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到2020年,我們經歷了疫情的洗禮,秩序在更新、模式在進化、邏輯被重塑,商業地產行業在復甦中乘風破浪。回顧市場發展歷程,有收穫也有痛點。
疫情過後,越來越多消費者更加關注自我,成交過程不再簡單粗暴,這其中帶來的情感體驗和社交體驗更加重要,從易物到共情,商業邏輯將被重塑。如何與消費者形成陪伴關係、增加粘性是當下商業要思考的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8月27日,在贏商網主辦的第15屆商業地產節微論壇環節,廣州太古匯(開業時間:2011-09、已籤約189個品牌)總經理黃瑛分享了她的真知灼見。
就商業邏輯而言,疫情發生,表象是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品質、環境、衛生條件和獨特體驗等都有了更高要求,而這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對商業運營者的產品力和精細化運營能力提出挑戰。
這也意味著,那些設計出色、體驗獨特、管理細緻、服務周到的購物中心,將手握疫後新賽道的入場券。
而今年疫情也讓我們看到,購物中心數位化轉型正在加速,線上線下一體化是商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因應自身的定位、客群、品牌優勢、資源來進行革新;如何選擇有更高附加價值、更容易產生情感聯結的品類和業態,是購物中心和品牌方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談及購物中心與品牌商的合作關係,黃瑛表示,購物中心與品牌商一直以來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關係——品牌為購物中心提供核心產品競爭力,購物中心為品牌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才可能創造出1+1>2的商業價值。」
「現在消費者除了吃喝玩樂和購物需求外,還有文化、社交、情感、體驗等多維需求。」面對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如何將上訴需求有機結合,讓他們對商場產生更高黏性,黃瑛以廣州太古匯今年來三個「重磅」事件舉例分析。
其一是提供精細化服務。
黃瑛結合2020年4月11日,愛馬仕重裝開業分析,當時疫情仍處於「攻堅期」,愛馬仕開業首日銷售額破270萬美元(約19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僅僅由186位顧客貢獻。」
平均客單價10萬起的「實力」如何創造?在黃瑛看來,除了在裝修、陳列、布置上下功夫,這也是廣州太古匯聯合品牌,為消費者提供「酒店式服務」的一次嘗試。
其二是對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運營能力。
愛馬仕重裝開業之後的3個月,廣州太古匯迎來了「下一個行業爆點」——超級文和友來了。
黃瑛表示,「超級文和友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其對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的續航力!這是一個在長沙非常成功的餐飲品牌,卻在廣州連接了超過20家本土老字號,並為這些老字號量身定製發展新方向,讓他們能夠在廣州繼續以新能量、新姿態發揚光大。」
其三是聯動多品牌商戶,實現資源共享。
今年夏天,廣州太古匯舉辦「野生動物保護展」。「這個展是我們對疫後生活的一些思考,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一些體現。」
黃瑛表示,相比以往,該展覽做了一些新突破——聯動商場的品牌參與互動,既結合展覽的思路提煉品牌環保調性,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也增加了品牌與消費者的接觸機會。
通過上述案例,黃瑛與我們分享了購物中心如何在疫情中突破逆襲的經驗。「任何行業都會經歷周期和起伏,危中有機,挑戰也與機遇共存,關鍵在於購物中心與品牌如何聯手突破,應對消費需求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方向。」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費已出現強勢反彈,尤其是高端消費領域。
在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第一季度,廣州太古匯未能保持開業以來銷售額連續32個季度同比增長的記錄,但到第二季度已經實現逆勢回漲,「2020年上半年錄得3.4%的同比增長。」
黃瑛表示,今年上半年已經追平去年同期銷售的目標,「我對疫後的經濟發展和消費復甦還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