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一線」超級文和友進駐廣州太古匯:慢布局、快引流、長連結

2020-12-26 經濟觀察報

編者按:對商業地產人來說,2020年是太不平凡的一年了。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了不確定性,作為消費場景的載體,商業地產面臨著巨大考驗。

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從最開始的加強消殺,到與商戶共進退的租金減免,再到幫助商戶與顧客建立多層次連接的數位化轉型,商業地產從業者必須快速打磨新能力,尋找新機遇。

作為見證者和記錄者,經濟觀察報將持續與中國優秀的商業一線團隊對話,共同探尋艱難中的轉機。

本文為【商業一線】系列報導的第三篇,我們專訪了廣州太古匯總經理黃瑛以及超級文和友團隊,還原超級文和友這一廣受關注的創新業態合作落地的全過程。

經濟觀察報 特約記者 林晶珂 65歲的徐美清家住天河。當她第一次走進超級文和友,恍惚間覺得自己像初至廣州時那樣年輕。馬賽克、水刷石、鐵閘門、霓虹燈,僅與摩天樓一線之隔。

7月12日,廣州超級文和友開業,當夜排位數突破2500。與太古匯一街之隔的裙樓——匯坊一時成為網紅打卡地。有徐美清這樣附近的居民、下班的白領,也有人從內蒙古、上海、江西來。

超級文和友 林晶珂/攝

除了市井煙火拼貼現代高奢的視覺衝擊,人們更加好奇:定位高端的廣州太古匯為何選擇文和友?一個深耕長沙的餐飲綜合體怎樣進入廣州?成功出圈後,超級文和友如何在更長的時間處於活力中心?

慢布局:廣州太古匯七年之癢

廣州超級文和友的籌備、設計與最終落地都要從太古匯總經理黃瑛和團隊的一次長沙考察開始。

2002年畢業入職太古後,黃瑛參與過太古地產香港和內地多個綜合項目的開發、運營,曾於2007年至2011年加入廣州太古匯籌建團隊,2014年再次回到家鄉廣州,2017年12月升任總經理。

作為老廣,黃瑛比一般人更熟諳廣州人對吃的挑剔與執著。同時,廣州太古匯中心的商業廣場13.8萬平方米,開闊的公共走廊及戶外區域佔用了大量面積,在保持Hermes、LV、Dior、方所書店等主力店高佔比的條件下,餐飲和娛樂配套不足,問題是:調整哪塊空間、選擇怎樣的品牌?

上任以來,黃瑛引入過多個粵菜餐廳,包括M層地鐵3號線入口處的百年老字號金牌陶陶居、L3層空中花園旁的米其林二星精品潮州菜御寶閣等。

但作為配套補充的匯坊表現始終不太亮眼。黃瑛告訴經濟觀察報,2007年太古地產收購匯坊,出發點在於強化資產組合,以F&B(餐飲)為主業態豐富太古匯的選擇;同時活化社區,使太古匯所處的天河商圈價值進一步提升。匯坊與太古匯,「各自獨立、相互補充」。

但是,匯坊樓上是凱德天河新作住宅和雅詩閣服務公寓,不與地鐵和大型商業體相連,在吸引人流上先天不足。匯坊正對天河東路的一樓給了中國銀行,其他位置除了吳系茶餐廳,餐飲商戶更迭不斷,雖然品牌汰換屬運營正常規律,但表現並不及預期。

直到2018年5月,太古匯團隊赴長沙調研,工作之餘慕名打卡文和友海信廣場店。門口等候區坐滿了人,臨時取號需要等位三小時左右。走進去,除了主打的龍蝦品類,還有各式長沙小吃,輔以刻意做舊的土味紅磚房、老式自行車、貼紙小廣告。太古匯團隊發現,食客中不少潮男靚女,他們是追逐新奇、注重品質、樂於分享的新世代。在文和友的消費場景,吃飯、購物與直播幾乎同時發生。

回到廣州,當文和友創始人文賓帶著文和友團隊找到太古匯,黃瑛心動了。經過多番考察與洽談後,雙方握手開啟了一場冒險的混搭。

空間布局上,太古匯的裙樓匯坊正對天河東路,可租用面積符合文和友預期。同時,它並不與太古匯核心的商業廣場直接相連。

從Hermes、LV等國際一線品牌店出來,需要穿過雙向四車道的華文街,才能吃上燒烤、小龍蝦。這200米的距離在彌補太古匯餐飲配套不足的同時,也緩衝了超級文和友的市井與太古匯的高端之間的衝突感。

時間節點上,赴長沙調研時,廣州太古匯已實現25個季度銷售額的持續增長。彼時正逢太古匯「七年之癢」。匯坊陸續有租戶租約到期,面臨著續約或升級的選擇。

然而黃瑛明白,保持高光必須尋求突破。超級文和友是太古匯商業廣場連同匯坊內體量最大的租戶,協調原有商戶、溝通設計方案的周期長達12-18個月。

黃瑛表示:「廣州務實、低調、開放、包容,太古匯的高端也絕不僅僅體現在價格,還有溫暖、優雅、親近和舒適。就像吃飯,食材不分高低,關鍵是能否讓顧客收穫最好的狀態。」

快引流:摺疊天河CBD

2020年,幾乎所有線下商業都面臨疫情的巨大考驗,餐飲首當其衝。根據艾媒諮詢《2020年「新冠疫期」中國餐飲業運行狀況與變革創新研究報告》,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6026.3億元,同比下降44.3%。

不過文賓並沒有閒著,他從來都不習慣閒著。在經歷了半年動工裝修、開業籌備後,超級文和友正式登陸廣州。

文賓從小在長沙坡子街吃百家飯長大,2010年開始擺地攤、賣夜宵。晚上9點出攤,凌晨3點收工後去菜市場進貨,忙到早上9點回家。一年時間,推車升級成80平方米的老長沙油炸社。

2019年,長沙文和友海信廣場店升級為超級文和友。到2020年,文和友集團旗下不僅有老長沙臭豆腐、大香腸等多個街頭速食店,還加入了龍蝦館、MAMACHA、湘春酒家和超級文和友等品牌,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

這種快離不開文和友團隊的嗅覺,他們捕捉到了夜宵經濟和打卡潮流的紅利。

一方面,超級文和友租下超大空間還原老街舊景,除每層大排檔由文和友直營外,街巷中的其他店鋪引入了多個本地特色品牌,包括老字號小吃、美容美髮、文具店等。

超級文和友融合了多種業態 林晶珂/攝

這種商業模式融合了餐飲、創意市集、民宿、展覽等多種形態,可以在有限空間內實現社群集結。無論來者是為了臭豆腐、小龍蝦還是拍照打卡、發朋友圈,甚至單純懷舊,這種消費場景都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超級文和友發布

另一方面,在內部場景與外界環境上製造反差。廣州超級文和友去掉了大門,使用玻璃界面,使視覺從車水馬龍、高樓環繞的天河街景直接穿透至復古的餐廳內部,產生強烈衝突。長沙超級文和友則在豎向塔樓中還原出一條300多米的蜿蜒街道,垂直布景非常像柯布西耶提出的「立體城市」概念。如果你去過重慶洪崖洞,一定不陌生。

事實上,選擇廣州並非文和友心血來潮,團隊向經濟觀察報表示,2015年第一次來到廣州,就被羊城的市井氣息吸引。此外,文和友後臺的用戶畫像中1/5是廣東人。發帖的讀者中,廣東用戶僅次湖南。廣州文和友龍蝦館的業績也提供了直接的反饋,北京路門店店主此前接受採訪時透露,門店高峰期單日拿號3000個,翻臺率大概有10次。

儘管文和友的廣東擁簇者不少,想要復刻本土的成功卻並非易事。第一個難點是選址。文和友深悉地段的重要性,他們很快鎖定廣州最成熟的天河路商圈。2018年,文和友找到太古匯團隊,合作天時地利人和。

其次是裝修。項目體量達到5000平方米,要打通三層,保留一個天井,給設計方案帶來了巨大挑戰。在疫情期間,除了保證在物業方規定的時間內施工,還必須協調好人工、原材料。

最重要的環節在引流。超級文和友正式對外開放當日,3分49秒的短視頻《ONE DAY廣州》同期上線,從傳統媒體、在線視頻、社交媒體多個渠道分發內容。

這種快速推廣被證明是成功的。7月14日、7月19日、7月30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在超級文和友進行了三次隨機採訪。35位受訪者中有28位看了抖音、微博或相關報導後過來打卡。

不過,高流量同時導致短時間內消費者的評價分化嚴重。一個最直觀的數據是,截至8月3日,廣州超級文和友在大眾點評上的綜合評分僅為3.73。根據1855條評價篩選出的標籤,既有「裝修精美」「口味贊」,也有「排隊久」「分量小」。

開業一個月以來,廣州超級文和友的整體表現令文和友團隊滿意。團隊對爭議持樂觀態度:「初來乍到的我們受到了很多人關注,當然同時也有不一樣的聲音。感謝網際網路讓更多人知道我們、了解我們、喜歡我們。」

長連結:情感、體驗與社區

面試湖畔大學時,文賓戴著頂小龍蝦模樣的帽子,張口介紹自己:「我不是一個賣小龍蝦的,我是做文化的。」在他的設想中,超級文和友不應止於網紅,可以成為「一個具有當地記憶的社區」。

文和友團隊在街道拆遷過程中持續收集著被丟棄的物品,並整理編號。後來,近十萬件建築舊物與生活用品被還原在廣州超級文和友的內部街景。

拍攝與記錄工作同步進行。從2015年第一次來到廣州,文和友就啟動了《ONE DAY廣州》、紀錄片《街頭大廚》的拍攝計劃。這些影像一方面為後續的裝修設計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也成為線上引流的內容素材。

除了物品、影像,食物本身是超級文和友的重中之重。據了解,廣州超級文和友的菜單試吃超過2個月。除了文和友招牌臭豆腐、小龍蝦,還引入了25家本地老字號。一位現場工作人員透露,項目的市場和招商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他們挨家挨戶地試吃了上千家。

何應斌從父親何耀明手裡接過了荔銀腸粉的擔子,他告訴經濟觀察報:「文和友找到我們,給我們免租金,還安排設計、工程和物業團隊,我們當然要支持。和老店比,這邊的年輕顧客更多。年輕人喜歡,我們覺得很有意義。」

事實上,這種精耕細作的風格和太古匯存在異曲同工之處。

2001年,太古地產進軍內地,時間晚於大多在90年代進入內地的港企開發商。近20年,落地的商業地產項目僅有6處。而作為太古地產進軍內地的頭號項目,從洽談到開業,廣州太古匯花費了整整10年。

在黃瑛的職業詞典裡,可持續發展、精細化運營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具體在超級文和友項目中,太古匯團隊在匯坊的租金方面給出了一定讓利,並與文和友攜手策劃了《講什麼——廣州語言觀察展》。

太古匯與文和友攜手策劃《講什麼——廣州語言觀察展》 林晶珂/攝

「太古匯選擇租戶,價格並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要在價值鏈上給出一定利益空間,生意才能長久。」同時黃瑛認為,食物和語言是一個人最深刻的印記,城市的更新在於有人理解、喜歡和傳承。

這種細水長流的思路帶來了正向反饋。太古地產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營運數據公告顯示,廣州太古匯零售銷售額增長3.4%。除2020年第一季度因疫情造成生意回落外,廣州太古匯開業以來已實現33個季度銷售額增長。

1961年,簡·雅各布在《大城市的死與生》中推崇「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在今天,一個好的商業地產項目,可能不僅體現在建築和城市的滲透融合,更深層地,則是用這個公共空間連結人的情感、體驗,乃至多樣化的社區。

相關焦點

  • 「特寫」在愛馬仕旁邊賣小龍蝦,超級文和友摺疊廣州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超級文和友並不能算一家餐廳,而是一個餐飲綜合體。與長沙超級文和友風格一致,廣州超級文和友將太古匯裙樓匯坊打通上下3層,將近5000平米的空間設計成了美食主題遊樂園。創始人文賓表示,超級文和友在廣州最貴的地段,說服了最好的合作夥伴,在這裡賣最平價的美食,所做的所有事情都需要鼓足勇氣,花了很多時間組建團隊做城市文化、拍城市宣傳片,為街頭美食匠人拍攝紀錄片,然而這些並不掙錢。「超級文和友進駐太古匯,可以說是太古匯開業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 超級文和友華南首店入駐廣州太古匯商圈
    超級文和友華南首店入駐廣州太古匯商圈來源:聯商網2020-07-13 16:55聯商網消息:7月12日,超級文和友華南首店入駐廣州天河路75號太古匯商圈。據悉,文和友是湖南文和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其致力於傳統民俗餐飲文化的研究,挖掘地域民間小吃,結合潮流文化,形成「文和友餐飲模式」。2018年,長沙超級文和友黑金店開業,引發關注。
  • 「頂流」太古匯廣州九年,誰捧紅了它?
    圖片來源/廣州太古匯訂閱號   由春入夏,商業復甦鼓點喧鬧,小龍蝦配啤酒的季節來了,文和友出現了。   7月12日,試業24天後,廣州超級文和友在贊彈之間全面揭幕。門店落地處,是與廣州太古匯一街相望的兄弟物業——匯坊。   開業當日,截至21點,這個廣州太古匯和匯坊裡佔地面積最大的租戶,取號排位數已達2502臺,羊城吃貨蜂擁而至。   愛馬仕與文和友齊飛,「抱得美人歸」的太古地產,在疫情陰霾下給了商業地產人上了堂華麗麗的逆勢賺錢大課。
  • 廣州太古匯黃瑛:愛馬仕、超級文和友開業爆表背後的經營秘訣
    面對這個問題,8月27日,在贏商網主辦的第15屆商業地產節微論壇環節,廣州太古匯(開業時間:2011-09、已籤約189個品牌)總經理黃瑛分享了她的真知灼見。面對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如何將上訴需求有機結合,讓他們對商場產生更高黏性,黃瑛以廣州太古匯今年來三個「重磅」事件舉例分析。   其一是提供精細化服務。   黃瑛結合2020年4月11日,愛馬仕重裝開業分析,當時疫情仍處於「攻堅期」,愛馬仕開業首日銷售額破270萬美元(約19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僅僅由186位顧客貢獻。」
  • 廣州新美食景點:天河區太古匯商城北門對面的超級文和友
    廣州超級文和友,位於廣州市天河區CBD太古匯裙樓,店面樓高三層獨棟,佔地5000平米,氣勢恢宏,裝修懷舊、復古、市井,糅合了粵語文化、香港文化、廣東文化和廣州本地特色文化。據說歷經了5年準備,兩年多籌建裝修,是個非常用心設計的地方,也是廣州的集體回憶。不僅有獨樹一格,構思創新的美食環境,還有很多不同品種的廣州懷舊小吃。這裡百分之八十的空間是文和友的龍蝦館在使用,其餘開放招商,主要以老廣州特色的市井品牌和本地品牌的美食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由文和友團隊遊說商鋪店主來這裡開的分店。
  • 廣州太古匯文和友,本地人似乎不太喜歡……
    現代大樓裡的爛尾樓(你好,廣州太古匯文和友)本人住的地方離太古匯挺近的,文和友在長沙是很有名的,但是在廣州,本地人似乎很排斥哦…上份工作上下班經常路過,一直不知道一大塊布的遮蓋下雖然我這個窮人對太古匯不太了解,但是在廣州的大概底細還是知道一點的,裡面賣的都是高檔消費產品,一般的人可真不敢隨意進去消費。廣州朋友可嫌棄了(太古匯文和友你要堅強!)
  • 廣州太古匯珠寶腕錶區開幕,頂級品牌進駐演繹時光造物
    9月14日,廣州太古匯珠寶腕錶區域正式開幕,梵克雅寶、宇舶、蕭邦、尚美巴黎等頂級品牌進駐。同期,廣州太古匯聯手著名藝術家張小川打造的「浮遊時光」藝術裝置正式亮相,位於建築L2層,藝術裝置與珠寶腕錶展品相映成輝,於浮光掠影中綻放時間與自然的精工雕琢。
  • 超級文和友還原80年代廣州煙火氣
    陳添記炒螺明等 25 家民間食店攤進駐超級文和友廣州太古匯店位於太古匯 匯坊,面積大約 5000㎡。經過團隊兩年時間的努力,店鋪還原了廣州 80-90 年代的舊建築,希望打造一個具有廣州記憶的社區,也表達一代廣州人的精神面貌。
  • 太古匯正式開業 一線奢侈品牌湧入廣州
    日前,試業4個多月的廣州太古匯購物廣場宣布正式開業,多個國際品牌集中亮相。廣州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如桂、廣州市副市長甘新出席了開業典禮。該項目由太古地產和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共同投資,集團主要領導作為出資人也出席了開業慶典。進駐品牌七成為國際品牌 全國最大的LV店、香奈兒華南區首店、愛馬仕的亞洲首家家居店、廣州最高端的超市Olé。
  • 網紅店超級文和友試營業,太古匯現「市井煙火氣」,你怎麼看?
    近日,位於天河太古匯的網紅餐飲店超級文和友揭開神秘面紗,開始試營業。據了解,發源於湖南長沙的文和友,有超過10家文和友龍蝦館,分布在深圳、南寧、重慶、蘇州、貴陽、廣州、珠海及佛山等地。而廣州太古匯的這家超級文和友,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共三層,目前試營業階段只開了一層。
  • 引入超級文和友後 大食代將在8月撤場
    廣州太古匯二季度零售額逆勢增長3.4%新快報訊 記者陸妍思 實習生陳詩泳報導 近日,太古地產發布二季度財報,廣州太古匯的零售銷售額以3.4%的增長率成為其業績表現最好的物業。記者了解到,持續調整是廣州太古匯的長勝法寶,下半年除引入現象級網紅超級文和友外,負一層的美食廣場大食代將撤場,進駐更具吸引力的餐飲組合。
  • 悠遊廣州——超級文和友 下
    接上期內容,吃完繼續逛逛廣州超級文和友。在過道樓梯上走走拍拍,記錄上世紀廣州老房子的風貌。上世紀常用的馬賽克瓷磚,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承載了多少廣州人記憶的阿婆牛雜,現在也是連鎖加盟店了。熱鬧的文和友,晚上7點依舊有在排隊的人。牆上的小廣告也很還原。廣式涼茶也體驗過了,加多寶和王老吉完全就是糖水嘛。
  • 奢侈品集體進駐太古匯帶動天河商圈升級
    據了解,到9月底前,諸如愛馬仕、阿瑪尼、DIOR等一線品牌也將全部到位,屆時的太古匯將迎來真正的盛大開幕,而業內人士也預估,在這個過程中,周邊商圈同時悄然升級。熱點之變 增加客源「太古匯試營業期間,我們的顧客量比以前多了3%———10%」。TONI&GUY南中國公共關係及市場營銷經理Kent告訴記者,他們的店面位於天河東路75號的街面鋪,緊鄰太古匯。
  • 首批老字號退場,廣州超級文和友還能走多遠?
    信息時報訊(記者 盧舒曼 實習生 張予涵)斑駁的牆體,昏暗的燈光,馬賽克的地磚,大排檔式的摺疊桌椅,盞鬼的粵語標語……今年6月,廣州超級文和友開始試運營。這個坐落在廣州CBD繁華的大型食肆,卻因做舊的建築風格,進駐的廣州老字號品牌,引發巨大關注和爭議。
  • 廣州超級文和友設計師楊巖:設計一座市井美食的主題樂園
    時空錯亂的恍惚中,不經意走進一間年代感十足的屋子,尋不到主人,隨手翻看桌上的書,看到文和友這家不尋常餐廳的圖文故事。芒果TV之後,關於長沙的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茶顏悅色和超級文和友,一家奶茶店,一家餐廳,都是極具特色的新商業品牌,新生代消費人群追捧,媒體紛紛跟進傳播。
  • 廣州太古匯奢侈品店「排長龍」,三輪促銷拉動消費近1.2億元
    廣州太古匯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據我們觀察,自復工復產以來,商場方面的人流一直穩步上升,隨著多個新品牌的進駐和場內活動逐漸開展,越來越多消費者重返商場購物及參加活動。目前,商場客流量已經恢復到以往的較高水平。」
  • 首批老字號退場 廣州超級文和友再引爭議
    如今再訪廣州文和友,雖然人來人往,但周末晚上飯點時間大概1800多桌,工作日基本不用排隊,對比開業時排號3000桌、平均排隊四小時的場景已經不復呈現。此前更有傳聞最早一批進駐廣州文和友的老字號已退場。超級文和友作為外來品牌進駐廣州,是否水土不服?這種模式還能走多遠?
  • 網紅千層蛋糕Lady M廣州首店進駐太古匯!
    2019年9月28日,以手工工藝千層蛋糕聞名的Lady M在廣州的首店——廣州太古匯店盛大開幕。層層甜蜜浸染穗城,與Lady M相「粵」共品千層甜蜜。Lady M的每一款蛋糕也將細節融入層層可麗餅中。在步履匆匆的現代快節奏生活中,閒步來到廣州太古匯店內,細細尋味你的城市慢生活,讓你的味蕾和心靈都找到慰藉:【經典千層蛋糕】被紐約雜誌《BON APPETIT》評為「美國十大蛋糕」,超過20層薄如紙片的柔軟餅皮,分層夾以天鵝絨般的鮮奶油,再以金黃色焦糖封頂,入口晶脆的焦糖與奶油瞬間融入味蕾,經典而悠長的美味。
  • 廣州究竟「收服」了哪些勁爆的首店?
    從首店具體落位的購物中心來看,廣州奧園城市天地以17家成為2020年廣州引進首店最多的項目。其次為廣州太古匯14家、正佳廣場11家,其餘購物中心首店數量均為10家以下。比如入駐太古匯匯坊的超級文和友,用一座玻璃屋在廣州繁華鬧市裡還原了八九十年代的市井風情。落地廣州K11的香港純素食餐廳iDAMA內地首店,以粉色系夢幻風裝修和素食新時尚理念,迅速成為刷爆社交媒體的廣州美食打卡點。◎ 截圖來源:小紅書以飲品和烘焙甜品為代表的休閒餐飲,同樣在廣州颳起了一陣打卡風潮。
  • 廣州超級文和友水土不服?【飲茶論道】
    工作日晚上不用等位直接進去除了特立獨行的建築風格廣州超級文和友標榜集合25家地道小吃包括荔銀腸粉、阿婆牛雜、八珍煎餃等以及一些體驗式懷舊主題商店但部分首批進駐的老字號已悄然離場開業的路牌現時的路牌已退場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