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用鐵礦石卡脖子,但中國在非洲找到破解之法

2020-12-26 小匡見科技

說到卡脖子你可能想到光刻機,想到晶片,但是你能想到鐵礦石也可以被澳大利亞用來作為限制中國的卡脖子利器嗎?

鋼鐵是任何一個強國崛起過程中的基石,從英國工業革命到德國趕超,從歐洲各國復興到美國稱霸,背後都離不開鋼鐵工業的身影,而鋼鐵工業的發展必然離不開鐵礦石原料。

截止到2019年中國89%的鋼材都是由鐵礦石煉製的,廢鋼煉製的鋼材佔比僅11%,而作為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鋼鐵產量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2020年鋼鐵產量預計超過10億噸,如果把中國各省份的鋼鐵產量也拿出來參與排名的話,全球鋼鐵產量的排名前五名分別是中國,中國河北,中國江蘇,日本,中國山東,與產量相對應的是中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鐵礦石,而這些礦石大多來自國外進口。

2019年中國進口鐵礦石10.68億噸,佔全世界鐵礦石進口量的69.1%,穩穩佔據世界第一名,而第二到第五名的進口量加起來才佔17%。

中國進口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其中澳大利亞佔60%,巴西佔20%,中國進口的鐵礦石超過60%來自澳大利亞,這也成了澳大利亞的籌碼,也是澳大利亞拿鐵礦石當籌碼叫囂停止向中國出口鐵礦石的依仗。

或許有人會問中國為什麼要進口國外鐵礦石,用自己國家的鐵礦石不香嗎?

中國目前已經探明的鐵礦石儲量位居世界前五,每年的鐵礦石產量也有3.5億噸,但是國內的鐵礦大多數深埋在地下,需要打井開挖,而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富集在地表,掀開地皮就能開採,這也導致了開採成本比國內具有相當的優勢,不僅如此它們鐵礦規模大,衍生出智能化,集約化的開採方式,又進一步降低了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開採和運輸成本,所以無論是從成本還是供應量中國都得從國外進口鐵礦石。

或許你還會這樣想中國是大買家,顧客都是上帝,只要中國不給高價,不買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讓它資源賣不出去澳大利亞不就聽話了嗎?

其實在鐵礦石進口澳大利亞才是強勢的一方,鐵礦石無法出口對澳大利亞來說肯定有損失,畢竟澳大利亞的GDP不少部分就是來自鐵礦石的出口,但是與之對應中國停止進口鐵礦石對於中國的鋼鐵工業來說相當於「斷糧」鋼廠的高爐熄火,鋼廠的損失連帶鋼鐵短缺給基建,製造業,房地產等行業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這也是中國咬牙為什麼要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的主要原因。

國產鐵礦石競爭不過,進口鐵礦石又面臨壟斷,那中國就沒有破局之法了嗎?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擴大礦源投入,這在歷史上是有成功案列的,這就是中國的鄰居日本,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當然鐵礦石也不列外,日本作為重要的鐵礦石消費國對於鐵礦石的依存度一度接近100%,但日本通過對外投資不僅解決了依賴程度高的問題,還在全球鐵礦石領域有一定的話語權。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世界四大礦山,四大礦山也就是世界四大鐵礦石生產商,分別是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FMG公司,這四家公司的礦石產量佔到了全球總產量的60%,幾乎壟斷了全球的鐵礦石供應。

正是它們抓住了中國崛起需要大量鐵礦石的要點,瘋狂提升鐵礦石價格,而日本非常聰明通過早期對四大礦山的投資換取了大量的股權,四大礦山中最大的巴西淡水河谷有15%的股權是在日本手中,日本也正是靠著這一點雖然自己沒有鐵礦石,但卻在世界鐵礦石領域擁有不低的話語權。

也許你會說中國複製日本的做法不就行了嗎?

可以告訴你不行,2000年之後中國的很多企業遠赴海外,收購了鐵礦石礦源,但結果並不理想,最成功的一次中鋁集團借著必和必拓收購力拓的機會,成為了力拓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一度達到14.99%,但是澳大利亞的監管機構跳了出來,設置了15%的所有權上限,很明顯就是要阻止中鋁集團進一步控股,它們也清楚讓中國企業控制了股權,想要提升鐵礦石價格就不是隨便的事了,為了繼續高價向中國出口鐵礦石,澳大利亞專門針對中鋁集團頒布了新規。

中國的鐵礦石供給主要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數量,一個是價格,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鐵礦石的來源,多從其他國家進口鐵礦, 這樣也可以治治澳大利亞的硬氣。

目前最有希望的就是非洲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未開發高品位鐵礦,西芒杜鐵礦投產後每年的產量預計超過1.5億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在鐵礦石定價領域的話語權。

那非洲的鐵礦石怎麼給中國增加話語權了呢?

在西芒杜鐵礦項目中山東衛橋集團,煙臺港集團,中鋁集團等中資企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雖然礦場開採有風險,希望西芒杜多產出鐵礦,為中國在鐵礦石領域增加話語權,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想用鐵礦石卡脖子?價格漲60%
    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的話來說:鐵礦石背離供需關係的漲價不僅不合理,也不可持續。據悉,受鐵礦石價格瘋漲影響,我國前10個月進口鐵礦石均價已同比上漲3.8%。面對高價鐵礦石,我國應如何應對?一年要花超6500億!中國為何在鐵礦石定價「說不上話」?
  • 鐵礦漲價,澳大利亞「搞鬼」?談談中國被西方「卡脖子」的產業
    大宗商品漲價的原因有很多,但鐵礦石的暴漲,難免不讓人聯想到近期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爭端,澳大利亞報復搞的鬼。12月1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與必和必拓(公司總部位於澳大利亞)鐵礦全球營銷副總裁Rod Dukino、鐵礦全球營銷高級經理Rohan Roberts、中國區總裁王躍奎等舉行視頻會議,就上周五(12月4日)鐵礦石價格單日上漲7.5美元/噸的情況進行了詢問,必和必拓進行了解釋和說明,並表示願意與鋼鐵協會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促進鐵礦石市場的公開
  • 世界三大富鐵礦 VS 中國三大富鐵礦,中國差的不只是一點點!
    澳大利亞,曾經對可以露天開採的30-50%的含鐵石英巖做過一次評估,儲量是6.4萬億噸。但是巴西甚至沒有興趣評估含鐵石英巖。世界極端超級大鐵礦一共有3個,《礦業匯》將會為大家介紹世界三大超級富鐵礦和中國三大富鐵礦的情況!
  • 中國買下全球64.9%的鐵礦石,為什麼還受制於澳大利亞?
    中國的鐵礦石進口會被卡脖子嗎?澳大利亞真的會拿鐵礦石作為對付中國的末日選項嗎?那中國要想取得鐵礦石的定價權,都做了哪些事呢?而看看中國,中國的鐵礦石資源分布相對也比較集中。但是在中國30%到50%的含鐵石英石已經是屬於是富礦了,而勘探出的鐵礦大部分都基本處在18%到30%,並且還大都埋在地下較深的地方。兩下比較就知道人家是在地表露天開礦,對63%以下的鐵礦石都沒興趣。而中國就要往地下深挖,找到50%以下的含鐵石英巖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 1年賺走中國849億!非得買澳大利亞鐵礦石嗎?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曾有澳大利亞媒體藉此機會得意的指出,鐵礦石上漲帶來的高額利潤,可以「抹平」煤炭、農產品等出口的損失。這是因為中國的鐵礦石十分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超過80%,進口金額僅次於晶片和石油,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進口來自澳大利亞。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達到10.68億噸,其中進口自澳大利亞的就有6.65億噸,佔比達62%左右,其餘的則來自巴西、印度、非洲等地。
  • 背刺中國一刀?中澳為了鐵礦石較勁,印度也可能禁止出口中國鐵礦
    因此,為了平抑國內鐵礦價格,印度鍛造協會呼籲停止向中國出口鐵礦石,將出口的鐵礦石轉而供應國內使用,以遏制價格上漲的勢頭。不可否認,印度考慮暫停對華鐵礦石出口受到一定國內因素的影響,但這或狠狠背刺中國一刀。眾所周知,中國是鐵礦石的進口大國,因為中國的鋼產量非常可觀。中國又被稱為「基建狂魔」,每年需要的鋼鐵材料極為龐大,如果鐵礦石供應不足,無疑將大大影響中國的發展。
  • 中國彼得石與非洲納米比亞彼得石的區分
    故中國產彼得石顏色要比國外的豐富。其貓眼比較明顯。(二)非洲料:青石棉二氧化矽膠凝體強烈交代和膠結後所形成的,其分辨中國料與非洲料最明顯特徵就是非洲料沒有紅色的,中國料有紅色,七彩交織色;非洲料是黃藍色及黃藍交織色。
  • 澳議員:限制對華出口鐵礦資源,他們難找到替代品
    自年初以來,澳大利亞一意孤行,在反華的路上越走越遠。隨著中方減少澳大利亞部分產品的進口,此外還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這無疑沉重打擊了澳大利亞經濟命脈。針對中國的反擊。近日,有澳大利亞議員提出,政府應該採取反制措施,比如對澳大利亞出口給中國的鐵礦石資源給予懲罰性關稅措施,以限制對華的出口,原因是他們很難找到替代品。
  • 豬也被卡脖子?中國農業種子之痛,種豬大量依賴外國進口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晶片對美國掐脖子,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我們的農業育種技術也被卡脖子了呢?一、無奈之舉:一批又一批乘坐包機抵華的神秘客人?特別是在非洲豬瘟在中國肆虐的時候,國內的豬肉變成了「天價」。我們中國的基礎種豬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近30年皆是如此。據海關統計,僅2017年我國從國外引種種豬量高達10527頭。二、奇怪現象:為什麼現在的豬肉沒有小時候的好吃了?
  • 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瘋漲,對中國有影響嗎?有,但可以視而不見?
    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價格瘋漲,對於中國的普通市民,其實是沒有明顯影響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於中國的影響甚少!可能大家認為我們並不缺鐵礦石,大不了不買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又能怎麼樣?它價格漲的再怎麼厲害?
  • 奧特快談:澳大利亞為什麼總和中國過不去?
    在找到澳大利亞的替代品之前,中國可能也不敢輕易動這個要害部位。能:非洲西部的幾內亞有一座尚未開採的西芒杜(Simandou)礦山,儲量巨大、含鐵量高,諢名叫「皮爾布拉殺手(Pilbara Killer)」——皮爾布拉正是澳洲引以為豪的一大產礦地區[2]。中鋁在幾內亞上已經砸了十年,但離真正投入生產,還有5到10年時間。因此,短期內中國的確缺少能替代澳大利亞礦物的穩定渠道,澳大利亞自然有恃無恐。
  •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讓這個袋鼠國家穩穩的「坐在了礦車上」
    澳大利亞因礦產富得流油,讓人直眼紅。全世界有多塊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非洲大陸,面積都比它大,亞歐大陸還是它的7倍多,可是這麼多大陸,竟然找不到與之相媲美的礦藏,讓這個袋鼠國家穩穩地坐在了礦車上,坐享其成,每天都有大筆金銀入帳。
  • 鐵礦石被澳大利亞掐脖子?背後是誰在搗鬼?最大進口國卻沒定價權
    而我們國家的鐵礦石進口額佔到了全世界鐵礦石進口額的3/4,2019年我們國家用的鐵礦石是14億噸,其中11億噸都是要靠進口,從世界上主要的四個鐵礦石生產企業進口,從力拓、必和必拓、FMG以及呢淡水河谷,這四家是全世界主要的鐵礦石生產企業。其中前三家都是澳大利亞的企業,從我們的進口鐵礦石數量分布上也能看出來。
  • 中國一記重拳告訴澳大利亞,「吃飯砸鍋」要付出代價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與澳大利亞關係就陷入低谷。急於做「反華先鋒」的澳大利亞不斷在疫情以及其他問題上抹黑中國。不好意思,如此「吃飯砸鍋」是要付出代價的。近期,中國一記重拳告訴澳大利亞,面對這樣的反華情緒,我們不再是警告!
  • 中國制裁澳大利亞是雙刃劍,已經開始傷及自身
    把貿易問題政治化,不但不會收到期待的效果,還會招致世界範圍內其他國家的異樣眼光和負面評價,對未來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展壯大影響甚廣,因一國之爭而失世界範圍內的好感,是得不償失的。針對貿易領域的爭執,本周三澳大利亞要求世貿組織就中方對澳大利亞大麥課之以懲罰性高稅展開調查。自五月份以來,中國採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澳洲產品進口或者施之以懲罰性關稅。
  • 全球最大油田、金礦、煤礦、鐵礦、銅礦,究竟哪個最值錢?
    一說起哪裡的金礦最多,你一定會首先想到澳大利亞和南非,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卻在烏茲別克斯坦。 4、世界上最大鐵礦: 巴西卡拉加斯鐵礦(Carajás Mine)
  • 拿下鐵礦卻不開採,澳大利亞巨頭欲找中企合作,或節約279億資金
    來源:金十數據據財新網8月4日最新報導,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力拓稱,該司正與我國企業中鋁集團合作推進位於非洲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項目 。據悉,西芒杜鐵礦潛在的儲量累計超過100億噸,被視為全球最大尚未開採的鐵礦。
  • 高價進口鐵礦石:中國被「任人宰割」?美國與日本截然不同的真相
    中國2020年進口鐵礦石超過10億噸,其中澳大利亞佔到了70%。最近鐵礦石進口價約1000元/噸,比年初上漲了60%以上,澳大利亞去年中國市場至少賺走1020億澳元(約合4891億元人民幣)。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澳大利亞隨便來一次鐵礦石漲價,就可以從中國這裡輕鬆多賺走巨額的財富,不用付出額外的成本,也許只需要幾個國際壟斷巨頭一個遠程視頻會議就可以搞定了。
  • 盧克·赫斯特:澳大利亞賣礦發財的好日子快到頭了
    但這些市場幹預行為的最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謀求獲得短期利益,而沒有考慮到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將在較長時段內如何發展。但也有例外,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就成功減少了本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的依賴。當時的澳大利亞總理戈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將20世紀60年代的礦產和能源投資熱潮形容為「礦產大劫案」,其明證就是澳大利亞哈默斯利鐵礦「在1966年至1973年間繳納的稅收僅為可憐的0.2%」(1966年澳大利亞的私營公司稅率為27.5%)。1973年,惠特拉姆政府對鐵礦石實行了最低限價政策。
  • 剛果剝奪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此前賣給中國2.3萬噸鐵礦石
    輸氣量可滿足4.8億個三口之家一天的生活用氣需求。進入12月以來,受降雪及冷空氣影響,我國大範圍氣溫呈斷崖式下降,天然氣用氣量需求劇增。作為「首都供氣生命線」,陝京管道統籌全線高效運行,開足馬力保障首都及管道沿線冬季天然氣供應。截至12月16日,陝京管道當月累計輸氣36.66億立方米。地勘資質取消後,地質勘查活動質量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