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2020-12-22 人民網

俯瞰潮州一角。林文強攝

廣濟橋全景。

市民在廣濟橋畔休閒。陳楚霖攝

核心閱讀

潮州,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如今,古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市考察時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

傳承非遺手藝,留住文化底蘊

牌坊街是潮州古城文旅特色區的中軸線,23座古牌坊串聯起51條古街巷。清晨沿牌坊街漫步,小吃小鋪還未開門,各家各戶的茶具已支起,單樅飄香。

「潮州工夫茶,是茶又不是茶。」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會長謝鴻洲覺得,無論是否身處家鄉,工夫茶都是潮州人心中的鄉愁。人們一天的生活,千年古城的滋味,都從一泡茶開始。

「特別喜歡古城的細節,看得出每一處都是精心打造,逐漸將旅客引向內街小巷。」來自佛山的遊客張麗娜說,她也想和當地人一樣,擺上茶具,一坐一下午,細細品味這座古城。

潮州木雕第四代傳人郭奕輝的工作檯上,就考究地擺放著一整套工夫茶具。今年22歲的他,從17歲起跟隨父親、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郭少俊學習木雕技藝,是潮州木雕最年輕的傳承人。

「學習木雕太苦太累,我一開始並不感興趣。」郭奕輝說,但從父親的言傳身教中,逐漸明白這份堅持是一種責任和傳承,正如父親所說:「木雕工藝不能從年輕人這裡流失了。」

把手藝傳下去,也是潮州木雕傳承人金子松的希望。今年65歲的他從事木雕創作已47年,近年來培養出2名省級傳承人,同時還在學校開班,為非遺傳承奠定基礎。

「目前潮州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5項,省級非遺項目38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22人,省級傳承人77人。」潮州市文廣旅體局局長伍茸介紹,近年來,潮州重點解決資金、場地問題,計劃讓古城成為非遺的集中展示地,留住古城的「根」。

保護文物古蹟,展現多樣風貌

古城中心地帶的唐伯元故居,是集展示潮州歷代先賢事跡及文化體驗、非遺傳承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共文化場所,也是潮州市「百家修百厝(祠)」工作啟動以來,第一例由民間籌集資金捐建的古宅修復工程。

潮州現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345處,是廣東省文物古蹟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如何將珍貴的文物古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潮州啟動了「百家修百厝(祠)」工作,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渠道籌集資金,成為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有效嘗試。首期啟動了15處文物點的修繕工作,已完成海陽縣儒學宮大成門和大成殿、下東平黃宅等修繕工程,並向公眾開放。

「在『百家修百厝(祠)』的影響下,市民掀起自發修葺自家祖屋、祠堂的熱潮。」伍茸介紹,修繕後的老屋或自用,或交由所在地辦事處作為文化活動場所使用。目前潮州聚集了約60家民間非遺文化展館和博物館,明年將達百家,多是民間修繕老屋活化利用的成果。

向北步行到忠節坊,道路拓寬,牆面刷白,這座經受幾百年風雨衝刷的古牌坊經過「微更新」,如今有了全新面貌。這裡還專門搭設了一個戲臺,木質棚頂四周裝上了專業的舞檯燈光,不定時舉辦文藝表演,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採用小規模、小尺度、小範圍的更新,包括地下管網、路面石板磚鋪設、牆面刷新、路燈安裝及地面『三線』整治工作。」潮州金山街道工作人員葉烘介紹,「微更新」就是要在整體保護城市肌理和風貌的基礎上,以最恰當的改造帶動周邊自主更新,激發老城整治的連鎖效應。

如今,古城各條巷道燈光照明提升、外牆面更新、景觀小節點打造恰如其分;牆面修補從設計到施工採用傳統批灰做法,力求符合歷史風貌。

潮州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沈建中介紹,遵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尊重古城肌理,發揮「繡花」功夫,採用傳統材料和工藝,把精細、精緻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體現古城風貌的多樣性。

古城變美了,住在忠節坊附近的居民蔡伯有直觀感受:「原來忠節坊牆面破破爛爛的,電線亂拉,現在既保留了老厝的味道,又變得乾淨整潔,住起來很舒心。」

活化傳統建築,老街小巷煥新

從牌坊街出古城,迎面是已經800多歲的廣濟橋。當地人形容它「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潮州木雕《湘子橋圖》盡現以往「一裡長橋一裡市」的熱鬧風光。

今天,非遺集市、香藝展演、古琴專場演奏等成了「橋市」的新看點。夜幕降臨,以廣濟橋為背景的燈光秀如夢如幻,酷炫科技與歷史文化地標巧妙融合。今年「十一」假期,廣濟橋共接待遊客6.72萬人次,有些遊客在橋上擺開工夫茶旅行套裝,甚至直接在瓶裝水裡冷泡單樅茶,一陣清風一啜茶,好不愜意。

「作為一名守橋人,讓這座古橋既活下來,也火起來,是我最大的願望。」潮州廣濟橋文物管理所所長餘小潔說。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古城才能越來越「火」,潮文化才能越來越「潮」。

載陽巷裡,坐落著一家具有傳統潮汕民居「四點金」建築風格的載陽客棧。客棧創辦人廖奕銘介紹,這裡原本是他童年居住的老宅,為了不讓老屋廢棄,他將民居改造成客棧,現在已經成為傳統民居、工夫茶及潮樂等本土文化愛好者的聚會地。「在修復、保護的基礎上,將現代家居生活融入老建築,與日常生活無縫連接。」廖奕銘說。

古城有130多家客棧,30多座茶樓,很多都有著跟載陽客棧一樣的故事。各具特色的建築,既留住了遊客的腳步,也成為弘揚潮州文化的平臺。

「無論是文化的傳承,還是古城的保護、修繕和活化,都為文旅融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伍茸說。古城是潮州的文旅核心區,以此為重點,潮州通過舉辦文旅活動、非遺展演、活化文物點等形式不斷促進文旅融合。

如今,古城內眾多已經破舊的傳統建築,在社會力量的幫助下得到保護修繕,老建築被賦予新功能,豐富了旅遊業態,助推文旅融合的良性發展。據統計,2019年,潮州市接待海內外遊客2629.47萬人,同比增長31%,旅遊收入398.25億元,同比增長30%。

傳承千年的潮州文化,浸潤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脈絡和城市肌理,讓城市的積澱更加深厚,也煥發耀眼光芒。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1日 12 版)

相關焦點

  • 潮州 古城觀新潮
    潮州,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如今,古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市考察時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
  • 潮州城市宣傳標語「點亮」廣州塔
    原標題:潮州城市宣傳標語「點亮」廣州塔   11月7日晚,潮州城市宣傳標語在廣州塔滾動播放。   11月7日晚上7時20分許,潮州城市宣傳標語「潮人故裡天下名州」在廣州市地標建築廣州塔滾動播放,引起不少路人駐足觀看,並拿起手機進行拍攝······   據悉,潮州市在舉辦「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活動期間,大力創新宣傳形式,突破潮州城市形象對外宣傳載體,通過廣州地標建築、戶外大屏、地鐵顯示屏等,大力推介潮州文化。
  • 潮州粿汁,小時候的味道撲鼻而來
    都縮潮州人天性愛闖蕩,足跡遍布天下。身邊的胖友有的跑去大洋彼岸,有的漂泊在北上廣深,有的堅守其他二三線城市,就是不肯肥來。粉皮撒上白菜絲/竹筍絲、豬肉末、雞蛋蒸熟,再撒上潮州土特產菜脯粒,最後淋上用花生醬特質的醬汁。在外的人每次回家鄉,一下車就會吃上一回,發朋友圈已示自己已到家。一碗熱騰騰得,爽滑可口的粿汁,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再點些滷豬腸、滷肉、滷蛋、豆乾或菜尾等。那美味溫暖得誠如記憶中阿嫲做的味道。來一碗趁熱吃,感覺一股暖流從胃裡流下,絲毫不遜於山珍海味。
  • 美食古城潮州,一個人來絕對不會後悔的城市
    潮州,一貫受到美食家的關注。《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中都出現過潮汕美食,每次潮汕美食的出現,都會引來一片歡呼和唾液。而近年來火遍全國的牛肉火鍋,也是源自這裡。潮州作為國家歷史名城,代表的也不止美食,還有人文和自然景觀。一個人出遊潮州,自是愜意非凡。美食、美景、文化,都會讓來這裡的旅途,意義非凡。
  • 潮州八邑並非全在潮州,如今分散在四個城市,有一個已經不在潮汕
    廣東省是中國陸地上最南端的城市,一直有南大門的稱號,似乎跟中原文化相距甚遠。其實,嶺南文化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的,這次了解一下粵東地區的故事。根據資料記載,從石器時代,潮汕一帶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世代繁衍。
  • 遊記系列② | 潮州-一座最適合平價自由行的城市.
    身為汕尾人,對於潮州的印象,總是停留在出去的時候,別人問你是哪裡人,你說你是汕尾的,然後他們就會說:「潮汕,當我們澄清了一百次我們不是潮汕的時候,潮州這座「姐妹」城市開始我們潮州的生活習慣基本一致,悠哉悠哉的慢生活充斥整個旅行。潮州作為潮汕地區最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之一,十分適合在這邊度過一個歷史文化知識與口福雙豐收的旅行。
  • 潮州,一座24小時美食不打烊的城市
    潮州美食豐富多樣據說不完全統計有230多種葷素皆有,蒸、煎、烤、炸齊全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潮州人的嘴很刁對一日三餐更是無可挑剔的講究千百年來,更是變換著花樣創造出新的味道。潮州人對「潮式」腸粉來說有著特殊的喜愛。
  • 潮汕·味道——看網友三天遊汕頭、潮州、揭陽
    進店發現不少人是來店裡點菜吃的~生意略好  八分飽的兩人...點了10塊錢的粿,種類由老闆娘幫忙搭配,2個甜的,3個鹹的,經過一番煎炸,原本晶瑩剔透的外表醜了,味道香了...我徹底吃撐了...沒有實物圖我哪知道誰是誰啊!機智的二人開始故作鎮定地找張桌子坐下,緩緩偷瞄隔壁桌的菜色,迅速相中這款,當地人叫水粿?用上萬能的body language點單成功...
  • 【潮汕人必看】行走的潮汕味道—潮州三寶
    作為潮州人,無人不知道潮州三寶,潮州三寶分別是老藥桔、老香櫞、黃皮鼓
  • Vlog丨潮州牌坊街:神仙味道與稅韻文化
    Vlog丨潮州牌坊街:神仙味道與稅韻文化 2020-12-11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 舌尖上的潮州,那些你絕對不能錯過的經典味道!
    而抱著味蕾的原因來潮州,那自然是來潮汕旅遊的首選。這座城給人的感覺是精緻和平靜的,有一種煙火的味道。來到潮州,你最不能錯過的當然是這裡紛繁複雜的美食,走在大街小巷尋找潮汕味道。那些長廊中的各類美食商鋪,陳皮,涼茶,牛肉丸,粿條,腸粉......姑蘇香腐是潮州府城歷史悠久的著名豆制素食小品。
  •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的美,只有潮州人才懂得,一座文藝氣息的城市與吃貨的天堂集一體,從腸粉、牛肉、粿條、滷鵝、蠔烙.在這樣的城市中走走停停中,捨不得離開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潮州,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小城這裡,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獨特韻味
  • 廣東潮州「最出名」的「潮州滷水」,是起源是經典,遊客:好味!
    潮州滷水最開始是從「滷鵝」中發展起來的,所以說潮州滷水的所有品種中最重要最經典的一定是:滷鵝。與潮州滷鵝的「相遇」是在一個下雨的清晨,珊珊三丫頭來到潮州牌坊街附近的「南橋市場」逛逛。每一次旅行,我都會到當地的市場看看,因為市場通常是一個城市裡「最鮮活」的地方,可以看到和了解最真實的當地生活和文化,這是珊珊三丫頭最喜歡的。當我走進南橋市場,馬上就被進入市場的左手邊長長的一排「滷鵝」小店吸引住了。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個市場內同時見到這麼多售賣「滷鵝」小店,並且每間小店都能見到有人正在採購,心想:潮州人有多麼愛吃滷鵝?
  • 粵東城際鐵路,連接汕頭、揭陽、潮州、汕尾,實現四城市大融合
    汕頭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粵東城際鐵路,又稱粵東城鐵,是中國廣東省境內連接汕頭、揭陽、潮州、汕尾的城際鐵路。
  • 午時花 —— 潮州草藥
    4、治皮膚刀傷:午時花適量捶爛貼之。5、治小兒頭面生癤:午時花適量捶紅糖或冷飯貼之。本品內服生品15-30克。外用適量。======回復編號,獲取豐富內容======回復 155:潮州——— 在「活著」的古城裡,沉醉潮風潮韻/潮州構築「一江兩岸」回復 156:吳瑞深 — 源興號手拉壺第四代傳人回復 157:雜食潮汕/薄殼手瓜烙/大潮商魂回復 158:吃貨城市:潮州/旺記銅藝/壺藝《鐵骨》/瓷板畫《潮州湘子橋》回復 159:牌坊街2014年群眾文化活動 最新版
  • 潮州的一日遊
    好吃的潮州都是座不夜城晚上十點出門遇見當地人推薦的驚喜
  • 品味潮州菜,喝潮汕蝦蟹粥,感受潮州文化!
    上海城市大,經濟發達,全國各地美食雲集,以滿足南來北往的不同口味與需求。昨天下午我們專門去品嘗「老牌潮州菜」和它最著名的招牌蝦蟹粥。潮州歷史悠久。隋朝開皇十一年(519年)置潮州,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命名。
  • 食在,潮州.
    小編寫過不少城市美食,發現很少有一個地方能像潮州一樣,有如此眾多的吃貨粉絲。就連各種口味刁鑽的老饕也被它降服。可見,潮州美食有多令人難忘啊。■ 潮州牛肉丸大多數人對潮州美食的認知,是從一顆顆手打的潮州牛肉丸開始的。潮州牛肉丸,不一般。
  • 探店 | 好新潮!幹碟也能配牛雜?
    很獨特,湯底熬足4小時,是可以喝湯的牛雜很新潮,港式牛雜與四川幹碟的奇妙搭配很隱蔽,開在老城區的居民樓裡當川渝特色遇上港式風情,當牛雜遇上幹碟...牛雜的肉汁混合著特製的蘸料這樣的跨地域新吃法,真的新奇得不行~老闆特製的幹碟,味道有別於海鮮醬的鮮甜,也有別於蒜蓉辣椒醬的清新微辣。金牛座的幹碟,因為混合了花生碎和芝麻,味道鮮香麻辣,讓人回味無窮!(噓!偷偷告訴你~)老闆還有其他自製特色醬料,「BB辣」蒜蓉辣醬、「辣到啊媽認唔出」變態辣醬~ 每種醬料同牛雜都超搭的!