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潮州木雕傳承人辜柳希

2021-02-08 華農珠江三下鄉行涉隊


夏天沒有憂抱琵琶半遮面的嬌羞,空中也沒有雲和風。今天我們頭頂著一輪烈日,帶著向大師學習的精神來到了辜柳希木雕精品展覽館對辜柳希大師進行了簡短的採訪。



辜柳希,男,廣東潮州人,1954年2月出生。辜柳希以其銳意進取的精神,精湛的雕刻技藝,突破前人傳統模式,極大提升了潮州木雕的藝術品味,他擅長於傳統特色的龍蝦蟹簍立體簍空雕,各種大小龍蝦蟹籠,別出心裁,造型多變,層疊豐富,也精通於各大人物。1971年初中畢業後開始學習木雕工藝,經名師口授手傳,技藝猛進。1973年以優異成績考進潮州市二輕金漆木雕廠,從事木雕工藝設計、雕刻。1989年至今在潮州市藝葩木雕廠任總監製、總設計師。為了潮州木雕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2007年,他投入巨資建設潮州市傳統工藝研究會,創建潮州傳統工藝服務平臺,為藝人大師提供創作基地。
明清時期的木雕與現在的木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總體來說,早期明代或者之前,他雖然有線條,線條畫比較粗獷,不是那麼注重這些細節的雕刻,早期線條不完整、無層次、不注重細節、後期細化,多運用在家具上。金箔紙為4釐米4釐米貼,精細的慢慢貼,需要打磨、上漆後才能開始。爐罩在裡面擺香爐,可以焚香。古代多用於富貴人家,也曾經送給李嘉誠的東西用來擺香的。目前實用是讓更多人接受的辦法,讓木雕更接近生活。木雕有多種體現手法技法,但潮州木雕原木基礎鏤空,層次雕刻,所以實用性較少。「龍蝦蟹簍」一直以來都是潮州市最叫得響的木雕品牌。該作品在繼承傳統的鏤空雕技藝基礎上,融匯浮雕、圓雕、鏤通雕多種雕刻技藝精心雕刻而成。採用樟木雕刻後貼上古板金薄,獨具潮州金漆木雕特色的藝術魅力。

作品無論在採取整根原木創作上、還是在構圖和立意上都沿襲了辜大師個人的藝術風格,整體布局得當,極具立體感,盡顯潮州木雕雕刻藝術之極致。採用「龍蝦蟹簍」獨特的鏤空雕技藝,工藝性精緻細膩,給人感覺精美絕倫。而眾多海生物象生動逼真又氣勢磅礴,剔透玲瓏,渾然-體,確為潮州金漆木雕的傑出代表。

作品採用整根原木僅保留部分樹皮的做法,以潮州木雕「龍蝦蟹簍」獨特的鏤空雕技藝創作而成。在繼承傳統鏤空雕技藝的基礎上,融匯浮雕、圓雕、通雕等多種技藝加以精心雕刻。無論在創作方法上,還是在構圖立意上都沿襲了辜柳希的藝術風格。

整件作品氣勢恢宏、玲瓏剔透、渾然一體,各個竹簍被海浪一衝而上, 呈「步步高」之勢。各海生動物和竹簍大小不一、布局隨意卻又不失整體性,正符合了潮州木雕「勻勻、雜雜、通通」的創作精髓。其中保留樹皮部分的創新立意為該作品的點睛之筆:依靠樹皮加以鏤空創作便是潮州木雕前所未有的大膽之舉;而利用該樹洞內外夾皮的獨特造型加以精心雕刻,更以綻放的浪花來體現其藝術特色。這些都體現著作者對善用太材、對創作靈感、對木雕雕刻藝術的驚人表現力。同時該作品也以「綻放」的巧思,隱喻了和國外各個文化行業百家爭鳴、爭相綻放的美好盛世。

該作品是大師歷經近十個月的時間親自操刀雕刻,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創作的大禮。《浴血黃花》共50個人物,層次分明、布局巧妙,再現了起義軍「臂纏白巾,手執槍械大刀,直撲總督府」的壯烈場面,中間突出的人物形象便是黃花崗起義的總指揮黃興。《浴血黃花》採用最具潮州木雕工藝特色的多層次鏤空雕手法,雕刻難度較大。作品系樟木雕刻後貼上古板金薄,賦予了該作品的生命力、立體感和空間感表現了起義軍為挽救民族危亡勇於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人物與建築、花鳥的搭配錯落有致,突顯嶺南風格特色,展示出潮州木雕多層次雕刻技藝在表現人物故事題材方面的藝術魅力。

從大師的身上看到了專業和專注,我們學習木雕更深層次的藝術價值,

相關焦點

  • 實地走訪親身體驗 這群大V被潮州古城「圈粉」啦!
    10月26日-27日,由廣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大V看小康·幸福廣東」主題採風活動走進千年古城潮州。來自全國各地十餘名網絡知名大V和省級媒體代表組成的採風代表團登上廣濟橋、走進牌坊街、參觀潮繡、木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室,走訪中國瓷都陳列館等,深度體驗獨具特色的潮州文化魅力。
  • 潮州木雕的發展概貌
    為了木材的防腐、防蛀、防潮,也為了構件的美觀,逐漸形成了兩種很有特色的裝飾裝修類型:彩畫和木雕。其中,潮州木雕在中國傳統木雕體系中獨樹一幟,別具風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木雕,是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一項民間雕刻藝術,主要用於建築構件,也包括室內家具和祭祀器具。
  • 潮州木雕,憑什麼被列入中國四大木雕?
    01匠 心潮汕木雕發源於潮州,根據視覺展現效果的不同,雕刻技法基本可以概括為五大類:單層的鋸通雕;多層的通雕,立體的圓雕;凹進的沉雕以及凸出的浮雕只不過花梨木主要依賴從東南亞進口,成本高,潮汕的山區則盛產黃樟木,不僅防蟲還不易變形,尤其適合精細的鏤空雕刻,而這又恰與潮州木雕匠人身上所蘊藏的堅韌性格尤為相似。
  • 潮州 古城觀新潮
    潮州,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如今,古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市考察時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
  • 午時花 —— 潮州草藥
    4、治皮膚刀傷:午時花適量捶爛貼之。5、治小兒頭面生癤:午時花適量捶紅糖或冷飯貼之。本品內服生品15-30克。外用適量。======回復編號,獲取豐富內容======回復 155:潮州——— 在「活著」的古城裡,沉醉潮風潮韻/潮州構築「一江兩岸」回復 156:吳瑞深 — 源興號手拉壺第四代傳人回復 157:雜食潮汕/薄殼手瓜烙/大潮商魂回復 158:吃貨城市:潮州/旺記銅藝/壺藝《鐵骨》/瓷板畫《潮州湘子橋》回復 159:牌坊街2014年群眾文化活動 最新版
  • 《潮州工夫茶》泡一壺好茶的流程 高清圖
    回復 157:雜食潮汕/薄殼手瓜烙/大潮商魂回復 158:吃貨城市:潮州/旺記銅藝/壺藝《鐵骨》/瓷板畫《潮州湘子橋》回復 159:牌坊街2014年群眾文化活動 最新版/厚記餅家回復 160:發現最美潮州——明眼看筆架山/手工銅藝/西天巷蠔烙回復 161:視頻專訪潮州方潮盛銅鑼/三達尊黃府/李嘉誠「人造蛋」回復 162:央視七 鄉土味道之美味識潮汕/潮州古建築之萼廬
  • 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市考察時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
  • 這才是國風:「以木為紙,化木成金」的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並譽為我國民間木雕四大流派,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因潮州木雕多髹漆飾金,亦稱「金漆木雕」,獨特之處尤在於出神入化的鏤通雕技藝,常常可以將複雜的故事情節,透過前後左右,上下重疊,在有限的空間裡,排列出山巒曲徑、亭臺樓閣遠近的合理布局。 它以木為紙,化木成金,其上人物如生,密而不亂。
  • 潮州:看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15項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在內的51個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80多位市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作品。潮州木雕潮州木雕,又稱潮州金漆木雕。始於唐代,盛於明清。潮州木雕多以歷史、神話、戲曲故事和瑞獸、花卉為題材,以樟木為雕刻主材料,雕刻手法有深淺浮雕、圓雕、通雕等,大量應用於建築、家居、神器裝飾和公共場所陳設。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王慶雲:從木匠到洞庭木雕非遺傳承人
    大益陽客戶端通訊員 吳寶善2016年,木雕師傅王慶雲決定將在資陽區張家塞鄉裡的家庭木雕作坊,搬到益陽城裡去。他給自己的木雕作坊取了一個很韻味的名字——洞庭木雕。在沅益公路邊上與旁邊的便利店、汽修店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16年下半年,王慶雲從一個朋友那聽說,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要舉辦一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計劃木雕方向的培訓班」,國家出錢,全免費。這次培訓讓他受益匪淺。培訓班作為紐帶,讓他結識到了益陽市裡眾多的藝術大咖和各類非遺大師。
  • 梁俊維:太行山深處的木雕非遺傳承人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吳曉慶報導: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處,自古就流傳著古老的木雕技藝,大到亭臺樓閣、村宅民居,小到家具擺設、日常用品,處處可見精雕細鏤、巧奪天工的木雕工藝品。在晉中市榆社縣郝北村就有這樣一位專注木雕的能工巧匠梁俊維。
  • 濃濃潮州味!去國博最新大展,看方寸木雕裡的百年故事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今天上午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走進展廳,濃濃的潮州味撲面而來,細膩精美禮盒的雕藝、色彩濃豔的潮繡、輕婉低回的潮曲,方寸木雕之間,「二十四孝」「鴻門宴」「遊園驚夢」「武松打虎」「佘太君掛帥」等一系列傳奇故事活色生香地呈現在眼前。
  • 權威訪談 | 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市長何曉軍:乘勢而上 起而行之...
    近日,潮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雅林,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曉軍在接受深圳報業集團「續寫『春天的故事』·走筆南粵權威訪談」全媒體專訪組專訪時表示,潮州將緊緊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的總定位總目標,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與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最大政治,抓住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這一最大機遇,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這一最大任務
  • 「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亮相廣州塔
    廣州和潮州同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考察廣州,今年考察潮州時,都十分關心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指出:「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惠安木雕非遺傳承人賀耀輝:匠心創新傳承
    惠安木雕興於唐、五代,成熟於宋元,明清時步入巔峰,源於中原文化的雕梁畫棟,是與建築雕刻相輔相成並流傳至今的民間藝術。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著木雕技藝的發展,其因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也因此湧現出不少工藝美術大師,惠安木雕非遺傳承人賀耀輝就是其中一個。
  • 陳春輝木雕技藝巧奪天工,中國國藝巨匠黃榕國大師傳承人橫空出世
    值得一提的是,黃榕國大師在堅守根藝創作的同時不忘帶徒傳藝,經他帶出的徒弟有幾十個,其中有三個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七個是省級工藝名人,正因為有這樣一批工藝傳承人的不斷努力,福州的根雕工藝也在不斷發展。陳春輝大師就是黃榕國大師的得意門生之一。
  • 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原來這麼「潮」!
    漫步在2公裡長的太平街,仿佛走入一段幽深的歷史迴廊,一幅幅生動的潮州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畫卷在眼前漸次鋪開。兩旁的騎樓民居仍保留著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潮式裝潢質樸中見雅趣。臨街店鋪經營的皆是木雕、潮繡、陶瓷工藝品和單叢茶、「老香黃」等潮州土特產,極具代表性的老字號「胡榮泉」「老娘巾」「仰山樓」「清心居」「木偶工藝坊」等特色商鋪比肩而立,更是讓往來遊客仿佛置身於潮州文化的「大觀園」。
  • 他醉心木雕,妙手刻畫藝術人生
    憑著對木雕藝術的喜愛,來自惠來的盧亞畢潛心雕刻,傳承傳統技藝,用妙手刻畫出自己的藝術人生。今天的「藝術路上」,我們一起來聽聽盧亞畢和木雕的故事。 專注的眼神,熟練的雕刻,隨著細小木屑的不斷飄落,一件木雕作品已經顯現在眼前。
  • 換個角度看潮州,無關風月,只是愛了
    這些木雕裝飾,在技法上採取了圓雕、沉 雕、浮雕、鏤空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的潮州木雕藝術殿堂,梁枋兩端飾以形象各異的龍、鳳、獅等祥瑞動物,「銅雀臺」、「張羽煮海」、「水漫金山
  • 潮州,你為什麼這麼「潮」?
    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潮州木雕——又稱金漆木雕以多層次的鏤通雕技法和金漆裝飾手法著稱作品題材豐富,主要用於建築物、家具裝飾、佛器、擺件等木雕大師金子松創作的素雕作品——《紅樓夢·大觀園》 。新華社記者 孟宜霏 攝還有潮劇、潮州剪紙、潮州鐵枝木偶戲、潮州嵌瓷潮州楓溪瓷燒制技藝、潮州彩瓷燒制技藝、潮州工夫茶藝……15個非遺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