的一部分,它是加速恢復、防止受傷的重要方式。本文就帶大家簡要了解已漸漸在發展中,卻仍然少有人願意付費嘗試的運動按摩。
  • 鹽水雞製作技術概要
    ▼相關好文推薦▼        燒雞加工工藝概述肉製品醃臘工藝概述肉製品醃臘技術原理鹽水鴨製作技術解析鹽水牛肉加工技術概要[圖解]燒雞製作技術概要鹽的種類及特色鹽類概述符離集燒雞加工工藝概述西安葫蘆雞技術要點解析肉製品幹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香腸加工技術資料彙編,配方工藝全都有傳統煙燻臘肉加工技術存在的問題與改進
  • 迪卡儂運動恢復神器:按摩球+ 泡沫軸
    經常運動的人往往都知道這樣一個公式:運動恢復= 按摩軸+按摩球。
  • 按摩神器助力運動恢復放鬆
    運動後肌肉酸痛怎麼辦?   有氧運動多種多樣,簡單常見的有卷腹、平板支撐等等,稍複雜還有跑步、健美操和其他運動等。 雲麥筋膜槍助力運動恢復   在品類繁多的筋膜槍行業內,雲麥按摩筋膜槍備受運動愛好者們的喜愛,其產品系列不僅款式多,外觀潮、手感佳,而且動力充沛不傷肌體,多種功能齊全,通過高頻振動來刺激肌肉、筋膜,能夠極大緩解運動、久坐、勞累後產生的延遲性肌肉酸痛。
  • 運動後按摩 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肌肉在進行離心收縮運動(例如:下坡跑步時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就是持續在進行離心收縮)之後,最容易發生遲發性肌肉酸痛(也就是肌肉在運動後的24-48小時之後,才開始慢慢的感覺非常的酸痛跟僵硬),簡單來說,遲發性肌肉酸痛是一種因為肌肉經過劇烈運動之後受傷,並且產生發炎的現象,然而,根據先前的動物研究顯示按摩對遲發性肌肉酸痛具有改善的效果(對實驗兔子有效的按摩參數是0.5Hz, 10N, 15min
  • 2017年3月8日,首批運動按摩師公益運動按摩體驗活動第一期
    運動按摩正是針對運動員以及運動愛好者需求所提供的服務,它可以起到改善體液循環、放鬆肌肉、全身性放鬆、功能性的分離肌肉與結締組織、改善結痂組織的活動性、增進頭腦的清醒度及覺醒、降低壓痛點的敏感度等主要效果;還可以起到改善能量系統、增進柔軟度與關節活動度、運動後恢復增快、疼痛感減低、適當的情緒刺激等次要效果。
  • 按摩神器有助於提升運動中的表現
    泡沫軸已經成為跑者的必備裝備之一,藉助它進行自我按摩和放鬆,非常有利於身體恢復,並且能降低受傷風險。
  • 跑後恢復不求人運動按摩DIY
    專家們還發現按摩對受傷復原、預防運動傷害和減輕賽前精神焦慮和肌肉適度的放鬆有明顯的效果。長距離的跑者在經過長時間、重覆性的跑步動作之後會造成使用到肌肉群和肌腱軟組織的緊繃,阻斷該部位正常的血液循環,運動時產生的廢物堆積在組織內,影響下次運動的表現。
  • 運動效果事半功倍的秘密—雲麥振動按摩柱
    前沿跑步、hit高強度燃脂運動、瑜伽等都是大家最常用的幾種運動形式,目的是為了提升身體素質和免疫力。但是很多朋友都不注重運動前的肌肉激活和運動後的肌肉放鬆,上來就是一頓猛練,最後出現肌肉酸痛、緊繃的情況,健身效果達不到預期。
  • 增強性愛體力的運動及按摩手法有哪些?
    ,那麼,增強性愛體力的運動有哪些?三、一起訓練伴侶一起運動,不管是有氧運動、棒式運動、雙人瑜伽動作,兩人可以比賽誰比較厲害,在運動的同時,也增加一些趣味性;其中,雙人瑜伽是伴侶訓練平衡和肌耐力的一項運動,有些運動兩人靠近如此近
  • JS防水塗料生產工藝配方概要講述
    JS防水塗料生產配方概要講述一、生產JS選擇的原材料:JS防水塗料是一種雙組份材料,有無機粉料和無機液料組成,使用的時候按照廠家指導的比例進行攪拌使用,一般液料選擇醋酸乙烯乳液、聚丙烯酸乳液、苯丙多元共聚乳液為主原材料
  • 運動按摩作用有限 但加速肌肉恢復效果明顯
    網易體育6月11日報導:運動按摩在很多跑者心目中具有很強大的作用,但最新研究可能讓他們失望了,運動按摩最主要的作用是幫助運動後的肌肉恢復,其他益處並沒有那麼明顯。
  • 我們不求人,跑後恢復運動按摩DIY
    所謂「運動按摩」是對已經因運動產生疲勞的肌肉群施以按摩,幫助肌肉組織的代謝,讓它再現活力的方法。據運動學專家的研究,他們還發現按摩對受傷復原、預防運動傷害和減輕賽前精神焦慮和肌肉適度的放鬆有明顯的效果。
  • 《Elderark》近日公開遊戲概要及主要系統情報
    《Elderark》近日公開遊戲概要及主要系統情報 【葉子豬網6月27日訊】
  • 水腫型肥胖怎麼辦 飲食運動按摩三管齊下
    飲食、運動、按摩三管齊下,緩解水腫。水腫型肥胖成因:水腫型肥胖是由於身體的排水功能較差,多餘的水分在體內積聚所造成的肥胖。我們常說的「喝水都會胖」體質的肥胖者更容易患水腫型肥胖。2.多做運動運動能夠使血管加寬,這樣進入到腎臟的水分就能更好地排出。如果要通過運動消水腫,建議最好從最排汗的有氧運動開始,每兩天進行一次半小時的健步走或者慢跑,這樣就能達到加寬血管排出水分的效果。白領平日多坐辦公室,較少時間做運動。建議利用睡前時間做運動輔助消腫。
  • 提肛運動,按摩五臟六腑的妙法
    「提肛運動」平衡陰陽,清腸道  提肛運動伴隨著呼吸使腹部有節律地松~緊一松~緊,可以促進腸蠕動,有益於排便。並且相當於對腹腔內的五臟六腑進行了一次有效按摩,可以增強五臟六腑的功能,益氣活血,平衡陰陽,對身體的整體調節非常有益。  這是一個非常有益於腸道的「運動」。  首先,提肛運動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肛門括約肌功能,預防肛門鬆弛,對防治痔瘡和脫肛頗見功效。
  • 按摩瘦臉運動 瘦臉6步速變瓜子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